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一书】 0928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康德如何看待美的问题?
userphoto

2024.04.27 湖南

关注
 《知道做到》:教你从知道“做什么”精进到掌握“怎么做”  

 关于作者

伊曼纽尔·康德,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传统的开创者。他用“三大批判”系统地检审了人的认识、道德和审美,在哲学史上掀起了一场“哥白尼革命”。

关于本书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是康德“前批判时期”的作品,讨论了当时流行的两个美学问题,并且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把审美与道德这两个看起来相互分离的领域结合到了一起。

核心内容

康德最著名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把他的全部作品分成了“前批判时期”“批判时期”和“后批判时期”。《论优美感和崇高感》是“前批判时期”的代表作。这本书经过了精心的打磨,言辞优美、洞察敏锐,充满了各种接地气的智慧。康德本人也非常重视它,在自己的“定制版”上做了很多笔记。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这期为你解读的书是康德的《论优美感和崇高感》,在这本书里康德讨论了当时很流行的两个美学问题,不过康德的这本书还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美学,对于我们实际欣赏艺术作品也没有什么帮助,这本书最有趣的地方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平易近人的康德,同时康德在这本书里用一种很特别的方式,把审美与道德这两个看起来相互分离的领域结合了起来,这一点对我们今天思考审美和道德关系依然有不小的意义。

一提起康德,你首先想到的大概就是“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这三部著作确实是康德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不过也都是“天书”级别的作品。康德的全部著作也因为这“三座大山”,被分成了“前批判时期”“批判时期”和“后批判时期”。这期音频我们要来解读的这本《论优美感和崇高感》,就是“前批判时期”的作品,是康德早期著作中的一颗明珠。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和“三大批判”里大不相同的康德,一个在字里行间都透出生活情趣,非常平易近人、非常接地气的康德。这本书讨论的“优美”和“崇高”,也是当时的学者和文化圈子里非常热门的时髦话题。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这本书写于1763年,第二年发表的时候,康德正好四十岁,按照我们传统的说法,四十岁已经是不惑之年了。但康德是出了名的大器晚成,他直到57岁的时候才凭着《纯粹理性批判》震惊了哲学界。写作《论优美感和崇高感》的时候,康德还是柯尼斯堡大学的“编外讲师”,他可以在大学开课,但是并不从学校领薪水,他的全部收入都来自选修他课程的学生的注册费。为此康德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不仅讲课的时间长达每周16-24个小时,而且开过的课程也是五花八门,他讲过人类学、地理学、伦理学、数学、形而上学,他还自己掏钱印广告,吸引更多的学生选课。那个时候康德是一个非常出名的讲师,讲课生动活泼、口才相当了得。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可以说是康德15年讲师生涯中的代表作,这篇作品经过了精心的打磨,言辞优美、洞察敏锐,充满了各种接地气的智慧,还有一些不失幽默的评论,完全不像他后来的“三大批判”里表现得那么冷峻刻板。既善于讲课,又能写出美文,也就难怪柯尼斯堡大学在1764年想要给康德修辞学和诗学教授的职位了。不过康德还真没看上这个职位,拒绝了学校的好意,又干了6年的编外讲师,才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逻辑学和形而上学教授的职位,这才是他心目中真正的哲学。拿到这个教授职位以后,康德终于再也不用为讲课挣钱操心了,他花了11年的时间沉浸在《纯粹理性批判》的写作之中,终于完成了那部哲学史上的旷世之作。

说《论优美感和崇高感》是康德早期著作中的一颗明珠,一点都不夸张。它不仅文辞优美,是康德少有的平易近人的作品,而且康德本人也非常重视它。在印刷的时候,康德特地让出版商给自己做了一本“定制版”,在里面加了大量的空白页。在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康德在这些空白页上做了很多笔记,进一步思考着美学、人类学、伦理学,甚至还有物理学、形而上学和宇宙论的问题。从这些笔记里,我们可以看到康德如何从这本小书出发,向着自己更成熟的“批判哲学”慢慢推进。《论优美感和崇高感》在康德全集里只有50页的篇幅,但是这些笔记整理出来,却有190页,可见康德对这本书的重视程度。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我们从这本书的标题入手,为你解读一下康德在这本书里想要讨论的问题——“优美感”与“崇高感”,以及他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有什么特殊之处。

