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医学中医必看|谷松教授指出的正确道路

图*辽宁省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谷松院长


“建立完善西医学习中医制度”、“鼓励西医离职学习中医”。

2017年7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文,要求建立完善西医学习中医制度,鼓励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攻读中医专业学位,鼓励西医离职学习中医。

鼓励扶持民族地区和高等院校开办民族医药相关专业,支持有条件的院校开展民族医药研究生教育。


一时间,“西医师要学中医”的消息在医疗界引发热议。

那西医学习中医究竟是谁提出来的,西医怎么样才能学好中医?

辽宁省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谷松院长作出了如下回答!


西医学中医的起源

西学中这个历史比较长,50年代伟大领袖毛主席号召年轻、优秀的西医同志进入到中医里来学习中医、发展中医。



老人家确实是个伟人,他站得高看的远。

想利用现代科学基础知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个分支现代医学知识,给中医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我想老人家的初衷就是为了中医的发展。


中国现代医学发展史上确实有中西医结合这支队伍,最早是西医学习中医,这一批人是比较优秀、比较年轻的西医,

系统的学习了中医之后,临床水平确实很高,这一点不容置疑。

 

我的一些老师就是西学中的,确实很好,

但是过一段时间之后西学中这件事又放下了,现在国家又提倡西学中,优秀的西医同志们学习中医。

我感觉,因为西医和中医是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的不同的医学体系。

中医是中国古代文化背景下形成一套中医理论。

西医呢,也就是说现代医学,是现代科学技术背景下形成、发展出来的一套中医体系。

 

这两个医学体系目前为止要想结合还很困难,但是从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个角度来说,西医学习中医,从毛主席的指示当中讲,能不能探索一条路子?


中国特色的现代新医学、新药学,当时是讲的这个事,

但是我想用现代化来说是中国特色的一种医学体系,看看能不能形成?

当然这是发展过程以后的后话,那么目前来说,有部分优秀的西医同志对中医感兴趣,要学习中医,要应用中医,如果要是发展中医更好!

 

西医如何学习中医

我提一点我个人的一些建议。

第一,因为中医确实是有自身的一套完整的医学体系,它的基础是古代文化的知识,所以我建议西医学习中医的人,先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的知识。

当然如果这个人中学的时候学过国学,小学、初中、高中对国学学习的比较好,这还好,

如果学习的内容不太多,应该自己找机会,找时间,用自己的方法多学习一些中国古代的文化知识。



第二,是学一些中医的基本知识体系,中医的这个学习体系自古以来就是从学经典开始,学经典,然后跟着老师去出诊,这叫师徒,师带徒。

现代的院校教育呢,又形成第二套教育体系,就是现代的中医基础、中医诊断、中药方剂,中医临床的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科,这是现代的中医理论体系。

所以说我们现在的中医教育体系其实有两种,

一种是现代的,

一种是古代的。

古代以四大经典为主,西学中的同志们,如果要是想学好中医,首先要学好现代中医院校的中医理论,这个理论比较好学,是入门级的。


中医基础、中医诊断、中药方剂然后中医临床,中医临床以中医内科为主,中医内科、中医外科可以看一看概论部分,

如果要是时间有限、精力有限可以看看临床内科的概论部分,临床外科概论部分,我认为这些都是中医入门级的。


中医真的东西、中医理论的深层次的东西在中医的经典著作,

经典著作当中包括四大经典,四大经典的书籍有《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难经》这些。

当然了,《伤寒杂病论》后世一分为二,有《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经典课程当中还有个《温病学》,《温病学》不是经典的书籍,但是作为中医的一个课程,它汇集了明、清两代的医家对温病、温热疾病侵袭、温热之邪侵入人体之后一些情况,集中的一个汇总,这是温病学派的温病学。


那么各科其实还有各科的经典著作,

比如说内科搞脾胃的,李东垣的《脾胃论》,《脾胃论》主要是讲脾的问题。

胃的东西呢?叶天士对胃的问题论述的很好。

针灸有《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

外科有《外科大成》。

妇科有《妇科大成》、《傅青主女科》。

儿科最早的专科著作,也是最早的医案型的著作,宋代钱乙钱仲阳的《小儿药证直决》。


各科有各科的经典著作,都应该学习。


这些经典著作,是某位医家在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是他毕生的经验,流传下来的这些大医的毕生经验凝聚出来的这些著作。

还有像是明代张景岳的红头巨著《景岳全书》,

还有清代皇帝亲批的读书人、读医学书籍的人必读的教科书《医宗金鉴》。


为什么清代人爱学《医宗金鉴》呢?

《医宗金鉴》对后世的影响也非常的大,

也就是说中医经典著作都应该学,学过之后再到临床上跟着老师去感悟这些经典著作当中经典的理论,

到底如何指导临床实践?

中医到底是怎么回事?


因为中医看病和西医看病,完全是两套体系,是不一样的。

西医的同志们要想学中医,一定要先把西医的理论先放下,

因为他毕竟已经有了一套西医的理论,

要把这种思维暂时放下,然后进入到中医学习里头,

运用中医的这种思维,中医的理论,指导中医的临床实践之后,

他自己再将大脑当中把这个两种医学体系、医学的思维自己结合在一起,

我想这样他能形成自己的一套独特的在临床上诊断治疗疾病的方式。


其实中西医是两种异质医学,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生活中,不少人被西医判死刑,抱着一线生机,经中医治疗起死回生。

随着时代的发展,西医遇到很多无法解决的难题。

例如,以对抗治疗为主的医学模式,并不能遏制慢性病增长趋势。

而中医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具有独特的、不可取代的优势。

早在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提出“治未病”思想,未病先防,已病防变,这是解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治本之策。


如今,“中国处方”正在被欧美等发达国家学习借鉴,中医药已经传播到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中国人,更应继承和发扬这笔珍贵的医学遗产。



谷松院长讲述西学中相关视频(截选于《国医骄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02 讲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高兴哲谈《中医溯源》
从熟谙经典中寻求中医发展
学好中医,我们需要沉下心来
中医发展简史
中医大美赋详解(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