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处世奇书《格言联璧·接物类》:原文 译文
userphoto

2024.04.10 广东

关注

《格言联璧·接物类》

事属暖昧,要思回护他,著不得一点攻讦的念头。

人属寒微,要思矜礼他,著不得一毫傲睨的气象。

【译文】

对待别人的私密事,要想着维护他,不该有一点揭发他的想法;对待贫穷低微的人,要想着礼待他,不该有一丝傲慢的态度。

凡一事而关人终身,纵确见实闻,不可著口。

凡一语而伤我长厚,虽闲谈酒谑,慎勿形言。

【译文】

对别人来说意义重大的事,即使是自己真的看见或听见了,也不该张口提;

对有失我品德和身份的话,即使是闲聊或酒后的调侃,也要留神,不能乱说。

严著此心以拒外诱,须如一团烈火,遇物即烧。

宽著此心以待同群,须如一片阳春,无人不暖。

【译文】

保持自己的本心,拒绝外物的诱惑,要像一团猛烈的火,遇物就燃烧;内心宽厚,待人宽容、诚恳,要像一片和煦的春光,温暖所有人。

待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非独进德,亦且免患。

待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非但存厚,亦且解怨。

【译文】

严于律己,没有过错也要挑错,这样不仅能提升我的品德,还能免除隐患;

宽以待人,即使有错也应宽容,这样不但能养成淳厚的品格,还能化解仇恨。

事后而议人得失,吹毛索垢,不肯丝毫放宽;试思己当其局未必能效彼万一。

旁观而论人短长,抉隐摘微,不留些须余地;试思己受其毁,未必能安意顺承。

【译文】

事后谈论别人做得好不好,吹毛求疵,一点不能宽容,不妨试着想想,如果自己处于那样的境况,不一定能做到别人的万分之一;在一旁评论别人的好坏,故意挑别人的毛病,说话不留余地,可以试着想,如果自己受到这样的待遇,可能未必会像他人一样心平气和。

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虽纷若乱丝,终当就绪。

待人无半毫矫伪欺诈,纵狡如山鬼,亦自献诚。

【译文】

遇事只要镇定从容,就算事情像纠缠的丝一样杂乱,最后也能做好;对待别人毫不虚伪、奸诈,即使别人像山鬼一样狡猾,最后也会主动向你表达他的诚心。

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译文】

公正、诚实、从容不迫都能使人洞晓事理。

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用术,我以诚感之。人使气,我以理屈之。

【译文】

别人性格刚烈,我们就用柔弱战胜他。别人使用计谋,我们就用诚恳感化他。别人任性骄纵,我们就用道理说服他。

柔能制刚,遇赤子而贲、育失其勇。讷能屈辩,逢喑者而仪、秦拙于词。

【译文】

柔能克刚,所以即使像古代孟贲、夏育那样的大力士,在遇到小孩子时,勇力也会失去发挥之地。木讷可以制服能言善辩的谋士,遇到木讷、沉默之人,即使像张仪、苏秦这样的游说名家也无济于事。

困天下之智者,不在智而在愚。

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而在讷。

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译文】

让聪明的人困窘的,不是聪明的人,而是愚笨的人。让雄辩家词穷的,不是善辩的人,而是口齿不伶俐的人。让勇猛的人折服的,不是勇猛的人,而是胆怯的人。

以耐事,了天下之多事。以无心,息天下之争心。

【译文】

用忍耐之心解决天下的麻烦事,用淡泊之心平息天下的争斗心。

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

【译文】

怎样才能平息诽谤呢?保持沉默。如何才能制止怨恨呢?不去争辩。

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译文】

对于诽谤自己的人,与其和他争辩,不如给予容忍;对于侮辱自己的人,与其时刻提防,不如及时化解怨恨。

是非窝里,人用口,我用耳。热闹场中,人向前,我落后。

【译文】

在是非圈子里,他人用嘴说,我用耳听;在热闹场所中,他人争着向前,我则后退。

观世间极恶事,则一咎一慝,尽可优容。

念古来极冤人,则一毁一辱,何须计较!

