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郭兆凡:外貌焦虑蔓延的今天,如何让孩子自在地接纳自己|主创专栏

前一阵,Facebook前雇员举报称,Facebook内部的研究发现,旗下Instagram这样的照片和视频网站,会增加儿童的焦虑,包括会让1/3的女孩有更严重的外貌焦虑,但Facebook对此没有作为。

对整个事件的是非判断会更加复杂,但可能很多人也感觉到,外貌焦虑越来越普遍,而一些社交媒体只是推波助澜的其中一个因素。很多人说,这是个“颜值即正义”的时代。

/ NYT /

从消费趋势就能看出端倪。

今天是双十一,上个月20日刚开卖,淘宝带货量第一的李佳琦,一晚上卖了106亿,其中80%的销售额来自美妆个护产品。美妆个护和服饰配件,这两个和外貌密切相关的品类,可能是很多人除了房租饮食之外最主要的消费品。每次购物节,这两个品类的销售额都仅次于家电和手机,但全年中购买的频次显然高得多。医美行业过去五年的年增长率更是在25%以上。

颜值对职业、择偶、交友影响越来越大,反过来,这又导致很多人越来越看重颜值,对女性来说尤其如此。

该怎么看待这种现象?该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女儿?是不是该让孩子顺应潮流,不断把自己打扮的更漂亮,以此获取更多好处和资源?

/ GIPHY /

看重外貌会带来的问题

1.歧视和偏见

偏见是指因为刻板印象,对某个个体产生和事实不符的负面印象。这种印象如果进一步导致行动,造成对这个人不合理的区别对待,就产生了歧视。歧视是社会不公正的重要问题之一,是一个良善的、和谐的、理想的社会应该要解决的问题。

“长相好、打扮时髦的人工作更专业,因为他们更外向、更自信(如果一定要找个理由的话)。”“瘦的人自律性更强。”“胖的人更懒惰。”“热衷于打扮的人更热爱生活。”你相信这些观点吗?这都是刻板印象,每个都有诸多漏洞,问题重重。

/ UCLA /

但因为很多人相信这些观念,我们常常看到外貌成为婚恋中(尤其是男性考虑女性)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考虑因素;微信中一些最有影响力的相亲平台,在有限位置中展示的基本都是外貌好的人,女嘉宾的生活照普遍都美得让人惊叹,有的接近明星水平;我更曾听大国企的人力资源私下说,只招收男性和漂亮的女性;外貌好的人在职场各环节占尽优势(如果你要说他们也更容易遭受性骚扰,那是另一个话题,两种现象都有问题)。

如果说婚恋中个人过于看重外貌还属于个人权利,企业和组织机构(包括相亲平台)基于外貌对人的歧视,则是严重的社会不公,甚至在触犯法律。

我自己招人时第一轮沟通都是电话语音面试,大量外地同事在入职前我都没有和对方视频过,不知道对方长什么样子,我确实觉得这并不重要,目前也完全没觉得这和工作表现有任何关系,如果我想了解一个人是否专业、是否自信,我会从他如何回应我的提问中直接寻找信息。

2.过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成本,和精神代价

“化妆代表对别人的尊重。”“瘦总比胖好,努力让自己瘦下来又有什么不好?”“如果好好打扮会提高自信、获得更多好处,为什么不做呢?”

但是,所有投入都是有成本的,时间、精力、金钱和精神上的成本,这些时间本可以用来陪伴家人、阅读书籍,这些精力本可以花在热爱的事情上,这些金钱可能给年轻人带来很大压力,精神上,不断修饰外貌的结果虽然可能给人带来自信,也很可能给人带来焦虑,因为修饰的过程没有尽头。因为外貌引起的个体的焦虑和不安全感,甚至是抑郁和自杀,就是个极其严重的问题,也并不罕见。

/ GIPHY /

我尊重一个人,是因为我真心尊重,我在语言和行为上表现尊重,但我觉得是否化妆并不是尊重的必要条件。比起胖瘦,健康可能更重要,过胖和过瘦可能都有碍健康,只要在合适的范围内(这个范围挺宽的),我觉得是否有马甲钱并不那么重要。提升自信的方法有很多,改变外貌只是其中之一,如果你能预见到成本,也愿意承受,那它可以是一种方式,但它不该成为必要的、唯一的方式。

