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大名校名师备考指导,送给每一个中考学生!





各科怎样复习备考


距离2017年长沙中考还有204天。在这最后几个月里,初三考生如何复习,才能更快的提高分数?为此,小易整理了四大部分名师的经验之谈。这些名师每年都送走了众多的四大名校学生,希望这些宝贵经验能对莘莘学子们有所裨益!


语文不去看远方模糊的,做好手边清楚的


语文素养并不等同于语文分数,只要复习策略应对得当,在初三后期复习之中,依然可以打造语文学科的不朽传奇。


  • 对照考纲说明,梳理板块框架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中考这场硬仗而言,这里的“彼”即指“考试内容”。所以要对照考纲,对已复习过的各考点全面铺开,毫无遗漏地构建框架结构图,做到心中有数,不留盲点。


同时,还要对照结构图回忆联想围绕这些知识点考过哪些题型,每个考点又是怎样的出题方式、解题步骤和答题方法。要把零散的习题整合成类型,“一个习题就是一个类型”,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不要停留在一知半解上。


  • 建立习题档案,反复思考研读


有的同学到了复习后期还在盲目做题,结果是题目虽然做得多,但仍然是在同一个知识点或是同一类题型上失分,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注重典型例题的总结,不对照自己的错题反思,更不对错题归档整理。


殊不知,失分点就是增分点,所以,后期复习要注意运用不同颜色的笔对作业进行勾画圈点批注,加强解题后的反思,并舍得花时间再次钻研历届高考试题,领会其命题风格,对典型习题做好归档工作。


  • 注重识记积累,基础分分必争


中考试题中的中低档题,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为此,我们要特别注重落实这项工作。例如,对所需背诵默写的64篇文章的复习,就没有任何速成的技巧,考生必须要记牢、记准,动动手,把平时的易错字常写写,逐篇过关。对于成语题、病句题,要注意反复放到语境里面去理解为什么对,为什么错。文言文的翻译练习要坚持,最后阶段要做到字字落实,宁少勿错。


  • 回顾典型作文题,作文素材每日积累


要把已经训练过的作文材料结合自己当时的典型问题再看一看,吃透提示语,并划出要点;要注意选引材料不要照抄,尤其要注意是否点题、扣题。同时,拟题避免拟怪题,要一目了然;开头不必标新立异,实际入题;结构不能一段到底,句末要加句号;字数不能少于600字,也不要超太多;不会写的字换个字塞进去,不留空格,更不要在卷面上涂改。此外,尽管中考日益临近,但仍要坚持作文素材的每日积累。


我们要始终坚信,不去看远方模糊的,而是做好手边清楚的,每天按计划有序进行,备考的每一天就会有滋有味,就会信心无限,就会走向成功。



数学不抓好支点,抓住增分点

                     把握好重点,突破难点


对中考的新形势和新特点,对于初三数学的后期备考,必须大胆变革和创新,以思想方法、解题策略和应试技巧为主线,打破知识结构的先后顺序,打破守旧的数学备考策略,真正把方法学到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应试技巧,从容走好复习备考之路。


1.小题专练防超时


我们知道,数学试卷占据“半壁江山”的选择题和填空题,自然是三种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中的“大哥大”,能否在这两类题型上获取高分,对中考数学成绩影响重大。


因此,考生后期定时、定量、定性地加以训练是非常必要的。要务必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上加大训练力度,强化训练时间,避免“省时出错”、“超时失分”现象的发生。


2.回归基础重梳理


纵观往届考生,相当一部分同学考试分数低,他们丢分不是丢在难题上,而是基础题丢分太多,导致最后的考试分数不理想。


所以,在后期复习过程中,要通过疏理知识,尽量地回归基础,再现知识脉络和基本的数学方法。每天保证做一定量的基础题,不断加大基础解答题训练力度,让学生对这一部分基础题做对、做全,得满分。


3.重点题型常“访谈”


后期复习时,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复习获得最大的效益,必须针对重点题型进行重点复习,并且能够做到“焦点访谈”。


对于数学要做到重点知识重点复习,舍得花时间和下功夫。


在复习过程中,学生要能够查找自己在知识或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发现缺陷,就要根据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重新整合相关内容,形成知识与方法的经纬图。


4.后期复习绝不是简单重复的过程


我们要找好提分的最佳“支点”——组题的质量,抓住高考的“增分点”——基础题,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重点模块,突破知识的“难点”——解析几何及导数问题,使复习备考不留任何“盲点”。



英语把握知识重点,科学训练应试技能  


1.最后这一个时期,是英语中考备考的关键阶段


主要针对中考各试题类型进行专项训练,重在方法指导,系统归纳题目类型特点,优化提升解题得分能力,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2.再次梳理,把握知识重点


