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属:“救活我妈妈的医生,我想看看你的样子”

“每天,只要接到高医生的电话,悬着心就能放下。”

“高医生说妈妈慢慢达到指标就可以转出普通病房了,没想到我妈妈反而更担心了,担心外面没有高医生的照顾。”

“直至今天我都不知道高医生的全名……甚至到现在都不知道您的‘庐山真面目’。”

“在这里我真心地感谢您!是您让我知道什么叫仁心仁术、舍己为人……也请您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我们武汉人民会同你们一同抗疫,希望你们能早日回家!”

这些话来自一封特别的感谢信,

武汉协和西院区重症医学科一位

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家属

写给妈妈的主管医生高医生的感谢信。

信中的高医生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高元妹,曾于2月7日作为广东省第二批医疗队队员驰援武汉协和西院区重症医学科,开展新冠肺炎危重患者救治工作。

每天再忙都要给患者家属打电话

由于疫情防控,新冠肺炎患者的家属无法到医院探视,患者的病情只能通过医生传达。无论忙到多晚,高元妹那通打给家属的电话都不会缺席。“告诉家属患者点点滴滴的进步,给他们希望,也是给我自己信心。”高元妹说。

为了让家属安心,高元妹除了每天必给家属打电话外,也每日通过医院电脑查看经她治疗转出ICU的患者数据,跟踪患者的后续治疗情况。

前两日,高元妹救治的一位70多岁的新冠肺炎患者在转出ICU后,因不适应普通病房,向家人哭着说想见高元妹。从老人家的女儿那得知老人家的心愿,高元妹穿过层层封锁的病区,三次去到普通病房看望老人家,劝慰安抚老人。

一位转出ICU患者家属的短信,转出ICU的患者想要见高元妹

高元妹去普通病房看望转出ICU的新冠肺炎患者

驰援武汉即将一个月的时候,高元妹说这是她收到患者和家属最多谢谢的一段日子,电话里哭着说谢谢的家属、病房里说不出话用竖大拇指表示谢谢的患者、转出ICU时握着她的手不肯放的“谢谢”……这一个个“谢谢”让她此行武汉有了坚持到底的动力。

致广医三院驰援武汉高元妹医生的感谢信(全文)

尊敬的高元妹医生:

您好!我是协和西院区ICU病房新冠肺炎患者邵xx的女儿。从我妈妈进去ICU病房后,就时常听到高医生这个称呼。从一开始的病情危重,转到了ICU病房后,病情就明显好转。妈妈之前三四天才能回复几条信息,到后来进入ICU后还能发自拍以及拍摄病房的情况给我看,我就知道妈妈的情况好多了!

第一次跟高主任有接触是妈妈进入ICU第一天,那天下午一个陌生号码打过来,说是我妈妈的主治医生。她说之前妈妈给的电话是错误的,一直联系不到家属,高医生开玩笑说再联系不到她就要寻求警察帮忙了。虽然是句玩笑话,却深深感动了我。在那之后,直到今天是第十天了,每天都会打一通电话告诉我们妈妈的病情。

3月2日晚上十点半了,高医生用她自己的手机打了电话过来,听声音应该是回住处了,声音很疲惫。我说您怎么这么晚还打电话来,她说我不打你们会担心!因为这句话让我有了写这篇感谢信的念头。

电话里头高医生说我妈妈一开始病情很危重,双肺只剩下五分之一是好的,现在病情有了好转,但是因为她有糖尿病,血糖比较高,可能不好控制,所以我们必须时刻绷着弦。我知道,就算病情好转,但不到出院那天我们都不能太乐观,毕竟这个病很复杂,也没有特效药!可是不管怎样,每天只要接到高医生的电话,悬着的心就能放下。妈妈刚进入ICU用上了无创呼吸机,她说人感觉舒服很多。高医生说慢慢指标达标了,就可以转到普通病房里。没想到我妈妈反而担心了,她担心外面没有高医生的照顾以及这些救治设备。我把我妈的担忧也告诉了高医生。高医生说道,不达到足够的指标,她是不会轻易让妈妈转出去的,她不会让自己的努力付诸东流,就算转出去了也不会不管。在她手上转出去了五位患者,分别在不同的楼层,她每天都会跟进他们的情况。有了这番话,我和妈妈非常安心。

