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华国粹武术易筋经-头条网

《易筋经》 ,武术内功专著。“易”是变通、改换、脱换之意、“筋”指筋骨、筋膜,“经”则带有指南、法典之意。《易筋经》就是改变筋骨,通过修炼丹田真气打通全身经络的内功方法。

《易筋经》 初见于明天启四年(1624),题为达摩撰,般刺密谛译义。据清人凌廷堪(1755—1809)《校礼堂文集》、周中孚(1768—1831)《郑堂读书记》和近人唐豪(1897~1959)《旧中国体育史上附会的达摩》等文的考证,见于明晚期的《易筋经》并非南北朝时天竺僧达摩所作,实为明人天台紫凝道人宋衡所撰。清道光以后有傅金铨、来章氏、宋光祚等辑本《易筋经》传世。

该书主要内容包括:易筋经经论、膜论、内壮论、阴阳配合论、内壮神勇外壮神勇八段锦、神勇余功、木杵木槌说、贾力运力势法说、十二式图等。

《易筋经》在膜论中提出:“夫一人之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内而精气与神,外而筋骨与肉,共成一身也。”并把精气神比喻为无形之物。筋骨肉乃有形之身,提出先练有形再练无形,练筋必须练膜,练膜必须练气的练习步骤和方法。

在内壮与外壮论中提出:“内与外对。壮与衰对。……内壮言坚,外壮言勇。坚而能勇是真勇也。勇而能坚是真坚也。……内壮既得,骨力坚凝,然后可以引达于外,盖以其内有根基,由中达外方为有本之学,练外之功桀此八法……。”

从理论上提出了内、外修练的辩证统一观点,制定了先练有形,然后无形;先内壮,而后外壮的练功步骤。并创编了“外壮神勇八段锦”、“易筋经十二式”、“木杵术槌”、“彀袋功”、“揉腹功”等功法,丰富和发展了传统导引术。《易筋经》在少林寺僧和民间武术传习中流传颇广,被视为武术气功文献的重要著作。

注:本文来源于中国武术协会全国校园武术教育平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达摩易筋经(版本二)-
达摩易筋经【文字】
少林易筋经之韦陀十二式视频(释延祥示范)
峨眉秘宗易筋经 练本功,内劲足,筋骨强,耐重击,断砖石,神勇无比
《易筋经》功法福利:易筋、易髓收藏健体
内功十三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