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拜托了!中考|读书主题写作的误区
userphoto

2023.05.30 湖南

关注

大家好,我是严鼎。

凡事如果预想得过美,结果一旦不如设想,就会让人大失所望。

现实永远都不可能跟设想的一样,因为想象圆满是容易的,达到却很难。想象向来和愿望紧密相,而且总是非常不切实际。结果即便再好也不可能跟预期的一样,并且好的结果常常会因为期待过高而让预期落空,于是接下来激起的是失望而不是欣喜。

希望是不同凡响的假象制造者,要用理智去加以矫正,力求让知足胜过欲望。一定的预估是为了唤起兴趣,而不是拿所追求的目标去做抵押。结果好过设想、好过预估是最佳的收场。

今天距离2023年长沙中考还有27天,欢迎收听“拜托了!中考”语文早餐伴读节目。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如何写好读书主题的作文。我想,很多同学对这个写作主题都感到陌生,平时很少写,积累的素材也不够多,如果冷不丁考到,不少同学会有些手足无措。其实,这一直都是一个很重要的写作主题。长沙中考在2015年考过,当时的题目是《书,我的良师益友》,非常明确直白地要求写读书主题;我们课内八年级第三单元的写作任务就是“学写读后感”;七年级综合性学习里也有“少年正是读书时”这样的主题。在大力提倡阅读、提高阅读质量要求的当下,读书主题引入写作也是情理之中,更何况大家平时积累得少,更要引起重视。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类主题的写法、思路。

如果我们在网络上搜索“读书主题作文”,你大概率会看到这样的所谓“满分作文”:先写自己小时候喜欢读什么样的书,如何爱读书,再写长大后喜欢读什么书,如何沉浸其中,最后写现在喜欢什么书,这些书如何引导自己思考,再加上开头结尾和漂亮的句子,一篇文章大功告成。结构清晰有特色,内容扎实丰富,语言流畅精致,这不就是网上疯传的“标准写法”吗?这样的文章,你能挑出什么硬伤吗?好像挑不出来,而且还经常读到。那么,这样写有问题吗?

有问题。

我有一条贯穿所有写作主题的原则。我发现,写作文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特性和个性,而这份独特性靠什么来体现?靠细节。从这个角度来看,刚才我所举例的写法,就缺乏独特性,也就是可替代性太强了。试想,我把文章中列举的那些书名和书的种类换一换,是不是又可以变成一篇新的文章了?换个思路,这样罗列书名、浮光掠影的写法,我即便没真正读过那些书,是不是也能写出来呢?我说,《时间简史》这本书带领我领略宇宙和时间的奥秘,《量子力学》让我感叹世界的广阔与神奇,激发我探索未知的斗志,更加坚定了我投身人类科技事业的决心和信念。巴拉巴拉,我可以写一大篇出来。但是,这些书我都没读过,我也完全不知道在写什么。但是我就可以信口雌黄,写一堆空洞浮夸的文字来滥竽充数。你觉得这样的文字能够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吗?假如这样的文字成为“满分作文”,成为“标准写法”,我不知道这样的作文教学到底要引导学生去向何方。在我看来,写作是一个真诚面对自我、梳理自己的思考和感受的过程,它绝不是假大空的容身之地。好的作文题和作文标准就应该把真诚的文字和虚伪的文字区分开来,让那些单纯靠堆砌辞藻和虚伪表达的作文得不到高分。说到这里,我必须要提醒一部分学生和家长,千万不要在这一点上心存侥幸,不要试图依靠背诵几篇高分作文就去“应付”中考作文,更不要对自己“胡编乱造”的功夫太过自信。不得不说,有些同学依靠“胡编乱造”确实得过高分,但是说实在的,那些文章我一看就会发现是假的,不要指望这些伎俩能蒙混真正有经验的老师。所以我的建议是,在中考考场上写自己经历过的、也写过很多次的事情,按照作文主题的具体要求来调整写作思路和重点,多写事情的细节和你对这件事的感悟。要做到这一点,这段时间你就应该花大力气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去反复修改自己平时写过的作文,每次考试的作文都要反复修改,直到优秀为止。先确保事情是真实的,然后不断打磨细节。这段时间就不要追求写太多新的作文了,也不要总想着再学什么新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更不需要背“优秀作文”,“优秀作文”是拿来强化写作结构和语言表达的,我们只需要从中提取思路和表达的方式,不能直接照搬。你要明白,如果直接照搬,最终导致写跑题,那就更加得不偿失了。

我们还是回到读书主题的写作上来。我认为,写好读书主题的作文,需要做好以下三点:

第一,不贪多求全,要写好细节。如同我前面所说,读书主题的作文千万不要只是单纯地罗列自己读过什么书,与其泛泛而谈,不如选取其中一本,具体谈谈其中的内容和你最感兴趣的细节。写作文就像打针,我们的目的是把我们的文字深深地扎入读者的脑海中,这样说有点吓人,但就是这么个道理。你想一想,如果都是同样的力气,是不是越细的针扎得越深?也就是说,我们选取的写作角度越小,越能够给读者带来深刻的印象。你泛泛而谈写了很多本书,我只写某一本书中的某一个小情节,我把这个情节的独特之处表述出来,哪一个效果更好呢?我们来看看下面这段话:

读林清玄《心的菩提》,你的文字清新如雨,亦温暖如朝阳,在那一页页的书香间漫步,一树树的花开中流连,在心的菩提树下沉思,我仿佛听见你说:“谦卑的心是宛如野草小花的心,不取笑外面的世界,也不在意世界的嘲讽。”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你怀一颗温润之心,探寻生命里偶然的欢喜,用文字的力量包容着这世界,温暖着这世界。

