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瓷器鉴定

瓷器鉴定既简单又是最难的,你知道这些瓷器收藏品鉴定方法吗?

360docimg_0_
四叶草华 · 2天前
关注
白玉金边素瓷胎,雕龙描凤巧安排;玲珑剔透万般好,静中见动青山来。——【清】弘历.《白玉金边素瓷胎》

瓷器是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烧制而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由陶演化而来,最早形成釉陶,其发明是我们祖先在长期制陶过程中,不断认识原材料的性能,总结烧成技术,积累丰富经验,从而产生量变到质变的结果。

瓷器具有较高价值且瓷器生产窑口、烧制年代、拥有者均存在较大差异,其价值也出现一定差异,为了正确地评价瓷器藏品的价值和划分等级,需要掌握三个瓷器收藏品鉴定方法,包括:认识陶瓷发展史、了解瓷器藏品的类别与特征,以及掌握瓷器藏品鉴定要领等。

认识瓷器的发展史。

今俗语窑器谓之磁器者,盖磁州窑最多,故相延名之,如银称米提,墨称腴糜之类也。——谢肇制.《五杂俎》

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公元前4500年,瓷器是在陶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初创于商代的是一种原始青瓷,胎色灰白,结构坚密,火候高,硬度大,叩起来能发出铿锵的金属声。原始青瓷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是陶器向瓷器发展的过渡品,与之后的瓷器更相似。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制瓷工艺进一步成熟,出现了经1200度以上高温焙烧而成的青瓷,瓷器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至东汉时期,青瓷制作工艺已日臻成熟。

六朝时期是个战乱纷争的时代,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代,瓷器以青瓷器为主,纹饰采用类似现在高浮雕的方式,表现当代的生活场景,特别的立体和逼真,南北朝时期的瓷器呈现出当时人们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多用夸张写实的动物造型,而当时兴起佛教,在瓷器上面有与佛教相关的图案和莲坂纹饰。

魏晋南北朝的瓷器制造更加成熟了,摆脱了东汉晚期陶器的工艺制作手法,在成型方法上面,采用了雕、印、堆、模制等新技术装饰手法,具有当代的特点与风格。

唐代在隋代青瓷、白瓷成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工艺技术有巨大的改进,出现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同时还烧出成熟的黑、黄、花瓷,最引人注目的是创烧出中外闻名的唐三彩和釉下彩。精细而优质瓷器大量出现,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个伟大时期。

传统制瓷工艺到宋代已达到非常繁荣昌盛,是瓷器艺术发展的高峰期。陶瓷窑大概可分为:北方地区的定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和磁州窑系;南方地区的龙泉青瓷系和景德镇的青白瓷系等六个瓷窑系,它们的共性是以当代政治理念、文化习俗、工艺水平制约;而特殊性则体现在所在地区使用原材料的影响。

宋朝瓷器在制瓷工艺上达到了一个新的美学境界,瓷器胎质以浅灰和浅白为多,釉色各有千秋,北方色彩浓烈,钧窑釉有海棠红、玫瑰紫等灿如晚霞而变化无穷;汝窑釉如凝脂般莹润;磁州窑烧出油滴、鹧鸪斑、玳瑁等神奇的结晶釉。南方色彩清新,景德镇窑的青白瓷,釉色青莹,其质感如青白玉;龙泉窑青瓷莹亮碧翠,如青青的梅子;哥窑的青瓷光泽莹润,油滑如酥,釉面如丝成网;定窑瓷釉为白玻璃质釉,如象牙之白,胎质薄而有光,上有泪痕,略带粉质;耀州窑瓷,釉色皆以青釉为主,所上的釉没有覆盖器物的底部,胎薄质硬,民间的釉色十分丰富,有黑釉、酱红釉、白釉绿彩等。

明朝统治时期,官窑民窑进入了彩绘世界,釉下彩、釉上彩、斗彩以及多种多样的高低温色釉,色彩纷呈。景德镇的青花瓷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是其他瓷窑无法与之相匹敌。

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是中国瓷器史上集大成的时期,较好地吸收了前几个朝代先进精湛的技艺,瓷器制作技术高超,顶峰品种繁多,造型千姿百态,风格轻巧俊秀,装饰精细华美。

了解瓷器藏品的类别与特征

瓷器收藏门类品种繁多,哪些瓷器值得收藏?存世量少的,物以稀为贵;有独特工艺的,是该朝代独创或独有的窑烧技术,例如:宋金时期山西怀仁窑油滴碗,釉面呈现非人为的“油滴”;地方特色鲜明的,诸如:金代的山西河津窑,先在表面刻划出各种图案,然后把图案轮廓以外的部分涂上黑色釉料,图案中再绘出黄、白、紫等颜色。如果以年代来衡量,唐、宋、明、清等四个时期的瓷器是相对较多现代人收藏和鉴赏的。以下从陶瓷胎质、制陶工艺技巧、釉面、装饰和款识等考察历代古陶瓷的特征。

