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黑龙江】刘如海 | 岁月的迹印 感悟的情融(随笔)
userphoto

2022.07.29 黑龙江

关注


 作者简介 
刘如海,1946年生,高中文化,机关退休干部。现为省诗词社会员,任肇东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市诗词协会副主席。有3首诗词入选黑龙江省和谐之声“龙海杯”诗会作品集并获一等奖。诗词被收入《黑土放歌》、《塞北诗声》、《沃野廉花》、《建国六十周年中华诗词国庆献礼》等多部作品集,另有诗词、散文、报告文学、文学评论、书法作品等散见于杂志和报端,受到读者好评。

岁月的痕印 感悟的情融

一一读范云阁同志散文专辑随想

【黑龙江 肇东】刘如海

最近,我从《家乡文汇》公众号文学平台上阅读了范云阁同志的散文专辑,随想简记。

浓情笔录悲欢事,重彩歌雕岁月痕。读云阁同志的散文,犹如翻阅一部不同年代生活的影集,看到人生所经历的情景再现,一行行岁月的脚印是那样的清晰,每读一篇都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散文是一种抒发情感真实、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其中有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之分。他的散文多属叙事抒情一类,记录了半个多世纪来亲历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岁月的怀念、对家乡的深情、对人生的感悟,可谓印迹深深,寓情浓浓,是值得一读的散文佳作。
 
(一)
我和云阁是同龄人,是老相识、老同事、老文友。他从小生长在黑龙江肇东的农村,从续书到工作一直沒离开故土。他多年在政府机关从事公文写作工作,工作之余勤于文学创作,在报刋杂志上发表的作品就有近千篇之多,我所读的散文仅是近年来收录在公众号平台上的一部分。我们读云阁同志的散文,会感到他是怀着浓烈的情感,去选取那些自己所见所闻的人和事,这些人和事令作者在古稀之年仍是激情奔涌,灵感冲动于笔端。

心挥彩笔波澜涌,生活图画屏上翻。大地是稿纸,脚印是文字,用脚印写着岁月的史话。作者恰恰把脚印的痕迹录成U盘磁卡,成为永久的记忆。打开他的作品,我们会看到他的题材选取广泛而时限跨度之长,从童年嬉戏到上学读书,从参加工作到领导岗位;从家庭亲情到工作履职;从先进人物到人文社会等等。视角宽阔,笔致细润,叙事含情,反映岀时代的面貌。田野上,树林边,令我依稀忆童年。在他的作品中,有童稚、童真、童趣的童年生活快乐的记忆,比如,《童年的高跷》《堆雪人》《儿时过大年》《童年的明月》等,虽然不多,却情趣动人。其实不少人已将灵光内现般的童趣深埋在生活工作之中,经年累月连自己也不记得了。可在云阁同志的笔下,把童稚童趣浸泡于人生岁月当中,回望儿少令读者感动。在他舍不得的旧事、旧情、旧时光,源自欣然的流露,来自对往昔的沉淀和发酵,来自没有功利目的原生态生活。作品中,占比例最多是写农村生活,如《扒炕抹墙的趣事》《沤麻》《故乡的小年》《老井》《捡秋》《火炕奇趣》等,写的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东北的农村生活,有民生民俗过大年的热闹情景,有家居扒炕抹墙的趣事,有秋收捡粮等农村农事,每一宗、每一件都写得朴实真切,都印有岁月的艰辛,跳动着生命的音律和生活的奏曲。

笔下春风挥洒处,字里行间见真情。写亲情友情也是作者选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父亲的马车生涯》《针线筐里的母爱》《八十岁的老人》等都是刻在他心中的印痕,而且是深深的印痕,提起笔来深情流淌于纸上,让你的泪水交融于他的字里行间。还有一些作品是写他在工作中的所闻所见,如《浓墨润人生》《在农家吃派饭的日子》《业主的好管家》《沧桑巨变好生活》等,无论是写人还是写事,都把内心深处对生活感悟与率真的情怀融入到爱祖国、爱家乡、爱生活之中,讴歌新时代,唱响新生活,抒发喜悦之情。
 
(二)
云阁同志的叙事抒情散文,是以童年到青年、再到老年对岁月印迹的感受为主,写人写事都饱含着强烈的情感,每一篇文字都是心灵的抒发。如烟往事沧桑梦,笔迹留痕寓性灵。读他的散文能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体验到生命的活力,体会到人生的快乐,给读者以思考和联想。比如,《无怨无悔40年演绎母爱亲情》写的是一位普通而坚强的女性,一位伟大的母亲真实感人的故事。一个特殊的4口之家,两个孩子先天残疾,脑瘫智障,母亲赵桂芝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对一双残儿重复着各种艰难的训练,默默地承着常人难以承受的艰辛,事迹感人。平实的语言,自然地叙述,令人感动泪流。

