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谷爱凌的内驱力从哪里来?

这几天,关于谷爱凌的报道很多,我们看到了一个和传统的运动员不太一样、和国内很多青少年不太一样的姑娘,阳光开朗、活力满满、自律、天赋、勇于挑战……

我看了很多相关报导和专访,有一个明显的感受:这个姑娘有着很强的内驱力,像一只有勇有谋的小牛犊,动力满满,勇往直前。

这种状态,是很多父母渴望孩子拥有的。

那么,谷爱凌的内驱力是从何而来的呢?

所谓内驱力,是一个有点抽象的名词,我们往往能看见它的表现形式,却不清楚它的构成。

构成内驱力的品质有很多,在看了诸多关于谷爱凌的资料后,我提炼出这四点品质,它们对于谷爱凌的成长功不可没,也值得我们借鉴。(当然不止这四点,篇幅所限,有所取舍。)


01
兴趣和热爱

谷爱凌在很多场合表达了她对滑雪的热爱。她喜欢腾空的瞬间,像鸟一样凌空飞翔的感觉:

“我喜滑雪,因滑雪的候,当一个,就起来,然后落地。”

滑雪,得了很多——感受身体微妙的平衡,感受内在的恐惧和兴奋感受变幻无穷的自然,感受凌空飞翔的瞬间,感受一次次地自我超越。

这些,都是那么好玩儿。

看谷爱凌的访谈,“好玩儿”是一个频繁出现的字眼。

对她来说,滑雪好玩儿,学习好玩儿,和朋友在一起好玩儿,跨界时尚好玩儿,

因为喜欢做一件事,就兴致勃勃地去做。不管结果如何,做的过程本身就是享受,这样,就减少了对结果的执着,就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了。

对她来说,世界好像是一个游乐场,她像个孩子一样,探索其中,享受其中,乐趣满满。

与其说这是一个比喻,不如说,这是一种世界观,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

当你把世界看得有趣,就会放下很多包袱和压力,去充分地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不断认识自己、突破自己。这就是最大的乐趣。

可以自问一下:在你的眼中,世界是怎样的呢?

是充满乐趣的游乐场,还是学海无涯苦作舟?

是享受超越自我、创造自我的乐趣,还是日复一日的重复,充斥着不得不完成的任务?

是热爱还是任务,是享受还是忍受,决定了你的动力来自内心还是外界。


02
成长型思维

有了兴趣做驱动力还不够,如果有很多内耗甚至阻力,还是走不快走不远。

谷爱凌还有一个品质,让她减少内耗,动力满满——成长型思维。

什么是成长型思维?

简单说,就是认为自己的能力和品质是可以成长的,因而更关注过程,以及过程中自己的成长。

与之相对的,是固定型思维,就是认为自己的品质和能力是一成不变的,更关注事情的结果。

谷爱凌和记者说的一段话道出了两者的区别:

“所有人都经过同样的摔倒,第一次你没站起来的时候我也没站起来,但也许你放弃了,我没放弃。

你告诉自己不行,但我跟自己说,真好玩!我还想再来第二次。我总是想不停地试试。”

是摔倒,有人看到的是果,谷凌看到的是程和可能性;

有人会想我不行”,谷凌想的是“真好玩”。

这个一念之差,就是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分野,也成为不同人生道路的分野。

这种成长型思维不仅渗透在她的日常,更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

2月8日的夺冠比赛,谷爱凌完全可以选择更保险的动作稳获亚军,但她选择了从来没在比赛中做过的最高难度的动作。

这意味着,要么突破自己,拿到冠军,要么一个奖牌都拿不到。

她打电话给妈妈,妈妈也让她保守一些,但她在赛后的采访中说:

“(如果做稳妥的动作),我就没有把自己代表全。我比赛不是为了打败其他选手,不是为了滑得比别人好,我更是想滑到自己的百分百最好。

无论落还是不落,都让我感觉非常骄傲,所以我最后还是选择挑战这个新动作。”

“别太把输赢当回事儿!不要怕,不拿金牌不是,放弃才是了。”

成长型思维会让我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帮助我们不那么在意外界的眼光和得失,回归自己的内心。

帮助我们在困境中不气馁,在关键时刻做出更高维度的选择。

可以说,决定她拿到这个金牌的,不仅是技术和天赋,更是成长型的思维模式。

我们可以问一问自己,问一问孩子:

如果你处在谷爱凌的境地,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03
专注高效做事

无论是兴趣和热爱,还是成长型思维模式,最终还要落实到行动上。

谷爱凌的另一项品质让她的内驱力在行动中实现了自我强化——在一段时间内高效专注做一件事。

有记者问谷爱凌:

你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平衡学习和滑雪,还做了很多事,你的秘诀是什么?是不是会制定明确的计划,会对自己有奖励或惩罚?