在后期备考中,要对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进行再次梳理,复习的重点是以词块为单位,关注语境和应用,带动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另外,要重视生活词汇的拼写,注重熟词新意,突出中考题对备考的引导。对于语法,提炼常见考点和重点考点,帮助学生提升在语境中解题的能力,并针对上一轮复习中遗留的易错题,提高准确辨析考点的能力,发现陷阱,做出正确判断。


3.坚持始终,提升综合技能


提高综合技能是后期备考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听、读、写等语言技能的提升,更要贯穿后期备考的始终。


首先,提升听力技能。要坚持做到天天训练,足量训练,适当进行延时训练,即一次的训练量超过高考的题量,以延长学生听力的疲惫期。


其次,提升阅读技能。要重点提高学生总结提炼信息和推理判断的能力,提升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获取处理具体信息的速度和准确度,同时要加强对阅读新题型的训练和指导。


再次,提升写作技能。要切实过好“三关”,依次为卷面关、内容关和语言关。


通过这一轮的复习,学生作文要达到卷面整洁,语意连贯,内容丰满,语言地道的新高度。


4.科学训练,训练应试技能


时间越是接近中考,就越要进行贴近中考的真题以及模拟训练,提高答题思维和习惯的规范性,提高答题的速度和准确度。当然,在训练的同时,更要注重归纳和反思,提升学生的应试技能。


最后的冲刺,对于考生来说,蕴藏着无数的机会,只要坚持科学训练,注重提高综合能力,中考英语高分自是囊中之物。



考生自己如何做


目标·心态·节奏,一个不能少!


1.定好自己的目标


“首先初三学生要志存高远定目标,一个人有了目标才有奋斗的方向。”


2.争分夺秒不放松


距离明年中考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了,一定要争分夺秒。

“谁抓住时间谁就赢得了初三,赢了中考,一定要有时间意识。”


3.科学备战赢初三


首先要了解中考,对于模拟题,认真总结。各科都要抓高分题,重点突破。比如语文学科,学生要重视作文、古诗文、大阅读等,这些都是重中之重,是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


4. 心如止水保心态


进入初三,有很多考试成绩起伏是必然的,初三学生要做到屡败屡战,做到再接再厉,做到咬定青山不放松,做到心态平和。

“一次成绩好坏不代表什么,胜不骄败不馁,保持坚强、良好、自然的心态,才能效率高。”


5.劳逸结合来锻炼


中考不仅是知识的竞赛更是身体素质的博弈。在初三繁忙学习之余,考生要注意锻炼身体,体育课更要充分利用,劳逸结合。


6.师生互动有节奏


学生在初三要尽量紧跟老师的节奏。

“跟老师互动可以做到事半功倍,这样复习起来有章可循,复习起来节奏鲜明,学生也不会太累。”


7.有条不紊去复习


初三复习分三个阶段:


  • 第一个阶段就是夯基础练专题。

  • 第二个阶段就是巩固提高,综合演练。

  • 第三个阶段就要面对沙场点兵了,要随时关注信息。沙场点兵就是实战演练了,关注信息就是针对新考纲的变化,针对中考信息的那些东西,要有的放矢,灵活机动备考,有条不紊去复习。




考生有计划,家长少掺和

学生到了初三,一定要有上学期、下学期通盘学习计划,然后再分散到每个月、每周、每一天等详细的计划。学生还一定要有目标,目标制定一定要切合实际,不要过高。


一般学生到初三都把阅读减掉了,因为没有时间阅读了。这是非常要不得的,建议初三学生平时一定要加一定量的阅读。


家长多做减法少些掺和。


首先,家长要尊重学生的选择。比如学生选择住校,家长就别要求孩子走读,“哎呀,我陪陪你”,比如孩子学习正常,就说“你看谁谁谁都报补习班了”,非得去给孩子报补习班,这些说白了就是家长好心不一定办好事儿。


其次,家长要注意自己情绪的调节,每次大考小考成绩,家长比学生还紧张,然后会把这种情绪传染给学生,这样不好。


家长要尽量少跟孩子谈升学、谈就业等。家长不要天天想着“我给你弄点儿这吧,加点儿分吧,将来读什么学校”,这些话尽量少给孩子说,一定要减少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让孩子的心静一些。




冲刺阶段,如何调试心理


关于考前动力


  • 挖掘潜能。


不管你现在情况怎样,你都要相信自己还有巨大的潜能。从开始复习到中考往前赶超50名的大有人在,赶超80名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人在关键时刻的进步是惊人的。


