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咽中异物感,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可予半夏...
【咽中异物感,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可予半夏厚朴汤】
半夏厚朴汤出自东汉末年张仲景编撰的《金匮要略》,为理气剂,功长行气散结、降逆化痰,是中医临床应用于梅核气的经典方剂。

梅核气为中医病证名之一,常因情志不畅、肝气不舒,痰气雍滞,结于咽中而致。发病时,总觉得咽喉中有异物,似有梅核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但又不会影响进食。梅核气好发于青中年人,以女性居多。现代医学常将之诊断为咽部神经官能症,又称为咽癔症,或癔球。

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原文记载道:“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炙脔是指烤熟的大肉块。东汉末年,社会动荡,生活条件差,炙脔是奢侈之物。有研究者认为,据此而推测《金匮要略》原文所述,是用以指该病的起因,乃由于古代妇人社会地位低下,吃顿肉食非常难得,猛然一餐大块的烤肉,吃起来又用力过猛,都来不及细嚼,就勉强下咽,而因平日吃肉少,脾胃又不能受纳,腐熟导致胃失和降而出现咽喉不适的症状。而到了现代,女性虽无食肉之忧,但工作、家庭、生活三座大山,同样鸭梨山大,各种操心,因情志不畅、肝气不舒,导致痰气郁滞,结于咽中的情况,亦十分常见。

半夏厚朴汤以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五味中药配伍而成。对于半夏厚朴汤,清朝御制钦定的太医院教科书《医宗金鉴》点评道:“此病得于七情郁气,凝涎而生,故用半夏、厚朴、生姜辛以散结,苦以降逆,茯苓佐半夏,以利饮行涎,紫苏芳香,以宣通郁气,俾气舒涎去,病自愈矣。”其组方充分体现了有升有降、以降为主,恢复脾胃气机,而 “炙脔”自消的要旨。

现代,也有医者认为,“妇人咽中如有炙脔”与咽喉反流性疾病极其相似,故而半夏厚朴汤也常被用作治疗咽喉反流的经典方剂。
#健康科普大赛# #我的冬日门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半夏厚朴汤
咽喉异物感第一方
咽喉异物,咳不出,咽不下!用这个方子或可帮大忙!
经方-038、半夏厚朴汤
吴建华:半夏厚朴汤辨治咽神经官能症
女人咽喉异物感,喜欢哭泣掉泪,心烦意乱是病你知道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