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贪玩收不住,怎样才能科学管理孩子的游玩时间?

来源: 搅淤新选组(ID:JY-XXZ)

作者:郑林允   钥匙玩校科学老师,科普译者、图书编辑


游戏一旦吸引孩子往往无法收回来,一方面我们可以尽量使得时间充裕,使这样的过程尽可能自然地结束,而不是强硬地带上我们自己的想法想开就开想关就关。这就像,“我们不能只让孩子晚上睡5个小时然后说你怎么爬不起来”一样。


(关于儿童起床的问题,建议睡前一起设定闹钟比如7点,在6点57时家长播放轻柔的音乐,让儿童的大脑以一个舒缓的方式苏醒,若以过于刺激的方式叫醒,反而会影响其起床的速度和早上的精神状态。到7点再播放更为强烈的声音,并以阳光的态度,和他对话并鼓励。)
  
但另一方面,建立儿童的时间观念也是十分重要的教育内容。一个人对于时间观念的认识,长大后拖延情况的强弱,往往是由儿童时期家长所引导的行为模式所决定的。
  
在今天的例子中,家长确实在下车的时候说我们只玩40分钟,家长的想法是建筑在认为儿童(8岁)能理解40分钟的概念,并且当家长以40分钟到点去要求其离开时,儿童能立即接受并响应。
  
但这个理念前提并不是真实的。
  
首先,儿童没有对40分钟这个时间长度感知的能力。同样在一个没有任何计时工具的场合,儿童远不及成人能更好地猜测出时间的长度。
  
其次,儿童对于变动的接受能力要弱于成人。这意味着,成人或许可以凭借意志力或者成本考虑在发现时间只剩5分钟时突然结束手里的事情去做更重要的事情(虽然这对于成人也往往很难)。而期待儿童完成这样的事情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对于儿童时间问题,需要做到两点:
  
1、大人需要告知的不是时间长度,而是时间始末点。比如10点20分到11点。因为儿童往往会视师长的要求是一种压迫,他既不会在40分钟开始时去追问记录时间始点,但往往会在40分钟结束时怀恨大人一定欺骗了自己。


另外一种情况是,他知道是有这么长的,但因为大人没有强调时间始末点,所以是不可追溯的,他会尽可能去钻空子以使自己的快乐最大化。
  
2、大人需要不断地提醒时间的逼近。这一点其实并不是儿童特有的问题,在各种会议中非常普遍,因为人都是容易投入起来忘乎所以的,让“痛苦”的结束更加可预期化,更加常态化地小刺激,比等到时间马上喊停的大刺激要更能接受的多。


具体来说,师长应该做的是:如果时间总长度是40分钟,那么25分钟、10分钟、5分钟、3分钟、2分钟、1分钟、半分钟、倒计时10秒。结束。当然根据情况而定,越是吸引力大、预计会难以终止的活动,越需要这样非常细致不厌其烦地提醒。


而且在每次报时时要告知时间绝对值:现在是10点35分还有25分钟,现在10点50还有10分钟……。
  
3、大人需要强迫自己必须遵守这样的规定。让孩子多玩10分钟,20分钟绝对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大多数人在碰到孩子不听从时间结束催促时,选择听从孩子,主要也是因为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儿童教育的节点不是孤立的,儿童在其每一次与成人的接触中固化自己的行为模式。在一次时间问题中,儿童发现可以通过装作不听到、撒娇、哭闹的形式轻易地破坏家长事先确定的规范,那么我们就不应该对于其能够在其他“重要”的事情上理解类似的规范,接受类似的规范,抱有期待。


因为他尚没有建立起对于何为重要的理解能力。而且对于儿童阶段真正重要的事情往往并不一定是我们成人所认同的。比如:成人往往认为“有技能”、“懂得多”是重要的,所以把孩子送进各种班,各种特长班、各种补课班。


但儿童阶段真正重要的能够一生受用的生发型素养是“对时间的尊重”、“对他人的理解并尊重”,前者使得一个人能更有效地发挥生命的力量,后者使得一个人能更好地与他人联系,并由此更容易得到他人的帮助。


所以家长切不可认为:只是多几分钟而已——是比今天学习完成了多少弱一个档次的问题。
  
4、在儿童成功做到了终止活动后,即使超过几分钟,也应该给给予其仪式化的鼓励。拍肩或握手告诉他,很欣慰看到他能那么难能可贵地结束自己喜欢的活动遵守计划,他是一个有毅力的好孩子。


虽然这次超过了5分钟,但还是比上次什么什么时候15分钟进步了。妈妈(爸爸、老师)很高兴。加油!
  
5、这样的规范越是早开始对于孩子的难度越低,并且通过激励他成长,以成年人的尊重方式与其交流,要比儿童化,嘻嘻哈哈的方式更容易被他接受。因为儿童阶段有很强地期待自己强大、像大人的潜意识,家长不应该埋没它。


但也需要指出的是,家长应该用合适的方法,不至于使他感觉到成人世界对他的压迫、压抑,这样他会反过来要封闭自己在儿童阶段,拒绝成长。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学校里面初中高年级的学生在经历了不合理的学业压力后往往表现出儿童化拒绝成长的现象,而在几年前同一个人却是在兴致勃勃、幸福地帮家人干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拥有一颗探索的心是孩子主动学习的原动力
孩子太叛逆 家长如何引导
儿童注意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训练专注力宜早不宜晚
【父母必读】磨蹭,好比是花开的过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