  • 坚定意志。


严格地讲,中考其实就看谁笑到最后,你能坚持到最后,你就能笑到最后。而坚持到最后,就要求你必须具有坚定的意志。全力以赴,坚定你的意志;知难而进,磨砺你的意志;战胜惰性,提升你的意志;苦中作乐,优化你的意志。


  • 调好心态


中考不仅仅是知识和智力的竞争,更是心理的竞争。心态决定着你的成败,努力去寻找你最近的不良心态,并努力去改变,用积极的心态促使你考试成功。


  • 把握自我。


复习时紧跟老师踏踏实实地复习没有错,但也不能完全忘了自我的存在。要有自我意识,“我”如何适应老师的要求,如何根据自己的特点搞好最后阶段的复习,我如何在“合奏”的前提下灵活处理好“独奏”等。


  • 战胜自我。


把握自我,十分重要。但战胜自我,更为重要。面对迎考复习的艰辛,面对解题的繁难,面对竞争的压力,面对多变的情绪,只有“战胜自我”,才能“天宽地阔”。


关于临考前的复习

  • 每日做题。


考前要养精蓄锐,并不是说整天休息。相反,我以为每日还是要做些题的,不要让自己手生,要让自己保持对问题的敏感,形成模式识别能力。当然,做题的数量不能多,难度不能大。


  • 一次成功。


面对一道题(最好选陌生的中档题),用心去做,看看能否一下就理出思路,一做就成功。一份试卷,若没能一次成功地解决几道题,就往往会因考试时间不够而造成“隐性失分”。


  • 讲求规范。


每年中考,都会有不少考生因答题不规范而丢分,非常可惜。考生要找几道有评分标准的考题,认真做完整,再对照评分标准,看看是否答题严密、规范、恰到好处。


  • 回到基础。


一般说来,考前不宜攻难题,既没有这么多的时间,也没有必要。要回到基础,把基础夯得扎扎实实的,这样在考试时才能做到基础分尽量不丢。


  • 限时训练。


可以找一组题(比如10道选择题),争取限定一个时间完成;也可以找一道大题,限时完成,等等。这样,主要是创设一种考试情境,检验自己在紧张状态下的思维水平。


  • 激活思维。


可以找一些题,只想思路,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不必具体详解,再对照解答,检验自己的思路。这样做,有利于在短时间里获得更多的具有策略意义的解题方向,训练思维品质。


  • 学会总结。


应当把每一次练习当成巩固知识,训练技能、能力的一次好机会。练习题是做不完的,关键在于打好基础,学会总结,寻找规律,一通百通,大彻大悟。

关于科学预防考试焦虑

  • 适度平静。


平时个性张扬的学生,在张扬的前提下可稍平静一些;平时内向的学生,在平静中可略张扬一些。当然,都不要刻意追求,自然为好。一定压力下的平静,是高考超水平发挥的必要条件。


  • 适度自信。


大考临近,老师常对考生说:“这里必须拒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弱都无济于事。”自信,是成功的起点;失去信心,必然导致失败。当然,平时考得好的学生,也不能过于自信,凭自己有点实力,就自以为是、盲目乐观。


  • 确定合理动机。


动机过强和动机过弱,都不利于考试;适度动机,效率最高。尤其是期望值过高,容易导致考生紧张、忧郁、恐惧等情绪,进而导致考试的失败。这就是说期望要合理。


  • 适度运动。


临考前夕,学生大都不爱运动,主要是学习紧张没时间运动。但还是希望同学们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度运动,比如散步、跑步、打一会儿球,或跳几分钟绳,或在阳台上做一会儿操,等等。这样,可以缓解紧张的神经,提高学习效率,保证考试时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清醒的大脑。


  • 适度交流。


同龄人一起迎考,大家的情况都差不多,同学间适度交流,进行感情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同学之情对增强信心、减缓压力有很大的帮助。当然,考前时间宝贵,切不可长谈。除了和同学交流外,还可与老师、家长、亲友交流。


  • 充分准备。


认真做好考前的复习和准备工作,注重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做到胸有成竹,心中不慌,从而预防考试焦虑的产生。


  • 处变不惊。


训练自己在面对变化的问题或学习的困难时,能冷静地进行分析、判断,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比如,面对试题的难易,要有“人难我难,我不怕难;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之心态。


  • 防止疲劳。


考试临近,切忌搞疲劳战术,过度疲劳容易引起心理上的不适感,不利于考试时水平的发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给高考生!权威专家整理最后半个月各科复习攻略
2018年高考还有23天!各科复习这样做,成绩提升并不难!
英语科:梳理知识板块 强化应试技能训练
2020高考题型有变化,各科复习方法!
转给高考生! 最后一个月各科复习提分攻略,权威专家整理!
快!快点击!八省联考物理/历史/外语高分秘籍在这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