个人当然有权利选择在外貌方面投入多少,但充分了解这些代价也至关重要。我们看到女孩在抽脂手术后不断想要抽脂,难以忍受身上的一点点赘肉,陷入其中无法自拔,最终死于手术并发症的新闻——很多时候,人们会过于看重外貌带来的好处,忽视背后的代价,不知道自己有权利做出其他选择。

3.多元价值和人的精神价值被忽视

更重要的是,社会应该包容更多元的价值。

一个多元、包容和公正的社会中,有人可以选择在外貌上投入,也有人可以选择户外或阅读,人们不会因为不同的选择而被不合理地差别对待,被歧视。因为外貌只是人身上众多特质的其中一个,它并不比其他方面更重要,它和工作表现、和人品性格也并没有那么直接的关系。有丰富精神世界的人,品德高尚的人,幽默的人……这些人,即使他们外貌一般,不喜欢打扮,也一样会被欣赏。即使一个人方方面面都很普通,也一样会被尊重。

前两年我去国外时,有时候看到电视,发现很多广告上的人更靠近普通人了,有胖胖的中年男人,有满脸皱纹的中年女性,有一头银发的老人(并不是老年产品广告);有一次看到苹果产品发布会,看到拿产品的女士胖胖的,中年人,并没有明显化妆,穿着普通的黑T恤(我这时就想看产品,而不是凝视一个被物化的女性工具人);在大量欧美电视剧和电影里,我们也看到更多长相普通或呈现衰老状态的男女主角。虽然外貌焦虑在全世界都很普遍,虽然帅哥美女依然是影视作品中的主流,但这些小的改变是我想看到的,我想看到更多普通人。

该怎么教育孩子,应对外貌焦虑?

1.让孩子理解人的价值不是由外貌决定的

让孩子知道,人身上有很多方面的特质,很多都很重要,人的价值不是由外貌决定的。

我们带一二年级的孩子读一个绘本,叫《呀!屁股》,这是一本介绍和屁股有关的知识的书,包括会展示,人们会有不同形态和肤色的屁股。我们希望孩子不因为身材而羞耻,也能尊重不同身材的人。我们会教孩子区分事实和观点,意识到觉得某样的屁股(和身材)是更好看的,只是观点,人们可以保留不同的看法,没有标准答案

我们带四五年级孩子读经典书《奇迹男孩》,书也改编成了电影。主角奥吉长相非常“怪异”,在学校里受尽欺凌,最终孩子们看到他的聪明、幽默和善良,慢慢开始和他成为朋友。看到人精神上的价值是至关重要的。但即使现实中长相不好看的某个孩子并没有特别之处,甚至性格也自卑而古怪,他就应该遭受欺凌和排挤吗?我们带孩子认识校园欺凌的表现和问题,讨论欺凌问题的复杂性,希望孩子看到,欺凌本身就是不对的,不论被欺凌的人是什么样。

/《奇迹男孩》电影剧照 /

我们带四五年级的孩子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聋哑的海伦凯勒算不上美丽,但她的精神打动了很多人,她为了争取残障者权利而做的更种努力尤其让人敬佩。我们和孩子讨论理想,讨论残障者权利和现状,希望孩子看到,世界太大了,那么美好,问题太多了,那么需要被解决,有太多比修饰颜值更值得付出努力的事,应该被认真考虑和对待。

你也可以试试,用这些书和讨论,影响和改变孩子。

2.教孩子反思性别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一种过度概括,属于思维谬误,是一种有问题的思维方式。归纳、概括,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例如太阳每天东升西落),但因为少量的、有偏差的样本(例如存在懒惰的胖子),得出和真实世界并不相符的、不理性的结论(例如胖子都是懒惰的),这就有问题了。

性别刻板印象,是社会对男孩应该是什么样,女孩应该是什么样的观念和预期。女孩应该是美丽的、文静的、清瘦的、温柔的,男孩应该是强壮的、运动的、勇敢的、坚强的……这些刻板印象会让不符合的孩子自卑,甚至被欺凌,也会限制那些符合刻板印象的孩子作出更多元的自主选择。

