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移步六拍下盘功

    练出下盘功夫是学好吴式太极拳的基础。太极拳动作“进退须有转换,往返须有折叠”。脚下动作“迈步如猫行,运动如抽丝”。抬脚迈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要从走步练起。

       跟我练拳第一关就是走步。每进一步,左右脚交换一次前后位置,必须严格地按六拍进行。如从左弓步变为右弓步:第一拍轻提右脚,使脚跟离地约两三公分;第二拍像抽丝一样,右腿向前运行,使两膝相贴;第三拍轻轻地迈出右脚,脚跟着地不着力;第四拍松肩沉胯,右脚放平,身体重心不能前移,此动最难,有人初练时,左腿都会打哆嗦;第五拍屈右膝重心前移;第六拍右脚下踩,左脚后蹬,形成右弓步。这就是迈步如猫行的具体练法。

    这样练步,腿劲增长很快。更重要的是能克服“跳坑”等毛病,为今后推手技击的铲劲打下基础。这样练下盘功夫,学员们反映非常之好。在旧时武术界有句谚语:“宁传十手,不传一口。”老师不会把关键技术的理法轻易地讲给学生,我今天是反其道而行之。我教拳时一定要把拳理讲透彻,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练拳才会有体悟,进而又有心悟,功夫才易于上身。 

    为什么必须坚持这种步法训练呢? 

    一、增强大腿前节之力量,为“四两拨千斤”打下坚实的基础。你在 2010 年 2 月 11 日来短信息说,已经严格地按照我的要求去做了,而且感觉到进步很大,同门同仁也说你的拳架有了很大改进。 关于大腿前节力量锻炼的重要性,在太极拳谱中有详细的论述。清代李亦畲太极拳论说,大腿前节有力是“四两拨千斤”的基石。太极拳的“四两拨千斤”不是空话,是要有充分条件的,李亦畲把“四两拨千斤”的条件分为九层功夫。(见《太极拳谱》第 69 页) “能引进落空,(才)能四两拨千斤;不能引进落空,(就)不能四两拨千斤”。1.欲要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先要知己知彼;2.欲要知己知彼,先要舍己从人;3.欲要舍己从人,先要得机得势;4.欲要得机得势,先要周身一家;5.欲要周身一家,先要周身无有缺陷;6.欲要周身无有缺陷,先要神气鼓荡;7.欲要神气鼓荡,先要提起精神,神不外散;8.欲要神不外散,先要神气收敛入骨;9.欲要神气收敛入骨,先要两股前节有力,两肩松开,气向下沉。这九层功夫最后落实到“两股”前节有力。运用的要义是:劲起于腿根,变换在腿,含蓄在胸,主宰在腰,运动在两肩。(如无两股前节有力之基础,便不能做到松开两肩,气向下沉。) 这样与人交手,则“触之旋转自如,无不得力,才能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经过实践证明,一(移)步六拍的步法是锻炼大腿前节力量的最好的方法之一。没有经过这个基础训练的人,就不可能有高超的太极技击拳术。 

    二、关于太极拳的抛击、拔根与铲劲训练。太极拳技击的特点之一是抛击,把对方拔了根之后而扔出去。传说当年杨露禅在京城与人比武时让人在场子边上架起绳网,击打之时把人扔到网中,以免摔伤。就像是铲土机,把土石铲起来,再装到车上一样。我习惯地把这种拔对方的根,拿了起来再击出去的一连串动作形成的劲路叫做“铲劲”。形成“铲劲”的关键一环,就是一步六拍之第四拍。向前进,前脚迈出,身体保持重心不向前移,而先 向下降,把脚放平之后,再屈膝弓步重心前移。这时攻击对方,作用到对方身上的劲力,就能把对方的根拔断掀起,抛击而扔出去。正如《武谱》所云:“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见《太极拳谱》P50)你自己用两种迈步方法多做几次实验,便可体会出其中的奥妙来。用我讲的方法,在套路中搂膝拗步可把对方击出,四角穿梭可把对方打出几米远,搬拦棰也能把对方打起来飞出去。这是因为此种步法,形成的身体运动轨迹是一个下弧形。按力学原理,这种运动有利于把对方铲起。你有兴趣可读一下我的《关于裆在下弧的讨论》,首发在“培生太极文化”网上,《吴式太极拳》(会刊)2008 年第二期也转载了此文。

    三、开胯,预防股骨头疾病。近年各地冒出了不少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专科医院,电视上广告频传。可见这种疾病大有蔓延之趋势。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患上这种十分讨厌的疾病呢?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坐姿增多,髋关节用力的动作减少,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中国传统医学的观念认为,人的器官,“用之则兴,不用则废”。大腿股骨及胯关节,运动减少,不大用力,气血对其的供应自然就会减少,久而久之其功能减退,其组织就会衰败,恶病就产生了。太极拳一步六拍的练法,行进时前脚放平时,身体重心下降而不前移,这时后腿之髋关节处要承担全身体重,会产生疼痛之感,股骨头及胯骨臼窝周围的骨膜、筋腱、肌肉、血管都会抻拉,紧张工作。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它的功能增大,长了劲,各种运动都能轻松自如,无疼痛感了。武术上把这个过程叫做“开胯”。因胯的运动量增多增大,人体的气血就会增大供应,气血充足,经络畅通。器官健壮,自然无病。西医上的名词叫营养功能和代谢功能加强了,病自然也就少了。所以说打太极拳采用一步六拍的步法不仅技击上有妙用,而且能预防难以治疗的股骨头疾病。    

    除了上述三点之外,还有一点很重要,这种步法有利于太极拳的“沉气”训练。因“沉气”是个全面综合的问题,限于篇幅,这次就不细谈了,以后有机会再专题讲述。 

    以上几个方面,从健身功效和技击作用来看,此种步法之训练,乃是太极功夫上身的基石,舍此便无法真正进入太极拳之门庭,更不用说登峰造极了。 

      摘自巜吴式太极拳》2010年第二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两真能拨千斤吗?
练太极拳的三个阶段
太极拳起势的技击含义:擒拿瞬间转换,把握时机一招制敌
张志俊妙论太极拳(七)—— 快慢相间 4
太极拳的技击实践
杨振基先生解密家传太极练法与感悟(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