【译文】

看到世间罪大恶极的事,则所受的一点错怪、一点攻击,尽可给予更多的宽容;想到自古以来蒙受奇冤的人,则所遇的一点毁谤、一点侮辱,又有什么好计较的呢。

彼之理是,我之理非,我让之。彼之理非,我之理是,我容之。

【译文】

你有理,我无理,我忍让着你;你无理,我有理,我宽容着你。

能容小人,是大人。能培薄德,是厚德。

【译文】

能宽容小人的人,才是胸怀大度的人;能培植德行的人,才是厚德载道的人。

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的,便是。

我不识何等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

【译文】

我不知道什么样的人算是君子,只看每件事情都愿意吃亏的人就是君子;我不知道什么样的人算是小人,只看每件事情都贪好便宜的人便是小人。

律身惟廉为宜,处世以退为尚。

【译文】

约束自身以公正廉洁为适宜,为人处世以谦和退让为高尚。

以仁义存心,以勤俭作家,以忍让接物。

【译文】

用仁爱正义保有本心,用勤劳节俭持家,用隐忍谦让交际。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底,减三分让人尝。

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译文】

路窄的地方,要留点地方给别人走;好吃的东西,要省些给别人尝尝。处理难做的事,要尽力却不抱怨;与难以相处的人交际,要心中有数而口中不说。

穷寇不可追也,遁辞不可攻也,贫民不可威也。

【译文】

穷途末路的人不要追击,闪烁其词的话不要追问,对贫穷的人不能作威作福。

祸莫大于不仇人,而有仇人之辞色。

耻莫大于不恩人,而作恩人之状态。

【译文】

最大的祸患莫过于与人无仇,却表现出如仇人一般的言辞神色;最大的羞耻莫过于未施恩与人,却作出恩人一般的形状姿态。

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松后紧。善用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译文】

施恩怕的是先增益后减损,施威怕的是先宽松后严苛。善于施威的人不轻易发怒,善于施恩的人不随意施恩。

宽厚者,毋使人有所恃。精明者,不使人无所容。

【译文】

宽厚的人不要过于宽厚,使他人有所依恃、得寸进尺;精明的人不应过于精明,使他人无地自容。

事有知其当变,而不得不因者,善救之而已矣。

人有知其当退,而不得不用者,善驭之而已矣。

【译文】

有明知应该改变却不得不顺势而为的事情,事后妥善补救便好了;有明知应当辞退却不得不任用的人,好好地驾驭他就可以了。

轻信轻发,听言之大戒也。愈激愈厉,责善之大戒也。

【译文】

轻易就相信或发脾气,这是听别人讲话时最忌讳的事;

越说越激动、越说越严厉,这是敦促别人向善最忌讳的事。

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译文】

处理事情,应当留有充分余地;劝勉从善,务必防止把话说绝。

施在我有余之惠,则可以广德。留在人不尽之情,则可以全交。

【译文】

在我有余力的时候向他人施与恩惠,便可以广大我的德行;交往时给他人留下余地、保有界限,就可以保全、维护情谊。

古人爱人之意多,故人易于改过;而视我也常亲,我之教益易行。 

今人恶人之意多,故人甘于自弃;而视我也常仇,我之言必不入。

【译文】

古代的人对待他人多善意,因此他人容易知错就改,而对待我也常保有亲近之意,

我的教导劝勉便易于推行。现在的人对待他人多恶意,因此他人甘心自暴自弃,常常将我视作仇敌,我的善言必然不能入耳。

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己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译文】

喜欢听闻他人的过失,不如喜欢听他人说出自己的过失;乐于炫耀自己的优点,怎么比得上乐于赞扬他人的长处。

听其言,必观其行,是取人之道。师其言,不问其行,是取善之方。

【译文】

聆听他人的言行观点,并观察其行为,是选用人才的正确方法。采用他人的言论,不考究他的行为举止,是得到好品质的正确做法。

论人之非,当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迹。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必深究其心。

【译文】

评论别人的过失,应该思考他的动机,不能拘泥于他的言行;学习别人的优点,应该效法他的言行,不必深入思考他的动机。

小人亦有好处,不可恶其人,并没其是。君子亦有过差,不可好其人,并饰其非。

【译文】

小人也有优点,不能因为反感其人就忽视他的优点;君子也有过失或差错,不能因为喜欢其人就掩盖他的缺点。

小人固当远,然断不可显为仇敌。君子固当亲,然亦不可曲为附和。

【译文】

小人确实应该疏远,但绝不能公开将之视为仇敌;君子确实应该亲近,但绝不能曲意逢迎。

待小人宜宽,防小人宜严。

【译文】

对待小人应当宽和,防范小人应当严密。

闻恶不可遽怒,恐为谗夫泄忿。闻善不可就亲,恐引奸人进身。

【译文】

听见别人说自己的坏话不能立刻就生气,恐怕会被爱进谗言的人利用来泄愤,

不能当真;听见别人说自己的好话不能立刻就亲近他,只怕将阴险狡诈的人带到自己身边,危害自身。

先去私心,而后可以治公事。先平己见,而后可以听人言。

【译文】

抛弃私欲,然后才能治理国事;矫正偏见,然后才能听得进别人的劝告。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译文】

