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偉大的友誼,是一起同行。

文字 |「誰最中國」 

圖片 |「來自網絡

偉大的友誼,是一起同行。

两千多年前

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遇知音

让无数中国人渴求神往

两千多年后
鲁迅与瞿秋白“得一知己足矣”
让无数中国人艳羡憧憬
中国自古就有崇尚友道

珍惜友谊的传统

我们喜欢高朋满座

总说酒逢知己千杯少

我们心仪结义金兰

总吟士为知己者死

我们看重平淡如水

不尚虚华的君子之交

崇敬休戚与共

生死相依的患难之交

珍视无话不谈的肺腑之交

欣赏情投意合的莫逆之交

也津津乐道着竹马之情

忘年之谊

它们如同黎明的天光与心相印

好似湖水映照圆月

清水照见容颜

互相理解又彼此成全

在热闹纷繁的世间

以溪流之势

静缓流淌、予人心宽慰



亚里士多德说,友谊是两个躯体里住着同一个灵魂,是两个不同的生命个体深深地相知。而在中国文化里,友谊意味着朋友间一生的信约和相随。因此,对中国人来说,情谊无疑是我们精神世界的映照,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是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所以,每当谈起那些伟大的友谊,相信每个人都心向往之。

庄子认为,好的友谊不是“甘如醴”的相处,而是“淡如水”的交情,就像大画家钱选和赵孟頫。南宋灭亡后,赵孟頫以宋宗室进入元朝廷,一时流言四起。而钱选虽然选择了隐逸,但他十分理解老友的选择,并不指责也没有非难,各自在自己的位置上,却仍然彼此懂得。

嵇康与山涛也是这样的好朋友。曹魏后期,司马家族在与曹氏的斗争中获胜,到底拥护还是反对司马氏政权,是当时士大夫们面临的政治抉择。当然,竹林七贤也不例外。


在严峻残酷的政治现实面前,山涛与王戎采取了与司马氏合作的态度。山涛的妻子和司马懿的妻子宣穆皇后是表姊妹。因为与这层关系,山涛去拜见司马师时,司马师命司隶举秀才,除郎中,后来官运亨通,也受到了司马昭的极大信任。



山涛原本是嵇康的好友,他曾对妻子说:能够成为我的挚友只有嵇康和阮籍。山涛在升任散骑常侍后,原来担任选曹郎的官职便空了出来,他觉得这个职务很重要,就推荐嵇康担任。生性好洁的嵇康认为这是对他极大的侮辱,于是愤怒地写下了《与山巨源绝交书》:

······夫人之相知,贵识其天性,因而济之。······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离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



政治立场的严重分歧,终于让两个要好的朋友分道扬镳。不过,嵇康与山涛是否真的断绝了往来,一切都不得而知。只知道在嵇康临刑时,他把十岁的儿子嵇绍托付给了山涛,并对嵇绍说:山公尚在,汝不孤矣。


嵇康相信自己死后,山涛会照顾他的儿子,可见在他的内心深处,仍然把山涛看成要好的朋友,并不因政见不同,而影响了他们的友情。嵇绍长大后,得到了山涛的推荐,被晋武帝任命为秘书丞,后拜侍中。像嵇康和山涛这样的友谊大概就是:我和你绝交了,但我还是敢把儿子托付给你。


图片| 子夜鸟


汉朝有诗曰:采葵不伤根,伤根葵不生。结交莫羞贫,羞贫友不成。表达了人们对不论贫富、落差、真挚友谊的向往。而在一个有等级的社会里,不同的利益群体,不同的文化圈,终究会让这份美好的愿望成为一个梦想,因为人们的交往会被涂抹上不同的印记和标签。但历尽万千世事,总有那么一两个人,能予世间人心宽慰。


北宋庆历三年八月,范仲淹针对北宋的内忧外患主张改革,并上疏《答手诏条陈十事》,主张澄清吏治、改革科举、整修武备、减免徭役、发展农业生产等等。新政实施的短短几个月间,政治局面已焕然一新。但好景不长,以夏竦为首的反对派攻击革新派为“朋党”,一下惹怒了朝廷,范仲淹被朝廷贬去饶州

