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化合肥│5300年前,巢湖地域就有了水稻

八百里巢湖水天一色,犹如一颗温润的宝石镶嵌在江淮大地。合肥市立于湖之滨,饱含灵山秀水之气,孕育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精神。正如清代诗人孙芝芳所赞“天与人间作画图,南樵曾说小姑苏。登高四望皆奇绝,三面青山一面湖”,是全国少有的滨湖城市。以湖为景,以湖养人,更要传承湖畔瑰宝。

一汪湖水,幻化着巢湖儿女的虔诚向往;一方土地,扎根着江淮人民的勤劳本质。在土地上挥洒的汗水,如春日播撒的种子,悉心浇灌终将开出动人的果实。而在这场与自然的对话中,与巢湖为轴心的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阳光洒向湖面波光粼粼,秋日的巢湖边遍地金光灿灿,而乡间稻田颗颗被饱满的米粒压弯了腰的稻穗,百姓铺满门前晾晒的稻谷,蔬菜地里成熟的果实,无不在向我们展示这一个“丰收年”。丰收,从不是一句评价,而是一场考试,考验着人们年复一年的勤勉劳作,也考验着我们对自然规律的铭记运用。千百年来,巢湖流域文明史蓬勃发展,农耕文化便以常用常新的生命力伫立其中。

起源:稻作生产源远流长

民以食为天,“吃饱饭、活下来”是人类诞生以来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植物果腹、动物营养,人类尚未学会生产食物之前,就是单纯地向自然界索取。“文化”何以来?最初的形式便是在劳动生产中习得经验加以传播。进入新石器时代,基于生存的考虑,气候温暖、水源充足、河流密布、岗地相间的巢湖地域,成为先民聚落生活的较为理想之地,而农耕文化便就此酝酿开来。

自古以来,有人的地方就有智慧。

9月,巢湖岸边,即将进入收割期的农田。

由傍水而居的天然渔猎转向需要借助工具发展的农业,由迁徙不定而形成相对稳定的聚落,是巢湖流域农耕文明发展的基本模式。据巢湖流域经济文化研究所所长陈恩虎介绍,农耕生活艰辛单调且起伏极大。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都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遇到洪水灾荒,还会颗粒无收。但流域先民依然敏锐地觉察到,其稳定性仍是渔猎无法比拟的。

稻作农业是农业区新石器时代居民的一项重大发明。“选择农业就是选择了一种更为长期辛劳的生产模式。”“稻”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中国是亚洲稻的原产地之一,其驯化和栽培的历史至少已有7000年。而巢湖流域的稻作农业究竟有多久的历史呢?

考古专家在肥东大陈墩、肥西古埂等一些新石器遗址中,多次发现过炭化稻谷凝块和烧焦的稻粒。而在稍晚一点的含山大城墩二里头时期的地层中,发现过成片堆积的炭化稻谷,经鉴定有籼型和粳型两种。这说明大城墩的先民们已经能够区分并熟练掌握两种水稻的种植技术了。巢湖地域的稻作生产源远流长,粗略估计,至少已经有5300年以上的历史了。

油菜花盛开时,一片金黄。

陈恩虎更愿意将其称为“大自然的恩赐”。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河流密布,土壤肥沃,有着良好的水、热、光照条件,适于农作物的生长,尤其是水稻的生长。“稻米是巢湖地域居民的主食,巢湖地域一直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勤劳智慧的先民,曾创造出达到一定高度的农业文明。”从聚落数量增加、面积扩大、文化堆积变得厚重而长期等许多现象上,都能窥探出巢湖流域稻作农业进步的幅度。

巢湖地域的古代农业耕作活动文化有其自身特点,也有其兼容性。随着以稻作为主体的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学者认为大致可分为农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诸如农业种植、生产器具等为生存所需要的物质资料创造了物质文化的与众不同,而精神文化则是植根于稻作农业的农耕文学、民俗。

文化:农耕孕育文化之风

长时间与土地为伴,下地劳作的客观条件无意中成了巢湖人民越过狭隘旧俗的钥匙。巢湖流域有特别突出的一个特点,古代中国妇女的裹小脚陋习在此比较少见。究其原因,竟也与“农耕”密不可分。据陈恩虎介绍,这里多水田,尤其是环湖圩田,水深泥深,妇女要下水田赤脚干活,不宜裹小脚。自然原因却也让巢湖周边的人们避免了一场传统陋习。

这里还流传一个“大脚李老妈当街训子”的民间传说。相传,李鸿章当了直隶总督后,曾把母亲接到天津,但却因母亲脸上有麻,未曾裹脚而担心失了面子,紧拽轿帘不让母亲当街露面。李家家教甚严,气得李老妈当街训开了:“老话说,儿不嫌母丑,没有你老妈这双大脚,下田栽秧割稻,供养你们长大读书,你们能有今天的出息吗?”母亲说得动情入理,回想起母亲含辛茹苦养大兄弟姐妹的岁月,李鸿章内心备感惭愧,日后越发勤勉孝顺。

