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管理 | 解决问题最高明的方式:先解决情绪
userphoto

2023.11.02 湖南

关注

文 / Chris long(龙秀文)

YouCore私教导师
某IT集团广州分公司总经理

 前言 

忙了一天,晚上下班到家后又累又饿,顾不上休息,赶紧检查小孩的作业。

结果不检查还好,一检查肾上激素就飙升了:小孩竟然一个字都没写。

于是,怒气冲脑,一通指责脱口而出。


骂完后才想起来,前两天刚看过一篇《小孩不做作业,该怎么办?》的文章,但里面的方法刚刚一点都没想到用。

所以,解决问题前得先解决情绪,否则即使知道方法也用不上。
01
调节自我情绪
我们的情绪都是因为对某些事产生了应激反应,所以才会被触发。

因此,调节自我情绪的一个好方法就是,找出自己的应激反应模式,并刻意加以调整。

这个方法一共分为两步。

▼ 第一步:观察自己的应激反应模式

每次情绪激动时,就可以反思下是什么事情导致自己情绪失控的。

我通过观察,发现自己在下面两种情况下特别容易情绪失控:

不喜欢虚伪的人,一旦碰上谁假惺惺的对我阴阳怪气说话,我就会不耐烦怼回去,把沟通推到僵局。


我总是预期偏高,喜欢定高于自己实际能力的目标,又经常因为达不到目标而陷入自我指责的内耗中,进而迁怒于人。


这样逐步找到触发自己不同情绪反应的规律后,你就可以有意识地调整自己情绪反应的模式。

▼ 第二步:采用积极的对话技巧

调整自己情绪反应最好也最容易执行的方法,就是采用积极的对话技巧,让自己在情绪起来时转向积极正向的思考。

以我容易被虚伪的表达激怒为例。

以前只要感受到“他人在虚伪表达”,我就会因对方在真诚度上不符合我的期待,变得缺乏耐心,容易暴怒。


但当我转换成更积极的对话技巧后,我就不容易生气了。

现在再有人在我面前虚伪表达,我就告诉自己:“情绪从来不会来自某人的言行,而是来自我们对这些问题的态度“。


这么一想后,我就更有耐心了,也更愿意引导对方说出他的真实想法。


类似的积极对话技巧,我用得多的还有下面两个:

1)重复旧的做法,只会得到旧的结果

现在再碰到小孩不做作业的情况,我就不再生气吼小孩了。

因为“重复旧的做法,只会得到旧的结果”,我再这么生气吼下去,他还是不做作业,不如想想其它办法。

这么一想,我就能平缓情绪,将看到的一些育儿方法拿出来尝试了。

2)如果把每次失败带来的教训掌握了,那失败就不是失败,而是进步 

现在我再碰到因为预期高导致挫折的情形,我就会告诉自己“这次又可以进步了,我得好好将这次的教训沉淀下来”。

这么一想,我就不会陷入自我指责的内耗里,更不会迁怒于人,而是会想着这次的教训如何沉淀,下次如何做得更好。

这种积极对话的方式你用得越多,就更能替代原有的情绪应激模式,形成新的本能反应,也就不太容易情绪失控了。
02 
释放他人情绪
我们在碰到孩子出现负面情绪时,比如大哭大闹之类,往往会像下面这么说:

“不许哭!别哭了听到没!”(压抑式做法)

“哭是没用的表现。”(道理式做法)

“别哭了,妈妈给你买好吃的。” (回避式做法)

 “再哭就把你丢掉!…” (恐吓式做法)

但这么说了后,往往没什么用,孩子反而会哭闹得越厉害。

更有效的做法是,引导孩子先释放出情绪,之后再来做理性的教导。

与成人的沟通也是如此。

假如对方正处于负面情绪之中,是很难理性配合你推进事情解决的。

因此,在解决问题前,你要引导对方先将情绪释放出来。

像我最喜欢用的方法,就是陪着对方一起吐槽,帮对方加速情绪的释放。

比如,闺蜜来找我抱怨老公不顾家,脾气还不好。

我就会陪着她吐槽说:对,男人就没一个好东西!


