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儿童自然缺失症与自然教育环境的缺乏

孩子接触自然的时间越来越少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学龄前儿童被送进了补习班、技能培训班,提前为小学学习做准备。在一项“上海绿洲生态保护交流中心”的调查中,66.8%的学龄前儿童一周内“课外补习”时间在4、6、8、10 小时不等。但科学验证,一个有利于生理与心理健康的作息时间安排是每周抽出7小时让孩子在户外尽情玩耍,也就是说,平均每天抽出1小时与大自然亲近。只有14.1%的学龄前儿童能达到这个标准,学龄前儿童与自然疏离的现状令人担忧。




除了盲目追求和过分强调成绩与技能培养的错误理念使当下学前自然教育不断缩水以外,面对平板电脑游戏、电视卡通片、声控玩具等的感官刺激和轰炸,更多的学龄前儿童放弃了到公园、植物园等这些能看花草、听鸟歌唱的地方玩耍而选择待在室内。一种曾困扰西方儿童身心健康的“自然缺失”现象此刻正在中国悄然蔓延。




自然缺失的特征



“自然缺失”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美国记者兼儿童权益倡导者理查德·洛夫《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当中。它被描述为以下特征:


第一,对自然缺乏尊重,对动植物冷漠、恐惧、缺乏同情心;

第二,自然知识匮乏,不理解食物的来源,不认识家乡的植物;

第三,五感发育倒退;

第四,创造力、想象力下降;

第五,注意力不集中;

第六,近视、肥胖、体质弱;

第七,心理问题(忧郁症、孤独症)。






都市孩子需要自然教育



“自然缺失”让儿童的成长面临许多来自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问题。而自然教育并不只是补充自然知识,更是鼓励儿童在大自然中玩耍,拉近儿童与自然的距离,有效地控制“自然缺失”带来的不良影响。通过近距离地观察动植物,不仅可以提高儿童的洞察力、注意力,更能培养其主动发现、解答问题的能力。那些大自然深处的鱼虫、云朵、星辰也在不断激发儿童无穷的想象力。在草地上、沙堆中、树林间的奔跑、触摸与攀爬在锻炼儿童四肢的协调能力的同时,也缓解了电子产品削弱儿童触觉、听觉、视觉、嗅觉等感官发展的问题。因此自然教育是启迪儿童智慧、培养儿童多种能力的钥匙。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兼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的“多元智能”理论就将第八智能命名为“自然智能”或称“博物学智能”,这也更证明自然教育对儿童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性。




那么学龄前儿童自然教育应该用怎样的方式呢?这与3-6岁儿童的认知方式、心理、行为特点有直接的关系,因为只有顺应儿童的天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自身的主动性,达到良好的培养目的。


1.认知方式

儿童与大人的认知方式存在很大差异,他们对一个事物的认知往往要以足够的感官体验作为支撑。感官体验是指个体的感觉器官受到外在刺激后所产生的反射行为和情感体验,儿童就是利用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和身体运动体验积累感性经验并由直觉思维发展至具象思维,最后做好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准备。因此,正如瑞士心理学家、哲学家皮亚杰所说的“感知-运动是智慧的萌芽”、“知识来源于动作,而非物体”。不仅如此,由于儿童的神经系统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注意力时间非常短暂,一般情况下,3岁儿童的注意力保持时间在9分钟左右,4岁在12分钟,5岁为14分钟。所以,一成不变的认知对象和认知方式很难激起儿童的探索欲望




2.心理特点

儿童对事物的好恶之情与认知互相促进、互为条件。对事物的情感随认识而产生,并随着与客观对象接触时间的延续、教育的深度、认识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如,家里饲养了小狗,通过喂养照料小狗,孩子就更了解狗的习性和性格从而更加喜欢狗这种动物。同时,孩子也会因为喜欢狗的缘故,主动观察狗,进而了解狗喜欢的食物、狗的种类等更广泛和全面的知识。处在学龄前阶段的3-6岁儿童,认知活动主要受兴趣控制而非目的控制,所以,对于学前教育而言,最好的老师便是“兴趣”。



3.行为特点

儿童教育的“早期干预”理论认为,“儿童在不同年龄段生理、精神、社会性方面有不同的发展。从2岁开始,儿童开始表现出和同伴一起玩耍的意愿;3-5岁时已经学会分享,开始明白公平游戏的社交原则;随着年龄增长,则越来越喜欢合作的、实践性、一致性的社交游戏”。可见社交与合作是人早期发展的显著趋势,满足儿童正常的“凑热闹”的社交心理,对儿童认知的促进有很大帮助




