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水平翻译的关键在于从语法转换到语言思维模式的转变
自然英语学习法强调在外语学习中首先把外语作为思维和交流的工具来学习和掌握,而不是仅仅看作脱离实际的一套形式化系统来学习。因此,在英语翻译和写作中,我们认为地道的英语常常不是从汉语语法形式向英语语法形式的机械转换,而是思维模式进行根本性转变的自然结果。
虽然翻译都可以进行表面的语法形式转变,但是这样做出的译文或写出的英语显然不大符合地道的中文习惯。反过来,如果我们把地道的中文习惯按照语法进行转换,也会得出不理想的英语译文:
“她唱歌唱得很好”翻译成“When she sings,she sings well” 或“Her singing is very good”虽然可以理解和接受,但是显然没有 “She is a good singer”简洁、地道;
“他干起活来很卖力”翻译成“As he works,he works very hard”也明显比“He is a very hard worker”啰嗦;即使使用“He works very hard”这种简洁的翻译也同样可以接受,但仍然没有原译那样具有更加稳定、明确的性质。原文在语气上相当于“He is a person who always works very hard”,但是比这样的说法更简洁、概括。
“这本书大家都喜欢阅读”译成“This book,everybody likes to read”,与 “This is a book that everybody would like to read” 相比,给人不干脆、连贯不紧密、不自然的感觉;
“你自始至终鼓励着我”翻译成“You have been encouraging me from beginning to end”,明显没有 “You are a constant source of encouragement to me”来得正式、集约。
如果没有掌握英汉两种语言思维的根本差异,仅仅从语法形式上进行表面转换,得出类似上述的译文是不足为怪的。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语法翻译对更加确切地把握语言的意义实质具有一定的误导性,尤其是对语义主次理解有一定的误导性。比如,很多学习汉语语法的人都知道有这样一个顺口溜:“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这样就给人造成了一个错觉,似乎主语、谓语、宾语的意义总比定语、状语和补语的意义重要。但是就上述例子来看,事实并非如此。大量的英语句子常常以“it”、“this”等代词开头,即使后面加上谓语动词和宾语也还没有说出最主要的意思,而重要的意思反而用所谓的“枝叶”成分来表达。主语在英语中常常只是形式完善的需要,中文则常常省略主语。
语法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误导性,其根本原因是:英语与汉语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系统,英语等西方语言有各种严格的语法标记体系,这些标记可以直接从词汇的形式变化上体现出来(如时态、语态等),而汉语由方块字构成,字与字之间的关系没有形式标记,因而整个语法标记系统也不明显。但是,自古注重修辞而忽视语法的汉语又借用了西方语言的语法框架构建了一套表层形式分析的语法概念,这就给人造成了一种语法转换自然而然的错觉。突破语法形式思维的习惯是提高翻译技巧的一个关键。在传统古典文学、通俗文学和日常口语翻译中,这一点更加重要,因为书面的正式文体受到英语思维习惯影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而回归传统就必须遵守翻译目标语的传统思维模式。比如:
Before going on up into the blue hills,Thomas stopped for gasoline in a lonely station.
这样一句英文,没有语言思维差异对比意识的人往往直接按照语法翻译成:
“在继续走下去上山进入那苍翠的群山之前,托马斯在一个 孤零零的加油站停车加油
但是,实际上在文学翻译中,这一句话的翻译是:
“群山苍翠,加油站孤零零的。入山之前,托马斯停车加油。”
前者是语法翻译,虽然可以接受,但是与后者相比就显得死板、缺乏情调。仔细分析造成译文差异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后一种译文是根据中国人思维习惯,首先把英语通过词汇组织结构的所谓“形合”语言转换成通过意义本身联系组织结构的 “意合”语言,然后再根据意义“由外到内,从大到小,自上而下,动态发展”的规律彻底重新排列语序。根据这个规律,话语从外围中最大的环境成分开始,首先从大环境中的“群山”开始,然后逐步缩小,再说小环境(地点)“加油站”,最后才说人物此时此刻的行为。
当然,翻译具有多种可能性,同样是这样一句原文,我们也可以做如下翻译:
“往前再走下去就要上坡进入那苍翠的群山了。托马斯先停车加油,停在一个孤零零的加油站。”
这显然也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显得比第一种翻译方法更加自然。但是无论如何翻译,在总体上运用思维模式转换的规律还是不变的。这一句和上一句翻译的共同之处就是根据汉语注重“意合”,英语强调“形合”的原则,拋弃英语中处理语法关系的介词不译。都是透过语法结构表面现象看语言意义组织结构本质的不同具体体现。
学习翻译技巧,目的就是把只是能够通过语法分析读懂的翻译变成更容易接受的译文,把能够接受的译文变成更顺畅、更地道的译文。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突破语法表层结构的迷惑,抓住语义结构这个本质。对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义结构(即语言思维 结构)上的差别,语言学者已经总结了不少规律,其中最常见的各种情况可见于下表:
英汉传统语言思维特征主要差异
English 英语
汉语 Chinese
1
Subject-prominent
主语突出(主语系统)
主题突出
Topic-prominent
(主题系统)
2
Grammatical Structure
语法结构
语义结构
Semantic Structure
3
Bottom-up
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
top-down
4
Center-periphery
从内到外
从外到内
Periphery-center
5
Deductive organization
演绎组织
归纳组织
Inductive organization
6
Unitary organization
—元组织
二元组织
Binary organization
7
Focal Perspective
焦点透视
散点透视
Changing perspective
8
Objective point of view
客观视角
主观视角
Subjective point of view
9
Modification
修饰关系
述谓关系
Predication
10
Hypotactic relation
形合
Paratactic relation
意合
11
Noun-centered
名词中心
动词中心
Verb-centered
12
Abstract generalization 抽象概念
具体形象  Concrete Images
13
Static  Relation
静态关系
动态关系
Dynamic Relation
14
Tree/Grape structure
树状/葡萄结构
波状/竹式结构
Wave/Bamboo structure
15
Open end
末端开放(Right branching)
首端开放
Open head (Left branching)
16
Addition
补充
发展
Development
17
Predicate
谓语
述题
Rheme
18
Directness
直接
间接
Indirectness
19
Substitution
替代
重复(明示)/省路 Reiteration/Omission
20
Low-context
低语境
高语境
High-context
21
Low musical
低音乐性
高音乐性
High musical
关于这些差异的具体实例,可以参阅《英汉互译原理与实践教程》和《翻译策略与文化——英汉互译技巧详解》两本书,在此就不加赘述了。
注:这两本书与本书分别于2008年7月与9月同在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语料库驱动的英汉语言接触研究:以“被”字句为例
英译汉中的增词法
中西语言文化比较
[转载]换言之翻译教程笔记于海涛
国际化的今天,放眼看世界更需要系统科学的思维
用汉语思维真的不如用英语思维逻辑清晰吗?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