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寒石老师讲望诊(一)

寒石老师

   刘吉虎,甲寅日之人,字寒石,号通玄。不毁杏林之春暖,途执一世之医缘,耕读圣人之学,弘扬孔孟之道,以和天下之琴弦。品茗点茶,净手焚香,闻小窗之雨落,修虔诚之心,禅意几何,他人知晓。明日月,望北斗,历冬夏,阅春秋,孜孜以求悟自然之道。

   青灯下,古案旁,梦中问道张长沙。夕阳西下,三审吾身,明旦静坐高堂上,指下推寻察脉道;观精神,问疾因,思命理,因果分缘,运气天机不可道。

   扁鹊公,孙真人,钱仲阳,东垣坤载岐黄术,百代群贤医魂绕。我笑东风吹又早,枉费心机,花发两鬓如霜生。喜沾乾坤之雨露,承蒙家师马新童先生之训诫,病家之信任,沉潜经籍,躬身临证,誓愿黄泉路上冤魂少。





中医传承,传承中医

左寸看人阙中,右关看目下和目上,准头。很多人眉间凹陷,就要升阳。所以望诊很重要。可惜我们现在的望诊只在看舌头。仲景师,望诊以阙庭和明堂为核心。明堂以鼻头为核心。阙庭以阙中为核心。古代朱砂点眉心以开心智。

心主神灵

内经上讲:脉出气口,色见明堂。

以山根候心。这是内经上讲的。如何解释下面这段话?

师曰: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设微赤,非时者死。其目正圆者,痉,不治。又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者便难,色鲜明者有留饮。

这里的鼻头指的什么部位?山根到底候的是什么?难道内经错了吗?还是另有玄机?

要把脉和望诊结合起来。才是完全之法。

如果说山根候心,古人点朱砂开心智应该点在山根才对,是吧?

我们也常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我们心里不开心,肯定眉头紧锁。所以我们望诊的时候,首先看人眉头。眉头宽者,心宽。

山根者,两目之间,即下极也。

山根为疾厄宫。眉间为命宫。

仲景师讲望诊的时候,以阙庭和明堂为核心。

为什么要以此为核心呢?

也是灵枢经五色篇的原话。

人以五脏为主干,以六腑为旁支。五脏为根本,所以才出现了以人之中轴为核心,任督二脉也是中轴。所以才以人面部中轴为核心。把阙庭和明堂作为了一个核心。

第二问题 为什么要分阙庭和明堂这两支呢?

仲景师曰:察色之妙,明堂阙庭;察色之法,大指推之;察明堂推而下之,察阙庭推而下之,五色应五脏。

我们看到了推的方向不同,不是直接观察,而是推。

仲景师也讲到色有内外,一望而知,为之外。在明堂阙庭,推而见之者,为之外。病暴至者,见色不见脉。而病久发,入脏,痼疾者,是见脉不见色。所以仲景师提醒我们要推,不是简单的看。而且我们临床上暴病者少,而久病,痼疾,入脏者多。不仅仅是去看。

久病,痼疾,入脏,病都容易传里,色之变化,都容易在里。这就是推的原因。

因为我们看病的医生又有几个愿意去推呢?所以望诊基本上处在被废的边缘。

外面的麻衣神相,算命先生水平都比我们中医高。

大家思考一下我第二个问题。

仲景师曰:察色之妙,明堂阙庭;察色之法,大指推之;察明堂推而下之,察阙庭推而上之。五色应五脏。

有没有人能回答我的问题?为什么要分阙庭和明堂这两支呢?

我们现在的望诊在耳诊,舌诊,手诊上各位大佬们讲得很多。我就不讲了。高旺老师的耳诊就是非常厉害。我们看到了高老师的诊断体系非常成熟。我们中医也是这样的。一个旁支都是很好的。因为一花一世界,一叶见整体。我们手耳舌眼鼻都是这样的。可以天干地支,阴阳五行八卦来统领。我们的面部也是这样的。

一个鼻子也是代表人身的全部信息。善于诊断者都能明察秋毫。

比如我们临床上看到很多小孩子山根青,我们该如何治疗呢?

