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承三千年的非遗技艺 她用一生守大漆之美
“漆器的每一道大工序都离不开打磨,磨的是器物,也是磨人的耐心。”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都漆艺传承人宋西平老师说起这些年的感悟。此刻她在成都文殊坊一间不到30平米的工作室里接受我们的采访。她每天下午来到工作室,除了把手带带徒弟,还得对工作室出品的漆器把关,而早上的时间则待在家里静心创作,这是1951年出生的宋西平老师的工作习惯,2002年,她从工作了30年的成都漆艺厂退休好,仍然保持着工作寒暑不间断。
成都漆器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在解放后随着马王堆的发掘,成都古漆器艺术品被政府高度重视,在五十年代由国家出资筹建了成都漆器厂,召集一批民间老师傅进厂工作,准备将漆器文化发扬传承,到了1972年,漆器厂的师傅招收徒弟,当年仅招了八个徒弟,宋西平老师是其中的一个。她在72年以前,经常去工艺研究所玩,她喜欢手工,拼接雕刻的基础被招进厂。她最开始从事雕花,之后深研古法漆艺,跟着老师傅经历过一道道严格的工序训练。宋老师回忆最开始接触漆器的片段说:“我是个特别容易过敏的人,最开始的时候手和脸到处都过敏,又肿又痒,最开始的几个月每隔半个月爆发一次,人接触大漆的时候总要有这么个过程。”其实,宋老师即便接触了漆器45年,现在只要一上手干活也会过敏,她不过是主动适应了。
1 / 20
宋西平,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成都漆器制作的顶尖级人物和代表性人物。2006年,成都漆艺入选中国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宋西平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都漆艺代表性传承人。
2 / 20
成都漆艺是中国最早的漆艺之一,中国四大漆器之一。早在3000多年前的古蜀时期,成都的漆器工艺就已经达到很高水平。(左上:彩绘云纹七格攒盒;右上:大漆茶器;左下:雕花填彩汉风方盒;右下:雕花填彩漆圆盒)
3 / 20
成都漆器经过:选胎、上灰、上漆、装饰、抛光五大步骤和七十二道工序制作而成。既是悬于庙堂之上彰显华贵的艺术品,又是精致耐用的日常用品。(左:赤宝砂蛋壳镶嵌罐;右上:七格彩绘攒盒;右下:漆碗)
4 / 20
在创作时,根据材料和所雕图案挑选合适的雕刀。
5 / 20
成都漆器的装饰技艺中最著名的工序是“三雕一刻”。分别是“雕花填彩”、“雕银丝光”、“雕漆隐花”和“拉刀针刻”。每一项技艺手法与呈现效果各不相同,“三雕一刻”的技艺手法使漆器拥有了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
6 / 20
成都漆艺最必不可少的原料是大漆。大漆成液体状,但是接触空气后会形成坚硬的漆膜,匠人们可以再漆膜上雕刻、镶嵌等发挥自己才艺。(图为刚刚涂上大漆,正在晾干的木盘。)
7 / 20
略微凝固的漆料看着像冰淇淋一样。
8 / 20
宋老师检查同事刚打磨出来的盘子。宋老师对大漆极易过敏,最开始的时候手和脸到处都过敏,又肿又痒,即使到了现在,接触漆器45年,只要一上手干活也会过敏,只是宋老师已经主动适应了。
9 / 20
宋老师给新来一个月的学生讲解。她带上塑料手套,这样能避免刚接触时过敏太厉害。
10 / 20
成都漆艺总类繁多,或镶嵌,或绘画,但是都离不开打磨,打磨也是制作漆器中的核心技艺。近看底板上就有很多打磨的痕迹。宋老师说:“漆器是磨出来的,也磨耐心。”
11 / 20
因为成都漆器需要雕刻出不同宽窄和深浅的图案,市场上的刀具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制作雕刀成为每个成都漆器艺人的必修课。成都漆器所有的工具都是漆器艺人手工制作,市场上无法直接购买。
12 / 20
雕漆的发展过程中,成都的工匠们发现锡片的延展性能够附着于花瓶等不规则表面,于是发明了雕锡隐花,后来又出现了雕银片,并由此发展出了各种各样的刀法。(图为宋老师展示工作室中一件暗花花纹作品)
13 / 20
宋老师展示工作室里的作品。花瓶的暗花纹路,由镶嵌的锡料制成,之后又包裹一层厚厚的漆料。
14 / 20
从制作时间上说,一件漆器制品,类似精致的茶具或花器,从开始制作到成品完成需经历差不多一百天的时间,像髹漆这样的关键工序还要根据天气择期进行,髹漆后的阴干时间也要保证充足,一道工序加工不到位会影响到之后的进度。(图为:宋老师检查在盆子里静置的大漆)
15 / 20
宋西平的作品正反刀均匀,线条流畅,很多作品被称为成都漆艺中雕工的典范之作。(左上:嵌银斗笠茶杯;右上:贴金茶杯;左下:嵌银漆碗;右下:漆镯)
16 / 20
宋西平每天下午都会来到成都文殊坊一间不到30平米的工作室,除了手把手带徒弟,还要对工作室出品的漆器把关,而早上的时间则待在家里静心创作。这是1951年出生的宋西平老师的工作习惯,2002年,她从工作了30年的成都漆艺厂退休好,仍然保持着工作寒暑不间断。
17 / 20
漆器作品的大小不一,但无论大小,宋西平必细心以对之,存放在工作室一角的绘满花鸟的屏风是她十多年前的作品,但由于宋西平的“精益求精”这件作品一直处于“未完成状态”。
18 / 20
人才是对于传统艺术的传承最重要的,手工艺人属于轻工业从业者,普遍的有着工作环境差,工作强度高的特征,做漆器,更是如此,导致了许多年轻人不愿意学。
19 / 20
值得开心的是,宋老师的女儿张丹也从事成都漆艺,母女两人经常一起讨论工艺。
20 / 20
现在宋老师和她的徒弟们仍旧保持着手工制作,她并不是没想过需求机器辅助,但制作漆器的过程相对苛刻,玉器可以通过机器雕琢,漆器则无法适应机器雕刻时产生的温度,要确保器物的品质与美感只能靠着匠人的双手。(责任编辑:谭文娟 SN19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处暑|曲水流觞话大漆
百件漆盒,每件都是秘密!
【大漆人生】俞峥:做大漆是一种自我修行
漆人漆事 | 文森·漆(Vincent Cazeneuve):一个法国艺术家写给“漆”的情书
90后小伙成漆器匠人:一半靠人,一半靠天
中国漆艺第一人:创办新院系,58岁被判脑死亡,活过来继续牛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