以上这就是我们对康德这本书的标题所做的分析。我们了解了关于“优美”和“崇高”这两个主题的简要历史,以及康德对这两个主题的讨论有什么特别之处,简单来说,他是从主观感受出发,用人类学观察的方法来讨论优美和崇高这两种感觉的。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这本书篇幅不大,结构也很简单,全书分成四节。第一节,康德用一些例子讨论了优美感与崇高感的区别;第二节讨论了优美与崇高在不同人性格中的体现;第三节把女性和男性这两种性别,分别与优美和崇高的特点对应;在最后一节里,康德讨论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不同特征。需要说明的是,后面两节的讨论从今天的视角看来,是比较失败的,第三节里有不少看起来很大男子主义的看法;而最后一节对不同民族特点的概括基本上都来自道听途说,非常草率,而且带着明显的欧洲中心主义色彩。

接下来,我们不按照这四节内容的顺序进行解读,而是沿着“优美”与“崇高”这两条主线,对书里重要的内容做一下梳理。最后,我们再把“优美”和“崇高”合起来,看看它们与道德的关系。

第二部分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康德笔下的“优美感”。

“优美感”是一种比较简单的、迷人的、令人愉悦的感情。能够让人产生这种感觉的东西,可以是优美的环境和美妙的自然风光,比如花园里修剪整齐的树木,溪水蜿蜒牛羊成群的山谷;可以是一件精巧的工艺品,比如一件釉彩完美的瓷器,或者雕刻精良的玉器;也可以是诗歌中对美好事物的生动描写,比如荷马对爱神美貌的赞美,或者陶渊明对桃花源的描写。

这就是我们要解读的第二点,康德对“优美”的诸多“观察”。他认为“优美”这种感情相对简单,会让人感到轻松愉快,美丽的景色、精美的物件、活泼的青年、轻松的喜剧,都是能够给人带来优美感的东西。女性是“优美”这个词的最好体现,而法国和意大利人是最能代表优美感的民族。

第三部分

说完了优美感,我们再来看看“崇高感”。

相比优美感,崇高感就复杂多了。让人产生崇高感的事物通常都是比较大的,或者是体积巨大,或者是主题宏大而严肃。这种感情也会令人愉悦,但这种愉悦从来不是轻松惬意的,而是经常会混杂着一些并不完全正面的情感,比如说恐惧、忧郁、孤独等等。

 好,这就是我为你解读的第三点,康德对崇高感的“观察”。相比于优美感,崇高感是一种复杂得多的情感,不同类型的崇高感,在愉悦里面混杂了恐惧、忧伤、孤独、惊叹,甚至优美。在两性之中,男人代表了崇高的气质。而西班牙、英国和德国人是最有崇高感的民族。

第四部分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康德如何从“优美”和“崇高”这两个审美问题,上升到了对道德问题的讨论。这也是《论优美感和崇高感》这本小书非常有特点的地方。

在康德成熟时期的作品里,道德和审美是截然分开的,有着两套完全不同的逻辑和机制。而在这本书里,审美与道德不仅是相通的,审美甚至直接指向了道德。

康德说,有一些善良的品质是优美的,他特别提到了同情和殷勤这两种感情。

同情会让人对他人的苦难感同身受,想要施以援手,而殷勤就是想让别人感到快乐,这会让人们的社交活动更加顺畅。这些感情可以产生出美好的行动,我们也会赞赏拥有这些情感的人有一颗“善良的心”。但是这些情感往往是偏狭的,只能针对身边的个别人。比如说,我们更容易同情一个记者做过深度报道的贫困家庭,并乐意捐款捐物,但是却可能会对贫困人口的总数毫无感觉。

此外,同情和殷勤这样的感情还有一些盲目和软弱,容易被利用,导致道德上错误的行动。比如同情可能会泛滥成灾,影响人的客观判断,而殷勤很容易变成谄媚,或者小团体里没有原则的相互包庇。因此,同情和殷勤虽然美好,也有可能成为道德的准备和辅助,但还并不是真正的德性和道德。

