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位澳洲妈妈对阅读,兴趣和成功的心得
Uluru有话说

Uluru生活的澳洲一向被大家认为自由轻松。殊不知在华人的圈子里孩子的教育发展问题仍是头等大事。不仅学区房买卖得火热,口碑好的补习班也人满为患。考OC班,精英中学的讨论也时常挂在华人家长的嘴边。但是到底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成功的定义又是什么,来自澳洲的华人妈妈JuliaTung给出了她的心得。


文:JuliaTung Uluru已经取得JuliaTung的转载许可。

关于阅读的词汇量

听 许多网友的描述,爱看书的孩子不在少数啊,包括我儿子。他也是喜欢看书,似乎男孩子看书都有相似的特点,就是速度快,刚开始上小学的时候是从最低级的读物开始,一年级的时候已经突飞猛进到可以看哈利波特的书了,从一年级下半年开始看没有图画的文字书包括 Space Scout, Zac Power, Boy vs Beast, Battle Boy, Beast Quest (光是 Beast Quest 整套大约80本)的系列书,其他书籍包括学校每天带回家的读物,每周学校图书馆借的书,自己买的忍者龟,乐高忍者go,trouble twisters,林林总总跟卡通电影有关的小说,杂志,不计其数。粗略估算一下,从一年级开始,每年阅读量应该达到两百本100页左右的纯文字书。随着年龄增加,阅读量呈几何级数递增。


我和老公也没有检查儿子读书是否理解一些单词的意思。的确,孩子看书追求的是故事情节,所以他们看得快,许多单词当然是不明所以的,但不影响对故事的理解。如果家长用 OC 的阅读考试水准去测试孩子的词汇量,就会很受打击:啊啊啊,看了那么多书,原来都是不理解的呀!有看没有懂啊,看了书什么都学不到等于零!考试也同样成绩不好啊!

可是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对待这个问题。孩子看书是他的兴趣,我的考虑是,我不应该把任何检验的标准放进阅读里面去。阅读是一辈子的事,是一项爱好,期望从阅读里面得到的,应该仅仅就是快乐,就是这么简单。一旦阅读跟考试成绩挂钩、跟单词量挂钩、跟阅读理解挂钩,阅读就不再成为乐趣,家长要求孩子必须从阅读里面“得到什么”收获,本来100%的快乐(跟着故事里面的人物冒险,体验故事里描述的另一个世界,感受故事人物的内心思想,等等),因为家长布置了查字典、了解一些单词的意思、提高阅读速度等等的“额外作业”,乐趣变成了90%,80%,甚至70%,60%......阅读变成了任务,再也不是无忧无虑纯粹的娱乐活动了。就像我小时候看金庸的武侠小说,追求的是情节;我现在看电影,看电视剧,就是为了哈哈一笑,放松一下。如果让我看着武侠小说,同时分析作者优美的文笔,学习成语;或者看着电影电视剧的同时要学习英语表达法,那就达不到放松的目的了,有何乐趣可言呢?

当然,日常生活的身边例子中,并不排除有些人使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在寻求乐趣的同时达到了学习的目的,但是这也需要这个人本身有这样的兴趣,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对他有效果。就像有个足友在另一个帖子所说的,孩子看书看到哪个字不明白,自己主动就会去查字典,那是因为这个孩子本身有对新词汇的求知欲望。可是我认为,每个孩子的学习习惯、对知识的吸收方式都是独特的,这个孩子这样的学习方法好,并不一定每个孩子都要像他这样学习才能“好”,并不是说为了孩子“好”,家长就一定要求孩子阅读的时候设立目标,为的是增加词汇量,所以要求孩子去查字典。我还曾经听说过有家长要孩子把学校每天要求带回家的读物背诵出来,简直太不可思议了。本来阅读是为了乐趣为了放松,老师让孩子带书回家,是为了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家长的做法却南辕北辙,把孩子阅读的兴趣“扼杀”在了萌芽状态下。试着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妈妈让他背书,其实是给他额外布置了功课,而且还不是同学们个个需要做的功课。孩子怎么可能对阅读有兴趣?简直就恨死阅读了。因为阅读=背书=枯燥无味,让他失去了玩乐的时间。

刚才我说过,每个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对知识的吸收方式都是独特的,对别的孩子很有效的阅读训练方法,不一定适合你自己的孩子,这也是为什么100个孩子参加补习班,100个孩子考上精英中学,100个孩子考上大学,他们走出社会之后,人生的道路有100种不同的原因。如果说,一个孩子看了100本书,能写出文笔优美的文章,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可能不仅仅因为他看了这100本书。另一个孩子可能看1000本书才会达到这样的写作水平,甚至有孩子看一万本、看十万本都写不出像样的文章,永远用不到有文采的词汇。但是,能否从这些案例得出:“读书多也没有用”的结论呢?如何去界定“有用”,“没用”?读书是终身的习惯,可以是吸收知识的手段,也可以是陪伴终身的生活乐趣、生活调剂品,难道只有 OC班考试过关,或者 HSC 的英语科拿到高分,才能说明孩子多年的阅读是有用的吗?由阅读产生的、沉淀于个人性格特质里面的微观意义,是否能用简单机械的几场考试去定义呢?

