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黑龙江】范云阁 || 针线筐里的母爱(散文)
userphoto

2022.07.29 黑龙江

关注



 作者简介

范云阁,网名老文童,绥化市作家协会会员、肇东市作家协会会员,《老年日报》特约通讯员、新媒体通讯员,辽宁老年报通讯员,中国作家在线签约作家。有多篇散文和诗歌散见全国各地报刊杂志、多家新媒体及微信平台,有部分作品获奖、编入文学作品集。出版了《笔润人生》《品味人生》个人专著两部



针线筐里的母爱(散文)


文/ 范云阁
     从我记事时起,母亲针线筐里就经常盛着顶针、剪子、锥子、纽扣、线轱辘、旧年画剪成的鞋样子等做针线活的用具。母亲就是用这些不起眼儿的小物件,缝补了全家人的贫瘠生活,使我对童年时光的回忆,是那样的温馨,倍感母爱的无比高尚与伟大。
  记忆中,针线筐是用纸制成的。母亲用我们用过的写字本和家中的废纸作原料,用水泡上几天后,待泡成纸浆时,母亲便会捞出来,找来一个盆子做模具,把纸浆一层层地糊上去,晾晒干透,很有韧性,把盆子取下来,在里边贴上一层厚纸,外面贴上五颜六色的花纸,一个漂亮的针线筐就做成了。
  上世纪五十年代,家里人口多,做饭洗涮,家里家外活儿也多,家中每年都要养一两头猪,还有鸡鸭鹅,挖野菜、烀猪食,一天三四遍的喂,都是母亲的事儿,还要到园田地里干活儿。用平日卖蛋的钱供我和弟弟念书。父亲在生产队劳动,好年头一年能挣三五百元,如果欠年,还要“涨肚”,反倒欠生产队的钱。过年杀一口猪,顶多留几十斤肉,其余的都卖钱了,是全家人一年的花销。一年也很少添新衣裳,过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日子。那时根本买不起缝纫机,全家人穿的都是母亲用那双粗糙的手一针一线缝制的。每天很早,母亲就起床,为我们做饭,整日忙忙碌碌,手里有干不完的活儿。常看见母亲将剪子在针线筐里信手拈(niān)来,那些破旧得不能穿的衣服、哪怕是一块补丁也不肯扔掉,一片一片地拆下来,或留起来补衣服,或铺在面板上用糨糊一层层的粘好,放在太阳下晾干,自制的袼褙是做鞋的原料。
  冬日长夜漫漫,万籁无声,正是做针线活儿好时节。母亲要趁这个时候,准备家人过年的穿戴,该洗的洗,该缝的缝,该补的补。老人家经常埋头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给我们做鞋子、缝衣裳。布鞋底是有四五层袼褙粘制成的,纳鞋底要费很大的劲儿,母亲顺手从筐子里拿起锥子,吃力的扎透厚厚的鞋底儿,用顶针用力顶起引好的针线,穿透后把针线拉出来缠在锥子上,拽紧拉实,这才算纳完一针。“用这么大劲儿手不疼吗?”我心疼地问母亲。“睡宿(xiǔ)觉明天就缓过来了。”母亲边说,边刺啦刺啦反复吃力的拽着针线,纳鞋底的声响犹如一首有韵律的乐曲,回荡在贫寒而不乏温馨的农家小屋,陪伴母亲到深夜的只有那暗淡的煤油灯和我们熟睡的鼾声,还有母爱那心爱的针线筐。
  小时候,我特别淘气,经常和小伙伴爬树、上墙头,在地上摸爬滚打,新穿的衣服不过两天就脏了,母亲连夜也要洗干净。有时把衣服磨破或划出口子,母亲发现后立即找来针线筐,拿出针线及时地缝补好,现在想来童年是多么的幼稚,悔之当初不该为本就辛劳的母亲找活儿,增添不必要的麻烦。
  我是家中老大,弟弟经常接着我的旧衣服穿,唯有我添新衣服多些。我考入中学那年,母亲为我做了一件套面棉袄,十分合身。还做了一双高腰系带的趟子绒棉鞋,鞋底厚实,穿着暖和舒适,不冻脚不硌脚,我还在同学面前好个显摆,生怕弄脏或刮坏了,倍加珍惜。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我虽然不是游子,可我的确为拥有这样伟大而勤劳的母亲而骄傲。
  就这样年复一年,为了一个十口之家的生计,母亲不知缝过多少针,穿过多少线,熬过多少不眠之夜,付出多少心血,才使我们在贫穷的年月里衣着得体,健康成长。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病魔无情地摧毁了母亲强壮的身体,老人家离开我们已经四十多年了。如今,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各种款式穿戴比比皆是,一家一户缝衣做鞋已成历史。但那小小的针线筐,却永远倾注着满满的母爱,见证了母亲勤劳与简朴、执着与善良的品质,寄托着儿女的无限情思,传承着中华民族崇俭尚朴的传统美德,永远鼓励着下一代。
2020-01-1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梁栋康 | 母亲的针线活儿
读“母亲的针线包”有感
李端芹丨母亲的针线筐(散文)
母亲的针线筐
#针线小妙招 教大家如何缝补衣服上的破洞,记得收藏起来#针线活儿 #实用小妙招
母爱 | 广西潘正慈 三年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