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冀贡泉之子:好莱坞华人演员冀朝理故乡行

近日,晋绥边区文物史料馆郝馆长收藏到一批与冀贡泉后人相关的资料,他说这些资料很难得,有一定的价值。“汾州府”看后,顺着线索搜索,于是在网络搜到了下面的文章,该文与该批资料相得益彰。

文章如下,纸质版资料插入文章中:

美国好莱坞资深演员中,有一位山西人,叫做冀朝理。他祖籍山西省汾阳县阳城乡建昌村,1927午4月5日出生于太原。

冀家弟兄:右朝理左朝辅

1986年5月3日至6日,冀朝理先生偕三哥冀朝辅(志枫)访问山西。此行他们有三个目的:一是考察太原的投资环境,二是吊唁其先父冀贡泉先生,三是代表母亲张陶然参事处理晋祠房产事项。省侨办和省政府参事室进行热情的接待,提供各种方便,并协助、配合他们完成心愿。在接待的过程中,我身为省侨办主任从接站到欢送,和冀朝理先生多次接触,深入座谈,着重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在美国打拼的情况以及访问中国和家乡的感想。冀朝理先生态度和蔼可亲,诚挚率真,可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省政府对冀朝理先生的来访很重视,李玉明秘书长曾亲自出面在晋阳饭店接待宴请,我和参事室曹秋恒主任作陪,和冀先生进行了亲切交流。

李玉明(中)宴请冀家弟兄

事后,山西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专门发文《关于接待美籍华人冀朝理的情况报告》,呈报省政府办公厅,抄报国务院侨办。

根据当时我的笔记,现将冀朝理先生此次故乡之行的始末,忆述数则,以飨读者。

家族影响甚大

冀朝理先生的家族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相当影响的家族。他的父亲冀贡泉先生,辛亥革命前曾留学日本,民国时期先后担任山西法政学校校长、司法厅长、教育厅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山西省政协副主席。他的大哥冀朝鼎是1927年加入中共的资深干部,长期在中共高层领导下从事涉外和隐蔽战线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副主席兼中国人民银行副董事长、中国拉丁美洲友好协会副会长等职。他的弟弟冀朝铸曾任中国驻英国大使、联合国副秘书长、中国侨联第5届副主席,现任山西省侨联名誉主席。

冀朝理先生是1938年底,跟随父亲冀贡泉、母亲张陶然、大哥冀朝鼎、弟弟冀朝铸、妹妹冀青一道远赴美国的。父亲和大哥受周恩来派遣负有特殊使命,而他当时是个11岁的少年,只是随家人到异国他乡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家人陆续回国,只留他在美国继续上学。他在美国扎下根来,而且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行业。在冀氏家族中,他是唯一从事电影艺术并在银幕上亮相的成员。

艺术生涯与家庭影响有关

冀朝理先生在谈及自己的艺术道路时说:“这与家庭影响有关,我们家跟艺术似乎有些缘份,……。”
在美国担任《华侨日报》主编的冀贡泉,珍珠港事件爆发后,在“美国战争情报局”兼职,参加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宣传工作,偶然有过一次“触电”的经历。美国拍摄一部叫《东京上空30秒钟》的电影,描述美国英雄飞行员杜利特尔率领B-25轰炸机队袭击日本东京的惊险故事。剧中有一个中国医生的角色,导演发愁没有合适的人选来担任。一个偶然的机会,碰见了冀贡泉先生。只见冀长须髯髯,气度軒昂,不禁喜出望外,说:“这就是中国医生!”立即诚邀冀贡泉先生在片中客串。冀贡泉推辞不过,只好应允,果然扮演成功。不过他当时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冀朝理会选择电影为业。

冀朝理的母亲张陶然,年轻时热衷绘画,曾跟名师学习。在美国,她为了供孩子上学,曾靠绘画来换取一些经济收入。 冀朝理的三哥冀朝辅(志枫),也属电影界资深人士。他后来也赴美留学,1948年毕业于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电影专业班。回国后先后在八一电影制片厂、西安电影制片厂任职,著有《蒙太奇技巧浅探》等。冀朝理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艺术气氛的家庭中,选择电影艺术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也就顺理成章了。

从话剧开始逐步进入影坛

问起冀朝理先生是怎么演起电影来的,他说:“是从话剧开始的……”

40年代初期,中国著名的艺坛明星王莹与丈夫谢和赓赴美国留学,曾担任美国民间组织“东西文化协会”董事兼该会的中国戏剧部主任。为配合反法西斯斗争,她导演并用英语演出了《放下你的鞭子》、《压迫》、《美国向中国说话》等剧目。曾进白宫为罗斯福总统和其它高级官员演出,受到热烈的欢迎,为抗日战争和中美友谊做出了贡献。爱好文艺的冀朝理积极参加演出,并扮演重要的角色。在《放下你的鞭子》一剧中,冀朝理扮演父亲,王莹扮演女儿,配合默契,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话剧的实践为日后进军影坛大有裨益。

冀朝理在电影中扮演的角色,以配角居多。但不管扮演何种角色,都各有特色,给观众留下难忘的印象。他奉行一条原则:塑造富有个性的艺术形象。他不赞成只重外表而忽视气质的表演,认为那是肤浅的,没有艺术感染力的。

冀朝理先生还在电视方面大显身手。他参与拍摄不少大型电视连续剧,长时间在美国播放。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曾译制播放美国电视连续剧《鹰冠庄园》,当中就有冀朝理扮演的角色(华人管家)。冀朝理说:“影视两栖,这在美国是很普遍的。”

