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如何培养孩子创造力?


2013年,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中心办公室主任赵昱鲲老师邀请自己当时在美国宾大的老师,世界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教授访华。在赵老师陪同塞利格曼游览中国大好河山之际,两人多次聊到积极教育话题。这是其中一次谈如何培养孩子创造力的聊天。事后,由赵老师整理成文,供大家参考。


塞利格曼教授在TED全球大会上谈积极心理学

为什么孩子缺乏创造力?

赵昱鲲:塞利格曼博士您好,这是您第一次来到中国。在过去的半个月,我们一起出席了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等学术以及媒体活动,当然也少不了游山玩水、逛街购物。陪同您这半个月,我们在一起既有严肃的学术讨论,也有轻松的生活闲聊,您的渊博知识、深刻见解,让我获益匪浅。今天,我想问您一个问题:您近距离接触中国教育与这么多学生之后,有什么感触?

塞利格曼: 中国的学生非常聪明,智商很高,成绩也很好,不过我觉得可能中国学生创造力不尽人意。昱鲲你觉得是什么原因?

赵昱鲲: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因为中国教育是考试导向!学生整天就是背书、做作业、反复考试,所以中国的学生会表现得特别会考试,成绩好,智商测试结果也高,但不见得真的比其他国家的孩子聪明。这种应试教育导向不仅仅影响了学生,还影响了学校在传授技能上的侧重。由于学校不得不注重考试技能,其他与考试无关的技能,比如创造力、想象力,乃至领导力、共情力,学校几乎都不会开课。孩子在长达多年的学校教育期间,很难得到这方面的锻炼。

塞利格曼:你说得对。但将孩子缺乏创造力归结到中国教育的应试导向,我觉得还不够。

赵昱鲲:嗯?

塞利格曼:我最近在思考这个问题,我觉得,除了学校之外,可能还有一条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原因,就是中国的家庭养育氛围,比美国文化更加权威主义(Authoritarian)。老师、父母都对孩子强调服从,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指令去做。而创造力就是不循规蹈矩,另辟蹊径去做事。如果孩子们从小就习惯于用同样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且老师、家长都告诉他们只有这唯一的方法是正确的,那又怎么会有创造力呢?

塞利格曼演讲中

赵昱鲲:您的这个角度对我很有启发。我观察到,哪怕是在美国出生的第二代中国移民,总体来说创造力虽然比中国本土的学生好些但也不如其他美国同学。当然这只是一点个人印象,没有统计数据支持。在美国,第二代中国移民与其他美国同学上的是同样的学校,受着同样的社会文化影响,因此他们之间的创造力的差距,极有可能是来自家庭养育氛围的影响。您的猜想也许可以解释这个现象。

塞利格曼:也许是的。昱鲲你的父母是怎样养育你的呢?在文化上更偏向哪种?

赵昱鲲:比如说我自己家吧,我妈比较权威主义,她总教我儿子,吃饭时要用一只手扶着碗,早上起来不洗脸就不能吃饭,她称之为「给规矩」。我知道老祖宗们发明这些规矩,自然也有其道理,但在现代社会里,恐怕就没有多大必要了。因此每次她这么说之后,我就私底下告诉她下次不要再坚持这些规矩,让孩子自由成长,将来才能更有创造力。

创造力不等于原创力

塞利格曼:是的,中国文化比较权威主义,老师、父母都对孩子强调服从,让孩子不会另辟蹊径,而习惯于循规蹈矩,因此扼杀了很多创造力。

赵昱鲲:不过我有个很大的疑问,难道只要随孩子去自由成长,就能培养创造力吗?那创造力也太便宜了吧?

赵昱鲲老师谈创造力

塞利格曼:这是个关于创造力大大的误解。创造力(creativity)与原创力(originality)不同。原创力是说,你有新鲜点子,你能想出与众不同的东西。创造力也需要你有新鲜点子,但创造力比原创力还要进一步——它需要想出来的东西有用。如果你想出来的东西只是新奇,但却没有任何价值,那就算不上创造性,只能算原创性。

赵昱鲲:哦!原来是这样!您的这个解释让我恍然大悟。创造力和原创力这两个词虽然经常被大家混着用,但您的这番话把它们严格地区分了开来。

塞利格曼:是的!「原创力」是说一个人的思维有多么另辟蹊径,而「创造力」还包括了这条另辟的蹊径能达到什么样的终点。

赵昱鲲:中国有一部电影,叫做《不见不散》。在这部电影里,男主人公葛优想出个主意,把喜马拉雅山炸开个缺口,引入印度洋的暖流,把西藏变成鱼米之乡。这主意够有原创力吧,但却没有创造力,因为它根本不可行!这也许是创造力与原创力的区别!

多点试错,开始创造

赵昱鲲:看来,培养创造力不简单。并不是不管孩子,他将来就会成为一代艺术家。

赵昱鲲老师陪孩子玩

塞利格曼:创造力不是说你培养孩子的奇思妙想就够了,还需要孩子能够规范他们的奇思妙想。知道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无用的,以及更进一步的,怎样实现那些有用的主意。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孩子的艰苦努力,掌握足够多的知识,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赵昱鲲:您提醒了我,创造力并不是简单地放养就能培育出来的。我们看到的那些创造力的背后,其实都是长期的努力。比如毕加索匪夷所思的印象派绘画,其实并非仅仅起源于他天才的头脑,也是建立在他早年苦练经典绘画技巧的基础上,完全掌握了旧方法,才能推陈出新。

在养育孩子时,给孩子留出犯错、试错的空间,只要不威胁他自己和别人的安全,尽量不阻止他去尝试各种可能性,这样的养育方法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他的创造力。

小结


  • 创造力不等同于原创力,创造力更有价值

  • 强调服从的权威主义会扼杀孩子创造力

  • 创造力需要孩子能够规范他们的奇思妙想

小爱骄傲说:塞利格曼教授总结出了人类必备的24种品格能力,现在,塞利格曼弟子、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赵昱鲲老师将在音频节目《小事情撬动孩子大能力》中,教你如何巧用日常生活小事情,培养孩子未来必备的24种大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说:“中国的...
养育的选择: 从5个方面了解孩子的自控力和创造力该如何培养
积极心理学公益读书会第1期:《积极情绪的力量》
心理学那点事儿(1):群星登场
史上最帅“老流氓”华生:“性使人安静”
怎样让孩子变得更乐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