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暑期“计划落地”不是梦!戳这里领“锦囊”

6到18岁的孩子制定的暑期计划九成都是完成不了的,为什么呢?

表层原因是孩子制定的计划不合理,执行后期后劲不足。孩子在制定的时候野心勃勃,三分钟热度之后,再加上一些意外的事件和突发的情况,就开始觉得这个计划制定得不合理,最后不了了之。

根本原因:暑期计划和孩子的能力需求不匹配的,孩子在制定和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无法收获成就感。


孩子的自制力不如成人,做事情很多时候靠的是即得的成就感,如果孩子得不到成就高,自然也难有坚持下去的动力,尤其到后期遇到一点点困难和压力,孩子就容易全盘否定整个计划。

那么如何制定与孩子能力需求相匹配的暑期计划呢?这里需要遵循三原则,三原则的基础是暑期规划的内容。


一般情况下,暑期计划会包含以下四个内容


学习:

这个是必备项。每个孩子的暑期计划里都应该包含完成暑期作业,这个是最基本的,在此基础上,理科还应该有预习下学期的内容,文科可以做一些能力拓展的计划。


阅读:

阅读能力是近几年家长们非常看重的能力。很多孩子的暑期计划里会包括培养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具体包括读哪类书,读哪几本书等。


才艺:

包括琴棋书画运动等。比如学一门新的乐器或运动,或在原有能力的基础上参加考级等。


娱乐:

包括全家旅游、看电影、玩游戏等。


正确的制定依据就是在这四个内容的基础上,遵循三原则,合理规划暑期时间,制定计划。暑期计划总体上包括暑期规划、每周计划和每日计划。



暑期规划要遵循的原则——匹配

一、和孩子的年龄阶段匹配

对于6到12岁的孩子,家长应当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习惯,因为在小学阶段,兴趣和习惯是影响学习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因此在制定暑期计划的时候,可以重点制定关于阅读和才艺方面的计划,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或关于某项运动、某个乐器的兴趣以及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对于12到15岁的孩子,家长应当注重培养孩子的记忆力以及学习和娱乐相平衡的能力。因为对于初中阶段的知识点,主要是靠记忆力,而且在初中阶段培养起的学习和娱乐相平衡的能力,日后会发展为孩子有关工作和生活的平衡能力。所以在制定暑期计划的时候,家长应该重点制定关于学习和娱乐方面的计划,帮助孩子度过一个劳逸结合的暑期。


对于15到18岁的孩子,也就是高中生来说,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学习,而且在高中阶段对成绩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孩子的勤奋程度,因此在制定暑期计划的时候,重点就是要制定有关学习方面的计划,其他可以忽略。


二、和孩子的学习特点匹配

这部分内容又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依据孩子这次期末考试的成绩,另一个是依据孩子平时的学习情况。首先父母要帮助孩子分析这次期末考试的成绩,对丢分原因进行总结,根据不同的丢分原因制定适合孩子的暑期计划。其次就是要总结孩子平时的学习情况,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劣势学科,这些学科要相对平衡,过于劣势的学科要作为暑期重点提升的科目。


三、与孩子的能力特长匹配

在教育学有一种理论,叫多元智能理论,这个理论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能力,比如有的孩子乐感很强,他有很强的音乐智能,那么他以后就很可能发展为音乐人、歌手;有的孩子空间想象力特别丰富,他的空间智能是占优势的,这样的孩子以后很可能成为设计师、建筑师。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的描述,确定孩子的优势智能,根据他的能力特长去制定相应的暑期计划。



每周计划要遵循的原则——集中

这个原则是符合心理学常识的,分散地做一件事情对人是无感的,也不能系统地培养某一项能力,而在一个时间段集中高频地做一件事,才能高效地培养相应的能力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小学阶段的孩子有七周的假期,那么这七周的时间我们要有一个集中的利用,第1-2周可以主要计划完成暑期作业、上辅导班,第3-4周集中培养一项才艺和阅读的能力,第五周安排全家出去游玩,第6-7周可以自由安排,收心准备开学。


每日安排要遵循的原则——量化

每日安排的原则是可量化,我们的建议是,依据作业量,按事件单位来安排。举个例子,孩子对今天上午的安排是做数学作业。这个计划相当于没做,做一道题也算是做了数学作业,做十道题也算是做了数学作业,两者无法衡量,所以一定是要按照事件单位来安排每天的计划。

比如上午做5-10页数学练习册,下午背3-4章英文单词,晚上看30-50页课外书。同时我们也建议孩子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做一个时间的优化,比如我的学习习惯是上午记忆力状态最好,那么早上我就安排背诵的作业;下午我做数学题的状态是最好的,那么下午我就安排做数学作业;晚上我觉得家里的阅读氛围是最好的,那么晚上我就安排做阅读的任务。


最后,合理制定暑期计划的注意事项:


1、开家庭会议,亲子协商制定;

2、预定优先级,应对变化;

3、阶段性总结,及时调整;

4、完成打钩,监督和鼓励机制;

5、家长以身作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子女教育:先懂孩子再懂教
给孩子报兴趣班,是不是家长必须的选择?
数学老师给2018年寒假的学生的良言
如何正确的帮孩子设定目标?照着这个方法做就对了
如何逼自己做到真正的自律?——我的自我管理之路
初中生寒假怎么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