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炙甘草汤方证
不点蓝字,我们怎会有故事?




炙甘草汤人

春节快乐

HAPPY NEW YEAR




一、药物组成

炙甘草(四两)     桂枝(三两,去皮) 

大枣(三十枚, 擘)    生姜(三两,切) 

麻仁(半升)      麦门冬(半升,去心)

生地黄(一斤)     人参(二两)  

阿胶(二两)      清酒(七升)


二、核心方证




虚热上冲、枯瘦无力,脉弱不齐




三、多余的解释

虚热上冲:心动悸、气上冲、胸满短气、呼吸困难、脐腹动、面颊潮红、虚烦、头昏、多梦或失眠、脉促、早搏、房颤、室颤等。

脉不齐:脉虚无力、三五不调

枯瘦无力:身体整体状况较差,消瘦憔悴、贫血貌、皮肤干枯、乏力、腹部柔软等。另外,当本方运用于肺痿时,会出现涎唾多的异常表现。


四、体质

腺病质体质,无明显男女区别,多见于中老年人,体型消瘦或羸多见于大病以后,或大出血以后,或营养不良者,或极度疲劳者,或肿瘤患者经过化疗以后精神萎靡,贫血貌,面色憔悴、萎黄或苍白,皮肤干枯,不欲多饮,大便多干结

舌脉:脉律多不、较弱,舌淡苔薄

腹诊:心动悸,胸中烦热,心下痞、心下动悸,腹软弱无力、且多有脐下不仁。

伴随症状:有明显的动悸感,并可伴有早搏或心房心室颤动等心律失常。易于出现神疲乏力、失眠多梦、汗出、烦躁、眩晕等神经系统症状;常伴有胸闷心慌心悸、胸痛、呼吸困难、咳喘等表现;或伴有口渴口干、出血不止、溃疡难以愈合大便干结、手足烦热(此乃地黄证)



五、方证鉴别

心动悸的鉴别:

加减复脉汤:本方是炙甘草汤的加减方,心悸心慌、脉律不齐是共同点,但本方证以津伤为主,如舌赤绛而干燥、无苔或苔少而老、口燥咽干等,这类病人不能轻易使用姜桂等辛温之药。

三甲复脉汤:本方乃加减复脉汤的加味,为阴虚而有动风之兆,主要表现为“心悸心慌而舌绛少苔、手足蠕动/肢体震颤/麻痹/舌体颤动、言语不利”等表现。炙甘草汤没有动风之证。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心悸亢进、胸腹悸动、胸闷、燥、失眠等是共同点但本方证有胸胁苦满的特点,腹力中等,为筋骨质人,且大多伴有精神问题,如郁抑不安;而炙甘草汤以结代脉为特点,其腹力较弱、皮肤干枯,为腺病质人。(娄绍昆曾有心动悸、脉结代’为指征,投炙甘草汤二十余剂而无效;后转以‘胸胁苦满’和‘筋骨质’为指征,转用柴胡加龙牡汤十天即见效”的案例

木防己汤:心慌心悸、口渴、烦热、呼吸困难,甚则喘息等是共同点但本方证为郁血性心功能不全,常伴有面色苍黑心下痞坚、浮肿而小便不利肝肿、脾肿,腹部膨满等表现;而炙甘草汤证以结代脉为特点,心下痞硬程度较轻

苓桂术甘汤:心悸亢进呼吸急促是共同点但本方证为水饮所致,大多伴有体位性头晕头痛眼花胃内振水音小便不利或尿频,其腹壁紧张弹力良好;而炙甘草汤以津液不足为主,多伴有口干、手足烦热、呼吸热感、焦躁等虚热候,其腹力较弱

补虚的鉴别:

十全大补汤:面色无华,皮肤干燥,明显的衰弱、倦怠,体力下降等是共同点,但本方无气上冲之动摇性、结代脉等特点。(本方虽用于虚证,但不能用于病势急、明显热症、下利等情况)

薯蓣丸:本方之虚证更加明显,无炙甘草汤证之急迫,多用于炙甘草汤后的调理。

人参养荣汤:本方是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并发,而伴有热症、精神不安等特点。虽都为补虚之方,但本方有咳嗽的特殊表现,而不具有炙甘草汤之结代脉。 

小建中汤:心悸心慌、体力虚弱、手足心热、大便干燥等是共同点,但本方为芍药主方,有腹直肌挛急的特点。当然,小建中亦有腹肌软弱的情况,但炙甘草汤之结代脉、呼吸急迫等是一大特点,可供鉴别。从病理状态来看,本方亦不如炙甘草汤虚。


