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自尊的孩子:“我希望我死的时候,动静能大一点”(下)|2023年9月06日(案例总结)
userphoto

2023.11.02 湖南

关注

高自尊的孩子:

“我希望我死的时候,动静能大一点”

2023年9月06日(案例总结)

三、父亲的要求高

1. 对孩子的伤害

这个案例中的父亲脾气比较暴躁,情绪很难自控,对待妻子孩子的方式简单粗暴,一根筋,对自己要求也很高,一路走来都很优秀,也是高自尊。父亲从小对孩子就是压迫式教育,但凡有什么问题,都是先训自己的孩子,情绪一来,就把孩子的玩具扔得满地都是,大一点就拿皮带抽孩子,孩子吓得直哭。孩子上初中时,父亲从部队自主转业到大学里任教,在家的时间就变多,和孩子的接触也多,冲突就更厉害了。每每看到孩子在家玩手机,父亲就看不惯,不停唠叨;找孩子聊天,孩子不想和爸爸交流,关了房间门,爸爸认为这是一种逆反,就陆续把家里的三个门都踹坏了。

踹坏一次门,就已经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和创伤,就得修复好久,通常父母知道这回做错了,下回便不踹了;但这个爸爸下回忍不住还是踹,连着踹坏三个门,说明他控制不住自己,又偏执又强势。实际上他踹坏的不是门,踹坏的是孩子和父亲心中的纽带和连接,踹坏的是父子之间的情感。所以咨询中爸爸一开口说话,爸爸的姿势是向后靠,而孩子立刻从瘫坐的状态里坐起,往爸爸相反的方向靠去,一眼不看爸爸。从身体姿势上就能明显看出爷俩之间的距离很远。

再加上几次创伤事件的激化,父子间的隔阂更深了。一次事件发生在初二开学,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找爸爸哭诉,爸爸却当着许多同学的面斥责他“我不养废物!”,孩子积累的情绪一下爆发,去医院被诊断为抑郁,从此开始吃药。另一个创伤事件则是姥爷的离世,这给整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也造成了父亲和妻儿之间深深的隔阂。姥爷病重时,妈妈想让爸爸陪同一起去医院检查,但是爸爸以“学校不能调课”为由拒绝了,并且后来还同妈妈发生争执,姥爷在病痛中当着大家的面给爸爸下跪,孩子也看到了,不久后没几个月姥爷便离世了。

这件事不仅对妈妈和跟姥爷感情很深的孩子造成了很大创伤,爸爸对此也非常愧疚和自责,觉得“让姥爷死得没有尊严”,是自己这辈子都无法弥补的亏欠。孩子当时刚好放学回来,看到姥爷向爸爸下跪,目睹这一幕被惊吓住了,关在屋里哭;另外一个更深的层面,姥爷的离世还给他带来一种强烈的突兀感、无意义感,好像人一走,什么意义都没有了。所以他对自己要求高,也是希望“至少自己死的时候,动静能大一点”,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而不是悄然无息地就离开。

2. 反省与改变

这个孩子去不了学校,没有心思学习,没有一点动力,至此我们也可以理解,在这样一个糟糕的家庭环境下,在这么深的创伤隔阂下,如何指望这个孩子有动力地好起来,如何让他走得出去。在外人眼里爸爸是博士是教授,妈妈是贤妻良母,孩子也很优秀,一切表面上风平浪静,但“窒息”的感觉弥散在整个家庭之中,久久无法散去。纵然孩子在这次咨询中看似讲了很多他的问题,带着很强的防御机制倾诉了这么久,表达了这么多,也不过是他日积月累情绪中很小的一部分倾诉,冰山一角而已。

好在这个父亲已经开始有所觉察,有反思,有改变。这次咨询中他一遍遍重复“确实对孩子伤害太深了”,一次次表达自己的愧疚和自责,说着说着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意识到自己高要求的模式会影响孩子的行为和信念,意识到因为自己的高自尊,的确会把不得志的憋屈释放在家人同事身上,意识到可能一直在用“老婆太强势”作为推脱自己责任的合理化借口。

孩子病了以后,这两三年父亲跟着王老师的课程学习,有了很大的反省和改变,孩子也觉得爸爸变化挺大的。但此次咨询中,当王老师试着促成父亲和儿子的接触,让孩子看着爸爸说出“爸,你改变挺大的”,孩子依然无法做到,甚至不想尝试,连不说话只看着爸爸都做不到。父子接触不上,孩子很难去面对他的父亲。很多孩子都处在这样的状态,就是大脑知道父母改变了,但是依然很难原谅,“我知道,但是我做不到”,潜意识的创伤还没有完全被疗愈。

这个家庭很难。这次咨询是长程个案中的第二次交流,王老师没有急着干预,没有急着修通关系,没有任何花哨的技术和实验,只是呈现家庭中最真实的冲突和表达。在后续咨询中,王老师先从夫妻咨询入手,去化解夫妻之间的隔阂,爸爸做出真诚的道歉,进行创伤处理;然后,再让孩子参与进来,孩子和爸爸妈妈之间产生接触互动,再去平衡家庭的关系,让每个人为自己负起责任。爸爸妈妈之后也去过王老师的家庭关系疗愈工作坊,在工作坊里痛哭流涕,真诚道歉,各自反思,释放情绪。现在夫妻关系改善很多,孩子也能看着爸爸妈妈说话,家庭成员彼此间有了更好的情感交流。孩子后来也改变了他的认知,觉得“或许这个学校不错,或许他们不是垃圾,我好像可以换位思考了”。

因此希望所有的家长朋友们要有耐心,要有信心,这么难的家庭都能好起来,都有希望,只要我们专注地付出,真诚地沟通,持续地学习,直面自己的问题,一样能创造不可能。不管我们现在的家庭有多么破碎不堪,征铮心理一定会为大家缝缝补补,和大家共同创造奇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天学点心理学1499:母亲施暴儿无奈身心伤害案例解析/优等生怯场弃演痛苦难耐案例解析
情绪性的父母,养出来的孩子往往有种特征
怎样才能走出那些“童年的创伤”?
大过年的 因为爸爸管孩子 全家打起来了
原生与养育
为了半瓶水,妈妈和孩子计较为哪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