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建筑上彩绘文化

从古至今,人类所居住的地方演变了无数种形态。

从以天地为室庐,到钻进山洞,爬上树巢,一直到现在的钢铁丛林,以及新型的能源建筑。各种类型、各种材料的建筑不断诞生,几乎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城市,都有一个地标性的建筑存在。

然而,不管多少建筑拔地而起,中国传统的古建筑,至今仍有其独特的一席之地

中国古建,不是一种单纯的建筑,因为很难用一句话,甚至是一段话去概述它。例如古建的外形、木构、屋檐、脊兽、藻井等等,它的身上有太多值得去研究的地方,每一处值得细细品位。

如何观看古建筑,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难以用寥寥几句话来表达,尤其是以现代的眼光去观看以前的古代建筑。我们通常会被它特殊而美丽的外观所吸引,从而容易忽略它所蕴含的文化。

既如此,我们可以先从最显眼,最外部的地方去了解,先看看古建筑的“衣服”——彩画。

漱芳斋戏台天花

古建彩画,是指中国古代建筑上绘制的装饰画。今日,我借《中国建筑彩画图案》中的部分图片,与诸君分享中国古建筑的色彩之美。

此书由文物整理委员会聘请北京彩画界老艺人刘醒民等绘制,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是1953年,中国第一个女建筑师林徽因审阅、作序,1955年正式出版。

林徽因:“在高大的建筑物上施以鲜明的色彩,取得豪华富丽的效果,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建筑艺术加工方面特别卓越的成就之一。”

中国在古建上绘制彩画的历史非常悠久,可追溯到春秋时代。六朝和隋唐是彩画发展的高峰期,彩画技术上的高峰期,则是在清朝。

彩画虽是装饰艺术,但是讲究礼制。

清朝彩画主要分为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三种。其中,和玺彩画的规制最高,仅限于皇宫、宗庙和大型寺观建筑群的主要殿堂使用。

和玺彩画的特点很明显,主要线条全部沥粉贴金。其构图严谨,以各种姿态的龙为主要图案,以菊花草、灵芝、祥云等图案为辅。

金线一侧衬白粉或加晕,用青、绿、红三种底色衬托金色,看起来华贵异常。

和玺金琢墨龙枋心(外檐)

和玺金琢墨龙枋心(内檐)

和玺烟琢墨龙凤枋心 (外檐)

和玺彩画建筑

旋子彩画的级别次于和玺彩画,一般用于官衙、庙宇、城楼和主殿堂门等建筑。

在构图和色彩上,它的灵动性更大,不局限于某一种风格,可根据要求不同做出华贵或素雅的彩画。

旋子金琢墨石碾玉龙锦枋心(外檐)

旋子金琢墨石碾玉龙锦枋心(内檐)

旋子墨线大点金龙锦枋心(外檐)

旋子墨线大点金龙锦枋心(内檐)

旋子彩画建筑

相较于和玺彩画和旋子彩画,苏式彩画的风格接地气一些。它因起源于苏州而得名,构图色彩极其雅致、清秀,因此多用于园林和住宅。

苏式彩画的图案和色彩非常生动,题材多种多样,有人物故事、祥兽花鸟、山水风景等。

苏式彩画(外檐)

苏式彩画(内檐)

苏画包袱、枋心 (二种)

上、包袱(富贵白头) 下、枋心(桃柳争春)

苏氏彩画建筑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和高堂庙宇上正襟危坐的人一样,虽地位不同,但双脚始终没离开土地。

他们都向往更美好的生活,都有更形而上的追求。于是,他们把这些投注在色彩和图案上,这就是彩画图案所蕴含的文化含义。

最初,彩画的作用很纯粹,就是实用效果。主要绘于雀替、斗拱、墙壁、天花、角梁、椽子、栏杆等建筑木构件上,后来发生了形而上的转变。

林徽因在《中国建筑彩画图集》的序言中写道:“最初是为了实用,为了适应木结构上防腐防蠹的实际需要,普遍地用矿物原料的丹或朱,以及黑漆桐油等涂料敷饰在木结构上;后来逐渐和美术上的要求统一起来,变得复杂丰富,成为中国建筑艺术特有的一种方法”。

彩画的文化内涵往往是谐音和彰显身份的表达。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龙凤图案,作为彩画中的至高级别,它只用于庄严的宫殿上。

而龙凤的意义也不仅是龙凤之说,更是崇高身份的代表。生在帝王家,哪一个不是人中龙凤?

仙鹤是古建彩画中非常受欢迎的图案,因为它的寓意多种多样,且跨度很大。

传说仙鹤寿命绵长,是鸟类中最高贵的一种,有“一鸟之下,万鸟之上”之说。故此,它有高贵、长寿的寓意。

除此之外,性情高雅的仙鹤,在中国的仙道文化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也与人的精神品格有着密切的联系。

古代常用仙鹤形容有高尚品德的君子,把修身洁行的人称之为“鹤鸣之士”。

美好的寓意,是彩画的核心点,尤其把多种吉祥的图案结合在一起的彩画图案。

如蝙蝠和桃子寓意福寿双全,如松与鹤寓意延年益寿,又如蝙蝠和流云寓意万福流云等等。

类似这样的吉祥寓意,数之不尽,它们被各种工匠在木构上灵活地展现出来,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彩画形式。

色彩是彩画的精妙之处。通过这些古建彩画,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现象,就是所有的古建彩画对色彩的运用都非常极致,且对比强烈,每一种颜色都有一种压倒性的既视感。

但是组合在一起,却又彼此不冲突,能把该突出的突出,该表达的表达出来,这就是中国古人的高明之处。

色彩与建筑,建筑与人,人与自然,放在一起,很自然。好似建筑就应该如此,人就应该处在这样的环境中。

【清东陵晨光

【江南水乡

【火烧紫禁城】

图片:来自《中国建筑彩画图案》一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建筑的华裳——彩画,惊艳历史的色彩
大美不言之中式设计古建特有的装饰绘制工艺“彩画”
古建筑之彩绘
古建旋子彩绘,只一眼就叹为观止
中国建筑彩绘的历史
中式古建筑彩绘图案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