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圣母们在现实中偏偏出力不讨好,好人没好报?



言  


上周有个德国朋友破产,房子被法院强制拍卖,向我借钱。DrBing其实一直是个底线很清楚的人,这件事本来很简单:首先,我和她认识虽十多年,但主要是吃吃喝喝,说不上“恩情”;第二她人太好太大方,朋友借钱从不要写借条,一直有借无回;第三,太轻信,经常遇人不淑乱投项目;第四以我对她的了解,她是绝没偿还能力的;第五这笔钱只是延缓法院拍卖,几年的案子大局已定再拖也没意义。所以当时我本能的心里也有答案:NO。


但是要说出口真的很难:这次估计真是她人生中最大的灾难了——她的子女都不肯借钱给她,真是四面楚歌。


更重要的是,她是我遇到的人当中最善良的一个,真正的白莲圣母啊。她是虔诚的教徒,还是阔太太时非常积极做慈善,单纯,执着,乐观,对朋友两肋插刀,和下面这些青春脑残剧的傻白甜主角一模一样,简直可以感化宇宙。




然而她并没有和脑残剧主角一样走上人生巅峰,而是随着丈夫去世三连跌,眼看着要流落街头了。


这都不帮助她,实在太于心不忍了,这不是让“好人没好报”吗?


但其实我又很矛盾,她以前借钱给朋友,收不回的没百万也小几十了,我借给她,其实等于为她的善蠢(善良+愚蠢)买单,这不符合我的作风啊!


我对她是既心疼又生气,既尊敬又讨厌。


生活中总是可以看到这种大圣母。按理来说,这种人应该是最讨人喜欢的,若你遇见了自己不愿意去做的或者懒得去做的事,只要叫一句,就可以潇洒解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怎么着也得给他授予一张好人卡吧!


可是这种大圣母,在“世界上最讨厌的人”排名榜中名列前茅——出力不讨好

更倒霉的是好像这个德国朋友一样,处处为善却处处被利用欺骗,最后四面楚歌——好人没好报


为什么会这样呢?



阿伦森
效应  


Aronson Effect


育儿文章在讲娃的“内在激励”时,很喜欢引用一个故事:


老人嫌家门前街上玩耍的孩子吵,想了个狠招。老人对孩们说,自己喜欢热闹,感谢他们带来的欢乐,所以给他们一美元的作为回报。过段时间,老人说,收入减少了,只能给5角,孩子们明显玩得扫兴了。再过段时间,老人告诉孩子,说自己没钱了,不能再给奖励了。于是孩子们很生气,再也不到老人门口的街上玩耍了。老人终于耳根清净了。


这个故事同时讲的也是心理学的阿伦森效应。指伴随奖励减少,态度也逐渐消极;伴随奖励增加,而态度逐渐积极的心理现象。有个实验,将测试人员分4组对被测对象给予不同的评价,再看被测对象对哪组的人好感最强。第一组始终褒扬有加,第二组始终贬损否定,第三组先褒后贬,第四组先贬后褒,实验结果是,第四组好感最强,第三组最招讨厌。


假设有“坏人”A和“好人”B,第一次,A找B帮忙,B帮了;第二次,同上……之后,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B都一如既往地帮了A。终于有一次,B因为不得已的原因没法帮忙,这时A对于B“理所当然”的帮助的失望和愤怒,会推翻之前所有的恩德。


有个我喜欢的段子:


从前有个好人,每月都会赞助一个乞丐一百元。有个月,乞丐来收钱时,好人说:对不起,我结婚了,从今天起我每月只能给你50块。说时迟那时快乞丐一巴掌扇在好人脸上,怒曰:MD,你居然敢用我的钱去娶媳妇?


圣母在人际交往中吃力不讨好便是这个缘故,都说“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但人不是神,总有实在办不到的事情,然后就忽然成了最讨厌的人。出力不讨好就是这么来的。


再进一步,还会有人心里暗暗说:“这都是你自找的,谁让你那么爱做雷锋呢”,根据吸引力法则(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本来就不正直的人尝到甜头以后,就更喜欢盯上他们下手了。好人没好报就是这么来的。






行善
的成本  

听到过一个奇葩的故事如下。


亲哥投资工程,找我帮忙贷的款(他额度用完),就是借用我的身份证去银行办理商贷款二十万。还利息和还本都不用我管。我妻子反对,但是出于是自己亲哥哥,就瞒着妻子帮他贷了款,心想到时哥哥把贷款还掉了就没事了。现在工程失败血本无归,无力偿还贷款,还欠了很多钱,因此银行要求我还贷款。哥哥实际上已无偿还能力了。现在妻子也知道这事了,加上银行老是来催还款,她现在为这事天天跟我吵架,现在提出要离婚。


当然她也有他的理由,一个就是没经她同意,二过就是我自己的家庭现在本身在供房,加上两个小孩上学,本身负担很重。但因为小时候哥哥提前缀学供我上学,所以也感觉妻子太不近人情了,只能同甘不能共苦的夫妻做了也没有意思,在离婚协议上签字了。


这个故事真是让人吐血了。夫妻是利益共同体,还有共同抚养子女的责任。丈夫连妻子这个诉求都无法理解,还认为是“只能同甘不能共苦的夫妻做了也没有意思”。。。


DrBing只能对妻子说:这个婚离得棒棒哒!只是可怜了一对儿女了,这个狗血的理由失去了一个完整的家庭。


行善代表着付出,要么付出时间,要么付出物质,没有行善是0成本的,就代表着比受恩者更亲密关系圈的人,利益受到伤害


所以这是行善还是行凶呢?


如果你想,为什么德国朋友的子女都不给予援助,怎么养的孩子,良心给狗吃了吗?细想一下各种不为人知的家庭狗血剧情,可能会找到解释缘由。



选择性
帮忙


自己要不想做“大圣母”?这个就需要改变你的行为模式。根据吸引力法则他们会找你帮忙,是因为你是那个“愿意帮忙的人”。


当然,可能有些读者想问,朋友间,总会有不方便、需要帮忙的时候,难道说人家找你帮忙就必须一口拒绝,以免后患吗?我只能说,如果你这么做了,最后倒霉的还是你,你的人际关系和生活最后只会被你的这个“一口拒绝”弄的乱七八糟。对于别人的请求,需要选择性的帮忙


如果把你身边的人分成几个生活圈的话,你可以选择:


1 亲密圈:交情已深,可以不计较的;


2 朋友圈:交集很多,关系不错的,但还需计较的;


3 熟人圈:同事、同学:因为生活有交集,但感觉,交情都一般的;


4 世界圈:路人甲乙丙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子十二篇 (转)可惜看到的太晚了
【张建云说】朋友,我服了你
你再善良,也不要帮以下五种忙,避免出力不讨好
民间故事:小伙救下乞丐,半夜乞丐找上门:借钱也要买下那间凶宅
流传千年的老人言,句句都是大智慧: 1.养儿别养三...
2018年中考真题及答案-江西-语文-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