相信在这个年代,孩子不玩、不接触 iPad, iPhone 游戏基本是不可能的吧?而且我身边还没看到任何一个孩子能抵制游戏的诱惑的,我儿子也是爱玩的,不过他没有上瘾,我们给他的规定是每个星期周末的时候可以玩半天的游戏机,但是只能玩一个游戏。如果想玩另一个游戏,那要等到下个星期才玩。由于他已经形成了固定的阅读的习惯,虽然游戏他也很喜欢玩,每个周末一早起来就去拿游戏机,但是那半天时间结束之后,他觉得自己玩得尽兴了,其它时间还是用于做别的事情,比如阅读、打球、骑车等等。放假的时候,如果当天没有安排,他早上起床可以先在床上看书三四个小时再出来吃早餐。对于我来说,我不喜欢儿子沉迷游戏机,而阅读正好填补了他的时间,这样的收获已经足够了。我儿子和 网友提出的问题一模一样,同样词汇量不大,同样写作不好,但是我没有焦虑。阅读可以让他受益终身,无论将来他过怎么样的人生,有书为伴,他的世界将会是缤纷多彩的。


关于孩子的兴趣

我把自己也归类于羊妈的一员。作为羊爸羊妈,我深刻的理解我们让孩子学习课外兴趣不是为了以后出人头地。比如学钢琴,是为了培养音乐鉴赏能力,而不是为了成为郎朗李云迪;比如学画画,是为了培养艺术细胞和艺术鉴赏能力,而不是为了成为凡高米开朗基罗;比如学习跆拳道是为了强身健体顺带有需要的时候进行自保,而不是为了成为成龙李小龙......林林总总,不一而论了。

但是羊爸羊妈有一点很困惑,为何要孩子保持那一点点兴趣那么的难呢?以钢琴为例吧,我认识的家长都让孩子学钢琴,无论男孩女孩。有些孩子坚持下来直到大学,有些孩子学了几年忍无可忍最终放弃了,但由于父母不够“虎“,手腕不够强硬,孩子长大之后绝大多数都放弃了钢琴。这是因为在坚持学习的过程中,充满了艰辛和泪水,对孩子来说是痛苦的回忆。可是父母很冤枉:一开始明明是孩子自己说要学的,但是学了一阵子之后,觉得练习枯燥了,不想继续了,父母觉得既然你开始了,怎么能说不干就不干了呢?怎么能遇到困难就退缩了呢?这时候父母说再坚持一下吧,不能轻言放弃,结果一坚持就很多年过去了,到了最后,父母和孩子不明白自己是为了什么去继续学。放弃,其实做远远比说困难多了。只要不是对钢琴反感到天崩地裂的孩子,往往也不是那么容易说不弹就不弹的,当孩子说放弃一样“兴趣”的培养时,他其实已经没有兴趣了,但是有一些跟兴趣无关的东西让他不能轻易放弃而一直学下去,那是他的负疚感。他内疚于自己开始表现出的兴趣,让父母花了钱让他去学习,但是马上表现出的厌学态度让父母失望,他担心他放弃了这一样,同时会失去父母对他的信任,将来他再有别的兴趣时,父母不再轻易让他去学。孩子能够敏锐地捕捉到父母的情绪,而且我相信不少父母常常不经意会用这句话来打消孩子想放弃的念头吧:既然已经交了钱了,再怎么样也要学完这一个学期,不然学费就浪费了,爸爸妈妈赚钱也很辛苦的。不能每件事情都怕苦,一有困难就放弃,如果学完这个学期还是不想继续,我们就不学了。但是孩子是有惯性的,需要 routine 的,如果一个学期下来,他的作息时间已经安排好了,固定了,下个学期真的就不学了吗?到时家长再问,孩子往往仍然会说:还要学。但是支持她学下去的动力是什么呢?其实是一种生活习惯,就是每个星期到了这个时候必定是要上绘画班的,这是他固定的作息时间表,失去了这一项,孩子觉得生活的安排空缺了,有点无所适从了。

仍然以学钢琴为例,经常碰到的另一种情形是,刚开始很有兴趣弹的,但是难度上去了,要求孩子花在练琴的时间越来越多,孩子很辛苦,有挫败感,有时候自己弹的时候只弹简单的,难的不练,琴艺没有提高反而下降,去到钢琴老师那里上课,弹不好,老师批评,孩子伤心,更影响了学钢琴的兴趣。而且这首曲子弹不好,上课还要同样的曲子反反复复地再教,父母更挫败,每次上课交钱,学不到新的东西,责备孩子回家不努力练琴,浪费时间浪费钱,为了避免浪费,回家之后每天督促练琴。在这里我仍然说的是羊爸羊妈的态度,因为羊羊们对孩子学钢琴没有要求,不需要孩子考级,不需要出成绩,但是学钢琴学到这个程度,乐趣在哪里?这种学习又能走到哪里?

也许,让孩子学习兴趣班,羊父母不是要出成绩,但是我想,在不自觉的情况下,父母仍然希望自己花出去的钱是“物有所值”的。虎爸虎妈希望的物有所值是去卡耐基音乐厅表演独奏,是去悉尼歌剧院开演奏会,羊爸羊妈希望的物有所值是“孩子培养出兴趣,提高修养”,其实本质是一样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了而已。可是兴趣班的真意——兴趣呢?似乎被忽略并且摆在了一个不甚重要的位置上,被其他许多考量给掩盖了本来的面目。可是我觉得恰恰这个兴趣,才是所有关于兴趣班学习是否要继续下去的疑问涌现出来时,要考虑的唯一因素。

这个世界上,兴趣爱好千千万万,千奇百怪,学不完,学不遍。唯有乐趣,是产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的根源所在。人家玩游戏都能玩出一个程式,卖给网络公司,年纪轻轻坐拥几百万身家;X-men 金刚狼的扮演者 Hugh Jackman 以前可是个酒保;今天默默无闻的街头卖艺民间艺术家,明天可能是出几十万张唱片的大明星。我们今天可能对身边的一个小人物嗤之以鼻,保不准明天他就变成大人物了。当然别人的成功不可复制,我想表达的思想是,我们不要小看自己的孩子。他们每个人都有才华,这才华可能深藏不露,他们的兴趣有可能因人而异,他们的成就可能不能在三岁时预测,但有可能在60岁时爆发。孩子的成功,不是因为父母在他们小的时候引导了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坚持了自己的兴趣,而是在她生命的某个阶段,他顿悟了,发掘出自己对某一方面事物的激情(passion)。没有激情,在那个领域无论坚持多少年,都不可能有质的突破的。如果孩子对某样才艺感兴趣,父母怎么会需要逼他学、逼他练呢?他做这些事情本身就感受到极大的快乐,就像玩 Lego,玩 iPad 一样,你想叫他停,他都停不下来。

