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生就是一首奋斗的歌


——读闫立秀《如戏人生》
               蔡善康(著名编剧)
                     
   在当今“碎片化阅读”大行其道的时代,能让我们静下心来认真品读一本大部头书,确实很难,除非这本书有什么特殊魅力。连我自己也没预料到,最近竟然就戴着老花镜,在不到10天的时间内,捧着一本足有两斤重,达60万字的大部头一口气读完。这就是由人民出版社修订再版的,我省七十六岁高龄的著名作家、戏剧家闫立秀先生的新作品——长篇纪实文学《如戏人生》。
          在这部时间跨度达六十年的精彩回忆录中,闫立秀用他包含深情的笔触,为我们讲述了自己曲折艰难的人生坎坷,展现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演绎了一出出悲欢离合的情感故事,引发了一个个发人深省的社会思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本适合各年龄段,各社会层次人群阅读的好书,它既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光怪陆离的社会,也可以帮助我们感悟喜怒哀乐的人生,堪称一本中国版的《人间喜剧》。
             其一,该书描述的时间跨度长,回顾个人在天堂、地狱和人间来回折腾的荒唐经历的同时,作者无法回避这个漫长的人生跋涉中所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作者从个人独特的视野中,捕捉信息,敢于直面,没有夸张,更不隐瞒,书中对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运动、三年天灾人祸、四清运动、文化大革命、清理阶级队伍、严打等社会历史事件,都做了客观如实的描述。如今,这些时代符号词汇,已经变得越来越陌生了。而正是这种渐行渐远的个人回忆和体验,才显得格外真实可信。特别是作为亲历者,对文革淮南武斗和劳改监狱人为制造冤案的滴血回忆,为我们留下了一纸珍贵的历史证言,也更加深了我们对那段浑噩时代的深刻认识。
           其二,该书有意无意给我们留存了一份民间职业剧团生存、迷茫、奋斗和发展的历史档案。笔者曾在文化部门工作多年,对于民间艺术团体,特别是民间职业剧团长期被正统体制所排挤、所歧视的不公正待遇,深有体会。然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主人公闫立秀似乎就是一个为戏剧而生的奇才,他所创建领导下的民间职业剧团,在艰难狭缝中不屈不挠地拼搏,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大胆探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田头地脚农家炕头的板凳上,到走南闯北大上海的顶级剧院,他们一路留下极具传奇色彩的闪光足迹,在带给我们许许多多的惊喜和赞叹的同时,更带给我们一串串冷静的思考。我们频频出台的扶持政策和管理措施,是否还有一些补缺补差的空间?其实,在《如戏人生》这本书里,都可以找到答案。

                          
           其三,爱情,在文学作品中永远都是鲜活的话题,《如戏人生》自然不例外,而且是浓墨重彩的“主旋律”。未拜读该书前,大致了解本书纪写的是主人公一生与六个女子的悲欢离合的故事,心中难免揣摩:一男六女纠葛在一起,恐怕男主人公不是“采花大盗”也是“情场高手”。然而,读完全书后,“吹尽黄沙始到金”,终觉人间有真情!在作者笔下,一个个有情有义的女子粉墨登场,有睿智大方的艳艳、有义薄云天的芸姐、有敢爱敢恨的秋儿、有泼辣多情的晓晓、有薄命殉情的三妹、有新潮豪爽的张唯,她们一个个虽学识不同、出身各异,性格迥然,但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人性亮点,就是为人生目标而不懈奋斗,为纯真爱情而执着追求。她们不仅痴迷于台上演戏,更看重台下做人。她们实在是一群令人百怜百爱的“水做的骨肉”,纯洁而又澄澈。作者敞开心扉,真诚地向读者披露了心灵中最柔软的那份情感隐私,真实而不露骨,动情而不滥情。读此一段段悲欢离合的“啼笑因缘”,忽而令人扼腕叹息,忽而令人拍案叫好!与其戏谑作者“艳福匪浅”,不如点赞作者“知己多多”,或许这是作者人生不幸中的大幸。
    其四,纪实文学与长篇小说相比,自然有着体裁自身带来的局限,对纪实事件真实性的要求,必然制约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的虚构和塑造手法的运用。巧得很,作者闫立秀就是一个集编剧、导演、演员、伴奏为一身的戏剧高人,他熟悉舞台、熟悉观众,对如何吸引观众的戏剧规律他娴熟于心,这为提升该书的故事性、可读性奠定了可靠的技术基础。细细阅读,不难发现,清代著名戏剧家李渔的编剧理论,比如“非奇不传”注重故事曲折跌宕起伏的戏剧理念,又比如“立主脑”“密针线”“减头绪”,聚焦主要人物命运,注重设置悬念、抒发情感,关键节点不惜大篇幅浓笔重彩渲染,等戏剧情节的结构原则,在这部纪实大书里得到了很成功的实践。作为一个剧作家,能够将这些编剧技巧娴熟地运用长篇文字的写作中,实在是一件了不得的事。
    读罢此书,掩卷长思,书中值得解读、值得点赞、值得思考的内容太多太多。我想,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该书最有价值的启迪在于,无论我们的人生将遭遇什么样的坎坷曲折,都要记住,人生就是一首奋斗的歌!
     借此机会,我想借用一副对联赠送给闫立秀先生:“能受天磨真铁汉,不遭人嫉是庸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编剧任治平作品《山村支书》《月到中秋》
郭毅人:“子丹精神”了不得
写作不需要天才,但需要找对方法
编剧闫成不是中戏教授|作者田岚|背景音乐闫成
编剧的艺术
新年的梦想 作者:闫雅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