提升自己的品行修养,最重要的是使内心清正无杂念;在社会上做事,最先做的是与人交往谨慎说话。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

【译文】

罪恶再大也比不上放纵自己的欲望,祸患再大也比不上诉说他人的坏话。

人生惟酒色机关,须百炼此身成铁汉。世上有是非门户,要三缄其口学金人。

【译文】

人生中有很多欲望的陷阱,要百般磨炼才能成为意志坚定之人;世间有许多是非之地,要像金人一样保持沉默。

工于论人者,察己常阔疏。狃于讦直者,发言多弊病。

【译文】

擅长议论他人的人,审视自己则经常粗疏、宽松;习惯直言无忌的人,说出的话大多有错误、弊端。

人情每见一人,始以为可亲;久而厌生,又以为可恶。非明于理而复体之以情,未有不割席者。人情每处一境,始以为甚乐;久而生厌, 又以为甚苦。非平其心,而复济之以养,未有不思迁者。 

【译文】

每当与人交往时,刚开始觉得亲近,时间长了就心生厌恶,除非能明理并且为人着想,不然没有不断交的。每到新的环境,刚开始觉得很快乐,时间长了就心生厌恶,除非平心静气并且用修养包涵它,不然没有不想离开的。

观富贵人,当观其气概,如温厚和平者,则其荣必久,而其后必昌。 

观贫贱人,当观其度量,如宽宏坦荡者,则其福必臻,而其家必裕。 

【译文】

观察富贵的人,应该看他的气度,如果性情温和宽厚,则他的荣华必然长久,他的后人必然昌盛;观察贫贱的人,应该看他的度量,如果性情坦荡、心胸开阔,则他的福气必将到来,他的家境必将富裕起来。

宽厚之人,吾师以养量。慎密之人,吾师以炼识。

【译文】

宽厚的人,我向他学习修养气度;缜密的人,我向他学习精炼见识;

慈惠这人,吾师以御下。俭约之人,吾师以居家。

【译文】

慈善多恩的人,我向他学习领导下属;勤俭节约的人,我向他学习持家之道;

明通之人,吾师以生慧。质朴之人,吾师以藏拙。

【译文】

明理通达的人,我向他学习获得智慧;朴实无华的人,我向他学习深藏不露;

才智之人,吾师以应变。缄默之人,吾师以存神。

【译文】

有才华智慧的人,我向他学习随机应变;能沉默少言的人,我向他学习存养精神;

谦恭善下之人,吾师以亲师友。博学强识之人,吾师以广见闻。

【译文】

谦虚恭敬、善待下属的人,我向他学习亲近师友;博识强记的人,我向他学习增长见识。

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

【译文】

居家时看他所亲近的人,富有时看他所施与的人,显达时看他所举荐的人,困窘时看他所不做的事情,贫困时看他所不取的事物。

取人之直,恕其戆。取人之朴,恕其愚。

取人之介,恕其隘。取人之敬,恕其疏。

取人之辩,恕其肆,取人之信,恕其拘。

【译文】

看重某人的直率,就要宽容他的憨厚;看重某人的朴实,就要宽容他的愚钝;看重某人的骨气,就要宽容他的狭隘;看重某人的恭敬,就要宽容他的疏忽;看重某人的善辩,就要宽容他的放肆;看重某人的诚实,就要宽容他的拘谨。

遇则鲠人,须耐他戾气。遇骏逸人,须耐他妄气。

遇朴厚人,须耐他滞气。遇佻达人,须耐他浮气。

【译文】

遇到刚强正直的人,要忍耐他的暴戾之气;遇到俊逸洒脱的人,要忍耐他的狂妄之气;遇到朴实淳厚的人,要容忍他的迟钝固执。遇到轻佻肤浅的人,要容忍他的浮躁之气。

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人险仄,我平之以坦荡。

【译文】

他人小气急躁,我用宽宏大度来接受他;他人奸邪阴险,我以坦荡胸怀来应对。

奸人诈而好名,他行事有确似君子处。

迂人执而不化,其决裂有甚于小人时。

【译文】

狡诈的人善于欺人,并贪图名声,但他行为处事也确实有像君子的地方;迂腐的人固执,又不知变通,当他品行败坏时,后果比小人还要厉害。

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

处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

【译文】

修养自身不能太过于清白,要能容忍各种的侮辱诟病;处事不可以太过清楚较真,要能包容所有的贤愚善恶。

宇宙之大,何物不有?使择物而取之,安得别立宇宙,置此所含之物?