父母要做的唯一的事,就是陪着自己的孩子玩,听他告诉你他喜欢的事物,感受他尝试与你分享乐趣的心情。不要担心别人的孩子游泳能游800米而我的孩子连浮水都不会,别人的孩子钢琴八级我的孩子一样乐器不碰,别人的孩子看世界名著我的孩子只看漫画书......那是别人的孩子,你眼里只需要专注于自己的孩子就好了。只有专注于孩子,才知道孩子需要的是什么。他也许不能游泳 800米,但他仍然是你独一无二的孩子。


关于输赢

我也要说一个觉得独生子女比较难搞的问题,不知道是不是家里只有一个孩子的朋友都或多或少有这种情况,就是孩子特别输不起,这一点也让我很头疼。

我知道可能小孩或多或少都有竞争意识,都想自己成为那个“最好”。但是我儿子这种“要赢”的意识太强烈,经常让我产生他是不是不正常的困惑。以前我看过一篇文章,说的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就是说孩子是什么样的,都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是爱她的,不因为他做任何事、说任何话、得出任何成绩而有所改变。

我自问在这一点上做得还算好的了,对儿子的赞扬足够多,关注也够多,孩子希望自己是最好的,其实是希望得到认同吧!但是我觉得从我们的做法里没有,或者说尽量没有表现出对他任何的不认同。可儿子在学校参加体育运动跑步又说自己跑得最快,写班级周记看同学写了两页他就非要写到三页,同学阅读的书籍比他高一个小等级,一直念念不忘,说自己其实阅读水平比他高,老师就是非不让自己升级,打球就说自己姿势最标准,最明显就是在家里,我游泳游个100米,他一定要比我多游10-20米,我们跟他玩所有的棋类游戏,输一次哭一次,无论是国际象棋、中国跳棋、扑克牌、大富翁......甚至只要发现自己开始落后就大哭(比如大富翁,他必须全程钱都要比我们多,一旦要交租或者买地买贵了就开始不爽),小的时候不觉得,大到十岁了还是这样我真的忍无可忍,以至于现在我和老公都不愿意跟他玩任何这类的游戏了,我们的说辞是:玩游戏是为了开心,如果玩了反而难过,那不如不玩。他自己还不长记性,今天闹了我们不玩了,过几天又喜滋滋地搬出来邀你跟他玩了。我和老公从来没有灌输过他“要赢”的理念,我们本身自己也是很随性的人,好胜心也不强,不知道小孩这样的好胜心是怎么来的呢?我想想自己小时候跟父母下棋,输了的时候悔棋,或者不甘心要求再玩,但是也没有说输了就要哭啊!也说了很多次道理,比如我们不需要他拿第一,参与了过程,得到了乐趣就行了,人总有自己擅长的和不擅长的,没有必要每一样都比别人好,这也是不现实的,人无完人嘛!但是他都听不进去。有人跟我说这是因为独生子女太“独”的原因,我自己也是独生子女,小时候也是尖子,长大了自然发现天外有天人上有人,很自然地就接受了有人成绩比我好,跑步比我快,长得比我漂亮......的现实。 是不是随着年龄增加人就会看开一点了呢?

记得前一阵子看《爸爸去哪儿》,有一期石头被代理村长问道“觉得爸爸爱不爱你?”石头就说:“也许有时候爱我吧......” 那种不确定的态度让郭涛震动不少,虽然“偷窥”完之后郭涛也亡羊补牢地跟石头表达自己的爱意:爸爸当然爱你啊!但是光是言语怎么能抚平孩子内心的创伤呢?在节目里,郭涛不止一次对石头的教育表现得很“拙”,比如不小心把水洒在被子上被说成“你怎么老是犯这种低级错误呢?” 比如大家玩游戏的时候石头不爱参与,郭涛当着众人的面去叱喝惩罚石头,没有给小孩面子。所以孩子不确定自己爸爸是否爱自己,因为爱意的表达方式出现了问题。由此想到,如果自己平时对小孩恶行恶状,稍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就喝骂,甚至打孩子,转过头对孩子说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是爱你的表现,孩子怎么会不困惑呢?

这么久以来我一直在为做到这个“无条件的爱”而努力,希望给儿子传达一个信息,无论你怎么样父母都爱你,所以你不需要按照我们的期望(事实上我们对他是没有任何期望),做任何讨好我们的事,但是品德方面的教育不能忽略了。可是就是这个输不起的问题,我不知道要怎么教了。


关于才华

记得昨天看到一位家长说,没发现自己孩子有任何天赋。我说了一句家长不一定要当伯乐,或者也当不了。说完这个之后我想到一点:这个天赋才华,似乎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解。

比如在古代,唱戏演戏的人被称为“戏子”,身份是极端低下的。戏子的孩子也只能是戏子吧,就算多有才华都是上不了台面的才华;可是在现代就不同了,唱歌演戏就可以当明星。以前梵高活着的时候穷困潦倒,现在他的画是无价之宝,怎么他的才华在活着的时候没被赏识呢?这么说,只有被当代社会认同的才华才能称之为才华,或者还得加上一条“名利双收”才行。

但是事实上全世界这么多人,才华被认可的毕竟还是极少数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所以,这些绝大多数人的父母,要一开始就承认自己的孩子很平常、很普通、不出色、没才华、没天赋,很难,但是到了最后似乎又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可我却觉得,每个孩子其实都并不普通、并不平凡。她肯定有属于自己的才华和天赋,只是还没有显露出来,又或者是那样的非主流,以至于没有人认为那是一种才华,包括她的父母。

