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播火录18|人生有银——欧洲的百年遗产

诺贝尔的决断

0:00 / 12:35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瑞典人,应该非诺贝尔莫属了。和富可敌国的洛克菲勒、卡内基、范德比尔特、摩根等人相比,诺贝尔要差好几个数量级,但却不妨碍他“有钢用在刀刃上”,成为世界上最有见识、最有眼光的金主。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实验室(作者:EmilÖsterman,来源:Commons Wikimedia)

诺贝尔参加1887年巴黎世博会的入场证(来源:The Nobel Peace Prize: What Nobel Really Wanted——Fredrik S. Heffermehl)

诺贝尔是靠着1867年发明硝化甘油炸药成为巨富的。1847年,意大利都灵大学的化学家索布雷洛发明了爆炸力远远超过黑色火药的硝化甘油,但性质极不稳定,稍有震动便发生爆炸。诺贝尔的硝化甘油工厂就曾在1864年9月3日的重大事故中炸成废墟,并夺去了诺贝尔的弟弟埃米尔和4个工人的生命。但诺贝尔屡蹶屡振,终于在1867年用多孔的、吸附力极强的硅藻土和硝化甘油混合,制成了安全可靠、便于运输和操作的固体硝化甘油炸药。人类从此获得了移山倒海的力量。修筑铁路,疏浚河床,开凿矿井,贯穿隧道,苏伊士运河和阿尔卑斯山脉的打通便是诺贝尔炸药的凯歌。诺贝尔还发明了雷管、无烟炸药等,作为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企业家,诺贝尔的炸药成为继蒸汽机之后工业革命的又一个强大推手。

1833年10月21日诺贝尔诞生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城诺鲁兰路9号这栋房子中(来源:nobelprize.org)

1864年9月3日诺贝尔在斯德哥尔摩西北海伦娜堡的炸药工厂爆炸,夺去了弟弟埃米尔的生命(来源:来源:Alfred Nobel,a Biography,by Kenne Fant)

1843年诺贝尔家族4兄弟,从上起沿顺时针方向为:罗伯特、阿尔弗雷德、路德维格、婴儿埃米尔(来源:nobelprize.org)

阿尔弗雷德(左)和哥哥路德维格(来源:nobelprize.org)

但炸药作为“最有建设性也最有破坏性”的发明,让战争变得更加残酷和恐怖。尽管世人常把诺贝尔称为和平主义者,但他从1894年直到去世,一直是瑞典最大军火企业博福斯的老板,先后开设了近百个兵工厂,生产的武器行销给当年交战的双方。1888年4月12日,当诺贝尔的哥哥路德维格在戛纳去世时,法国地方报纸误以为死的是诺贝尔,竟用幸灾乐祸的标题发布消息——《死亡贩子死了》,接着是寥寥数语的轻蔑报道:“他靠着找到一种比任何时候都更快的办法屠杀更多的人而发财致富。”当诺贝尔赫然“预览”到自己的“讣闻”,看到社会对自己一生奋斗如此盖棺论定,顿时受到极大的震撼和刺激。他心惊肉跳,霍然汗醒,陷入痛苦的反省和深思。1895年11月27日,诺贝尔在巴黎家中用瑞典文亲笔写下了最后的遗嘱,并于12月1日在瑞典俱乐部当着4位证人签字,将94%的财产共3150万瑞典克朗捐出,用于建立诺贝尔基金会,分设5个奖项。“授予那些前一年对人类福祉的巨大贡献者”。此举不仅是洗刷污名、重塑形象的补救措施,也是慰藉良知、自我救赎的心灵需求。如果没有法国报纸的错误报道,也许世上压根就不会有诺贝尔奖。

1868年6月诺贝尔在斯德哥尔摩南部的实验室爆炸,造成14人伤亡(来源:Alfred Nobel - His Life and Work by Nils Ringertz)

诺贝尔安全炸药(来源:biography;saabgroup;giants ofscience.weebly)

诺贝尔安全炸药(来源:biography;saabgroup;giants ofscience.weebly)

诺贝尔安全炸药(来源:biography;saabgroup;giants ofscience.weebly)

1880年诺贝尔在苏格兰爱尔郡的实验室,这里是安全炸药的诞生地(来源:nobelprize.org)

1865年起诺贝尔在远离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的冬季海湾建立的炸药工厂(来源:sophiaonline,Commons Wikimedia)

诺贝尔在美国格兰峡谷率先开设威力炸药公司,图为驴子托运威力公司炸药(来源:foundsf.org)

1885年美国纽约港装填炸药疏浚航道(来源:Oxford Science Archive)

1897年诺贝尔炸药厂工人在混合炸药配料(来源:university of glasgow library)