巢湖流域还流传着许多与收获有关的农谚。《巢县志》云:“小暑后,园蔬盛”,百姓说:“小暑吃园,大暑吃田。”这是说小暑之后会有各类时蔬上市,粮食则要等到大暑之后才能成熟。“知了爬,吃香茶;知了叫,割早稻;知了飞,堆草堆;知了死,吃新米”,则是说七月中下旬收割早稻,新粮食就要上市了。“七月半”的雨水影响着晚稻的收成,巢湖农谚说:“再干,干不过十五”。

瓜果成熟时,农民享受丰收的喜悦。

稻作生产年复一年,人们要付出极其艰辛的劳动。形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简单重复、稳固的生活方式,并且还要和自然作斗争,需要极为坚忍的和一丝不苟的精神,空话无补于农业的收成,踏实勤劳以汗水见证,耕耘和收获的守恒关系亘古不变。

因此以食用稻米为主要生存方式的巢湖区域的人,植物性食物养育了他们纤巧灵活的体格,日日面对赖以生存、精心呵护的柔弱的庄稼形成的只能是细腻、温和的品格。所以,创造的文化自然是温和的、精致的和充盈着灵气的文化。

此外,环巢湖地区还形成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倒七戏”也就是现在广为人知的“庐剧”,“门歌”是春节时挨门挨户唱的庆祝之歌,“秧歌”则是水稻开始插秧时“开秧门”唱的歌、“大鼓书”在忙完田间劳作后也能带来惬意享受。独具地方特色的文艺形式,至今依然深受人民喜爱,在乡间长盛不衰。

沉淀五千年的巢湖流域农耕文化,必有其深厚的内在价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靠天吃饭的人们,却也随着米香菜甜浸润了每一位巢湖儿女的心。在荒芜的土地上开垦出一片希望之田,凭借着骨子里的勤劳、执着与“刚”;年复一年以最大的诚恳对待无言的土地,深埋进身体里的温良敦厚与“耿”;风调雨顺尚可拼、缺水少粮仍敢搏,巢湖人至今依然遵循着这一份包容、谦善与“淳”;代代相传未敢忘,华夏儿女立身之根本便是这一方尚文重教,贵和尚中。

乡愁:乡土菜里的乡土情

巢湖地区地处江淮之间、华东腹地,是连接中原与东南地区的重要通道之一,自古便是南北方文化交流、交融、传播、碰撞的地区。以水为载体,在古代通过肥水连接淮河、通过濡须河连接长江,是连接中原与东南地区的重要通道。春秋时期是楚国与吴国的交界地,也是古代南北方文化交流、传播、碰撞的重要地区。连接着长江和黄河两大文明起源区,巢湖流域的农耕文化既有南北方文化及其影响因素,又有自身地方特色。

如何用好这一方特色,合肥人以求学之心,共话农耕新面貌。

瓜果成熟时,农民享受丰收的喜悦。

中国是世界三大农业起源中心之一,利用绿肥等有机肥的历史非常悠久,且一直讲究精耕细作,以促地力常新。中国传统农业科技与文化作为活态的物质文化遗产,至今仍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民以食为天。人要追求吃得好,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吃得愉悦,就必须重视继承千百年来形成的优良农业传统。这或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基本走向,也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必由之路。”

中国科普作协会员、市政协委员夏冬波对巢湖流域的农耕文化感情甚深。多年来,他一直在思考一条“给乡土菜种子留一席之地”的创新之路。夏冬波认为:所谓乡土菜就是在一定的地域内,利用本地特有的物产,制成具有鲜明乡土特点的地方菜。“乡土菜是地方菜的根基,有着丰富的饮食文化及乡风民俗底蕴,是中国老百姓饮食地域性的体现,同时也是中国菜的源头。”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广,不少农民上了楼、迁了地,改善了生活的同时,也就顾不上对乡土菜的种植。过去,乡土菜的种子在千千万万分散的农户手里,在他们的自留地、小菜园里。“房前屋后,种瓜点豆”。如今,农民房前屋后的小块空地很多都没有了,再留着乡土菜种子也就没啥用途了,很多富有地方特色的品种也就逐渐消失了。但它们本应该永远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用自然的方式诉说先人的智慧。仿佛“保留好乡土菜种子”成了一种无可言说的仪式感,就像在保护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农耕模式。“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我们都没有理由丢掉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宝贵乡土菜种,丢掉儿时的味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灿烂悠久的巢湖地域农耕文化
文化与文明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古希腊古罗马不属于四大文明古国
【“稻”亦有道】技术 中国稻文化——稻作农耕的起源
休闲农业与农耕文化
历史悠久的壮族稻作文化
安徽地域文化的特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