我们看见很多人鼻夹红肿大,准头红,它带给我们的是什么信息呢?医理何在?

为什么我们看看人中穴,出现了痘疮,横纹,黑痣,本应为子处,按照我们的中医认识应该是妇科出现了问题,结果却不是呢?

面部很多黑痣,很多痘疮,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我们如何选择方药来解决呢?它和脉象是不是相符合的呢?

腾蛇入口,饿死街头。

这些和我们的命理是不是相符合的呢?和我们的四柱命理是不是相符合的呢?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中医要研究的问题太多太多了。如何入手呢?

女子眉毛粗,夫不娶。为何?

这些东西都在我们中医文化里面。中医首先建立的是象思维。取大象,天下往。所以我们中医的望诊首先就是如何取象。

望诊的第一步学习就是望象。

我们的喜怒哀乐,悲恐忧思,面部表情都会体现出来。假如一妇人来治疗色斑。知其色,便知何犯。

人之面,一天地,天圆地方,人之额头为天,人之鼻之下为地。额头圆者先天圆满,天庭饱满为福,地阁方圆为福。若人之尖嘴猴腮,后天脾胃虚弱。功德难圆满。

人之本气在中,明堂为核,察明堂决生死!仲景师以生死论。目之上下,准头鼻夹土。鼻通天气,肺金乃主,经云肺为五脏之长。肺金主死。胃气一败,死也!金木者,死生之终始也,明堂,土金之要诀也!

右关,趺阳为之断。明堂为之断!

大家喜不喜欢我这种授课模式?

面之部位,鼻为最高,五脏之位,肺为最高。山根最低,金中之水。

我们要把里面的东西一步步剥开。

比如说准头红,也就是鼻尖红。

如果您不是一位思考者,一看准头红,准头不是脾嘛!内经上不是讲了吗,鼻尖为脾,鼻甲为胃。我告诉你,按照脾治有可能对,有可能错!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内经上是错误的吗?

自从我发现了这个问题。通过思考,和临床验证才明白如何看待,或许本人至死也不明白目前这个看待还是有问题的。等后来者不断思考和验证。我也是自己的认为。

这个面图可以说被各位老师再熟悉不过了。而且很多业外培训机构引以为傲。

这个鼻尖为素髎穴,为督脉穴位。髎,为骨隙之狭小者。本穴在鼻尖正中缝隙中。鼻尖,俗称准头,以其中立不倚,而为面王中正之标准。凡物体之素于其位者,必中正乃佳。故称本穴“素髎”,又名“面正”。其名之以素者,以鼻为肺窍,肺于五行属金,金于时为秋。于色为白,白为素色,金为素气,秋为素令,故名之以“素”也。又肺恶热而喜清,最宜清冷静洁,取名于素,意义深长。且寓有调和肺气之意。病准头亦者,火克金也。本穴治之有效,亦取用于素也。

鼻尖,准头,素髎,面王之中,核心位置。而鼻尖最高,肺为最高,所以鼻尖为金中金!一旦金中金出现火象,肺热就开始了。麻杏石甘方,熟地饮火归元,麦冬,桑叶菊花等药就出来。摸其脉右寸外必沉细!用手电筒看鼻孔红肿等热象就出来了!

那么为什么鼻尖为什么又是脾呢?脾位四季之末,金乃土之子,土金乃一体。所以以准头为脾,土金合用。而鼻为明堂,土金之核心纵然体现!