这就是只挑选了一本书,甚至还引用了书中的原句来展现自己的读书心得的写法。相比起来,虽然我们没能从这段文字中了解整本书的内容,但我们真切能够体会到作者对这本书的深刻感悟,不只是浮光掠影的感知,而是有细节、有独特性的阅读,这就算是真正把文字读进心里的体现。这世上有那么多的书,浩如烟海,我们这辈子废寝忘食也不可能读完。其实,也没有必要全部读完,甚至可以说,某些专家推荐的所谓书单,也是没有必要读完的。我们要明白读书的意义在哪里。网上每年都有人喜欢炫耀自己一年读了多少本书,好像读书的意义就是累积书本的数量,或是向别人证明我在读书,这是多么可悲的事。读书难道不是为了从书本中真正获得知识或情感启发吗?难道不是为了为己所用吗?无论是实用层面的还是精神层面的,好歹要留下点什么东西吧?从这个角度来说,一本书也许很难做到每一页、每句话都给我带来感动和启发,但是,哪怕其中有那么一页或是一句被我捕捉到了、感受到了,那就是最大的收获,这也就是我们写这篇作文的独特性所在。

从刚才这里引申开来,我们就可以得出第二点结论:要写出自己的成长感悟和体会,不能停留在介绍书本内容的层面。无论写什么主题的作文,如果不能与自己的成长结合起来,都是空洞的,这一点大家要谨记。我们写自己的故事,当然与自己的成长有关,这没什么好说的。但如果要写别人的故事,或是写书本上的内容,我们就要特别留意,要把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感悟融入进来,这样的写作才是有价值的。我们来看下面这段话:

书里岂只有遗憾?岂只有痛苦?
只要我愿意努力,现实又怎会不如书?
于是,我饱怀对未来的希望,在阳光下合上书。那一汪原本照射在书上的阳光,带着书香洒进了我的生活。 我努力学习,克服困难,努力忘却焦虑和他人的看法;我忍受煎熬,强逼自己听着自己难以入耳的琴声继续练习,在操场上感受汗水滑落鬓角……我已不想追忆那段平平仄仄的乱码章节,而那时光中一抹书香,正是支持我走下去的力量。
而今,黄昏,窗台,笔影,我,依旧在书的世界里肆意张狂。长路漫漫,是书一直伴我前行。

当文字的光照进现实,我们才会体会到阅读的美妙,我们也才算是真正读懂一本书。网上经常有人评价一首歌:初听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我们读书也是如此,有些书、有些文字是值得我们反复读、细细品的,也许第一次读没那么惊艳,但经历过一些事情,多了一些阅历后,你才恍然明白,那些文字究竟有多么刻骨铭心,这也许就是读书给我们的生命滋养。

我非常喜欢作家李娟的一段关于读书的论述,我权且抄录在这里,供大家欣赏:

清代的张潮这样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读书与月亮竟有着这样的渊源,不同的人生阅历、坎坷、磨砺,从书中领悟到的深浅和道理皆不相同,而好书从来都是一轮明月,它夜夜自天空洒下盈盈光芒,铺满尘世的每一个空间,滋养心灵的角落。读书达到这样的境界,也将人生活得如此清明而透彻。
冬夜坐对一窗雪,如同坐对一卷书。窗外,是孙康夜读的皑皑映雪,屋内的人手捧一卷书。雪夜里学学古人,围一炉红泥小火,品一杯清茶香茗,万物寂静之夜,听雪落寒窗。煮酒、品茗、读书,世间还有比这更惬意美好的事吗?
好书如知己。仿佛你心底埋藏多年的话,作者替你说了出来,清丽典雅,字字生香。你们在时光深处相遇的一瞬间,灵魂摇曳,情投意合。那一刻,你就沉浸在雅洁从容的文字里,如和一位智慧、美好的朋友相对而坐,听他娓娓道来,那一刻,你的心就长出了翅膀。那些文字,不仅忧郁而且明亮,不仅沉静而且飞扬,不仅犀利而且温暖,不仅理性而且唯美。
好书如同芳邻。它陪伴你,滋养你,慢慢成长。你从书的世界感知生命的愉悦,精神的光亮,灵魂的静美。那些优雅的文字,传达世间美好的一切:智慧,良知,悲悯,至善,信仰,理想和爱。似水流年里,唯有他们,能活过时间和未来。

这一大段文字太美了,我都不舍得删掉任何一句,所以都放在此处,大家读后觉得有哪一句写得好的、读来唇齿留香的,也可以自己做个摘抄,以后积累下来,用到相关的作文里去。

最后,我再总结一下读书主题作文的写法和要求:第一,挑选一本书,写出细节,甚至引用一两句书中的原话,选材的角度应当足够精细,这样才能让读者印象足够深刻。第二,要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感悟来写读书,写出属于自己的独特性。第三,在书本的选择上,我建议大家尽量不要写课内必读书,比如《西游记》《水浒传》之类的,除非题目有特定的要求。因为这些书每位初中生都读过,没有太大的独特性。其实,我们不一定要写大部头的小说,我们把握起来是有难度的。我们可以另辟蹊径,写古诗词、短小的散文,这样反而更精巧、更细腻,我们写起来也更容易入手。

今天我们附录的文档里,也有两篇关于读书主题的作文范文,大家可以参考一番。

这就是今天全部的“拜托了!中考”课程内容,我是严鼎。明天早上七点,我们继续学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觉得自己作文写的很棒,可为何分数却那么低呢?
20210730教学手记——将它装订成册,将它出版成书,带进我的坟墓
写作小白,如何成为写作高手?
怎样提高自己的文字功底?
记叙文一倒叙|讲读作文书系列《作文七巧》
感恩,永不过时的主题:以“感恩”为主题的作文写作指导及训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