要拥有真正的德性,光靠“优美”的感情是不够的,一定要有“崇高感”的加入。而这里的“崇高感”就表现在,依据普遍的原则行动,这些原则不是针对某个人,或者某个小团体,而是对所有人都适用。从这些普遍原则出发决定如何行动的人是崇高而可敬的,人们也会赞赏他们有一颗“高贵的心”。那么这种对普遍原则的崇高感觉是什么呢?用康德自己的话说,这种感觉就“活在每个人的胸中……它就是对人性之美和价值的感觉。”也就是说,普遍的道德原则,来自我们对人之为人的绝对价值深信不疑和绝对尊重。

同情和殷勤这两种“优美的感觉”是狭隘的、善变的、不稳定的,相比它们而言,对人性价值的“崇高感觉”是普遍的、牢固的和稳定的。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从审美向道德的过渡,也看到了从一种审美感觉向另一种审美感觉的过渡。

在康德看来,我们的道德可能会始于某些“优美”的感情,尤其是能够对别人的困难感同身受的感情,和想要给别人带来快乐的感情。但是这些还不够,我们需要从它们上升到对普遍道德原则的“崇高”感情,也就是对所有人之中的人性的尊重。这种对普遍人性的尊重,就是康德从法国思想家卢梭那里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关于康德有一个特别著名的故事,说的是,他每天都坚持着非常严格的作息时间,每天吃完午饭都是雷打不动的散步时间,邻居甚至可以用他出门的时间对表。康德这个严格遵守的作息时间只有一次被打破了,原因就是他看卢梭的《爱弥儿》看的入了神,这之后康德就在书房里放上了卢梭的画像。

康德在很多地方都表达了对卢梭的敬意。在他那本“定制版”的《论优美感和崇高感》的笔记里,我们就能看到最直白的表达。他说自己曾经非常执着于人的认知能力,“有一段时间,我认为这就是人类荣誉的全部,我会鄙视那些无知的人的胡言乱语,但是卢梭纠正了我。这种盲目的傲慢消退了,我学会了去尊重人。”

在《论优美感和崇高感》有关道德的内容里,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康德从卢梭那里学到的东西,他把对人性的尊重当作了普遍的道德原则的最终来源。

我们通常会认为,审美和道德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但是康德在这本小书里,却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把这两个领域结合到了一起。审美与道德真的应该截然分开吗?这其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我们看到优美的山间溪水,遥望崇高的雪域高原,在欣赏这些自然之美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同时感到心灵受到了净化?我们观看令人发笑的喜剧,或者让人落泪的悲剧,在笑过和哭过之后,是不是也会想想,这些戏剧是不是讲出了一些人生的道理?当我们告诉孩子,随地吐痰很丑,而帮助别人很美时,我们是不是也在用审美的语言讲述道德?或许这才是康德的这些“观察”最能给我们启发的地方。

总结

康德的这本《论优美感和崇高感》就为你解读完了,我们再来总结一下几个主要的知识要点。

首先,这本书是康德“前批判时期”的代表作,也是康德本人非常重视的作品。

第二,这本书的标题如果用最忠实的方式来翻译,应该是“关于优美感和崇高感的观察”。这个标题里的每个词都很有讲究,不仅说明了康德要对当时非常流行的美学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且提示了他在这里使用的不是哲学,而是人类学的方式,对这两种感觉进行观察和描述。

第三,“优美感”是一种相对简单的,让人产生愉悦的情感,康德用了大量笔墨来讨论女性身上体现出来的优美感。

第四,与“优美感”相对的“崇高感”比较复杂,在愉悦中混杂了恐惧、伤感、惊叹等其他的情感,男性是崇高感的代表。

最后,我们讨论了康德如何从审美过渡到道德,“优美”的情感可能带来善行,但并不等于道德,我们需要从同情和殷勤这样的感情,上升到对普遍道德原则的感情,这种“崇高”的原则,那就是对人性的尊重。

撰稿:刘玮
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
转述:江宁

  本文转自得到APP,更好的学习体验请下载得到APP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邓晓芒: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主要在讲什么?
康德的终极关怀:人是什么?
伊曼努尔·康德
康德的“批判时期”的哲学是什么?
康德哲学精髓三大批判
以自然为中介:论一种虚化的现代性审美的可能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