金气不清,必然痰浊水饮泛滥,日久必生祸殃。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望诊中的明堂部分。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也牵涉到这一条的理解。

也是明师昨晚看见我谈及山根的时候给了一个微笑。微笑的背后可能我理解不对。或者说明师有更好的理解。不管如何。我抛砖引玉。

今天就说明堂的山根。

很多明星突然暴亡。或者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都和这个山根低有关。山根,也叫疾厄宫

有的讲山根断,人到四十岁后再升职无望。山根青,磨娘筋,无事哭三场。

倪海厦倪老师认为金匮中鼻头就是山根,并不是准头。有的相书说这就是印堂。印堂发黑,必有大灾难!可见我们面诊在这一块儿是非常重视的。

如果也出现耳褶心征,我们中医很多就认为有心脑血管疾病。

明堂为整个鼻部,仲景师是从山根往下推。山根低,准头高。山根为里,准头为表。推的时候就是从里到外。这就是仲景师的明示。当然也只是我个人看法。明堂,为肺金所主。山根我们定义为金中水。山根出现问题。考虑就是金中水情况的反馈。山根与头颅底部的风府两者平齐,前后对应。难经上讲: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督脉起于胞宫(男子精室),向后并入脊柱,内藏脊髓,从脑后的风府部位入属于脑。“脑为髓海”。后来,针灸甲乙经又补充了“上巅,循额,至鼻柱,阳脉之海也。”督脉才完整。昨日一位老师问及素髎和督脉,和明堂的关系。从这段话我们看到了明堂就是督脉一段,是和脑髓直接对应关系。人之身也有四海。在灵枢经四海篇讲到,人有髓海、血海,气海,有水谷之海。胃为水谷之海,冲脉为血海(十二经之海),膻中为气海,脑为髓海。脑为髓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大脑与脊髓直接相连。脑海有余,则是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灵枢经卫气篇中讲到气街问题。

头气有街

街者,行和圭,街者,四路相通的大道。灵枢经动输篇将街字解释为“四街者,气之径路也”。

黄帝曰:营卫之行也,上下相贯,如环之无端,今有其卒然遇邪风,及逢大寒,手足懈惰,其脉阴阳之道,相输之会,行相失也,气何由还?岐伯曰: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尤络也;四街者,气之径路也。故络绝则径通,四末解则气从合,相输如环。黄帝曰:善。此所谓如环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此之谓也。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营卫在十二经脉中运行,上下贯通,如环无端。如果突然遭受了邪气或者严寒的侵袭,外邪滞留于四肢末端,使得手足懈怠无力。四肢末端本来是阴阳经气相互链接的部位。今因外邪阻滞而运行失常。那么营卫之气是如何在十二经脉中往返循环的呢?歧伯说:四肢末端是阴阳经气会合的地方,也是营卫之气循环的必经之路。当邪气阻碍了小的经脉后,人体的气街这条大路就会打开。营卫之气仍然能够在十二经脉中运行不息。当四肢末端的邪气祛除后,各条经脉又沟通如初。营卫之气汇合,周而复始。

头气有街在哪里?