六、名家运用经验

张丰强:PEP/LVET比值增高,EF值降低,淋巴细胞内cAMP含量升高,血液流变性改变,与心气阴两虚呈正相关,于本方诊断有一定意义。

七、常见的加减法

1.心悸、动则气促严重者,加龙骨、牡蛎。

2.食欲减退,加山药、砂仁。

3.消瘦乏力,加天冬。

4.恶心呕吐,加半夏。


八、疾病谱

1.“心律失常”:病毒性心肌炎、心脏瓣膜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

2.“消瘦、贫血”:食道癌、胃癌、肾癌、口腔癌等癌症晚期恶液质者,或肿瘤放化疗后体质极度虚弱者。

3.出血性疾病:咯血、创伤性大出血、子宫出血、便血、尿血导致贫血者。

4.“咳嗽、气短”的肺病:肺癌、喉癌、肺结核、肺气肿、肺心病等。

5.“营养不良”的口腔疾病: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黏膜糜烂、口腔癌等。


九、针灸治疗穴位

穴位:通里,心俞

针法:两穴皆用轻微的刺激


十、注意事项

1.小便不利或水肿者或邪气盛者慎服。

2.地黄等滋腻药容易导致腹胀,食欲不振者宜减少服药量,一剂药服用2~3天,或加砂仁、陈皮行气消胀

3.腹泻者,可去麻仁;甚者,生地减量。[参 黄仕沛]

十一、炙甘草汤的来世今生

桂枝甘草汤(心下悸、欲得按)→桂枝去芍药汤(脉促、胸闷)→炙甘草汤(心动悸、脉结代)→加减复脉汤三甲复脉汤(心中憺憺大动,甚则心中痛)


十二、验案

2020.07.09  外公

主诉:间断性阵发性心悸、心慌两年余。

刻诊:形体消瘦,语声语调无明显异常,诉说劳累或者进食过快后发病,先是自觉咽喉干,继而心中不适,需停下手中工作,或坐或躺以缓解不适,严重时大汗淋漓,每次发作一般要6、7天才能恢复,一月发作4、5次。食欲时好时坏,疲倦易睡,大便溏,小便正常,不欲饮水,平时容易汗出,偶尔在晨起时会出现明显口干口苦。


舌淡暗、苔厚腻稍黄,舌下络脉瘀阻瘀斑十分明显,脉结代而力弱,腹力中等,心下处腹温低,脐上悸动明显。脐右上触及一团状物,约三指宽,压之觉胀,右侧腹部至脐上,可触及一粗索状物,约三厘米长。无压痛点、无胸胁苦满、无振水音、无腹直肌挛急。

平素有高血压病史多年,但没有进行正规治疗,自行服用降压药,血压时高时低,鼻中易生疮。



思路:“脉率不齐、心悸心慌,脐上悸动”,考虑炙甘草汤,因大便溏去火麻仁,虽舌下络脉瘀阻明显,但未得到压痛点,考虑到桂枝有一定的化瘀作用,故暂时不予以化瘀治疗,因担心大剂量地黄碍胃,加砂仁。索状物等未做考虑。

处方如下:炒甘草30g 肉桂15g 太子参20g 党参20g 熟地50g 麦冬15g 阿胶10g 砂仁3g 大枣8个 生姜4片,共7付。用水三大碗,兑入适量白酒,约1~2两,大火烧开后换小火煮75分钟,倒出药液兑服阿胶粉,分温三服。


反馈:7付后舌下络脉瘀阻明显好转,而发作次数如前,但程度有一定缓解,再与原方20付,并加茯苓20g。在此期间为了服药方便,熬了三副膏方,诉说服用膏方后,口干口苦明显,甚至夜间渴醒,但转为服用丸剂后,口干口苦便消失。

此后在前方基础上再加黄芩10克,生石膏30克,7付。由于其依从性差,总是一副药吃两天,有时还不吃,因此前后虽不到40付药,服用三个月后,竟仍有三付还未服完。

总的反馈是:服药前期,心悸心慌仍时有发作,自行服用稳心颗粒等药可以缓解(由此看来,活血化瘀是必要的,后期也曾给予三七粉胶囊,但其依从性较差,并未认真服用),继续服用后,发作的程度逐渐减轻,次数逐渐减少,已有近两个月未再发作。

治疗期间,出现了一个新的情况:虽未喝什么水,但小便明显增多,有时夜间四五次小便。由于其不愿服药,只能强行予以桂附地黄丸一瓶,服后小便次数渐渐减少,未再治疗。随访半年,心慌气短未复发。




实话实说,炙甘草汤还是挺贵的一个方子,四十多付药,花了近两千,但只要能治病,还是让人欣慰。老人家穷怕了,不敢用钱,虽然我并没有告诉外公这些药到底花了多少,但他似乎还是担心费钱,总跟我说我快要好了、已经没事了。在家的时候,每次我都要和外婆再三确认,才知道真实情况,可现如今我早已不在家,外婆听力又不好,就只能是外公说什么我就信什么了。或许真的好了,也或许还没好。

恍恍惚惚,又过了一年,由于种种原因最终留在了常州过年。年轻的时候,总想着在外面闯荡,但要说最挂念的,还是家人的健康。

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桂枝甘草汤   ——心慌怎么办?会是心肌炎吗?有什么好的经方?
考试综合证
经方医案—阿胶类方治疗消化道出血(重度贫血医案)
真武汤加味治疗COPD案思考
心慌、汗多,药王孙思邈有名方
中医对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