我想起婆婆跟我说老公小时候的一件事,现在是当作笑话来听听啦!当年青春期的时候,我老公有一段时间沉迷台球,每天午休和下课的时候就去打。当时的规则是你打赢了就可以一直打不用给钱,老公可以说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当然只限于他那个街区的那所俱乐部)。婆婆原来不知道,后来街坊跟她说你儿子好厉害啊,打台球不用钱,个个都打不过他。可是婆婆认为这种东西是玩物丧志,读书才是正经,所以勒令老公停止,当然也有发现他偷偷去玩的时候,被吊起来打,整得很惨。现在婆婆喜欢看体育,说起奥萨利文或者丁俊晖,就会嘀咕两句我当年不懂,要是给我儿子好好培养的话,也不见得就比他们差了......当然现在说这个就是大家笑笑了,反正说什么都晚啦,可是当时怎么知道呢!当年那样的社会风气,谁会想到打台球也能赚大钱对不对?不过就算培养了,我老公说不定最后也不一定就是那块冠军的料,但是总会不经意地想:可能当年如何如何,现在就真的会如何如何?所以呀,父母们,你们孩子现在对某种东西表现出来的才华可能是冷门,但这可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啊!说不定到了明天就一切都变得不同了。何不保护好那份才华呢?就算最后都没有名利双收,孩子也当了个开心的普通人。普通人又怎么啦?我特别赞成王朔的那句话:“当个普通人不丢人”。孩子呀,别的人不认同她没关系,如果连自己的亲生父母都不认同自己那他还能依靠谁?


关于快乐

快乐因人而异吧!对杨澜的孩子来说,快乐当然不是吃饱穿暖。对穷苦人家的孩子,过年的一件新衣,或者平时的一袋薯片可能就是快乐了。快乐很难对所有人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要我说的话,快乐是一种把令自己愉悦的状态无限延长,把令自己难过的状态无限缩短的能力。

比如一对夫妻离婚了,在财产分割的问题上产生了争执。女方认为自己对家庭作出的贡献应该分得一半身家,而男方认为她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只愿意支付 1%,女方认为这是对她的侮辱,于是双方对薄公堂。双方经过多次的取证,提堂,上诉,律师费和出庭费已逾百万,其实一开始双方坐下来心平气和讨论的话,女方只要五十万已经可以满足地离去。

这个例子里,男女双方都不快乐。不快乐的原因是男女双方在分开的时候用了消极的态度去处理双方的关系。其实换个角度来说,离婚不完全是坏事,双方在一起也曾经快乐过,不能在一起继续生活那就分开寻求自己的幸福,分开的同时仍然可以感激过去对方为自己做的一切。退一步海阔天空,虽然感情的破裂让双方身心受创,但是分开后美好的明天还等着自己,好聚好散嘛!可是事例中的双方宁愿要争着一口气,不能潇洒的走开,抱着“宁愿把钱拿去打官司也不让你好过”的想法,进一步伤害对方的同时也在伤害自己,浪费更多的金钱和时间,令自己不能从上一个失败的婚姻走出来。这时候,双方失去了让自己快乐的能力。

因此我认为,作为父母,我能带给孩子的快乐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我尝试在自己的教育里带给孩子懂得寻求快乐的能力。性格决定命运,人在做出任何决定的时候,其实他的处世方式受到自己人生观的影响。所以为什么有些人会“看不开”,有些人就相反。那些快乐的人,不是他们幸运,一辈子都遇到开心事,也许他们没有告诉别人,自己在人后遇到的艰辛和困难。分别只是他们拥有更强大的快乐的能力,使他们容易跨过人生中一道一道地坎。


我更倾向于用“开心”来理解“快乐”,就是心情开朗,过好每一天。当然令自己愉悦的事物只是一下子,不过快乐的能力就是要让那种一下子的心情开朗尽量延长。每天我会想一想自己已经拥有的幸福,让自己开心,于是快乐的感觉就会伴随我更久一些。现代的社会已经太忙碌,何不停一停、想一想,慢活一下?

冬版问我怎么培养孩子这么有上进心?这个问题还真的身边不少人问起过。有些朋友说,你当然可以淡定,因为你孩子本身就有上进心;有些为如何安排悠长的学校假期伤脑筋,就说我命好,说你生的儿子好弄啊,每天呆在家里不喊闷,看书看半天,游泳游半天,一天又过去了,可是我孩子坐不住啊!我说你不要把你孩子跟我孩子比较啊!我儿子说好听是有上进心,说不好听是过于争强好胜了,天生如此,从来没有培养过他”争上游“,父母也不是这种性格的人,事实上我和老公本质上是十分随遇而安的。但是孩子生成这样,那就接受、引导,让他放松一下自己的脚步,不要逼得自己太过、对自己过于严格。有这种孩子的好处是父母事情比较少,自己的时间空间都多。坏处是孩子一板一眼,严于律己的同时也严于律人,作为小孩非常不可爱。

有时我也会想,如果我生的孩子是像朋友那样的好动的孩子会怎样呢?答案是,其实也没什么。虽然我和老公基本上属于“宅男宅女”,没有需要的时候连房子都不想出去,有了这样的又静又宅的小孩,正是投其所好。如果我的小孩比较好动,那当然大人就会辛苦一点,需要多花点心思找些室内室外的活动给孩子参与,有些可以和大人一起活动(比如社区一些工作坊),有些像童子军这种可以把小孩放下自己走的,还可以参加社区球队、武术、运动项目,这要看孩子兴趣了。反正好动的孩子总是会对各种体能活动表现出更大的活跃性的。虽然这跟我们作为家长本身的爱好不同,但因为是自己的孩子嘛,我可以 100% 接受和包容,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习惯迎合孩子的需要。