/ The AOI /

我们带五六年级的孩子读《仙境之桥》,在这本获纽伯瑞金奖的儿童文学作品中,两个男女主角都是不符合刻板印象的孩子,也因此受到排挤,感到孤独。他们成为好朋友,看到彼此独特的价值,帮助彼此成长,收获了一段真挚的友谊。我们教孩子什么是刻板印象,拆解背后的逻辑问题,识别常见刻板印象,认识到它造成的伤害,了解刻板印象产生的原因,看到每个生命都有独特的价值,希望能帮助孩子接纳自我,尊重他人。

/《仙境之桥》电影剧照 /

3.教孩子理解偏见和歧视的问题

偏见和歧视和一些思维谬误紧密相关,认识到这些思维方式的问题在哪里,能帮孩子换个角度看它们,而不只是考虑它们在道德层面的问题。

一个谬误就是刻板印象,前面谈到了。

另一个谬误是双重标准,是不合理的区别对待。并不是所有区别对待都有问题,但前提是差异(例如外貌差异),应该是和被区别对待的方面直接相关。例如法律会区别对待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因为两者认知发展程度不一样(存在差异),而这个差异和行为决策直接相关。所以法律要惩处人做出的行为,就要考虑这种差异。

演员和模特这个职业可能是与外貌相关度比较高的,虽然我想在电视上看到更多普通人,但我也理解电视上不可能只存在普通人,审美是这两个职业中很重要的因素。但还有很多职业和外貌的相关度可能被过度放大了,例如空姐的主要价值是服务,前台的主要价值是接待咨询,我觉得这两者和外貌的关联度其实也不那么高。当然,更多行业的工作应该看重的是人的专业能力、沟通、决策等基本能力,这些都和外貌没有关系。

我们带六七年级孩子读《天生有罪》,作者“崔娃”是美国著名脱口秀演员,是在南非长大的混血儿。他在这本自传中讲了自己从小生活在种族隔离和充满歧视的社会中的种种遭遇。因为肤色对人区别对待,这就是典型的歧视,我想不到任何场景应该和人的肤色紧密相关。

我们带六七年级孩子读《寂静的孩子》,这部非虚构作品记录了中国当代社会的诸多问题,以故事的形式让孩子了解更真实的社会。我们带孩子了解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这两个群体,在城市中,很多时候我们从外貌也能分辨出哪些孩子是流动儿童,他们可能穿得并不那么光鲜亮丽。我们不该因为他们的外貌和身份就对他们进行区别对待,不管是关于人际交往,还是教育资源的分配,因为和前者更有关的是性格品质或共同语言,而后者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这些都和外貌无关。当然,后者比前者应该遭受更多谴责。

/

挑战人对外貌的执着追求,不是容易的事。我还记得16年初C计划成立前的预热阶段,我做了第一个在线批判性思维训练营,就是围绕“颜值”这个话题,反思背后的思维谬误,看到背后的歧视和不公。可能几年过去了,训练营中的一些人依然有外貌焦虑,毕竟自己想要改变思维方式,是改变的前提。但我们在努力帮人们变得更理性一些,这个努力的过程,还是给了我安慰吧。

最后想引用著名编剧和导演赖声川在一个采访中说的一段话,“我们不要求两个女儿功课要第一名,我们不强调这些。什么东西更重要?还是做人吧。你这个人活在世界上,自己自在不自在。如果不自在,你就会永远在内心寻找中度过。

我想自在,首先是要接纳自己,不论自己长相如何,能安然以让自己真正舒服的方式去生活,不去取悦别人。这要求社会,为个人提供更多元的环境,这个环境,又要由我们每个人一起去创造。


作者:郭兆凡

C计划联合创始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曾任职高盛集团,后从事地震重建工作和教育创新研究。

▷ 排版:呢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离婚后,比起感觉对不起孩子,这点更重要!
绝大多数父母认为很重要的东西,其实根本不重要
自尊脆弱型强迫症的形成原因及改善办法
「案例」因为外貌被排挤,自卑内向的女孩是怎样融入班级的?
父母偏心,才是兄弟姐妹反目成仇的罪魁祸首,也是老无所依的根有
面对孩子的说谎,家长需要区别对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