在美国,有很多以探索自然为目的的教育项目。项目的参与者每个星期都会拿到项目组寄来的特制自然材料包。材料包里都是与当地野外动植物紧密相关的材料。参加项目的家长每周都会留出时间与自己的孩子一起完成材料包中建议的活动。除此之外,自然教育项目还会定期组织家庭或者幼儿园开展户外远足活动,并设有专门的农场,孩子可以在那里观察树木发芽,为山羊挤奶,饲养小兔子,认识很多农场动物。






需要自然体验与学习的空间



相比而言,我国儿童乃至青少年的自然教育却尚未形成完整的系统,发展水平不高,并未形成政府、幼儿园、学校、家庭为一体的完整的自然教育链,主要使用的教育手段也相对单一,许多幼儿园的自然教育主要集中在读自然小故事、扮演动物的角色游戏、看自然纪录片与动画片上。即使幼儿园内部开展有饲养动物、植物的“自然角”,有些幼儿园也存在管理的缺陷,不能真正地培养儿童和动植物的感情。很多原本十分有意义的活动成了“走过场”,或成为短期项目不能长期坚持下去。




家庭方面,很多家长也会为孩子购置认识自然的卡片、图书、动画片以及提高孩子感官发展的玩具,值得注意的是还是有很多家长希望能和孩子一起走出房间真正感受大自然。因此,公园、动物园、植物园、自然博物馆、儿童博物馆这些和自然接近的公共教育场所既能让儿童见识到真实的自然、标本或模拟生态系统,还能让儿童在参观的同时,有和同龄孩子一起玩耍的机会,满足学龄前儿童与同伴交往的心理需要。这也是为什么节假日里各大展览馆和活动中心都能看到家长和孩子身影的原因。




如今在公共教育与公共展示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受到广泛欢迎的背景下,各式各样的有着较为先进理念的“儿童体验馆”也如雨后春笋般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其因具有较强的体验性和互动性,成功地抓住了儿童的学习特点,成为当下儿童公共教育的榜样。但令人遗憾的是针对自然主题的体验馆较少,针对儿童“自然缺失”问题的自然体验馆也不多。因此,“儿童自然体验馆”将会成为儿童自然教育需求的一个十分具有潜力的公共教育平台。目前,有限的和自然接触的公共教育场所可以分为两大类型:第一,公园、绿地等较为开放的自然环境;第二,动物园、植物园、自然博物馆等专项展示场所。




理查德·洛夫倡导:
“真正的体验自然应该是将人看作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将人作为自然的旁观者。”




但对于第一类方式来说,更多的公园和自然保护区都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人们进入,或者干脆竖起“请不要践踏和攀折”的告示牌。环保主义者和教育工作者也建议儿童“只能观察大自然,但不要乱采乱折”,这进一步地阻碍了儿童体验自然的愿望。此外,与平板电脑、动画片相比,大自然的纯生态环境与孩子的互动性较弱,变化微小且缓慢,不如电子产品的感官刺激强,所以吸引力较弱,这也是儿童与自然亲密度不高的另一大原因。




第二种专题展示,因为有专人管理,配套设施比较完善,趣味性、互动性稍好,在儿童参观的安全性上也多有考量,所以是较令人放心的体验方式。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可以从专题展览的细分方式来逐步分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静态展示型

该类型主要以展示为主,互动为辅。无论是动物园笼子里活生生的老虎、水族馆里畅游海底的小丑鱼,还是自然博物馆中的斑马标本,都是属于静态展示的范畴,使儿童只能观看,不能调动其他四种感觉进行全方位的体验和学习,和展品间的互动性也较差;展示的方式也相对单一,使儿童的注意力容易转移。它是一种目前广泛应用在公共教育场所的方式,同样是参与效果、学习效果最差的一种被动的单向传播手段




2.动态展示型

随着交互技术的发展,在国内外先进的展示空间中,交互装置取代了传统的展柜展架,成为承载展品信息的主角,利用投影技术、互动媒体等技术增强展示效果,充分调动参观者的参与性。自然博物馆、儿童博物馆等展馆也相继吸收了互动展项带来的优势,虽然解决了儿童在户外玩耍时与自然环境互动性弱且反馈周期长的问题,使其更愿意玩,但是对于“亲近大自然”这一终极目的来说,只是让他们放下手中的游戏机,又进入了另一个更大的电子游戏厅而已,儿童接触的“自然”是虚拟技术、数字技术渲染下的“自然”,所以这样的动态展示方式也并不能有效疗愈现代都市儿童的“自然缺失”现象。




3.运动器械型

第三种常见的方式是使用人工艺术处理的自然形象作为儿童攀爬、活动的运动器械,如英国皇家植物园Climbers and Creepers活动展项就是以藤蔓植物、捕虫草为原型,抓住儿童使用身体和感官学习的方式而设计的一个可以爬高上低的植物游乐场。这种方式虽然兼备亲和性,也摈弃了科技带来的感官快感,但是由于儿童接触的并非真实的植物,所以也不能给予其“自然”真实的一面,这样的自然元素过度加工不能说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4.角色扮演型

