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媲美敦煌,无一废笔——法海寺壁画的前世今生

公元1439年,大明正统四年,大明王朝建国已71年。此时国运昌盛,12岁的英宗朱祁镇正忙着和小宦官们击球玩耍,无法想象10年之后的土木堡之变,御驾亲征的自己会被俘。

这一年,50岁的太监李童,梦到一位白衣老人,白衣老人告诉他要觅一处风水宝地修建寺院,方能报所承蒙的四朝皇恩。

李童将此事上奏英宗,英宗大悦,钦赐寺额曰“法海禅寺”,取义“佛法广大难测,譬之以海”。后来几经寻找,终于在翠微山南麓觅得一址。

于是,工部营缮动用了包括木匠、石匠、瓦匠、漆匠等在内的18个工种进行建造。建造完成后,15位宫廷画师还在大雄宝殿内绘制了精美的壁画。

承蒙皇恩,此后法海寺香火一直延续。直到1644年,崇祯17年,大明王朝走向终结,法海寺也逐渐沉寂。



1933年的法海寺,照片中的罗汉今已不存

1933年,24岁的德国女摄影家赫达·莫里逊来到中国,她刚来到北平就拍摄了法海寺。

1937年,英国女记者安吉拉·莱瑟姆也发现了法海寺和大雄宝殿内的壁画,她说:“这幅深藏不露、迄今默默无闻的壁画堪称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绘画作品之一!我敢说自己从未见过任何其他绘画能具有那么崇高和迷人的风格。”随后,她的报道和照片刊登在1937年《伦敦新闻》画报上,法海寺从此名扬四海。

确实,法海寺最著名的,就是隐秘在大雄宝殿内的明代壁画,号称“明代壁画之最”,可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壁画媲美。

全殿壁画由《水月观音图》、《文殊菩萨图》、《普贤菩萨图》、《帝释梵天礼佛护法图》、《佛众赴会图》等组成。壁画共绘人物77个,既有男女老幼,又有神佛鬼怪,且姿态各异,神情不一。不仅如此,花鸟、祥云、瑞兽、草木,也都恰到好处,无一处“废笔”,可谓集明代工笔重彩绘画技艺之大成。

■水月观音图

局部

局部

局部

■文殊菩萨图

局部

局部

■普贤菩萨图

局部

局部

横屏观看

■佛众赴会图(东壁)

局部

局部

局部

■佛众赴会图(西壁)

局部

局部

■帝释梵天礼佛护法图(东壁)

局部

局部

■帝释梵天礼佛护法图(西壁)

局部

局部

新中国成立后,在徐悲鸿、茅盾、郭沫若等人的推动下,法海寺壁画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957年10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法海寺为第一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一支古建队进驻法海寺,对法海寺壁画的大殿进行修缮,并安装了避雷设备。如今,法海寺壁画已经和圆明园遗址、三星堆遗址等一起名列国家第3批国宝级文物。

法海寺壁画在中国壁画艺术史上有着较高的成就和价值。与敦煌壁画和永乐宫壁画相比,法海寺壁画在规模、力度、气势上或许不如前两者,但在精细程度和技法上,却有着高超的方面,足以载入艺术史的精品之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监建的寺庙,美到窒息04
十月,没去敦煌,来看法海寺壁画
我画中国重彩壁画 - 书画艺术
这里竟然藏着如此精美的明代壁画
一个中国太监建了一座寺庙,美到窒息 :“我去了那里,觉得北京人白当了”
明代  佚名《帝释梵天礼佛护法图》法海寺壁画长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