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代治安管理者:一个捕快的生存之道,“视而不见”的官场艺术

小人名叫张三,直隶庐州人士。今年二十有五,只因舅父在衙门里还算说得上话,这些年田里收成也不好,我便只能待在家吃闲粮,舅父看不得我赋闲在家无所事事,便在县官那里给我美言了几句,县太爷大发慈悲,给了我个捕快的职位,我也算是吃上了朝廷俸禄。在如今这个时代,干什么活也比不上吃皇粮来的轻松。喜出望外的我,在接到任职书时,便匆忙背上腿脚不便的老娘,赶向城里赴任了。就这样,我的捕快人生拉开了序幕。

初为捕快,要学会看人做事,百姓畏惧我,官人无视我

到了衙门口,我见着了县官大老爷,此时节正是开春,空气还是冷气逼人,我点头哈腰的给大老爷请安,大老爷都不抬头看我一眼。乡下来的我对衙门里的一切都充满好奇,东张西望,衙役们扶着杀威棒立于两侧,师爷猫着腰跟县令老爷低头说着什么,只留我一个人尴尬的站在公堂上。

许久,大老爷抬起头,招呼我说:“还愣在那干嘛,上后堂领上腰牌,去巡街吧。”我赶紧答应了一声,忙不迭的撤了出去。

带着官帽,走在繁华的大街上,腰间挂着铁牌的我,走路都好像生了一些风。那些百姓看见了我,都尊称一声“捕爷”。这让我得意洋洋,就想赶忙回家让老娘看看我这威风模样。

大明朝的经济发展已经非常繁荣,大街上来来往往满是做生意的商人,有的打家里挑着农副产品,有的人做些小玩意儿,放眼望去,生活中用得上的,用不上的,应有尽有。当然买的人也不少,那些公子哥,左看看右瞧瞧,不一会儿就包了许多东西,后边的仆人肩挑腰扛的几大包。

虽然我也算是个官差,可这些贵公子,都不拿正眼看我。舅父特意交代我,见着这些有身份的人,得主动上去打招呼,让人知道我,我谨记着舅父的教诲,听别人都喊他王公子,也忙上去作了个揖,道一声王公子好,王公子打鼻子眼里出了口气,算是回应了我。

当捕快的第一天,我学会了一件事,那就是,有权有势才是王道,我腰间挂着那牌子,吓唬吓唬老百姓还行,真是那贵人,都不拿正眼瞧我,小小捕快,得学会看人做事。

捕快虽是吃着朝廷俸禄的官差,确也是“贱民”行当。自打我挂上了这牌起,往下数三辈都不得参加科举考试,我也满不在乎,反正我们家也没有读书的根,即使是上数三辈,认得字都没有一篓筐。

腰牌在身,捕快扬武扬威,却又时刻准备“挨打”的小日子

在当了几个月巡街捕快之后,镇上的人都大都混了个熟脸,平日里不管走进哪家铺子,人人都笑脸相迎,就是东街富贵酒楼的掌柜的,虽然是腰缠万贯,但是见了我挂着的这块令牌,都得点头哈腰,我也算过了这辈子最欢乐的日子,碰见人就显摆我这块朝廷发的令牌,那些做生意的一个比一个聪明,不是免单的,就是给我搭上点什么。

这日子一晃就过去了三个月,县令大老爷开始给我派活了,这几日府尹大人心血来潮,要把直隶那些偷鸡摸狗之辈一概清扫,这任务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难就难在抓人这事儿,我们这镇子,要说偷鸡摸狗也有,就是半夜上人家鸡笼里偷两鸡蛋,饭馆里顺人几双筷子,这要在平时,主人家都不乐意追究,可这指标一下来,就不能按平日里的规矩办事了,从早上鸡刚叫唤就开始忙活着抓贼,一直蹲班到夜里打更的点灯出门,就这样一天也抓不着几个。

我这人心善,见不得别人求饶,以往时节抓着个小毛贼,还没等我施展“官威”,那小贼已然跪倒在地,眼泪一把鼻涕一把的抓着我的裤腿求饶,尽管事犯得小,但是到了公堂上,还没开口说话呢,一顿杀威棒是逃不掉的,这些平时饭都吃不饱的小人们,吃了这一顿棒子,什么都招了,到时候再把那些没破的悬案往他头上一推,关上几年都是命好,有可能就直接等着杀头了。

所以我虽然只是个小捕快,在乡下却也见着过几回这种事,那些被推上行刑台的人,哭着喊着冤枉,底下人瞧着也知道他一个胆小如鼠的人,哪有劫杀灭户的胆量。可是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官老爷说他犯了什么法,他就得受什么处分,老天看不着,我们的天就是县令大人。所以,在我当上捕快之后,那些犯的事小的,我都呵责几句,就让他走了。