这个问题,代表了很多人的常规思路,用规则驱动自己。

但谷爱凌说:

我特不喜欢这个,我从来不想励或者惩罚自己。我是人,又不是物,不应该这样训练。如果有秘,我的秘就是永在高效地做一件事。

“想做作业,就用百分之百的精力去做,然后用百分之百的时间去滑雪,这样我能滑到最好的成绩,也能(在)学校得到最好的成绩。”

专注高效地完成一件事,就像我们小时候玩过的游戏,用凸透镜把阳光聚焦在一点,热能足够集中,很快就能把纸点燃。

而高效做一件事,很容易看到积极的结果,这会让自己感受到掌控感和成就感。

这些积极回馈进而驱动自己更加高效地做事,由此形成驱动力的良性循环、自我强化。

相反,做事三心二意、拖拖拉拉,不仅事情不容易做好,内心也会伴随着自责和沮丧,自我效能感降低,更没有动力去做事,形成了恶性循环。

是启动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一个关键点就是:在一个时间段内,专注做事,高效完成。


04
明晰的自我意识

不论是兴趣爱好、思维模式,还是做事方法,这些还都是“术”的层面,在看了大量关于谷爱凌的报道后,我发现,这个姑娘还有一项重要的软实力——明晰的自我意识

这让她的表现带有一种清醒的通透感,也让她拥有了自省能力。

什么是自我意

就是一个人的主体性,内在有一个相对稳定、清晰的自我,知道自己是,想要什么。

十几的女孩,面多任、挑力、荣誉、机会,很多成年人可能都应对乏力,或者迷失其中。

面对这些,谷爱凌说:

我永得我自己是得我当初什么要去做件事。了。”

,她“每天都在学习,会问自己:我是谁?”

谷爱凌的妈妈非常优秀,当记者问她:你希望像妈妈一样吗?

谷爱凌的回答很坚定:

不想,我只想像我自己一。她已是最好的她了,我只能做最好的我自己。

内核了,才站得住,才会生出真正的内力。

与此相,当一个人的自我是模糊的、虚弱的,不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的自我往往被父母的意志、主流意识所占据。

这样的人,内心是缺乏力量的,很容易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被外在的规则、力量所驱动

和内卷,多是因不清楚自己是而来。


05
如何培养内驱力?

当我明晰了内力的构成,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去培养些品

1. 让孩子多尝试,多体验,培养孩子对事物的兴趣和热爱。

很多父母价值观比较单一,总觉得只有学习好才是正途,顶多发展几个主流的兴趣爱好。

其他的爱好——那有什么用?无形中就压抑了很多兴趣爱好的萌芽。

2. 重程、轻结果;多鼓励,少判,培养孩子的成型思维。

很多家长说孩子输不起,抗挫折能力弱,不妨反观我们自身,是否对孩子自身有很多的评判、比较,是否过于注重结果,忽略了孩子的努力?

一句话,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往往来自于父母积极正向的思维模式。

3. 培养孩子专注高效做一件事的习惯,获取自我效能感。

孩子小时,可以从兴趣入手,同时尽量做到不打扰孩子的专注行为。

孩子大些,面对有难度的任务,可以拆解任务、降低难度,从短时间的专注过渡到更长时间的专注,从微小的正向反馈过渡到周期更长的正向反馈,这会让孩子获得自我效能感,也是内驱力的重要品质。

4. 培养孩子的主体意识,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生命来欣赏和尊重。

过多的控制、评判、斥责、贬低、比较,都会削弱孩子的自我意识;鼓励、欣赏、夸奖,允许孩子独立做出选择,这些,都是在“看到”孩子。

当孩子一次次被“看到”,他的主体就一点点建立起来,形成较高的自我价值感——这是内驱力更深层的动力。

总结一下:

趣、注、成型思、自我意些品,会一个人生出源源不断的内在力,专注内心,克服困,不断超越自我。

当一个人有了自己的热爱,享受心流时刻,具有成长型思维,建立起明晰的主体意识,那么,即便不能成为奥运冠军,他的人生也会有自己的精彩,也会享受其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兴趣的品质特性:倾向性又称指向性、广博性、稳定性又称持久性、效能性。
孩子,不要在你感觉最糟糕的时候放弃!
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高考,而是这2个关键阶段!现在看到还不晚
6-12岁儿童心理成长“潜伏期”,孩子如何找到价值?李玫瑾这么说
一到九年级孩子的培养重点
“双减”之后,教师如何提高教学效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