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基础课笔记——第一章:阴阳1

第一章    阴阳

生活中充满的阴阳,阴阳一定要知道,否则就会辩证不准确。大自然中的阴阳,天为阳,地为阴,中间是土地,这是阴阳的物理形态。

然后在时间方面的表现,拿一日来说,白天阳盛阴衰,晚上阴盛阳衰。晚上11点时人的阳气最低,阴气最盛,中午11点反之。所以晚上11点前要睡觉。

拿一年来说,阳气从冬至那天开始上升,生于一年中的上半年,也就是春夏两季,之后,阴气开始于夏至,降于一年中的下半年,也就是秋冬两季。所以秋冬季阳气不足的老人去世的多。

《素问  脉药精微论》:“是故冬至45日,阳气为上,阴气为下,夏至45日,阴气为上,阳气为下。”这里的45日。就是指从冬至到立春,夏至到立秋。

一、阴阳之间的关系:

  1. 阴阳互根,互藏。八卦图阴中的阳是所有阳的阳根,而阳中的阴是所有阴的阴根。

  2. 阴阳此消彼长,相互制约。没有一段时间是阴阳同长,也没有一段时间阴阳同消,必然是此长彼消。

  3. 阴阳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所谓物极必反,阳极之后就变成了阴,阴极之后就变成了阳。 

春生夏长,本来就要消耗身体很多的阳气,这时候养阳保护阳气,是为了给身体补充阳气;而秋冬主收藏,阳气都内收了,会消耗阴液,这时候就要养阴,补充阴液。太极生两仪,两仪即是阴阳,阴阳生四象,四生灭之地为土,所以有了五行。

长夏四时,它是中医里一个特殊的季节,它寄生在每个季节的最后18天里:立春前18天,立夏前18天,立秋前18天,立冬前18天。每个季节的后十天湿气最重,尤其以立秋前18天为甚,所以艾灸效果最好。

土是根本,是身体阴阳五行一切生化的本源。神阙穴也就是肚脐,属于任脉,处在中焦这个位置,所以最补脾胃。脾胃五行为土,土地肥沃才能孕育万物,阴平阳秘,而且由于上的五气为湿,所以在这个期期间艾灸养生和治病的效果都非常好。脾土最喜欢的就是干燥,所谓培土,其实就是养脾胃。

二、阴阳在人体:

人体有上下,以腰为界,腰以上为阳,以下为阴;

人体有中外,脏腑居中为阴,四肢在外为阳;

人体有表里,皮毛、肌肉在表为阳,骨髓在里为阴;

背腹而言,背部为阳,腹部为阴;

四肢而言,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

内脏而言,六腑转化物而不藏为阳,五脏藏精气而不泻为阴。

中气为脾胃,上升的清气就是指头部的气,下降的气就是指在下焦的气。所以身体上半身为阳,下半身为阴。身体里也有类似四季的五行阴阳变化。

阴阳在人体的表现为气为阳,血为阴。阴是物质基础,是有形的,阳是气,是无形的。但是在人体中阳气是占主导地位的。所谓“分阴未尽则不仙,分阳未尽则不死”,“阳痿为病,阳衰则危,阳亡则死”,阳气不到的部位就是病。生死关头,救阳为急

李可老先生专治心衰。什么是心衰?就是这个人已经气若柔游丝了,心跳几乎没有,血压测不出,脉测不出,补阳重用附子(生附子。中国药典里附子的安全用量为十克,超过十克就算是违法(因为有毒),他用多少剂量呢?起步价200克,然后每剂递增,常常一天两剂,药用附子500克。这个方子叫做破格救心汤

阳虚十之八九,阴虚百不见一,因为大自然有个规律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阳气是根本,伐阳就是要命,保护好阳气是根本,尤其是老人。李可老先生给的建议就是,平时养生就喝四逆汤。

四逆汤:常用保健组方,制附子9克,干姜6克,炙甘草6克。功效:回阳救逆。主治:阳虚欲脱,冷汗自出,四肢厥逆(下肢凉到膝盖),下利清谷(没有力量的腹泻),脉微欲绝。7天一个疗程,停一段时间再服。注意只能是虚寒症才能用。

三、阴虚、阳虚、阴盛、阳盛:

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无论是生命活动的整体,还是就其各个部分,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说明。人体的整体生命活动是由各脏腑器官协调一致来完成,而脏腑经络器官的功能是由贮藏和运行其中的精和气作为基础。

精藏于脏腑之中,为阴,气由精所化,为阳。人体之气又根据功能作用不同而分为阴气和阳气。阴气主凉润、宁静,抑制,沉降。阳气主温熙,推动,兴奋,生发,二者既对立制约,又互跟互用,相互转化。

阴虚是阴少了,而不是阳多了,阳虚是阳少了而不是阴多了。阴盛则是实实在在的阴(寒邪)多了,阳盛则是实实在在的阳(热邪)多了。所以阴虚和阳虚都要补,阳虚则寒,阴虚则热,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病邪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阳邪侵犯人体的时候,阴气就会愤而抗之,阴邪侵犯人体的时候,阳气就会与之争斗。

阳盛则热:阳盛则阴病,阳邪侵犯人体,“邪并于阳”而导致机体阳气亢盛的病理状态,阳气的特性是热,故“阳盛则热”。

阴盛则寒:阴盛则阳病,阴邪侵犯人体,“邪并于阴”而导致机体阴气亢盛的病理状态。阴气的特性是寒,故“阴盛则冷”。

阴阳偏盛所形成的病症是实症,阳盛则实热,阴盛则实寒。

阳虚则寒:阳虚指人体的阳气虚衰。根据阴阳相互制约的原理,阴和阳任何一方的不足无力制约对方,都会导致另一方的偏盛。

阴虚则热:阴虚指人体的阴气虚衰,阴虚不能制阳,则阳气相对偏亢而虚热内生,阴阳偏衰所导致的病症是虚症。

阴虚出现虚热症,阳虚出现虚寒症,故《内经》:“精气夺则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读阴阳》之九:人体阴阳气的失控与调和
中医养生 教你如何维持体内阴阳平衡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关于中医气血阴阳论之:阴阳论初识
国医周水金讲《中医基础理论》第四讲(附语音和文字讲稿)
阴阳平衡是维持生命活力的根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