◎唐宋时期

南(方)青(瓷),以浙江越窑为代表;北(方)白(瓷),以河北邢窑为代表,该基本格局是在唐代形成的。

唐宋时期以浙江慈溪上林湖为中心产区的越窑,在公元940年前为唐代烧制风格,其后则为宋代。造型方面,初唐时廓线明快,秀雅端巧;唐后期造型雍容大气,底足宽扁的璧形、环形;宋则外撇高圈足的造型。胎体方面,初唐时胎质灰白而松;后唐时胎细腻坚致;宋时的胎体轻薄,造型雅致清秀。

工艺方面,普通的瓷器多采用瓷质匣钵,多件叠烧,高档细瓷采用单件装烧。定色方面,越窑青瓷以千峰翠色、凉露浸衣之绿为定色标准。釉面多薄釉,釉水匀净光莹,呈青中泛黄,秘色瓷为湖绿,而到南宋时期,釉层略厚,釉面温润含蓄,呈天青或月白,乳浊、半失透。装饰方面,唐时期少见花纹装饰;宋时期则盛行以细线划花的花纹,有植物、动物和少量人物。

初唐邢州已生产出质量较高的白瓷,邢窑因而得名,其除烧造白瓷外,还制青、黑、黄釉瓷等产品。邢窑白瓷胎质坚实,细洁纯白,器内施满釉,在胎、釉之间有一层护胎釉,器外釉不到足。白瓷分粗细两种,唐朝的细白瓷,色泽雪白莹润,釉面光滑,器型规整,制作精致,少纹饰,风格朴素淡雅。

宋白瓷有刻花和采取模印的方式印花,多为模尘阳文,花纹突出而立体,装饰的纹样在暖白色,较薄的釉层上产生微妙的深浅变化,显得非常精致。造型挺拔,形象端庄舒展,其中体态修长丰实的梅瓶,就最能体现宋白瓷的特色。

邢窑产品器型规整,多为日常用品,印花的线条很是精秀工整,结构严密紧凑;纹饰繁缛细腻,一丝不苟,给人以精逦、幽雅的美感,能达到如此清晰工整的程度,也反映了其高超的模印和脱模的技巧,邢窑白瓷以挑战者的姿态,撼动青瓷传统地位而独步一时。

针状芒硝

唐宋时期瓷器有一些较为显著的特征,是较难以被模仿的,其中:釉面有翘翅,常出现唐以前的陶瓷上,釉面开裂、收缩,边缘向外翘起,状似鸟翅;出土后生成针状芒硝,唐之前陶瓷出土后,经阴干月余,会生成如针尖的结晶体;日照现紫宝光,出土后的唐宋青花瓷,由于没有经过阴干,突然被日光照了后,会全瓷出现一片金属闪亮般的紫光,约十多分钟左右就逐渐消失。

千年风化而成的活流沟,因唐宋钧窑瓷的釉厚,流淌而形成一道道活动的水流状纹,经千年风化腐蚀,顺着水流纹的走势又会形成一道道沟,手触明显;泥点间隔的装烧痕,由于装烧时垫圈支衬在器物的外底圈足内,器物重量集中在底部,因此器底较厚,并留下一圈断断续续的灰白色泥条间隔痕,而圈足包裹了釉层,看着轻巧优美。

损伤产生的破泡,宋瓷会因年久风化和硅胶化,经清洗时的摩擦而产生釉面气泡,若是损伤严重也会出现中下层破泡;水溶现象的铁锈斑,天然青花料,因年久风化,都有水溶现象,产生浓淡轻重不同的铁锈斑,有青花铁锈斑和胎釉铁锈斑;常被误判的地釉变色,青花瓷地釉,白色向鸭蛋青色过渡,当封闭一年时间左右,青色转白,但开封三天,白色转绿,其釉里有成蓝色点状的矿物料,若是含苏麻离青的青花,当长期封闭时变淡转白,日照越长色越深越艳。

清水泡出黄浆,宋官窑和哥窑的瓷器,在清水中泡上一天,水中有混黄的感觉,这与其金丝与黄釉中的铁氯化合物被水解有关;清水沁青浆,因千年自然老化的北宋天青釉,若是浸在水中清洗,水会浑浊如浆,微微显现出天青色。

◎明清时期

明清两代是我国瓷业发展的鼎盛时期,胎细洁白,釉层光润,造型规整,纹饰复杂多变。官窑出品更是胎质细腻,造型千姿百态,画工精妙,改变了传统的,单一釉的装饰,形成了以彩为主,或彩釉结合的装饰风格,例如:明成化斗彩、万历五彩等。

明早期的青花瓷釉层饱满肥厚,精致莹亮;造型清新,有小巧精美的鸡心碗等;纹饰秀丽典雅,多是吉祥图案;青料为苏麻离青,因内含氧化铁而在烧制时,在青色深处出现黑色铁斑,与浓艳的青花互相辉映。

