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兵不老,本色一生


老兵不老,本色一生

撰文/林琳 冯军

配音/燕子

配图/思扬

在北戴河区牛头崖镇老鸦窝村,有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他叫邓炳根,曾是一名抗美援朝的老战士。许多年前,他把家安在了这个小村子里,变身为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躬身耕田、春种秋收,从未居功自傲。耄耋之年,回顾一生,他收获了战斗的青春,平凡的生活,还有踏实的爱情。如今,老兵老了,可他那纯粹的军人本色,依旧没有褪色。

邓炳根老人祖籍江西省高安县, 1932年出生在一户农民家中。他出生仅20天,母亲就去世了。他是靠吃邻里相亲的百家奶和百家饭长大的。贫苦而悲惨的童年,养成了他性格坚毅、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牛犊不怕虎,战场立新功

1949年7月,邓炳根应征光荣入伍,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6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军后,他入编了工程兵序列。入伍当年,就因工作表现突出,荣立连功一次。

1950年,所部在云南省“翻修碧河公路”的修路剿匪战斗中,他荣立团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

1951年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鲜参战。在朝鲜战场的三年多时间里,他前赴后继、不怕牺牲、英勇战斗,先后两次荣立团三等功。

1953年回国休整,在南京工程兵学校学习。毕业后,被授予少尉军衔,分配到甘肃省兰州部队继续服役。

1954年,他曾随部队在老鸦窝村驻扎学习。被房东大娘看上,将大女儿介绍给了他,并按组织程序在1956年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

1960年,他申请复员。复员后,他离开了老家江西,扎根在了这个叫做老鸦窝的小村子里,默默无闻、躬耕务农、勤勉生活,育有一儿一女。

勇做带头人,挖井耕良田

生活中的他从未居功自傲,也从未炫耀过战功,而是俯下身子,踏实做人做事,时刻践行着一名退伍军人和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义务。

1969年至1979年间,正值壮年的他被公社任命为老鸦窝村党支部书记。从此,他又扛起了带领全村群众辛勤劳作、脱贫致富的重担。

在华北地区的平原地带,种植水稻并不多见。为增产增收,乡镇决定引进了水稻种植技术,让老百姓都走上富裕的小康之路。田间地头,他挨家挨户不厌其烦地手把手地进行指导栽种。在他的带领下,当年老鸦窝的全村成人村民都学会了种植水稻的技术,学会了插秧施肥,学会了收割去谷。而种植到田里的水稻,后来也让老乡们尝到了甜头。

老鸦窝村地处平原地带,附近没有天然水源流经村子进行引流灌溉,水稻田里严重缺少灌溉用水。于是,他就带领群众找水挖井。在当时条件的限制下,老鸦窝的村民硬生生的用手挖掘出了60—70米的深井10多眼,20多米深的浅层水井20多眼,彻底解决了村里农田的灌溉问题,使得老鸦窝产的大米以颗粒饱满、饭粒劲道、口感香浓、源于天然而远近闻名,成为了十里八村百姓家餐桌上的主要细粮。

退伍不褪色,一心只向党

1979年改革开放后,他家6口人分得了11亩耕地,当时他的年岁也大了,于是从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退了下来。不管是在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还是退下来居家务农,他几十年如一日,每天起早贪黑到田间地头,鼓捣被他耕种了一辈子的肥沃土地,直到前年年岁太大,下不了地了。即使如此,他也每天从家里溜达出来,坐在道边的石头墩上,默默眺望着不远处田野里的成片庄稼地,关注着村里的农业建设。

他们老俩口育有一对儿女,儿子在村里务农,兼顾干点木工专业的杂活儿,维持生计。女儿在抚宁区的一个农机厂工作,工资待遇也不是很高。作为一名身有战功的老兵,他从没有因家庭困难等问题,给组织上增添过一点麻烦。而是经常教育子女要勤勉生活,朴素持家。

在他的家里,没有贵重的物品,没有华丽的家具,屋子里有一席宽敞的大炕,有我们坐着的旧沙发,以及已经过时的一溜长板柜,还有一个只能手动摆头的电风扇。

在一间小屋子里,我们看到了一只旧皮箱,想来那应该是他从军时的配装了。在屋子的墙角处,有十几瓶码放整齐的水果罐头,那都是他的老伴趁着鲜桃等应季水果收获时,趁着价格便宜实惠,将水果买到家里,洗净、去核、装瓶,再用土制的民间方法制作成可以存放长达一年之久的水果罐头。

俭朴的生活并没有磨砺掉老人的意志品质。闲暇时,他依旧坚持看书学习,尤其是那本已经没有书皮且翻得破旧的描写朝鲜战争的书,他翻看了一遍又一遍,几乎烂熟于心。

今年初,为支援武汉人民抗击疫情,老人家捐出了100元的特殊党费。

去年,秦皇岛市主要领导来到老鸦窝村,到他的家中走访慰问,征求老兵同志意见,询问家中有何困难需要组织出面解决。这位倔强的老兵一口回绝。他说,有啥困难呀?家里有吃的、有穿的,每个月国家还给补贴,比起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友们,我非常知足了,没有困难!

沃野飘香,绿意融融。都说老兵不老,都说岁月常青。九十周岁的邓炳根老人应邀在我们采访的笔记本上,用颤悠悠的手提笔写下了四个字:军人本色!

或许,这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概述;又或许,这是对他一生的总结。惟愿:老兵不老,本色一生。

艺术简介

撰文林琳,部队转业干部,现就职于北戴河区退伍军人事务局。

撰文冯军,秦皇岛市作家协会理事,北戴河作家协会副主席。

配音燕子,全民悦读秦皇岛阅读会副秘书长,北戴河文艺生活编委会主任、主播。

配图思扬,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兵本色
黑鸭子演唱《军人本色》唱出军人无畏勇敢的精神,献给参战老兵们
满族正蓝旗董氏
注意啦!宝坻公交新线路,看过来!!
猪獾墩/牛角尖/野鸡窝……浦东老地名,奇怪又可爱!
水稻的一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