人心之广,保人不容,使择人而好之,安有别个人心,复容所恶之人?

【译文】

宇宙这么大,什么东西没有,假如只选有用的东西,怎能有另外一个宇宙来安放自己不要的东西呢?人心这么大,什么人不能容纳,假如只与喜欢的人亲近,怎能有另外一颗心来容纳自己讨厌的人呢?

德盛者,其心和平,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

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译文】

道德高尚的人,心性温和平静,觉得别人都有长处,因此口中称赞的人很多;道德低下的人,性格刻薄傲慢,觉得别人都可恶,因此眼里看不起的人很多。

律己宜带秋风,处世须带春风。

【译文】

约束自己应该带有秋日肃杀之气,严格谨慎;为人处世应该带有春天柔和之风,温和宽厚。

善处身者,必善处世;不善处世,贼身者也。

善处世者,必严修身,不严修身,媚世者也。

【译文】

善于修养自身的人,必定善于待人处事,不善于待人处事的人,一定是损害自身修养的人。善于待人处事的人,必定严于修养身心,不严于修身的人,一定是求悦于当世的人。

爱人而人不爱,敬人而人不敬,君子必自反也。

【译文】

爱护别人,但别人不爱护自己;敬重别人,但别人不敬重自己;君子就一定自我反省。

爱人而人即爱,敬人而人即敬,君子益加谨也。

【译文】

爱护他人,而他人也爱护自己;敬重他人,而他人也敬重自己;君子应更加谦逊慎重。

人若近贤良,譬如纸一张;以纸包兰麝,因香而得香。

人若近邪友,譬如一枝柳;以柳贯鱼鳖,因臭而得臭。

【译文】

人如果接近贤德之人,就如一张白纸;用白纸包裹芝兰麝香,就会因香而得香。人假若接触邪恶之友,就像一枝柳条;用柳条贯穿臭鱼腐鳖,就会因臭而得臭。

人未己知,不可急求其知。人未己合,不可急与之合。

【译文】

对不了解自己的人,不能急于让其了解;对于与自己意见不合的人,不能急于让他顺从自己的意见。

落落者难合,一合便不可离。欣欣者易亲,乍亲忽然成怨。

【译文】

不合群的人难以交往,一交往便不可分离;性情欢快的人易于亲近,但贸然亲近也会突然结下仇怨。

能媚我者,必能害我,宜加意防之。肯规予者,必肯助予,宜倾心听之。

【译文】

能逢迎我的人,必然也能陷害我,应该注意防范他;愿意规劝我的人,必然也愿意帮助我,应该诚心聆听他的话。

出一个大伤元气进士,不如出一个能积阴德平民。

交一个读破万卷邪士,不如交一个不识一字端人。

【译文】

出现一个品行不端的高官,不如出一个积德行善的平民;与一个饱读诗书的奸邪之人交好,不如结交一位虽不识字但品行端正的人。

无事时,埋藏著许多小人,多事时,识破了许多君子。

【译文】

平安无事时,身边隐匿着许多小人无法看出来;多事之秋,便可识破许多所谓君子的伪装。

一种人难悦亦难事,只是度量褊狭,不失为君子。

一种人易事亦易悦,这是贪污软弱,不免为小人。

【译文】

有一种人难以取悦也难以相处,只是度量狭小,但不失为君子;