其实诺贝尔在晚年已经丝毫体验不到财富带来的满足和快乐了。他孤苦无依,心脏衰弱,头疼频繁,精神抑郁,每天几乎在法国仆人怜悯的眼光下苟活。诺贝尔曾筹划过在巴黎建造一个舒适豪华的“自杀圣地”,因为“跳进冰冷肮脏的塞纳河中实在太痛苦和窝囊”,他要让轻生者在乐队美妙的伴奏下,尊严而体面地走向天堂,这也算临终关怀的早期思考吧。对科学的支持也时在念中,1895年5月22日,他曾拿出65000克朗,赞助瑞典探险家安德鲁乘坐气球的北极航行。诺贝尔的遗嘱至少三易其稿。在1893年3月14日版本中,他把20%的财产分给22位亲戚和朋友,17%赠给斯德哥尔摩大学和巴黎的瑞典俱乐部等机构。幸亏诺贝尔认识日渐明确,果断废除了此前遗嘱,做出了深思熟虑的最后决定。

诺贝尔漫画 (来源:shop.nybooks)

诺贝尔炸药广告(来源:armingallsides.on-the-record.org.uk)

诺贝尔炸药广告(来源:armingallsides.on-the-record.org.uk)

1888年诺贝尔在意大利西北博尔米达兵工厂女工往弹壳中装填炸药(作者:Anon,来源:britannica)

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因脑卒中在意大利圣雷莫的别墅逝世。他的遗嘱不仅因为惊世骇俗、出人意表而引起舆论哗然,还因为语言含混、漏洞百出而遭到诸多质疑:诺贝尔生在瑞典,9岁后便以非公民身份浪迹俄国、法国、意大利,被雨果称为“欧洲最富有的流浪汉”,他的遗嘱该由哪国法庭管辖受理?诺贝尔的诸多亲友眈眈而视,如何逃得了财产纠纷?诺贝尔基金会还压根没有成立,何来管理财产的主体?遗嘱委托的瑞典科学院等机构毫不知情,谁来负担评奖工作的成本?将瑞典的财富流向全世界“不爱国”,奥斯卡皇帝带头反对。真可谓“万事不备,只有东风”。诺贝尔的遗嘱眼看就要变成一张废纸。

诺贝尔在圣雷莫的实验室(来源:Alfred Nobel,a Biography,by Kenne Fant)

诺贝尔的博福斯兵工厂(来源:Bofors S.A.)

诺贝尔的博福斯兵工厂(来源:Bofors S.A.)

诺贝尔在巴黎马拉科夫59大道的住宅(来源:nobelprize.org)

1895年11月27日诺贝尔最后遗嘱(来源:Commons Wikimedia)

多亏两位忠诚的遗嘱执行者索尔曼和里杰奎斯特,他们不负诺贝尔的托付,“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组建诺贝尔基金会,稳住企业和规避税金,取得诺贝尔侄子伊曼纽尔的支持,说服瑞典科学院等机构,向奥斯卡皇帝当面陈词。经过4年的生关死劫,1900年6月29日,瑞典政府签署法令,正式批准诺贝尔奖基金会成立。1901年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5周年之际,第一届诺贝尔奖终于开门大吉。

1901年12月10日首次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在瑞典皇家音乐学院举行(来源:Alfred Nobel,a Biography,by Kenne Fant)

纪念诺贝尔奖创立招贴画( 来源:artspecialday)

瑞典斯德哥尔摩市政厅墙上的诺贝尔纪念匾牌(来源:dreamstime)

美国纽约美国自然史博物馆前的诺贝尔纪念碑(来源:nycgovparks.org)

对于和平奖、文学奖我们姑且置之弗论,但3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无疑是人类文明最珍贵的奇葩。此后尽管有人想复制诺贝尔的成功,可无论菲尔兹奖、图灵奖、泰勒奖、格鲁伯奖、瓦德林·路德奖、拉斯克奖,仍会被称为数学界、计算机学界、环境学界、天文学界、地理学界、医学界的诺贝尔奖。100多年来每逢10月,全世界的目光都会注视着斯德哥尔摩的揭晓,12月10日盛大的颁奖成为诺贝尔逝世的最好纪念。

1962年克里克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章(来源:attemptedbloggery)

1962年克里克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章(来源:attemptedbloggery)

1962年克里克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支票(来源:attemptedbloggery)

德国1995年发行邮票纪念诺贝尔遗嘱100周年(来源:Commons Wikimedia)

2001年美国发行邮票纪念诺贝尔奖创立100周年(来源:arago.si.edu)

2013年乌克兰第聂伯诺贝尔大学建校20周年之际树立的诺贝尔雕像(作者:Alfred Nobel University,Dnipropetrovs'k,来源:duan.edu.ua)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雕像坐落在奥斯陆诺贝尔学院门前(摄影: Thor Jorgen Udvang)

不能不钦佩诺贝尔的高明和执行者的坚韧。一笔钱用得如此出神入化、巧发奇中,带来这样经久不衰的全球效应和文化价值,恐怕是诺贝尔当年始料不及的。

作者:赵致真

出处:《播火录》

授权方:北京出版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诺贝尔奖已经发了120年,为何它的奖金依旧没有发完呢?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预习学案
每天了解一个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
世界著名科学家的信仰系列(101-102)结束篇[七绝]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
人生有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