我发现本身天赋使然,自己一个人钻研就能得到极大快乐和满足感的孩子除外(虽然是虚构的,不过我所指的天赋是类似《足球小将》里大空翼,就是从小就知道自己喜欢和擅长足球,一直往“去巴西踢球“这个目标而努力的那种),其实许多孩子对事物的兴趣和乐趣来源于父母的共同参与。简单的例子就是:让孩子自己下水游泳,父母在旁边看,他的乐趣比不上跟你一起在水里游;让孩子去看电视,父母自己可以忙着做饭打扫卫生,他的乐趣比不上跟你一起看电视讨论故事情节,或者帮你准备饭菜和打扫。我见过有家长因为自己的事情“忙”(忙洗衣、做饭、打扫、打麻将、打扑克,等等),吃饭的时候给孩子装一份,放在客厅里的电视机前,打开动画片,说:你自己在这里看电视吃饭。或者买个 iPad 给孩子,父母在饭厅跟朋友吃饭聊天打牌,跟孩子说你到一边去玩 iPad,不要吵我们。我看着小孩子孤孤单单地在厅里自己吃饭看电视,或者孤零零的坐在沙发上打游戏,因为寂寞,时不时跑进饭厅找父母要这个那个零食,正餐却并没有吃下去多少。我就想:他看电视玩 iPad 完全没有限制,想看什么节目想玩多久游戏都可以,可他快乐吗?有时候父母需要做的事情不需要多,每天能坐下来陪孩子玩15-30分钟孩子就很满足了。像那个孩子,我陪他看看电视,问他 iPad 游戏里面的问题,他都很开心地告诉我,可是他说他父母从来没有这个时间陪他做这些。我也尝试跟他们提出,比如妈妈可以少拖一遍地板,或者爸爸可以少打一局扑克,可是父母觉得这并不重要。

所以说到迎合孩子,首先没有任何父母是不爱孩子的,可是在“迎合”这一点上有时有些父母真的挺拙劣。孩子要买什么就买什么,吃东西没有规矩,这些方面父母什么都迎合,没有底线;可是说到迎合一下孩子的感情和心理需要,却连一点点陪伴的时间都欠奉。我所谓的迎合,是指孩子的性格特点。孩子好静,父母好静,大家轻松;孩子好动,父母好动,一起出去活动也轻松;孩子好静,父母好动,父母痛苦一点;孩子好动,父母好静,父母辛苦一点。但是自己的孩子嘛,有什么不能为他们做的呢?父母既然都能为孩子做这么多事了,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习惯又有何妨?一点点改变,对孩子的世界会产生大不同。再说了,其实父母能迎合孩子需要的机会不是很多,孩子懂事能跟你交谈,能对事物表现出喜好的时候大约四五岁,到了小学高年级和中七的时候,大约十二三岁,已经慢慢形成自己的社交圈,那时候与父母的关系就没有小时候亲密了。在这七八年的时间里,父母其实就是孩子的整个世界。


看王朔访谈后的感想

今天还是说一下我一直想谈的关于王朔那个访谈的个人理解。主要对以下三点我印象比较深:

1. 当个普通人不丢人。首先作为普通人,我当然希望自己成为不普通的人;其次,就算我普通了,我孩子最好还是能够不普通;最后,孩子还是普通了,孙子孙女估计也就轮不到我来插手了。但是说不定可以旁敲侧击,鞭策一下孩子,隔山打牛说不定也能鞭策一下孙辈。但是从功利的角度来考虑,其实这种考虑是不科学的。我孙子出名了估计我也没多少年命去享受了,我辛苦培养后代那么多年干嘛?要有什么追求,就自己去追求;想享受就趁年轻自己去享受,自己做不到不要想着依靠自己孩子替我做到。

我自己成了普通人,也挺快乐的啊,没觉得丢人。我孩子当普通人当然也不觉得丢人了,如果觉得他丢人,我们作为他的父母早就应该为自己没有成就而羞愧得无地自容才对。我对我的孩子是没有要求的,养育他就是为了享受为人父母的过程。但是他可以当个普通人在社会上默默无闻地生活,却不能去伤害别人,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有朋友不赞同我的做法,说你不送孩子学这个补那个,是因为你孩子上私校,你不用补习,孩子也能上个校风好的学校。但是问道小孩长大之后有什么规划,我说没有规划,甚至上不上大学都随他,我们家对学习和生活的资助只到12年级,好多人不相信。因我们家不是富豪,人家不相信我们花几十万学费让孩子上个私立学校就是为了出来当个普通人。我没有跟朋友说的是,我不担心儿子中学毕业之后怎么样,因为我觉得一个18岁的年轻男孩子,走出社会,是个青壮劳动力,失业什么的也失业不到他头上去,打个什么工赚不到一两万一年的?养活自己完全不成问题。再怎么说在澳洲长大的孩子,英语交流无障碍,考个驾照,基本上多数工作都可以胜任了。实在不行,凭我和老公几十年澳洲生活阅历,介绍去工厂当包装工、接线中心当客服,子承父业帮他爸打打工也可以啊!但是前提是,无论什么工作,也要这孩子愿意去干才行。如果他这嫌辛苦那嫌钱少,宁愿窝在家里也不愿迈出那第一步,有多高学历多好的前途都没有用。这勤劳肯干的品质哪里来?当然就是要家长从小教,没有不劳而获,万丈高楼平地起,一步一个脚印是正理。说句不好听的,我儿子大了去领 Centrelink 的福利我都没意见,我自己来澳洲还从没没享受过社会福利的待遇呢!现在 Centrelink 也不好领了,领着新开始津贴政府会拼命给你找到工作的,找不到工作的时候每周领的福利给我交交房租伙食还是绰绰有余的,起码我把孩子养到成年了,他成年之后的生活不应该再由我们负担了吧?不过我不敢在人前大放这种厥词(所以在论坛上说 ),否则人家觉得我们脑袋有问题。

话说回来,王朔自己不是普通人,就说“我只想女儿当个普通人”,是不是太矫情了一点?我觉得不会啊,说不定这就是他内心真实的想法呢!作为普通人,我是不能体会非普通人的感受的,或者是他自己算是个名人,他反而不希望自己孩子生活在父亲的光环和影响之下。就像比尔盖茨,他的孩子从来没有出现在公众的视线里,就算他走在你面前你都不认识。保密成那样,不就是希望他的孩子像个普通人一样生活吗?而不是被看作“比尔盖茨的孩子”。当然也有喜欢让孩子从小生活在公众视线之下的父母:Beckham 夫妻,Angelina Julie 和 Brad Pitt 夫妻,Tom Cruise 和 Katie Homes 夫妻......Tom Cruise 和 Nicole Kidman 的养子养女早年就已经开始拍电影,进入演艺圈发展了,后来的小女儿 Suri,只不过从小喜欢穿着高跟鞋,就有好事之人拍个特辑,还连篇累牍阐述为什么她从小就穿高跟鞋,是父母经纪人吸引眼球的包装手段还是她从小就有审美天份,从小穿高跟鞋对儿童发育的好处和坏处......不是普通人的苦,普通人是感受不到的吧?我从来不看别人拥有什么,看的是自己有什么。我相信上天很公平,人生总是有得也有失,我羡慕人家的富有,人家可能羡慕我的洒脱自由。