头为诸阳之会,头部气街止于脑部。而风府风池正是脑之气。而山根正是风府所对应。这是山根为疾厄宫的来源。

黄双辉老师:我讲下人体的“气”。

“生气”。“勃勃生机之机”是什么,配合你的“气街”与“圭”。活人与死人的区别,在于有气与无气(或者,不能叫无气,应该叫死气,死了的气)。人有气则生,无气则死,道理就是这样子。那么,人体之气。分成三遂。宗气,营气,卫气。这三气,一就是三,三就是一。宗气积于上焦,营气出于中焦,卫气出于下焦,“气”的根柢也。人以口之气养营,以鼻之气养卫。养营者,靠口食生养。养卫者,服天气、通神明而得生。此小孩,好“生养”。俗话中的中医大道理。先讲卫气:卫气根于下焦,阴中之微阳,卫气行至中焦,到了中焦,就开始“有阴有阳”了。升至上焦,以独生阳气,这时,卫气变成了,清阳之气,但是,卫气是出于下焦之浊阴,故:还是叫“浊者为卫”也。这里。大家感受一下这卫气从阴中之微阳……有阴有阳……独以生阳的变化。但是,这卫气的循行路径是什么呢。就是“圭”径。就是“气街”,就是“三焦”。经曰:人身昼夜循环不息,只此一气耳。从阴阳而分言二气,昼为阳则卫气主之;白天,人没有睡前。此卫气主之。此人白天没有精神,乏力,困倦,倦怠,疲倦,倦痹。皆此卫气弱、虚、不足、无力、营卫不和也。其另外一个观察点,就是“山根”与“明堂”。山根裂、暗。灾厄、疾厄。(内脏有厄。厄字,请马明月老师科普)。明堂暗,山根正常色,浅疾,小病。明堂喑,色克,山根有问题,不正常。小心应对。別来医患。营气根于中焦,阳中之阴:营气行至上焦,上焦之宗气跟随营气混化而合降于下焦,就可以生阴气了。营气出中焦,本来是浊阴之气,因为与上焦之清阳宗气混化。故:营气谓清者为营也。也就是说:这“气”。清者叫做营气,浊者叫做卫气。清浊相融,叫营卫调和,营卫和。因为卫者为浊,所以,卫气无法直接与宗气结合。这点很重要。但是,卫气又必须靠“养卫者,服天气、通神明而得生·而增加。所以,我们要增加我们身上的“卫气”。惟一的径路。就是,“无氧运动”。“无氧呼吸”。胎息,数息了。营卫一有偏胜,or就不是小柴胡汤的七或。而是,有无数的or了。身热:卫偏胜、营偏衰。身寒:营偏胜、卫偏衰。

所以:“调营卫”为医者第一要之义,也为人身之先务。

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五官先生鼻。五脏先成精,精乃一身之本,头为五体之尊。五色独决于明堂,四诊先观天牝。鼻者,形之始。气之门户,鼻也!山根者,鼻之根,髓海之始断。疠风者,鼻梁塌陷,眼弦断裂,唇翻声呀,骨先死。

山根骨多,金中水有余。准头肉多,脾之王。

山根起者寿,山根陷者夭。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这就是打开脑之气街的开始。

有了上面的知识。我们再来分析山根青。

青者,风木之象。风生万物,也败万物。

山根青,磨娘筋,无事哭三场。

而山根为金中水。木在水中博发。风气。小儿禀木气而生长,木气郁滞不能调达,山根为青。

若木气不能条达克土,脾胃差,腹中时痛。建中汤系列可治。

若木气上辱金咳嗽喘息,有化火者,苏子降气汤,金水六君煎等。

观其脉诊,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当然我们还可能结合面部其他象来下方。这就是色脉结合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感谢各位老师的观看。也感谢黄师的补充。欢迎大家拍砖点评。

有的老师,已经急不可耐的问我一个问题:

眉间按照内经,阙中不是候肺吗?

我们昨天探讨了明堂为肺金。这不是冲突吗?今天本来打算继续说明堂。但是不交代清楚。大家可能更加困惑。

今天上午我们继续探讨交流。

古人通过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来认知自然。取比类象。以象思维来统摄。舌象,面象,脉象等。内经中的阴阳应象大论六节藏象论平人气象论。我们的象形文字。我们人类为天地的倮虫,符合天地之气。也是一个象。象数理气为中医核心价值观。中医学习首先要知道的就是象思维。天地人,三才说,定了大格局。执大象,天下往。

人之面象,分为三大部。手画一个。明堂为中部,而阙庭为天部

鼻子和肺的图就是一个取大象。眉间为阙中,上部为庭。

雷公问于黄帝曰:五色独决于明堂乎?小子未知其所谓也。

黄帝曰:明堂者,鼻也;阙者,眉间也;庭者,颜也;蕃者,颊侧也;蔽者,耳门也。其间欲方大,去之十步,皆见于外,如是者寿,必中百岁。

雷公曰:五言之辨,奈何?

黄帝曰:明堂骨高以起,平以直,五脏次于中央,六腑挟其两侧,首面上于阙庭,王宫在于下极,五脏安于胸中,真色以致,病色不见,明堂润泽以清,五官恶得无辨乎?