对于3-6岁的儿童来说,角色扮演是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在很多幼儿园,儿童可以钻进巨大的“花朵”里,探看花朵的结构,仿佛成为一只小蜜蜂,在一起玩“蜜蜂采蜜”游戏的同时,也了解了花朵传粉、果实形成的自然科学知识。




5.实际动手操作和创造型

这是当下国外展馆比较流行、效果较好的一种互动方式和学习方式,儿童围坐在一起,或是在地上用脚丫踩出一幅幅画,或是齐心协力为马儿编一件新衣。他们以实验的态度,不断地消化知识、充分表达见解。如在华盛顿建筑博物馆,儿童可以通过操作积木,了解建筑构造的原理,享受搭建带来的快乐。




在日本当代艺术博物馆一项“闹鬼房子”的展览中,艺术家和设计师不仅打破平日在艺术馆中不能大声喧哗的常规,还允许孩子用手搬动墙上油画里女子的脑袋,重组蒙娜丽莎的五官,甚至可以自己钻进画框里扮演画中的人物。地板上的眼睛贴纸视线可以根据观看者的方位而移动,既惊险又好玩。由此儿童不仅认识了名画,还参与到了其中并得到了快乐。


这种动手操作与创造的方式综合“操纵身体”以及“与伙伴合作”两种儿童认知和行为要素,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虽然没有绚丽的光影声像,只有简单的工具和原材料,却也不妨碍儿童回答问题的兴致。这种方式在本来就为数不多的“自然教育”场馆中更是难能可贵, 是十分值得借鉴的。唯一不足的地方是没有平衡利用儿童“五感”进行互动和教育,仅考虑到身体运动或2、3项感官的运用。




结语



“幼儿园小学化”“电子设备的感官轰炸”“可接触自然景观的缺失”,让儿童离自然越来越远。感官退化、心理疾病、身体羸弱、缺乏自然常识、感情冷漠等问题,正威胁着中国儿童的健康成长。目前中国的自然教育并未得到社会各方的足够重视,专业的公共自然教育场所较少。综观中国儿童公共自然教育空间的展示设计与互动方法,我们可以看到能够充分鼓励孩子使用“五感”“身体”并在展示和教育时合理使用科技元素,在相对“纯净”“本真”的“自然”环境下“与同伴合作”认识大自然的场所还没有出现。




在追求高科技含量与单调的展示、互动手法两个极端中游走,成为目前中国儿童自然教育公共空间的真实写照,这不利于孩子真正体验自然并与自然互动。面对中国日益严重的“自然缺失”现象,一个将幼儿园、学校、家庭、社会联为一体的自然教育系统亟须建立。充分顺应儿童“身体体验”“感官学习”的认知规律,多提供一些让孩子们与自然嬉戏的公共教育场所,用互动、自然、多样、可操作的展示、教育方式,调动儿童对大自然的兴趣,是今后儿童自然教育的关键。这正是儿童公共自然教育空间展示设计的趋势。






在家教育好书推荐









精华文章(直接点击标题阅读)

在家上学—发现您孩子的学习类型-HST翻译

在家上学者应对总统川普有何期待-HST翻译

永不可对一个临时决定在家教育者说的5件事-HST翻译

为全职工作者提供全日制在家教育的策略-HST翻译

孩子若不自学,教育就将是一场灾难!(原创分享)

在家教育帕娃和三个孩子的一天(4岁,7岁和8岁)-HST翻译

在家教育是美国的神话?-HST翻译

什么是夏洛特·梅森在家教育法-HST翻译

在家教育生活中的一天—梅丽莎和6个孩子-HST翻译

教孩子当老师-HST翻译

家庭就是音乐的土壤-HST翻译

在家学习十二招-Top Twelve Methods of Homeschooling-HST翻译

非学校化,会是教育的未来吗?-HST翻译

让自闭症谱系的孩子在家上学?—11个实用的建议-HST翻译

有人构建自己的在家教育课程吗?-HST翻译

在家教育在欧洲兴起-HST翻译

在家教育—带孩子购物、认字、理财



还在追逐学区房重点校?OUT啦!

在家上学联盟,开启令家庭惊喜的自由之旅!

在家上学联盟网 www.chinahomeschooling.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儿童自然教育的50个主张
与学龄前儿童到9岁儿童相处的建议
视频 | 来自台湾的自然教育专家为父母支招!
聂震宁 | 我对学龄前儿童分级阅读规律的一点研究
出版融合 | 出版融合发展背景下的学龄前儿童教玩产品开发策略
儿童性教育,我们到底缺失了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