2. 孩子要包容,孩子没有错误。非常赞同,这一点我自己有深刻体会。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儿子做事很拖拉。早上起床之后只是吃早餐、刷牙上洗手间、换衣服收拾书包这几件事,他做两个小时都做不完。最不好的是他迟了回学校会抱怨我们,会哭会发脾气。我们每次都很生气,因为在迟到之前我们多次提醒催促过,所以就会跟他吵,说他自己做不好还要怪别人。所以每天我们上学的时候都是不开心的。我们也曾经试过别的方法,比如说规定做每件事的时间是多长,像军训一样,也是不管用,开头几天有效,日子长了就失效了。后来我看了这句话:“孩子没有错误,只有不成熟。如果孩子出了问题,那是父母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不是孩子本身。”我们尝试改变自己处理事情的态度和手法,找孩子谈了一次,表达出第一、他现在已经长大,我们相信他有足够的能力自己安排好上学的时间,所以我们以后再也不提醒他时间了。第二、强调上学是他的事情,早到或者晚到对父母没有影响,所以如果他晚了,应该为自己负责,而不是怪父母不提醒。从那天之后,我们早上就一句也没有再提醒过儿子上学的时间了,刚开始还是很慢,每天都迟到,每天发现迟到的时候哭着出门。我们内心焦急煎熬,表面还要不动声色。直到两三个星期之后,他早上终于自己学会了如何安排时间,可以在准备好一切之后提早半个小时回到学校,我们家早上再也没有鸡飞狗跳了。这只是一个例子,其实相似的情形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总是以不同形式不断出现,每当孩子“屡教不改”的时候,我总是套用这句话,静下来想一想,是不是我们的教育方法不对,换一个方式去对待,百试百灵。我跟人家介绍经验,人家就说那是你孩子听话,我家的就不管用。我提议的方法,人家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做不到。那我就没办法了,如果父母都没有那个毅力去做、去改变,父母都可以轻言放弃,那还怎么指望孩子有那么大的毅力去做到?言传身教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3. 最碉堡的一句:成功就是挣点钱,让 SB 们知道?如果这样就叫做成功,我也不要孩子成功。首先要挣钱,其次挣钱之后不能不声不响,要别人都知道。这还不够,知道了的人还需要是 SB,才会觉得你成功了。如果孩子成功就是达到这三点,那算了,我自问做不到。挣钱还是相对容易的,读书好一点,找个工资高些的职业就可以了;要别人知道也相对容易,反正自己和父母亲戚朋友多宣扬就好了;但是最后一点比较困难,我怎么能保证每个知道了的人都是 SB呢?

以这个为标准,我的孩子长大了之后,能自食其力,热爱自己的工作,是算不上成功的;如果跑去中国贫困山区当支教,低工资、默默无闻,也不是成功;当个警察,保护市民安全,也不叫成功......我们是普通人,孩子当了个全科医生,一年挣十几万,亲戚朋友也很羡慕,也许就叫成功了吧?可是走进富豪的圈子(走得进去的话),你这小医生算什么呢?把人家都当 SB 呢吧?要我说的话,前面所有的例子,只要喜欢、有热情去做的话,统统都应该叫成功!如果勉为其难,做得没有乐趣,那就叫失败。


关于虎妈

之前看到几个帖子都提到“虎妈”理论,我昨天有点好奇,所以把《虎妈战歌》这本书找出来翻了翻。由于一直不太感冒她的教育法,我也从来没有仔细读过她那本书。粗略看下来,想表达一下观后感。

虎妈的教育方法好不好已经有太多人去争论,我就不赶这趟儿了。我还看了一些第三方的评论,据说蔡美儿写书时其实夸大了她教育女儿的严厉手段,主要是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她明白在美国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如果写出一本标榜中美教育差异的书,读者的反应会有多大,而且她在文中还不止一次表达“中国的教育方法优于美国”这个观点。这本书的效果是爆炸性的,既讨好了华人背景的读者又吸引了主流社会的关注。她还标榜自己是“中国妈妈”,其实从她身上我看不到太多中国妈妈的共性和特征,她其实是一个带着某些中国痕迹的典型美国人。而且她在书籍的前半部分极夸张之能事,描述自己如何教育女儿,让女儿成长为多么优秀的学生,却在后半部分阐述自己的教育其实并不得法,最终改变了自己的教育方式,对女儿放手。只不过因为前部分太震撼,很多读者才看了几章已经在论坛上加入或声讨或支持的行列。

其实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她怎么给女儿找老师、怎么逼女儿练习,女儿取得什么成绩,而是蔡美儿对家族渊源的追根溯源,以及她自己的成长和教育经历。我只注意到两个地方的描述,感觉一、蔡家是有钱的家族;感觉二、蔡美儿的爸爸很变态,教育很失败。