另一种人容易共事也好相处,但是既贪污又软弱,不免为小人。

大恶多从柔处伏,慎防绵裹之针。深仇常自爱中来,宜防刀头之蜜。

【译文】

大的罪恶多潜伏于阴柔的地方,所以要谨慎防范像藏在棉被中的针一样。

深仇大恨常因爱而产生,所以要小心甜蜜背后的利刃。

惠我者小恩,携我为善者大恩。害我者小仇,引我为不善者大仇。

【译文】

给我恩惠的是小的恩德,引导我从善的才是大的恩情;伤害我的是小的仇怨,引诱我做恶事的是大的仇恨。

毋受小人私恩,受则恩不可酬。毋犯士夫公怒,犯则怒不可救。

【译文】

不接受小人的恩惠,一旦接受了就难以报答;不要触犯士人的公愤,触犯了就难以平息。

喜时说尽知心,到失欢须防发泄。恼时说尽伤心,恐再好自觉羞惭。

【译文】

高兴的时候说尽知心话,交情破裂时要防止恶言相向;生气时说尽伤心话,恐怕和好时会自己都觉得羞愧。

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言。

【译文】

非常高兴的时候不要对别人有所许诺,以免做不到;盛怒之下不要回答他人的问题,以免说错话。

顽石之中,良玉隐焉!寒灰之中,星火寓焉!

【译文】

顽劣的石头有美玉隐藏其中。寒冷的灰烬中亦有未烬的火星。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译文】

一个人静坐时要时常反省自己的过失,与人无事闲谈时不要议论他人的是非。

对痴人莫说梦话,防所误也。见短人莫说矮话,避所忌也。

【译文】

对痴傻的人不要说不可能的话,以免误导他;见到矮小的人不要说不中听的话,以避免忌讳。

面谀之词,有识者未必悦心。背后之议,受憾者常至刻骨。

【译文】

当面恭维的说辞,有见识的人听了不一定会发自内心愉悦;背后议论他人的话,被议论的人知晓后常会记恨入骨。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译文】

责备他人的过错、缺点时,不要太过严厉,要考虑到对方是否能够接受;教诲他人向善的时候,不应要求过高,要顾及对方是否能够施行。

互乡童子则进之,开其善也。阙党童子则抑之,勉其学也。

【译文】

对于来自互乡一类风俗不良之地的孩子,应该激励他们,引导他们积极向善;对于来自阙党一类风俗淳朴之地的孩子,应该抑制他们,劝勉他们努力向学。

不可无不可,一世之识。不可有不可,一人之心。

【译文】

不苛求所有事都必然可行、顺意,这是一辈子经历所得到的见识;不承认有无法做到的事情,这是一个人的雄心壮志。

事有急之不白者,缓之或自明,毋急躁以速其戾。人有操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操切以益其顽。 

【译文】

有急切之下无法明白的事情,平缓之后就可能自然地懂得;有不听从自己指挥的人,不拘束他或许他自己就能自然地开解,不要迫切地控制他,以免使其更为顽劣。

遇矜才者,毋以才相矜;但以愚敌其才,便可压倒。

遇炫奇者,毋以奇相炫;但以常敌其奇,便可破除。

【译文】

遇到自恃有才华的人,不要与他争着夸耀才华,只要用敦厚的方法与他的才华抗衡,便能够压制他;遇到喜欢炫耀奇异之处的人,不要与他争着展示奇异,只要用普通的事物与他的奇异之处抗衡,便可以消除他的炫耀之心。

直道事人,虚衷御物。

【译文】

用坦诚无私的心对待他人,用坦荡谦虚的心驾驭万物。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不愧我心。

【译文】

世间的事怎么可能件件都符合人的心意,只要能无愧于自己的心便可以。

不近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休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译文】

不通晓人情世故,举手投足都会产生危机;不体悟事物的道理,度过的一生都只是梦境。

己性不可任,当用逆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

人性不可拂,当用顺法调之,其道在一恕字。

【译文】

不可以放任自己的心性,应该用逆反的方法克制它,这种方法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忍耐;不可以违逆人的本性,应该用顺应的方法与之调和,这种方法的关键之处在于宽恕。

仇莫深于不体人之私,而又苦之。祸莫大于不讳人之短,而又讦之。

【译文】

没有比不体谅他人的隐私、并利用他的隐私挖苦他更深远的仇恨了;没有比不避讳他人的缺陷、还针对其缺陷攻讦他更严重的祸患了。

辱人以不堪必反辱,伤人以已甚必反伤。

【译文】

用使人不堪忍受的手段侮辱他人的人,一定会反被侮辱;用过激的方法伤害他人的人,一定会反受伤害。

处富贵之时,要知贫贱的痛痒。值少壮之日,须念衰老的辛酸。

入安乐之场,当体患难人景况。居旁观之地,务悉局内人苦心。

【译文】

处于富裕显贵的境况时,要知道贫穷卑贱之人的痛苦;正值年少力壮的年纪,要顾念衰弱年老的人的心酸;进入平安快乐的阶段,应该体谅经受苦难之人的情况;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务必洞悉当事人的苦衷。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译文】

