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会一错再错?

为什么会一错再错? 3716次打卡


五月天在歌曲《咸鱼》里唱道:我不好也不坏不特别出众,我只是敢不同,我的人生就是一错再错,错完了再从头。也许放弃掉一些,活得更轻松,我却不再是我。我不愿一生晒太阳吹风,咸鱼也要有梦。

 

#本文不讨论「对」与「错」,因为对错在不同的人看来有时候是大相径庭的。只讨论人们在自知或不自知的情况下,为什么会重蹈覆辙。

 

高三的时候,我们老师经常安排做文综选择题。密密麻麻的选择题,总是做也做不完。不过到了后来,大家就会发现知识点的总数是有限的,题目经常会重复出现。随之而来便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我第一次做错的选择题,第二次出现在我的面前时,我会下意识地选择第一次选择过的错误答案。直到知道了正确答案,我才猛地一惊:自己犯了一次同样的错误!

 

为什么会一错再错?

 

其实,一错再错这个词的含义有两层。一层就是刚才我的例子: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样的错误。现实中还有这样的例子,比如有的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很好,但是一遇到关键性的考试(如期末考试、升学考试等)就会掉链子。

 

而另一层含义是,本来已经做错了,但是还要在这个错误的基础上继续做下去。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很多。比如,外出吃饭时菜点多了,你明明吃的很饱,可秉持着母上从小关于不浪费的教导,还是不停的吃,最后消化不良进了医院。所以,根据上面的分类,下面分成两个部分来说明一错再错的原因。

 

第一部分:为什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样的错误?

 

1、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实际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响。在我们平时的人际交往活动中,最初形成的印象往往对人们的认知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就是"先入为主"带来的结果。虽然这些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而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

 

同样地,同一道选择题,在第一次做完后,我们的大脑对错误答案形成了鲜明的第一印象。当再次遇到它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做出当时第一次见到这个题目时的反应,从而做出错误的选择。所以,当我们意识自己在犯同样的错误时,需要仔细区别正误,并认真思考、记忆正确的方法或答案。

 

2、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Murphy's Law),是一种心理学效应,是美国的一名工程师爱德华·墨菲作出的著名论断。墨菲定律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二、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三、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四、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有的孩子在一次关键性的考试中失败后,受到了父母长辈严厉的批评,或者这个孩子本身比较内向,对自己进行了严重的自责。那么孩子很有可能会在下一次关键性考试中害怕出错,从而变得紧张、害怕,甚至恐惧。越是这样,孩子就越是发挥不出自己的真实水平,造成再次掉链子的结果。所以,父母要对孩子的心态进行合理地引导和调节,多关爱、鼓励孩子。

 

第二部分:为什么我们已经做错了,还要继续错着走下去?

 

1、执拗

 

# 女儿:爸B,为什么上个月那个人来跟你讨钱,你说没有钱还他,这个月他又来跟你讨钱,你又说没有钱还他?

 

# 爸B:啊呀,爸爸要守信用嘛……

 

从心理学上来讲,意志是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较强的人,能不畏困难,长期坚持自己的决定。但是,有的人的坚定性太过坚强,以至于演变成执拗。执拗的人比较盲目,不能正视现实,也不能根据变化了的形势灵活地采取对策,更不能放弃那些明显不合理的决定。

 

2、自控力

 

从心理学上来讲,自控力是指善于掌握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我们一般会认为缺乏自控力是导致人们无法彻底戒烟戒酒的主要因素。而心理学家凯瑟琳·罗恩和凯思林·沃斯却指出,有时候这些不良行为正是个人成功地进行了自我控制的表现。

 

当我们第一次喝酒、咖啡时,可能会觉得挺难喝的;第一次抽烟也会觉得恶心。但人们抽烟、喝酒如果是为了达成某些目标,比如与社会认同或接纳有关,那么为了获取人际交往中的利益,人们会靠着自我控制去不断地做“不利于”自己的事。所以,那些具有较强自我控制力的人往往更加容易迷恋上啤酒、香烟这类东西,因为只有较强的自我控制才能克服一开始的那种不舒服甚至可怕的感受。

 

3、固着的行为

 

哥伦比亚大学的 Shu Zhang 和 E. T. Higgins (2014)认为在心理学中,根据一个人做事的态度,可以把人们划分为预防焦点(prevention focus)或是促进焦点(promotion focus)。预防焦点的人做事态度会倾向保守,尽可能守住拥有的,而不去追逐新的;而促进焦点的人则是会倾向去冒险、尝鲜。

 

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后发现:预防焦点的人,会有固着的行为,即使这个行为是错误的,他们同样会这样持续之前同样的行为模式。比如他们若在第一次面对陌生人时隐瞒了一些讯息,第二次也会有较高的百分比会隐瞒讯息。而一旦做了一个比较不道德的行为,他们就会倾向继续做不道德的行为。而促进焦点的人,则较少会出现这种状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墨菲定律学习心得
墨菲前言
为什么有人一错再错?
【需要了解创办企业的8个管理定律】
一错再错不肯改?与心理特质有关
墨菲定律:不敢尝试 是最大的错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