蔡美儿的文笔容易让人误会,只要养育孩子采用严格教育法,就可以有突出成就。她一开篇就标榜她父亲是大学教授,她和三妹美文毕业于哈佛大学,二妹美夏毕业于耶鲁大学,大女儿弹钢琴的成就,小女儿拉小提琴和打网球的成就......读者很容易忽略掉在这些光环下面,蔡氏家族的物质基础保障。他们是菲律宾华裔,奶奶以塑料制品发家,在菲律宾当地十分富有,后来奶奶和叔叔去夏威夷收集玻璃制品和油画,并在当地买下大量房产和土地。由于蔡美儿的父亲不愿意继承家族生意,又有数学方面的才能,
之后去了麻省理工念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先去普渡大学当助教,然后在1971年到加州大学任教。她家四姐妹,前面三个不是去哈佛就是耶鲁,最后一个妹妹美音是唐氏综合症患者,从小得到她妈妈悉心照顾。众所周知,麻省、哈佛、耶鲁这样的大学,学费是多么昂贵,前一阵子我在足迹的教育版上曾经看过数据,每年澳洲高考各科出现不少状元,相信顶尖的一部分学生,申请藤校不一定就不成功,只要成绩足够优秀,上藤校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但事实上读完高中直接去去剑桥牛津、哈佛耶鲁麻省的学生极其少,大多数学生还是选择了澳洲的大学,原因就是高昂的学费难以负担,而这些学生又还没有足够优秀到藤校愿意给奖学金的程度。蔡家全部出身名校,但没有一个人曾经获得藤校奖学金,说明他们家的确优秀,虽然没有足够优秀,但是却有丰厚的家底。蔡美儿说什么要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其实她自己已经是富裕家庭的受益者了。她是出身富裕家庭的虎妈,她先生是犹太人的后代,他们夫妻都在大学里当教授,他们家“不差钱”。她给女儿找钢琴小提琴老师,网球教练,可以一个一个换,换到最适合换到最好为止,不需要考虑收费。我相信足迹里面能达到他们家经济水平的家庭不多,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光靠高压手段,也复制不出优秀的成果。

为什么我觉得蔡美儿父亲的教育失败(其实她使用的培养女儿的强硬手段很大一部分受到她父亲的影响),是从她写的一些文字里得出的感觉:“我上哈佛法学院,主要是因为我不想进医学院。...... 总是担心法律不是我真的要终生侍奉的天职,我并不像其他人那样关心罪犯的权利,无论教授何时就此向我发问,我的脑子都像结了冰一样僵硬。我不是一个天生好质疑、爱提问的人,我只想记下教授讲述的一切内容,然后死记硬背。毕业后我之所以到一家华尔街律师事务所工作,是因为这样做无须费劲、顺理成章。由于不喜欢替人打官司,我选择了公司法律业务。我工作得很出色,我擅长与人打交道,了解客户的需求,并把它们变成法律的文件。然而,整整3年的公司生活,我感觉自己一直都披着那身滑稽的套装在装腔作势。我通宵达旦地和投资银行家一同起草法律文件,在人人都在为上亿万美元生意的细枝末节而心力交瘁、血脉贲张之时,我突然产生了一种难以克制的冲动:只想调动我的五官做个对眼、鼓鼓腮帮子,再扮个鬼脸。

然而,杰德(她的丈夫)却十分热爱法律,这种差异真是让我相形见绌。

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公司并购的热潮风起云涌,杰德醉心于为法律事务所写辩护状、进行法律诉讼,并大获成功。后来,他在美国检察长办公室工作,起诉几个黑手党成员,同样是乐此不疲。他以极大的兴趣就“隐私权”的主题撰写了一篇文章,洋洋洒洒长达100页,而他竟一气呵成,并刊登在我们做学生时就曾合作过一把的《哈佛法律评论》(这本刊物几乎清一色地只发表教授撰写的文章)。

此后,耶鲁法学院院长邀请杰德去任教,尽管我是那么渴望像父亲那样在大学里工作,可是这个令人羡慕的殊荣还是首先落到了丈夫身上。在索菲娅(大女儿)出生之前,他就得到了耶鲁法学院终身教授的职务,这是杰德梦寐以求的工作。他也是该院教职员工中唯一一位资历最浅的教授,如金童一般,被一堆同样盯着教授之职的才华横溢的同僚们簇拥着。

我总以为自己是那种点子多多、想象力丰富的人,可是在杰德的同事面前,我的想法似乎一文不值。我们刚刚搬到纽黑文的时候,我正怀着索菲娅。杰德告诉几位在法学院任职的朋友,说我也“很想在法学院做个教授”。但是,当他们谈起我感兴趣的法律问题时,我却像个中风病人一样无法思考、难以开口,这令我感到万分沮丧。我强迫自己加入对话,却思维混乱、词不达意、言不由衷。”

从这段描述看出,蔡美儿去哈佛读书,是因为这个学校名气大,毕业出来找工作是进入职场的金钥匙,读学士学位的时候,她选择“应用经济学”,就是因为数学学不下去了,而应用经济学听起来“更像一门科学”。但是因为“发疯一般地努力”,她的成绩一直都是优秀的。因此有机会去哈佛法学院,只是因为法学没有医学那么讨厌,而不是因为喜欢法律。因为不喜欢,出来工作的时候也没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更没有投入工作的热诚。因此,同样读法律的丈夫处处比她领先,这不是单单因为偶然、因为运气,而是因为她丈夫对法律比她更投入更有激情。因此,她丈夫为法律事务所工作的时候可以成功,在检察长办公室工作乐此不疲,当时写的文章可以发表在只发表教授文章的刊物上,受到耶鲁法学院院长邀请去任教,并且成为资历最浅的教授而且还是终身教授,这个人要不是人才不可能得到这个职务。