黄帝曰:庭者,首面也;阙上者,咽喉也;阙中者,肺也;下极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胆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肠也;挟大肠者,肾也;当肾者,脐也;面王以上者,小肠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颧者,肩也;颧后者,臂也;臂下者,手也;目内眦上者,膺乳也;挟绳而上者,背也;循牙车以下者,股也;中央者,膝也;膝以下者,胫也;当胫以下者,足也;巨分者,股里也;巨屈者,膝膑也。此五脏六腑肢节之部也,各有部分。有部分,用阴和阳,用阳和阴,当明部分,万举万当。能别左右,是谓大道;男女异位,故曰阴阳。审察泽夭,谓之良工。

所以这个图就流传出来了。但是知之医理者甚少。

眉间也叫印堂,也叫命宫,在内经上候肺。明堂不是候肺吗?这就产生了分歧。实际上眉间以前为厥庭,为天部。而明堂为人部。

要知天部。我们首先要理解的就是这个阙和庭,是什么意思。一理解这两个字,天部毕现。

阙者,古代皇宫大门前两侧供瞭望的楼。

而庭呢?堂前的院子。这个和我们的建筑知识相关。

古代房屋一般朝南,由外到内的次序是门,庭,堂,室,有的还有后庭。

饱满与朝宫阙。眉间有第三只眼

我们很多中国的成语都来自这里。比如说分庭抗礼,登堂入室,春三月,广步于庭。

而阙中为命宫,为宫,也叫印堂,宫和堂的位置已经给大家呈现出来了。既然阙为皇宫的瞭望台,为高台,为天部的核心处。对应的就是天部的肺。非人部的肺。佛祖的眉心,有一颗痣,开天眼。我们再来看仲景师对于天部的认识。

色青者,病在肝与胆;假令身色青,明堂色微赤者,生;白者,死;黄白者,半死半生也。

色赤者,病在心与小肠;假令身色赤,明堂微黄者,生;黑者,死;黄黑者,半死半生也。

色黄者,病在脾与胃;假令身色黄,明堂微白者,生;青者,死;黄青者,半死半生也。

色白者,病在肺与大肠;假令身色白,明堂色微黑者,生;赤者,死;黄赤者,半死半生也。

色黑者,病在肾与膀胱;假令身色黑,明堂色微青者,生;黄者,死;黄赤者,半死半生也。

阙庭脉色青而沉细,推之不移者,病在肝;青而浮大,推之随转者,病在胆。

阙庭脉色赤而沉细,推之参差不齐者,病在心;赤而横弋,推之愈赤者,病在小肠。

阙庭脉色黄,推之如水停留者,病在脾;如水急流者,病在胃。

阙庭脉色青白,推之久不还者,病在肺;推之即至者,病在大肠。

阙庭脉色青黑直下睛明,推之不变者,病在肾;推之即至者,病在膀胱。

明堂阙庭色不见,推之色青紫者,病在中焦有积;推之明于水者,病在上焦有饮;推之黑赤参差者,病在下焦有寒热。

对阙庭的诊断分在脏和腑,对明堂诊断为生和死。这是因为天生六腑,地生五脏。五脏决生死。天生六腑,推阙庭判断表里

古人用朱砂点眉开天眼。接通天气的表现。人出生之前,自己不能自主呼吸,靠母体来呼吸。即使在羊水中也能存活。一旦出生后,一声哭,哭声大小决定小儿肺气状况,身体状况。天地气接通。但到一定年龄再开天眼,接通心智。

先天和后天接通就在剪短脐带。比如说小儿出生时如果出现呼衰竭,可以针刺素髎和印堂。在望诊中眉心凹陷就要升阳,对应的就是我们的寸脉。如何再在山根低或者出现了裂纹。我们直接可以考虑补中益气汤合大补元煎加附子肉桂。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入门  (一)
面部气色望诊技术|道医诊断学[页2
望形察色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相面诊病口诀汇编
如何看一个人的气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