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叶在壮:秋来倾情咏虫鸣(散文)
userphoto

2022.08.24 黑龙江

关注


   
作者简介
 叶在壮,男,1952.07生,苏州市优秀教师,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省文联书法老师。市书协会员。苏州老园丁书画研究会理事,苏州大学书法社会员、苏州草书社社员,苏州知青书画院成员,苏州知青文学社成员………

 秋来倾情咏虫鸣 

【江苏叶在壮 

     
       处暑到了,暑气降了,秋季快要来了。整个秋季如同盛大的音乐会,大自然的优伶不甘落寞,纷纷鱼贯登场:蝈蝈,蟋蟀,油蛉,蚱蜢,纺织娘,蝉……或粉墨或素装,或民族或美声,极具声势。

       蓄养蟋蟀以听秋声,可以直溯汉唐。夜聆那略带金属质地的鸣叫,聊解漫漫秋宵之凄清。  秋露初降时的蟋蟀之鸣,有点怯怯,小试嫩音的蟋蟀,经过一段时间吊嗓子后,把憋闷了一暑的歌喉和盘托出,那如水般的唧唧,令人情移神旷。蟋蟀栖身于丛草、断墙、砖堆、土壁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在我乡村插队那会,檐下窗前,墙角门槛,直至教室的桌凳,宿舍的床脚,都传来蟋蟀不绝的吟唱。

       当秋风吹起,寒蝉抓住最后一息嘶鸣。在飒飒西风中,惶然鸣叫,少了暑日的从容,嘶哑烦躁,压抑隐忧,好似为自己吟着一曲挽歌。而听得让人如痴如醉的,便是金铃子。鲁迅先生《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里唤作油蛉。虫身粒米大小,黝黑中现古铜色的清亮。这虫鸣声铿然,如铜钹颤音,清流淙淙,月华四溢,音韵之美,难以言表。静静地坐于黄昏的檐下,听金铃子吟咏,明润朗畅,让人如临瓜棚豆架,如品天籁绝响。金铃子亲切的浅唱低吟,为初秋平添亮色。幻化出空旷的天宇,洒脱的巧云,浩淼的秋水,辽旷的田畴。

       秋虫中,最入画的当数纺织娘。乍一听,仿佛是位勤劳秀美的织女,向我们轻移莲步。纺织娘是草虫中的西施,与之相比,蚱蜢太过瘦削,蝈蝈偏于臃肿,油蛉失之纤细。纺织娘晨昏出现,在豇豆架上,在葫芦茎上,在荆条篱上,都会闪过它颀美的身姿。其时,凉月如眉,夜露初降,一簇簇暗红色的扁豆花间,忽然传来了一阵纺车之声,音量之大,持续之久,使人不敢相信是草虫所为。

      与低吟而有韵致的蟋蟀不同,蝈蝈之鸣最耐听。乡野间,黄豆畦边、玉米地里,山芋藤隙,南瓜花上,树丛墙隅,沟渠河畔,天地之间,万籁俱静,惟这小小生灵不甘落寞,清音绝响,撼人心扉。在田垄,在土坝,在树枝,在杂草丛中,昆虫集聚着,鸣叫之音此起彼伏。蝈蝈的憨厚敦朴,蜻蜓的苗条逸秀,螳螂的威武神勇,蟋蟀的娇小灵动……众多虫草中,蝈蝈是最趋光的一种,秋阳熙熙中,这小生灵昂首扬面,音色或粗浊响亮,或尖脆清越,或急迫紧凑,或舒徐从容,如丝如缕,驱使我怀着好奇之心去探寻,在闷热的豆地里猫着腰,凝神屏息地追寻那欢鸣不已的蝈蝈。真正逮得,殊非易事。明明近在咫尺,却仿佛远在云乡。黄豆地里,乡村孩童全神贯注地捉着蝈蝈,彼情彼景,足可在人生的忆念中定格。能交上好运,逮回一两只蝈蝈,做了精致的笼子,挂于门楣檐下,成为质朴的风景。闲暇驻足,静心聆听,感悟自然的慰藉。蝈蝈好伺弄,不需特别恭维:一枚黄豆荚,几盏南瓜花,足矣。

      待到秋分时节,昼夜相平,露凝苇草,帘卷西风,秋声如水,凉月似霜。在秋风促迫下,虫类的合奏达到高潮:蟋蟀的小提琴、金铃子的铙钹、纺织娘的定音鼓……如交响曲,丝竹管弦,群响毕至。这分明是造化的动情歌吟。
                                                                 (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

投稿须知

 《家乡文汇》公众号刊发内部作品,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涉及政治敏感话题,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原创首发,体裁不限。投稿前,请作者仔细校对、审核,如有漏字、错别字或病句现象,作者自负。作品发表后,作者要配合平台反复转发推广,阅读量在50以内的作者文章,将控制后续发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露重出明月,虫鸣唱盛秋(蝈蝈还是纺织娘?)
秋夜虫鸣
秋夜虫鸣声
【美文】姜利威 | 秋虫鸣吟
《昆虫记》重点复习练习及答案
鸣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