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黑龙江】谢延龙‖ 渤海国轶事(散文)
userphoto

2022.07.29 黑龙江

关注



      渤海国轶事(散文) 

   【黑龙江·肇东】谢延龙 

        说起渤海国,那可是一千三百年前的事了。渤海国又名渤海靺鞨、靺鞨国、高丽国,是满族人的先祖靺鞨族人于公元698年建立的国度,当时正值大唐一统天下。渤海国都城最初设立在辽宁省的东牟山一带,后迁都至吉林省的中京显德府,再迁都至吉林省珲春东京龙原府,最后定都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宁安市东京城,即上京龙泉府,渤海国于公元926年被契丹人建立的辽国所灭。
         渤海国从兴起到鼎盛时期,再到衰落,先后经历了二百三十多年的沧桑巨变,演绎了一个民族从游牧、渔猎起步,到农耕、工商、宗教、文艺各业繁荣兴旺的历史变革。可以说,当时渤海国文化受唐朝中原文明的影响颇深,鼎盛时期享有海东盛国的美誉。
        靺鞨族人自古就繁衍生息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先祖为商周时期的肃慎族人以及战国时期的挹娄族人,北魏时期改名为勿吉族,渤海国灭亡后,这一民族又在辽宋时期改称为女真族,最后在清朝入关前易名为满族。
        记得在三十多年前,我在牡丹江温春读书时,于毕业那年秋季与老师和同学们一同游览了镜泊湖还有渤海国遗址。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坐落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宁安市东京城渤海镇,古城当年是仿照大唐首都长安城而建的,规模宏大,是满族人的发祥地。
        渤海国遗址上有千年前残留的寺庙、殿阁以及古墓,古建筑典雅、肃穆,依稀可见当年的繁盛。兴隆寺中有一保存完好的三米多高的大石佛,惟妙惟肖的雕刻艺术见证了渤海国宗教文化的繁荣,堪与中原文明相抗衡。曾经印在火柴盒上的石灯仍静静地伫立在青山绿水的环抱中,一身的沧桑感引人瞩目。历经战火洗礼的大石龟身上驮着的石碑早已不知去向,它那悲郁的眼神似乎在向游人诉说靺鞨人渔猎织耕的辉煌以及征伐杀戮的残酷和血腥。从大量的出土文物可以看出,渤海国在农耕、牧业、工商乃至文化艺术领域取得的成就均已趋近当时盛唐文明,不容小觑。给我印象很深的是几块大型书法碑刻,书法技艺高深,艺术气息浓厚,多是出自名家之手。有一宽约七十公分,厚约三十公分,高近两米的大石碑,出土于七十年代末,碑身刻有"泰山石敢当'’五个楷书大字,气势磅礴,夺人眼球。
        游历感慨之余,作了一首七律·游渤海国感赋,以记之:
 满先渤海历沧桑,辟地招兵拒虎狼。
 度势休征睦明主,审时振业固辽疆。
 佛儒道艺趋高古,商畜农工缔盛昌。
 铁马金戈踪迹灭,龙泉览史叹辉煌。
        历史就像一条生生不息、日夜奔流的长河,演绎着宇宙万类的生灭浮沉,或可歌可泣,催人泪下,或沉郁凄悲,令人叹惋。纷纭万象所寓藏的吉凶祸福,当局者恐怕是迷懵的,只有后来人才能够看清读懂。
        靺鞨族人创建的帝国喧嚣一时,后被契丹人建立的大辽国所灭。谁能想到,二百年后,靺鞨人的后裔女真人崛起,创立了大金国,并毫不客气地把宿敌辽国从版图上抹掉了,为老祖宗报了仇。而后,金国又被元朝所灭,几百年后,女真人的后代满族人又复崛起,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帝制王朝——大清。
        纵观古今,大到宇宙四季的浮灭轮回,小到朝纲乃至人事的兴衰更替,都逃脱不了由生至灭这一自然规律的束约。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明代大学士杨慎的这首《临江仙》早已把纷杂的世事参透,为我们安上了一双洞悉万象红尘的慧眼,也让我们变得更加淡泊和超然。


(在线编辑  文童)

作家简介

谢延龙网名,龙游云海,汉族,黑龙江省肇东市人。酷爱古诗词,有诸多作品收人诗集,在网络平台中发表作品达几百首,在多家报刊上发表诗作。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肇东市作家协会会员,肇东市诗词楹联艺术家协会会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黑龙江满族:源流
满族来源略考
满族在历史上的名称的演变
东北民族史:皇太极建立的满洲族,其祖先是哪里来的?
满族的发展历史
【中国少数民族发展史2】波澜壮阔的满族发展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