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打架,您是怎么处理的?(真实案例讲析)


“功夫妈咪”导读:

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必定会遇到很多教育相关的问题,不与人分享,不叫人,打人,和父母对着干等等。这些都是孩子成长发育的必经之路,也是父母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其中,打打闹闹是孩子的天性,免不了与小伙伴发生打架事件,那面对孩子之间的打架,做父母的该怎么办呢?当下很多家长的态度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因为懦弱的孩子是无法在弱肉强食的社会立足的,这个观点,你同意吗?


今天,我就针对孩子“打架”展开一个专题,希望能帮到您!


孩子之间的争吵,大多发生在共同游戏的过程中:


1.对对方的过失不肯轻易放过,认为自己的通过和不快都是对方造成的。如我的玩具被他抢走了,这个地方是我先占的,等等;


2.一定要按自己的想法去玩。当别人不同意自己的想法时,便大闹一场,例如大家都玩丢手绢,他却要玩老鹰抓小鸡,当没有人跟他玩时,他便捣乱,结果引起争吵甚至已发打架。


面对孩子之间大家,我搜索了微博中发现家长大致有以下几种反应:


1.不问清原因,只是简单制止孩子打架。


2.不问青红皂白,打骂自己的孩子,以显得自己的公平或发泄一下心中的不快。


3.吓唬或训斥打骂对方的孩子。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打架,尤其是觉得自己的孩子吃了亏,就吓唬对方的孩子:“下次如果你再和我们的XX打架,我就……”或者甚至训斥和动手打别人的孩子,以示家长替自己的孩子出了气。


4.与对方家长互相吵骂,大打出手,成为“冤家”。


5.谨慎对待,不随意评判孩子的打架行为,而是探究孩子打架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现在问大家哪一种表现比较好,我想大家都会想选择第五种。因此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孩子在交往中打架的行为。


也许还会遇到一种情况,孩子经常会打别的小朋友或是家人,表现的特别有攻击性,该如何制止呢?


应对方法:首先在大人眼中的宝宝打人,可能仅仅是他们互动的一种方式,孩子很难掌握手臂的力度,抚摸很可能会变成推搡,另外他们也认为大力的接触他人是什么不好的行为,所以父母要演示给孩子。


如果你喜欢一个人,应该是过去拉住他的手,而不是过去直接拍他的头。当孩子出现打人的情况时,父母都要马上告诉他这种行为是不好的,但是一定要心平气和,不能粗暴的打孩子,否则孩子就会认为打人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


下面来看一个真实的案例


“闺女语宝儿前几天从幼儿园回来,说有个小朋友(男孩儿)用手故意打了她脸一下,我问她还手没有,她说没有还手。我说那你别跟我说,以后在外面受了欺负,记住要还手,打不打和打不赢是两回事儿。打输了回来,我向你检讨,是爸爸我授艺不精,咱以后继续练;打赢了回来我给你庆功,别干那告状打小报告的事儿,闺女也不知道听没听明白,反正特认真地对我说好!”


这是在论坛上很火的一则帖子,引起了诸多家长的共鸣,纷纷跟帖点赞,这无疑代表了当下一类家长的观点: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孩子要培养狼性和血性,在受欺负的时候以暴制暴,秉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态度,因为一个懦弱,忍气吞声的孩子是无法在弱肉强食的社会中立足的。


但也有另外一种观点:好斗的孩子赢得了现在,但赢得了未来吗?以暴制暴就像是用一个错误来回击另一个错误,环环相报只能错上加错。当我们一面希望孩子善良宽容,一面又教他们以暴制暴,岂不是互相矛盾吗?今天的自卫回击,谁能保证不变成明天的暴力相向?善良不是无能,宽容不是软弱,我们应该对暴力说“不”。


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有时候犯了错,都舍不得打一下,如今竟然在外被别人欺负,那心里真是十万个不是滋味。面对孩子们的小江湖,家长是该教会他们血性反击以暴制暴,还是提倡宽容,让孩子们以德报怨?今天,我们给所有爸爸、妈妈带来一套卓有成效的武林秘籍——教孩子们学会“打架”!



家长不妨让孩子学会打架。儿童教育专家冯德全教授认为,“孩子通过打架可以逐渐适应集体活动,并从中学会许多知识,如何在挨打时降低痛苦、怎样调节情绪、如何避免激怒对方、怎样相互原谅等。”3岁以上的孩子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境,对比双方战斗力,以及老师的态度,决定自己是还手、躲避、和这个孩子化敌为友,还是去请大人帮忙。“对幼小的孩子来说,能想出躲避或求助的办法,也并不总意味着怯弱,有时反而是机智的表现,能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孩子们的战役,父母有三招


第一招,让孩子理解“被人欺负不是没用的表现,每个人都会遇到”。当孩子哭诉时,你应该立即停下手中的工作,蹲下来与孩子平视,轻轻地抱着孩子,这可以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很重要,并且消除孩子的不安。同时对孩子表示同感:“妈妈知道你很难过、委屈。”待孩子情绪平复后再询问是怎么回事,确定是孩子受委屈之后,要给予安慰,让孩子明白被人欺负不是因为自己没用,每个人都可能遇到,让孩子尽快摆脱气馁和自我否定的情绪。


第二招,观棋不语真君子,家长们在发现孩子们出现交往冲突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只要没有发生危险,就只做个冷静的旁观者,不出手干涉,不替孩子强出头,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处理问题。我们不可能时刻护在孩子身边,在你可控的范围内,训练孩子解决冲突的能力,才是制胜高招。


第三招,教会孩子在发生冲突的时候怎样保护自己,并寻求帮助。想要让孩子们学会保护自己的深厚内力,可不在一朝一夕,家长们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就应该意识的培养。靠强健的体魄让孩子们面对劣势不会吃亏,不怒自威的自信人格能在关键时刻震慑恶势力。江湖有名言,出门在外靠朋友,每个孩子要学会交朋友,有自己的“圈子”,当你拥有一个强大的朋友“圈子”的时候,无论多调皮的同学在跟你动手之前还是要三思你“圈子”的威慑力。如果还是无法解决,那就只有最后一步,向老师和家长寻求帮助。


“打架看似小问题,却影响孩子性格成长,家长不愿孩子当‘狼’,也不忍心他(她)当‘羊’,失去自我保护能力。”冯德全教授认为,不能简单地以“还手还是不还手”看待此问题,关键在于树立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引导孩子自己寻找解决的方式。“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怎样让孩子掌握好这个‘度’,尤为重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长课堂:三招教孩子学会“打架”
反霸凌:打回去没那么容易……
被父母逼着相亲,你是怎样的感受?
孩子被小朋友打了,父母该怎么做?
53、家庭中不要试图改造对方和孩子
为何中国孩子都是“笨”大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