遇到事情要替他人着想,议论他人要先考虑自己做得如何。

欲胜人者先自胜,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译文】

想要战胜他人的人要先战胜自己,想要评论他人的人要先评价自己,想要了解他人的人要先了解自己。

待人三自反,处世两如何。

【译文】

与人相处要多次反省自身,应付世情要反复思量。

待富贵人,不难有礼而难有体。待贫贱人,不难有恩而难有礼。

【译文】

对待富裕显贵之人,不难做到有礼节,但难做到有分寸;对待贫困卑微的人,不难做到给予帮助,但难做到有礼节。

对愁人勿乐,对哭人勿笑,对失意人勿矜。

【译文】

面对忧愁的人不要表露出快乐的样子,面对痛哭的人不要展现欢笑的表情,面对失意的人不要做出夸耀自己的言行。

见人背语,勿倾耳窃听。入人私室,勿侧目旁观。到人案头,勿信手乱翻。

【译文】

看到别人在窃窃私语,不要侧耳偷听;进入他人的私人房间,不要左顾右盼;靠近他人的书案,不要随手乱翻。

不蹈无人之室,不入有事之门,不处藏物之所。

【译文】

不进入没有人的房间,不到有是非的场所,不待在储藏物品的地方。

俗语近于市,纤语近于娼,诨语近于优。

【译文】

俚俗的语言像是市井之人的话,妩媚纤弱的言语像是娼妓们的话,打诨可笑的话像是优伶们的话。

闻君子议论,如啜苦茗;森严之后,甘芳溢颊。

闻小人谄笑,如嚼糖霜;爽美之后,寒冱凝胸。

【译文】

听君子评议人事,就像是喝苦茶,苦涩严肃之后,满嘴都是香甜滋味;听小人谄媚玩笑,就像吃糖霜,爽利甜美之后,寒冷之气凝结在胸中。

凡为外所胜者,皆内不足。凡为邪所夺者,皆正不足。

【译文】

凡是被外物战胜的人,都是内在修养不足;凡是被奸邪改变的人,都是自身正气不足。

存乎天者,于我无与也;穷通得丧,吾听之而已。

存乎我者,于人无与也;毁誉是非,吾置之而已。

【译文】

由上天所决定的事,我无法干涉,穷困或显达、获得或失去,我听从命运便是了;由我自己决定的事,他人无法参与,毁谤或赞誉、正确或错误,将他人的意见放置一边便可以了。

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

【译文】

小人乐于听到君子的过失,君子耻于听到小人的恶行。

慕人善者,勿问其所以善;恐拟议之念生,而效法之念微矣!

济人穷者,勿问其所以穷;恐憎恶之心生,而恻隐之心泯矣!

【译文】

仰慕他人的善行,不要询问他行善的原因,以防会产生对他的怀疑,而消减了向他学习的想法;接济他人的穷困,不要追问他穷困的原因,以免对他产生憎恶,而失去了对他的同情之心。

时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功成名立之士,当观其末路。 

【译文】

对时运不济、现势狼狈的人,应该探求他最初的想法;对功成名就的人,应该看他最终的结局。

踪多历乱,定有必不得已之私。言到支离,才是无可奈何之处。

【译文】

经历许多挫折,一定有迫不得已的隐衷;话未说完而无法说下去,才是无可奈何之处。

惠不在大,在乎当厄。怨不在多,在乎伤心。

【译文】

给予别人恩惠不在于大小,而在于是否在他人处于困境、需要帮助的时候施与;结下仇怨不在于伤害他人的次数多少,而在于是否伤害了对方的心。

毋以小嫌疏至戚,毋以新怨忘旧恩。

【译文】

不要因为微小的嫌隙就疏远了至亲,不要因为新发生的过节就忘记了旧日的恩情。

两惠无不释之怨,两求无不合之交,两怒无不成之祸。

【译文】

双方都互相帮助,就没有不能释怀的怨恨;双方都有心经营,就没有不相合的交情;双方都十分愤怒,就没有不会酿成的祸患。

古之名望相近则相得。今之名望相近则相妒。

【译文】

古时名望相当的人能融洽相处,现今名望相当的人则相互妒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格言联璧--处事 接物
格言联璧(清)山阴金 接物类
接物类
书海撷英之警世通言
格言联璧:处事 接物
劝世白话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