读云阁同志散文不难发现,无论是描写景物,还是记事写人,都细致地去发现去挖掘,去深化情感表达,注重细节,以小见大,以情感人。如《针线筐里的母爱》是一篇饱蘸了作者无限深情的笔,写母亲在油灯下,常常辛苦地缝补贫穷的日子,那时的针线筐依然在童年的梦里。作者以母亲感人的细节,描写了老人家一生含辛茹苦养育儿女的故事,把勤劳与俭朴,执着与善良,纯朴无瑕的母爱浓缩到一个小小的针线筐里。“母亲就是用这些不起眼的小物件,缝补全家人的贪瘠生活,使我对童年的回忆是那样的温馨,倍感母爱的无比高尚与伟大”“母亲在油灯下纳鞋底,吃力地拽着针线,纳鞋底的声响如一首有韵律的乐曲回荡在贫寒并不乏温馨的农家小屋,陪伴母亲到深夜的只有那暗淡的煤油灯,还有母亲心爱的针线筐”“为了一个十口之家的生计,母亲不知缝过多少针,穿过多少线,熬过多少不眠之夜,付岀多少心血”。作者怀着一种感恩感动之心,感恩针线筐,感恩母亲。针线筐是一件很普通的小物件,但却承载着美好的记忆和伟大的母爱,让读者触摸到辛苦一生,勤恳劳作脉搏的律动,触摸到母爱温暖所发出的光和热,触摸到那个贫困时代普通人家生活的苦和寒,她就是那个时代千百个伟大母亲的缩影。

农事人歌录镜里,国事家事总牵情。他的作品所描述对生活的历验和感悟,都是从细微处品味,在细微处呈现个人情感和见解,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的细节,让读者感到了每行每字都在随着细节的音乐在舞动,而作者的浓情就融入在舞动的音符中,从而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三)
云阁同志的散文用真实的笔触,以朴实坦诚、真挚自然、清晰明快的文字,或怀旧,或念新都有真情实感,充满着家国情怀。给读者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父亲的马车生涯》一文,把父亲性情粗犷豪放、勤劳朴实、仗义正直、乐于助人的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引起读者的联想与回忆。回忆我们父辈生活的那个时代,那些可敬可佩的劳动者都是普通的农民,有的是生产队里的大老板,有的是老羊倌,有的是饲养员……让读者自然地忆起自己的父辈。他的散文为我们的留下了深深的怀念。

激情催握手中笔,更染人生一段红。云阁同志的散文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真实心理和盘托出,托出了生活的原生性,让读者品出浓郁的生活味道。《王京发一一身残志坚演绎精彩人生》,写的是王京发从小患小儿麻麻痹症,自强不息,学习维修技术,白手起家办起修理部,以其超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实现了事业和婚姻家庭双丰收的故事,使读者读后受到启发和鼓舞。他的散文写平常心境,平易平等,热爱生活,怀抱希望于平常中见于不平常时。

云阁同志的作品用平实通俗朴素的语言,自然和谐地让情感融于事中,用事抒情。比如,《北方的早春》,“这里作者将个性化景色和体验及气韵情韵蓬勃于字里行间,鲜活于画面上,跳跃于心曲里(王浴海老师评语)。”“北方的春天沒有南方那样温暖,室内一段萧条的寒冷,只要有一片善心,处处便风景如画,耳畔会响起别样的春天序曲”“北方独有踏实和厚重,带给人的希望、激情与梦想,别有风韵在心头,耕耘着希望的种子,播撒着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再比如,《放风筝》“从做风筝写到放风筝,从童年之趣写到老年之爱,层层推进,最后升华到放风筝的审美价值和养生价值,条分缕析,文眼明晰,情感跃然字里行间,尽得其妙(王浴海老师评语)。”

读罢云阁同志的散文,犹如品一壶岁月陈年的老酒,意味绵长,犹如赏岁月年轮的交响曲,乐声悠扬荡漾;犹如听一首抒情的诗朗诵,感动的泪水涌出心房;犹如观一部尘封已久的录像,而对着那些离我们久远的镜头,还有那些勤劳朴实而又善良的面孔,令我们久久难忘,告诉我们要永远珍惜生活,珍惜生命,勇于克服困难,去创造更加美好幸福的明天。
2022428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母亲的针线筐
读“母亲的针线包”有感
《文学与艺术》【世界感恩节】韩友爱的诗
(散文百家)蒋安贤/弥漫的母爱
散文||母爱的味道
《文学百花苑》康书秀|爹娘在梦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