明中期胎体轻薄,近光透视呈肉红色或牙白色,青花的纹饰多样化,与莹润的白釉非常和谐,多采用成化的“平等青”原料,适温烧制的瓷器通透的淡蓝色。

明晚期大器胎厚,小器胎薄,底足整齐,造型规整,纹饰符合市民阶层的审美喜好,到嘉靖时期,青花瓷器蓝色中泛着若隐若现的紫色,而万历时期的青花则蓝中闪灰,有的窑烧出的瓷器会产生由绿到蓝,由蓝到绿的变化。在同一瓷器上,同一笔划中会出现不同的色彩,随着光照不同、角度不同而颜色有变化,日照越长色越深,避光越久色越淡,指万历、天启年间流行的一种青花发色。它是由绿到蓝,由蓝到绿的变化,是窑里烧成的。

清代康熙时期的青花五彩,瓷工们已经能用一种青花色料就可采用浓淡的方法而塑造出分层、远近、阴阳等富有立体感的画面,纹饰以现实生活和大自然景物为主,而胎薄、质细、体轻,纹饰细致,釉面犹如敷了薄薄一层粉的浆胎青花是该时期的精品。不同时期的瓷器各具特色,其中雍正时期的青花造型隽秀而轻巧,纹饰纤细,留白多,烧制釉里红技术高超,青花与釉里红同施予一瓷器,青红相映,非常养眼;乾隆时期的青花,造型纤巧,少浑厚,画面繁复,线条柔和。

掌握瓷器藏品鉴定要领

陶瓷收藏,首先是建立在陶瓷鉴定的基础上。瓷器鉴定既简单却又是最难的!当完全掌握一个窑或一个门类的所有资料,就简单,因为陶瓷鉴定学是一门科学,可通过学习而掌握可循的规律。然而,瓷窑众多,每个朝代特征不一,真假难辨。

瓷器藏品鉴定,文物鉴定标型学是绕不过的一门重要知识,通过标准器的确立,采用排比类推方法,从瓷器藏品的器形、胎质、釉色、纹饰、款识、工艺进行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参考和判断。

在这里探讨一下瓷器藏品的釉色鉴定。釉色犹如瓷器的衣裳,汉朝时期就在陶器上挂釉了,唐代前多为石灰釉,而后为石灰碱釉,在釉中加入玉粉,其后又加入玛瑙粉等稀有原料。釉色有红、蓝、黄、绿、紫、青、白、黑和结晶釉等差不多十种颜色釉系统,又以高温釉和低温釉进行分类。

最为人熟知的青花瓷,施的就是青釉,它不仅是单纯的青色,青中泛黄、泛灰、泛绿等,约派生出20多种色。青釉始见于商代中期,此后历代都有烧造,唐代越窑青釉被誉为“千峰翠色”,唐、五代时期创烧的秘色,宋代龙泉窑烧制的梅子青和粉青,明代永乐的翠青、冬青,清代雍正的粉青、豆青等。

不同时代,不同器物的釉色特征都是对应其所在年代、地区、用料的,具有鲜明特征,诸如粉青釉,宋、元、明、清的湖田、龙泉等地因不同的时代配方、用料独具特色,其釉面色相特征也完全不一样。还可对应的器物时代取材用料、工艺特征、绘画风格等进行鉴别。

另外,还需从使用痕迹来辨别器物是否为复古仿瓷。很多瓷器藏品存世时间越长,其釉面色彩会有很大变化,包括,自然的爆彩和一定的失色,尤其是金色是特别容易损伤的。仿制新瓷造旧会形成“加工痕迹”,比如一个瓷器里外使用的痕迹都一模一样的,这就值得商榷了。而且,由于瓷种不同和釉中元素的多样性,使用痕迹的深浅、层次、线条等也是不一样的。

最后,还需要把握住瓷器藏品难仿的特点。古瓷即使清洗多次,釉面的硅胶化依然存在,其中玻璃胶特征在釉面未全部风化脱落瓦解前会一直伴随古瓷,而新瓷即使能做出硅化胶,但洗几次便没有了。借助八十倍以上的放大镜,可观察到古瓷会因老化而在釉面和胎体中分裂出类似盐卤点豆腐,其中的花形是新瓷无法仿制的。

古瓷气泡

超过五百年的古瓷,在闷热的大雾天,瓷器四周散发着大而圆的白光,即使隔着布或纸,都能肉眼可见,这就是藏家们常说的宝光。古柴窑烧制出来的出现在瓷器的气泡,像官窑和哥窑的釉泡很密,看似攒珠;汝窑的釉泡却是很稀疏;宣德釉泡如“棕眼”等,这些都是不易仿作的特征。

结语

陶瓷的发明,是“土”与“火” 的艺术,是生活中的美学,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也是汉文明展示的瑰宝。

瓷器收藏是一个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同时积累的过程。对于瓷器收藏者来说,一定要有足够的学识。瓷器鉴定方法很多,但真品,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仿品,总有某些特征和当时时代不符。这条法则虽简却管用。

艺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瓷器鉴定要领
唐青花艺术品沙龙【藏家-格物】唐青花古瓷馆藏—北朝青瓷莲花尊
瓷器鉴定的五大要领 下
明清瓷器纹饰鉴定之云龙纹|看鉴
《明清瓷器鉴定》
乾隆青花鉴定抓住这几点,深层解析,收藏分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