直到今天都不知道高医生的全名,只听妈妈说是广医三院的,于是我百度想查到高医生的全名,没想到却搜到一篇让我泪目的报道。

高医生全名高元妹,是广医三院呼吸与危重症救治的专家,1月24日除夕夜,她是(该院)第一个请战去武汉抗疫的,并且忍痛给一岁多的女儿断奶,家里还有刚刚做完手术的母亲。没想到今天给我们家属汇报病情的医生,其实跟我们患者家属一样,都有在家担心她们的家人,心里无比感动。

甚至到现在都不知道您的“庐山真面目”,希望您以后可以在微博上晒晒您美丽的自拍照!在这里真心的感谢您!是您让我知道什么叫仁心仁术,舍己为人。

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却每天坚持两次进仓,在下班之前都要进入病房查看患者,您说一晚上的时间看不到患者不放心,必须下班前进去看看白天的治疗有没有效果。再多美好的词汇都不足以形容您的伟大。我代表我妈妈、我的家人以及所有武汉的人民衷心的感谢您!

也请您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我们武汉人民会同你们一同抗疫,希望你们能早日回家!

在感谢信的回复中,高元妹写到“治病救人是医者的本分,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让我们一起努力,打赢这场抗疫攻坚战!”

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厚厚的防护服遮挡了医者的面容,或许你从未见过他/她的脸,但那份生命的守护始终都在。

高医生的“庐山真面目”

家与国紧紧相连 二胎妈妈断奶驰援武汉

1月底,一张钟南山院士在前往武汉的动车上闭目休息的照片在网络刷屏;1月24日,除夕夜,广东首批医疗队驰援武汉。在新闻里看到昔日的同门师兄、老师奔赴前线,毕业于广州呼研院的高元妹再也坐不住了,第一时间向医院请战驰援武汉。

“家里两个孩子,老人身体也不太好,你去了,我们家怎么办?”得知高元妹想去武汉,丈夫刘先生最初有点犹豫。丈夫的担忧并非无理,高元妹的母亲刚做完结肠癌手术,尚在恢复期,家里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家人担心她去了前线会被感染。“我也怕,怕出现意外,没有机会看着两个孩子长大。”高元妹对丈夫说:“可是,家和国是连在一起的,只有武汉守住了,疫情才能得到控制,现在正是需要医生的时候,我怎么能不去?”高元妹的一番话让丈夫读懂了妻子的执着。

为了安心去前线,高元妹狠心提前给一岁的小女儿断了奶。2月7日,带着对家人的愧疚,高元妹驰援武汉,加入协和西院重症医学科广东医疗队。

经历平生最难的病情谈话

协和西院是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定点收治医院,高元妹所在的ICU主要接管病情最复杂、感染风险最高的患者。

新冠肺炎危重患者可能前一秒生命体征平稳,下一秒就出现严重的呼吸衰竭、心脏衰竭,甚至心跳骤停,病情时刻都在变化。由于疫情防控的要求,家属自患者入院起便无法相见,病情只能通过医生传递。

作为其中一个医疗组的组长,高元妹每天都需要与家属进行病情谈话。几乎每一次,家属听到是医院来电时,还没等到高元妹说话,电话另一端的家属已哭泣起来。

“接到告知病情的电话,意味家人还活着;但万一病危,很可能连家人最后一面也见不到,所以家属们的心理都比较脆弱,情绪容易激动。”高元妹深刻地感受到家属的无助,经历着从医以来最艰难的家属谈话。

在协和西院区ICU支援的高元妹

疫情初期,病毒在人们未能察觉之时肆虐,不少患者在收治入院时病情已经积重难返。“主任,我爸爸还没看到我成家,肯定放心不下我的,他一定会好起来的,对吗?”一个危重患者的女儿曾满怀希冀地问高元妹。

然而,就在一个夜里,女孩的爸爸因病情严重累及心脏,突发严重心衰离去。在和这个女孩最后一通家属谈话中,女孩痛哭着说“高医生,我知道你尽力了。”女孩的理解却让高元妹更加难过自责,面对新冠肺炎这个新发的、未知的烈性传染病,当了20多年医生的高元妹第一次生出无力感。

与病毒死磕 下班前不看一眼患者不放心

然而,高元妹深知不能任由自己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女子产后2天突发肺栓塞心脏骤停 医生奋战13天抢回其性命
探视制度
医生,你有多久没好好睡一觉了?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 医者仁心
我也想活命,但是家里真没钱,一天的费用我们一年也攒不出来
重型新冠肺炎患者转危为安,一线ICU医生呼吁:要用这个体位睡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