可是这回情况不一样,府尹大人说的话,就成县令老爷的命令,府尹大人说抓十个,到了县令大人这就成了五十个,少一个都不成,到时候吃杀威棒的就是我了,再把我这牌子一收,我可就什么也没落下了。

捕快虽然大小是个职位,却也能因为县令一句话就回家种田,干的好了没奖赏,干的不好让县令不高兴了,轻则杖罚,重的就成了上面那些倒霉人。一年忙活到头,也就不过区区十两银子,干个十来年能在镇子上淘换一处小宅子,有个地儿能给老娘养老送终,娶妻生子。这辈子也就知足了,再看那些富商们,虽然钱多数不清,但走在路上还是没人看得上,只能拿着钱孝敬父母官,换得自己一方平安,他们与我一样,都得看着别人脸色做事,各有各的不容易。

草菅人命——《大明律》的公义与否,全凭地方官的一句话

打上任那天起,我们就得靠大明律做事,尽管我目不识丁,也得听师爷跟我们说大明律里有哪些条例。靠着大明律里拿人,但有一件事儿的发生却让我对大明律的公正与否,产生了怀疑。

这时我已经当了快一年的捕快了,由于我这个人干活勤快,说话好听。县太爷挺喜欢我,说让我再干几年,升我个都头,让我在城里置办一套房产,老了也能当个员外。这些话让我对于我以后的人生充满了惊喜,干活也拿上了十二分的气力。

这一天,天气阴凉,路上行人不多,我也趁机偷个懒,在衙门口的牙房里休息会儿,跟几个衙役聊聊闲天,耳畔却突然响起了门前的击鼓声,我忙出去看了看,只见几位乡亲抬着一具尸首正跪倒在衙门口,哭声震天。县令大老爷也被这哭声惊动了,不一会儿便开堂审理。

只听得为首的大娘哭声道来:“那村里的恶霸黄员外家的长子,黄世荣,与我儿在街头争辩,竟然三两拳打死了我儿,还望青天大老爷为民妇作主。”我听到这番说话,不由得捏紧了拳头,那黄世荣的恶名我也早有听闻,强抢民女,是无恶不作。这回竟然犯了命案,怕是逃不脱死罪了。

平日里威严的大老爷,此刻脸上竟没有几分颜色,他与师爷对瞧了一眼。过一会儿开口道:“你有什么证据,说是那黄世子打死了你家儿子?”这话一出,周围的村民们都纷纷开口,说是自己亲眼看见了那黄世荣三两拳将农妇的儿子打倒在地,不一会儿就咽气了。

少倾,县令大人起身回到后堂,师爷代他发话了,让农妇先回家候着,等查明了真相再做审理。于是左右敲起杀威棒,嘴里喊着退堂,农妇便被搀了出去。

师爷对我使了个眼色,让我随他入后堂来。我战战兢兢的走进后堂,老爷正端着茶杯,细细的撇去杯口的浮茶,对我说道:“你速去黄员外家,对他说有人告他的儿子杀人,看他是什么意思。”我赶紧领了命,快马加鞭往城西黄员外家赶去。

到了黄员外家,黄世荣正在院里摆弄着棍棒。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门房领着我来到黄员外的书房,黄员外对我说道:“我儿措手杀人不假,只是那人罪有应当,不该招惹我儿,这里有500两纹银,还请官人从中取出十两银子,送至那人家中做安葬费,另外的钱,带回给县老爷做生日贺礼。”我领了钱,也没有多说什么,就回了县衙。

县老爷见我带回了这些钱,顿时眉开眼笑。招人来,把十两银子送到农妇家中打发,让她不要再来县衙诉告,这事就这么了了。我不由得心中一惊,我虽然不识字,但也知道杀人偿命,区区十两银子,就买下了一条人命,如此父母官,这社会还需要法律维护吗?手握执掌正义的权利,却滥用职权,对犯罪视而不见,实在不是我能接受的。

自打这事之后,我干活也没了力气,每天应付了事,可县令却对我更加在意,因为我帮他办了件大事,让他挣了不少钱。没过多久就下令升我为都头,同僚们都为我贺喜,我却有些闷闷不乐。难道一个捕快,不应该为民解忧?身为一个父母官,不应该体恤民情?

参考文献:

《警捕人之虐》

《古代役职》

《古代的捕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间故事:倒霉蛋巧治贪官和土匪!
【小镇上的无头案】作家:刘会庆/主播:黎敏(名家精品)
陶罐里的秘密——京山古代故事(1)
民间故事:戏言无悔
宋代奇案:一桩精心设计的杀人案,县令一眼识破,只因画蛇添足
民间故事:一个无赖戏耍傻书生,没想真正被耍的一直是自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