当范仲淹卷起铺盖离京时,一些平日与他过从甚密的官员,生怕被说成是朋党,纷纷避而远之。有个叫王质的官员则不然,他正生病在家,闻讯后,立即抱病赶去,大摇大摆地将范仲淹一直送到城门外。而且还说:“范公贤者,得为之党,幸矣。”在那个一人犯罪,株连九族的封建社会里,王质能做到不计个人利害得失,真诚待友,实在难能可贵。


图片| ZWPY99


王质的举动让我想到了电影《芳华》里的何小萍。老好人刘峰因为向林丁丁表白时拥抱了她,被告发“耍流氓”,而林丁丁害怕自己背上“腐蚀活雷锋”的罪过,也没有帮刘峰澄清。那些平日受刘峰帮助的人,也都没有一个站出来为刘峰讨个公道。最后刘峰被下放到连队,上了前线战场。临走的时候,只有何小萍去送了他。
从范仲淹到刘峰,可以说患难见真情,从古未变。

电影《芳华》剧照

如果说好的友谊是淡如水、同患难,那伟大的友谊就是前路漫漫,但有你同行,是一场盛大的相遇,就像李叔同之于丰子恺。
关于李叔同和丰子恺亦师亦友的关系,相信大家都不陌生。1928年,李叔同皈依佛门,成为了弘一法师。50岁生日时,丰子恺为他创作了50开护生画做为礼物。他很开心,立刻在画上题了跋。后来两人还将这本画册勘印,送给广大的信徒,希望每个人都能护生、护心,善待天下生灵。

弘一法师60岁时,丰子恺在重庆,他又为恩师创作了60开护生画寄给他。收到画时,弘一法师依旧很开心,而且还回了一封信:希望自己70岁你为画70开,80岁时你为我画80开,直到100岁,这件事对你和我都功德圆满了。


丰子恺收到信后十分感动,眼前自己正在逃难,明天是否活着都是未知,他不知该怎样回复老师,只在信中写了八个字:世寿所许,定当遵嘱。

弘一法师收到信的两年后就圆寂了。不过,他心里依旧记挂《护生画集》的事,他曾写信给朋友,希望能帮助丰子恺完成最后几集的工作。可到后来,他委托的朋友也相继离世了。但丰子恺不忘恩师的嘱托,决心把《护生画集》画下去。
80开,90开,丰子恺都完成得很顺利。到100开时,文革来了,他不得不停笔。而在这场劫难中,丰子恺患了严重的肺病,也不得不回家养病。正是在患病期间,丰子恺开始了100开护生画的创作,并在1973年全部完成。

此时距离弘一法师寿诞还有五年,距离和恩师的约定已经过去46年了。随后,丰子恺偷偷把画稿寄给了弘一法师的朋友广洽法师。1979年,广洽法师在香港出版了第六册《护生画集》。


然而,画完最后一册护生画,丰子恺就不太能拿动笔了。1975年被诊出了肺癌,9月15日与世长辞,未能见到六集《护生画集》全部出版。但他和弘一法师之间伟大的友谊,穿过风雨,穿透岁月,在一代又一代人记忆的中长存。

盘坐右一是丰子恺

梁实秋说,只有神仙和野兽才喜欢孤独,人是需要朋友的。也正如木心所想,老子出函谷关,不是遁隐、不是仙去、不是旅行,而是去自杀的。因为老子看破了宇宙是不仁、看破生命是刍狗,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人能真正地理解他了。即使如此,他也要在未来中寻找朋友,寻找知音,于是才有了《道德经》。

世上用的最多的名词是朋友,但最难得到的也是朋友。如今,人人都有一个动辄上千人的朋友圈,可是真正的知音又有多少呢?面对繁杂负累的生活,希望有一个懂你的人,分享生命里的悲喜。面对天地变幻、世事浮沉,愿有人与你同行。


编辑丨有喜

-特别鸣谢图片-

ZWPY99、子夜鸟、丰子恺漫画

-参考资料-

王春瑜《中国人情谊》

范仲淹百度百科

罗夏:美好的故事与时代悲剧

木心:哲学、文学属于极少数智慧而多情的人

有一种好朋友,和你绝交了,还敢把儿子交给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可爱与大气象
【萧说】嵇康拒绝出仕以死明志
大师的仁心
竹林七贤之五:山涛
什么样的友谊小船,说翻就翻?
慈悲为怀《护生画集精选》图:丰子恺|文:弘一法师 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