我刚才看了一下帖子里面的评论,走一条前人验证过的,没有风浪但是平平稳稳的道路,预计到孩子将来可以有什么“成就”(是父母认可的成就),虽然少了一些乐趣,只是一些,无伤大雅的,但是 it works. 的确,work 是 work 了,是有效果了,像蔡美儿一样也很好啊,哈佛法学院出来,说出去多好听啊,多有面子啊,毕业之后找个律师事务所干活绝对没问题啊,收入也不会差,哈佛法学院高材生毕业嘛!可是她快乐吗?不快乐,所以后来做不下去了。她想去教书,可是人家不要她。一个对法律没热情的人,能指望你教别人什么呢?教别人如何“发疯一般努力”,考试拿高分吗?虽然她最后也去大学当了教授,可别忘记了她的底子啊,她家是有钱人来的。她就算不干活都没关系,她要想干活,她父亲、她老公、她大学的老师同学、她的圈子,对她是有帮助的。她怀着孕的时候,她老公不就跟几位在法学院任职的朋友介绍她,说她也很想在法学院做个教授吗?虽然只是提一嘴,加上她的表现不佳,也没得到任何机会。但是这个“提一嘴”有多难知道吗?我们很多草根一族的精英可是梦寐以求而不得的啊!她蔡美儿无所谓,精英路线失败了有的是人拉她一把再卷土重来,普通人运气可没那么好。有人觉得走精英路线是康庄大道,有效果,出成绩;走快乐路线是冒险,谁也保证不了孩子能从酒保变成人上人(不过说句实话,怎么当个电影明星就成了人上人了?Hugh Jackman 不演 X-men 我还真不认识他是谁,人的机遇很奇妙)。我倒是觉得,像我这样的普通人,让孩子走了精英路线反而更冒险,因为人要是失去了快乐的能力,再没有雄厚的家底,受苦的是一辈子。其实每个人的成功都是不可复制的,要能复制哪来那么多普通人。


答网友问题

请教楼主怎样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我家那位就是任凭你哄劝都没用,就是不看!愁死我了。

请问您的孩子今年几岁了?我感觉阅读的兴趣不需要刻意“培养”,就跟我谈到培养兴趣爱好一样的道理,孩子觉得有趣就会去做,没有兴趣怎么培养也是没兴趣。

但是阅读的重要性是每个人都知道的,无论阅读多少,有阅读总比没有阅读好这是肯定的。孩子两三岁的时候,我每星期带孩子去图书馆,他自己在儿童书随便翻,找喜欢的书借走(通常孩子找的都是图画好看的),我自己再随意挑一堆,回到家之后每天都找时间跟孩子一起看,可以睡觉前念一本,或者吃饭前念一本,当做讲故事一样。这样孩子慢慢地每次听故事的时候就能静下心来,然后会发展出专注力,慢慢大起来之后,加上学校里面的阅读,孩子需要大人念书的时间越来越少,看书也越来越快,去图书馆就变成主动找自己想看的书,而不需要大人为他挑选了。当然有时候除了借他自己挑好的书,我也会有意无意地借些别的类型的,希望拓展他看书的范畴,有些他会有兴趣翻翻,有些根本不看。有时我故意说这是我自己要看的,因为我儿子为人特别好胜,见到我或者老公看某些书,有时也会拿来翻阅一下,但并不是每次都成。现在孩子大了,有时候还是会拿着书过来让我念给他听,但是似乎只是为了那种“与父母一起看书”的温馨感觉。

阅读需要长时间的耳濡目染,要让孩子爱书的话,家长要把去图书馆形成一项经常性的家庭活动,就跟带着孩子去公园一样平常。我每次去图书馆都会借些自己感兴趣的书回家,其实澳洲有一个很好的社区人文环境,从小孩子在一排一排的书架之间穿行,轻松的浏览各类的图书,这种经历让阅读成为一种愉悦的体验,孩子本身就不会排斥阅读。

就我跟许多孩子相处的经历,我的感受是无论是父母嘴巴里说的多顽皮、多坐不住的孩子,他们小一点的时候(3-5岁)只要大人给讲故事,他们都很喜欢坐在你身边听。分别是有一些孩子可以静静坐好久,有一些听了一个故事就跑开了,有些一边听还要在一边翻来滚去,但是没有孩子会讨厌大人的陪伴。由于每个孩子不一样,对于那些坐不住的孩子,我念书的时间就会短一些,一旦孩子出现不耐烦的情绪就会停止。我只想跟孩子营造“愉快阅读”的气氛,对孩子因为阅读而得到的“收获”是在任何时候都不提起当然也绝对不会强调的。如果孩子坐不住,一起阅读的时间不宜长,但是每天都要坚持,追求的是“一起阅读”的快乐,所以在阅读之后我也不会问故事大纲是什么?主要人物是什么?有什么新单词?之类的问题,我相信这些精读范畴的问题,学校老师估计也没少问过,我就不要在家里再重复了吧?这也太枯燥无味了。

如果孩子已经七八岁了,坐在一起念图画书这么幼稚的做法估计提不起孩子兴趣了。但是宗旨就是让孩子接受阅读=愉快的理念,或者可以从孩子的爱好入手,孩子最喜欢谈论什么,如果是游戏,可以借和游戏相关的书籍,大家一起研究;喜欢卡通片,可以一起看完卡通片之后再找同名的故事书或者小说看。喜欢车子,找各种车子的图鉴......我儿子在四五岁的时候曾经非常喜欢恐龙,我就一直借一堆一堆跟恐龙有关的书回家跟他一起看;曾经很喜欢喜羊羊,我们就买了一堆中文的喜羊羊书;后来一段时间喜欢玩乐高的 Ninjago,我们就一直看 Ninjago 的故事。有一段时间喜欢玩超级马里奥,我们还借了一本马里奥通关宝典回家研究。其实只要多观察,孩子总有喜欢的东西,喜欢的东西总有相关的书籍,把喜爱连接在一起,孩子应该是不会排斥的。

当然,D妈说的我也很赞同,这些都做了,也不保证孩子一定就爱阅读。如果家长该做得都做了,孩子还是不爱阅读,那就没办法,顺其自然吧,阅读的确不是生活的必需品,尝试把它也归类于一种兴趣爱好吧。看书重要、游泳重要、钢琴小提琴重要、画画重要、跆拳道重要、足球重要......很多兴趣爱好对人的性格塑造、身体强健都重要,但是并不是每个孩子都爱看书、爱游泳、爱弹琴、爱画画、爱踢球......对不对?所以我们就把阅读也作为一项爱好去对待,不需要培养,孩子喜欢就陪他一起喜欢,孩子不喜欢也不勉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提升孩子阅读兴趣的十大技巧
这件事一定要教给孩子能受益终身,什么时候都不晚
希望孩子爱上绘本,父母就要关注这3个关键点
怎么样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高文东)
教育是漫步,不是急行军
家长这样做,让孩子爱上读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