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客户案例​ | 中药篇(三):中药活性成分齐墩果酸抗肿瘤的代谢新机制

发表期刊Molecular Therapy—Oncolytics,IF=7.2

合作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合作项目非靶向代谢组学

1

研究介绍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起源于我国并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学,在当前的恶性肿瘤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药活性成分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 OA)存在于各种天然植物中,广泛用于抗肿瘤治疗中,已被中国批准用于急性或慢性肝炎患者的辅助治疗。有研究报道,OA可通过调节多种致癌信号通路,然而,该成分抗肿瘤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近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中医肿瘤研究所陈文连、贾立军联合团队,选取中药女贞子中含量高的抗肿瘤活性成分齐墩果酸,针对其下游代谢靶点以及相关分子调控机制开展了深入研究。结果揭示了一种新的抗肿瘤机制,即OA通过SOD1/ROS/AMPK/mTORC1/巨自噬/溶酶体途径抑制嘌呤补救合成途径(PSP),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明确OA可作为一种高PSP活性的潜在癌症治疗药物。

图1 本研究中草药成分OA的抗肿瘤机制

2

研究思路

3

研究结果

1. 利用体外细胞模型和体内小鼠模型,证实了OA抗肿瘤活性以及体内用药安全性;通过代谢组学分析发现,OA给药可快速(< 8小时)改变肿瘤细胞代谢谱,尤其是显著抑制PSP。该代谢通路可为细胞提供多种核苷,以满足肿瘤细胞快速增殖对核苷的需求。恢复肿瘤细胞中的PSP活性,可明显逆转OA对细胞的DNA复制和增殖的抑制效应。这些证据表明,PSP是OA的关键下游代谢靶点,OA需要通过抑制该代谢靶点来发挥抗肿瘤作用。

2. 对OA调控PSP的分子机制进行深入探究。结果发现,OA进入细胞内后,在短时间(< 8小时)内依次诱导下述分子事件发生:(1)选择性抑制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活性;(2)上调胞内活性氧簇(ROS);(3)激活AMPK、抑制mTORC1;(4)激活自噬/溶酶体降解通路;(5)嘌呤补救合成通路中关键酶HGPRT和5'-NT降低;(6)抑制嘌呤补救合成通路活性,从而抑制肿瘤细胞DNA复制和恶性增殖。

3. 对新发现的OA下游靶点和PSP开展临床相关性研究,纳入3个肺肿瘤患者队列和1个乳腺肿瘤患者队列,分别从PSP关键代谢酶表达、关键代谢酶活性和嘌呤/核苷代谢物丰度层面,证实患者肿瘤组织中PSP活性被过度激活。同时发现,肿瘤组织中增强的PSP活性与患者总生存呈负相关。这些结果提示,PSP是肿瘤治疗的潜在新靶点。

图2 OA可快速改变体内外肿瘤细胞的代谢并抑制肿瘤细胞的PSP

4

参考文献

Oleanolic acid blocks the purine salvage pathway for cancer therapy by inactivating SOD1 and stimulating lysosomal proteolysis. Molecular Therapy—Oncolytics. 202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必读综述!中药体内代谢基因组研究
哪些常见中药可治肿瘤
话说姜黄素(上篇)
肿瘤怕什么
八种中药良方治疗你的癌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