怀念中国,怀念故乡

冀朝理先生长期生活在英语的环境中,加入了美国籍,妻子又是美国人,但是长时间的“洋化”,并没有冲淡他对中国和故乡的思念。他说:“我总忘不了中国,忘不了故乡。”于是,他挤时间一次又一次到中国探亲、旅游。每一次来华,他都感到十分欣慰,但又增添了多少眷念。最令他兴奋的是,他亲眼看到自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越变越好了!回到山西太原,回到他的出生地。他游览了宽阔整洁的迎泽大街、热闹繁华的并州路、古朴典雅的食品街、景色宜人的晋祠公园……,眼花缭乱,流连忘返。他连声赞叹说:“太原变化真大呀!我小时候,上马街就算是一条很宽的马路,现在比较起来,不过是一条极为普通的小巷。”

冀朝理先生畅谈了几回访华的不同感受:“我第一次来中国是在1979年。那次住在北京。当时各方面正在恢复、改进,市场还不够繁荣,想吃五香花生米也不知道那儿能买到。现在,小吃丰富极了,想吃什么都有。那时候,一下飞机就可以看到不少脏乱差的现象;现在看到的是环境整洁,秩序井然。想出门也很方便,随时都可以叫到'的士’。”

冀朝理先生说:“我亲眼看到中国在各方面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在海外的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感到高兴和自豪!”他心悦诚服地说:“这是因为中国的政策好了,路线对头了!” 冀朝理先生在中国也遇到一些不尽人意的东西,感到苦恼和困惑。他直率地对我诉说,希望改进和革新。
他指出:山西对外宣传还很不够。外国人对山西了解很少,只知道山西有煤,生活很苦。本国人对山西了解似乎也不多。所以,要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渠道作宣传。太原的气候很好,冬天不太冷,夏天很凉快,这是少有的。山西的饭菜很精彩,很有自己的特色。这些都要让外部世界知道。

他还感到:各地的建设和民众的生活方式,似乎追求洋味多了一些。其实,土的东西不见得都比洋的差。外国人最感兴趣的,是中国民族的东西,他们最敬重的也是这一些。男人不一定都要穿西装,穿中山装也很好。穿不合体或不干净的西装,反而很别扭,让人看了很不舒服。

他不客气地提出:“我们的卫生比较差,环境保护也很不够。”他说:“我接触的人员中,有些人衣服穿戴不整洁,包括一些干部和饭店服务员。宾馆的卫生状况也不理想。在飞机上,我曾听到美国空中小姐议论说:在北京的宾馆住宿,要当心小虫子。我听了心里很不好受。楼房建筑是中式还是西式,这无所谓,关键是要卫生。我住宿的宾馆,有的外形很美观,但卫生间有味道,地板也不干净;被褥也有些脏。晋祠是个很好的地方,泉水清澈见底,但里面有许多垃圾。圣母殿里的塑像,落了一层厚厚的尘土。……这些都要想办法加以改进。”

作者林卫国同冀家弟兄座谈

为中美文化交流出力

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后,作为美籍华人,冀朝理先生从心底里高兴:早想为祖籍国尽点力,这下可以名正言顺地大胆去做了!他说:“我不善于经营工商企业,家庭经济也有局限,无法到中国去投资。但我愿为中美文化交流做点事。”

他创办了“中美文化社”和“中美影视文化公司”,亲任社长和总裁。利用自己在美国文化界的关系和影响,竭力推动中美文化交流。主要在合作拍摄影片方面,同中国有关部门进行了探讨和磋商。

中国成立了以黄华为会长、邓颖超为名誉会长的“三S研究会”,对中国人民的3位老朋友——斯诺、史沫特莱和斯特朗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冀朝理先生应聘担任该会理事。他利用自己定居美国多年的有利条件,访问了解,搜集资料,撰写文章,促使中国人民更加了解3位美国朋友,包括他们一些鲜为人知的动人事迹。他的《大地的女儿》,就是为纪念史沫特莱而创作的。

1987年7月,省侨办参与组织华北地区华侨、华裔青年夏令营。冀朝理先生让自己的两个混血女儿——冀益、冀丰参加。全体营员到华北5省、市、区观光考察,并参加多项文体、联谊活动。在山西境内的活动,从7月27日开始至8月1日结束,历时5天。7月28日,太原市杨崇春市长在并州饭店宴请营员,专门把包括冀益、冀丰在内的几个山西人的后裔,叫到主桌来,近距离与他们亲切交谈,介绍太原历史文化和建设情况。这些生长在外国的“山西娃”,对故乡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说:“我们一辈子也忘不了故乡!”冀朝理先生曾说:“中美友好关系应该一代一代发展下去,这对于两国人民,对于世界,都十分重要。”

冀朝理的两个混血女儿

1987年12月,由冀朝理先生发出邀请,省侨办组成“山西同乡友好访问团”赴美访问。副主任黄成胜同志携翻译亢润洪前往。冀朝理先生热情接待访问团全体成员,为访问团提供各种方便,查询线索,引领大家登门拜访、约见和间接问候了山西籍的华侨华人和在山西有亲属的友好人士共38户65人。此举使山西省“走出去”开展侨务和统战工作有了良好的开端。

文章转自:山西省归国华侨联合会 网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逸村旧梦(2)噩梦
瓯影之一:梅家父子故乡情
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真实的潜伏——“漏网”的国民党高官冀朝鼎
四位中共卧底“毁掉”国民党(1/14)
1983年,山西老人致信央行:人民币上的“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写的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钞晓鸿教授来我院做学术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