(请特别留意,这是故意的断言,用于加速对方的情绪释放的,不能用理性状态下的思维来看待)

这么陪着对方做情绪释放后,对方反而能更快地进入理性状态。

之后你就可以引导她,基于目标做理性思考了。比如:

咱们现在聊的这件事,你有什么担忧或不同看法吗?

我看到你有不同的意见,这些反馈都是合理的,可以多说一下你的意见吗? 

03
 顺应身体节奏
上面两个方法,都是情绪出现后的应激解决方法,属于治标的方法。

除了治标的方法,处理情绪还有一个更治本的方法:顺应身体节奏。

当身体感到疲惫时,我们的情绪往往会受到影响,这时硬撑着去解决问题,不但问题解决不了,人还会变得更为焦躁。

特别是下面三种情形,顺应身体节奏,你的情绪会恢复得更快,问题更能被解决。

▼ 情形一:因失去耐心而暴躁

当工作过程中,当发现事情多得做不完或没有思路,导致逐渐失去耐心时,就可以优先在“放松身体”上浪费点时间。

等身心恢复到松弛状态再回来处理工作,反而会更高效。

像我会在紧张工作1小时左右后,忙里偷闲5~10分钟。比如,离开座位站一会儿,起身倒杯水,或去上个厕所。

长时间工作半天后,我会选择下楼买个咖啡,或约同事散个步。既满足了休息心理,还会有更多工作灵感带回来继续工作。

如果连续几天持续紧张工作,我还会花更长的时间去缓解。像周末或下班后做个头部按摩或SPA,花1-2小时运动。


这些放松身体的做法,能让我很好地缓解暴躁情绪,恢复心情后就更愿意解决难题了。

▼ 情形二:面对高压而紧张内耗

有些问题并不能当天解决,如果你以解决完这个问题为周期,可能就会陷入焦虑和紧张内耗中。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工作压力大的时候,总会出现持续很长时间的水逆期,状态低迷不想行动。

但如果你把一天按入睡为终点,用“一晚好睡”来翻篇,压力就会小很多。

因为,当你保持规律睡眠后,身体就会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情绪会更积极、大脑会更敏锐,面对难题的抗压力更强。


▼ 情形三:阶段性的懈怠

即使保障好短时间休息和规律睡眠,人受生理周期的影响,也仍然会进入状态不好的低谷期。

这时,如果你抵抗低谷期,硬逼着自己前进,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越来越缺乏心力。

因此,但你发现无论如何调节都缺乏行动力时,不妨顺应身体的节奏,允许自己彻底地摆烂,加速丧到谷底后,你反而会有想行动的动力。

就像我,在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经常会因莫名其妙的原因失眠或者身体不舒服一两天。

但我只要选择在这几天,彻底不去管目标和任何计划,出门运动或者换个环境旅游放空,过不了两天心里又会燃起斗志,很想努力干活了。




04

小结


在你自己有情绪或对方有情绪时,无论你用怎样的方法都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我在跟我家进入青春期的儿子相处时,对这点有着非常深的感悟。

但如果你能先调节自身的情绪或者释放掉对方的情绪,这时再来处理同样的问题,你会发现问题的解决瞬间简单了不少。

如果你还能顺应身体的节奏,该放松时就放松、该睡觉时就睡觉、该摆烂时就摆烂,那你控制情绪的能力就更强,更能处理好更有压力的问题。


【说个特别消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平能愈三千疾,心静可通万事理。”(治愈“精神内耗”篇六)
负面情绪就是在自我消耗,健康的身体,从走出情绪内耗开始
想得头痛,失眠,身体出毛病…内耗,带来多少的身体伤害
情绪内耗:你用紧张的方式对待他人,他人带给你的同样是紧张
培养七种特质,持续提升个人能量
在一起,心跳节奏也会越来越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