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通往高级学习之路前,需要避免的三个「认知误区」

在过去的一年里,你参加了多少付费课程?

从中又收获了多少?

反观现有的众多知识付费平台,大多数追求的是——「量」。制作更多的内容,包装更多的产品,吸引更多的用户,获取更多的收益。

在这一点上,其实跟股市里「割韭菜」没区别,只不过在知识经济中,这个概念换成了——「交智商税」

  • 买了大量的书囤积在书柜上,用来让自己感觉充实,本质上更多的是提供一种心理安慰剂。

  • 在网上买一堆知识付费产品,用来提升自己的能力,本质上更多的是缓解自己的知识焦虑。

一个现象:课程太多,学员都不够用了。

大家忽略的,反而是「质」,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与众不同的东西,其实很少。绝大多数用户接触到的只是包装好的「概念」,喜欢学到东西的「感觉」,即学习过程的「爽」。

好的内容永远是稀缺的,永远是需要极高成本的。

过去很多的「低水平勤奋」其实是读书方法的低效和错误造成的。这就好比一个农民,收成差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他懒惰,而是由于他使用的工具落后,思想上又没有主动更替工具的意识。

在这里,不得不指出成人学习中的三个「认知误区」:

1 . 没时间、没精力

白天工作八小时的劳累,上下班交通工具的折腾,回家还有一些琐事在排队等着自己。完全是被生活推着走,实在是腾不出时间和精力来读书,久而久之,自然就逐渐失去读书学习的热情。

但没有时间和精力并不是放弃读书的理由,这本质上是——「失去平衡」,失去在需要的精力与可提供的精力之间的平衡。

成人教育学教授麦卡卢斯基提出了生存余力理论模型,基本观点是:

一个人总是在他需要的精力与可提供的精力之间寻求平衡。

生存余力理论指出:一个人要从事学习活动,就必须拥有一些生存余力。

在每个优秀的人都在不断学习、自我更新的时代。腾出时间学习,对每个人来讲是个很大的考验。但同样是考验,有一部分人坚持下来,持续地进步,反而另外一部分人放弃了,结果原地踏步甚至后退。

那么,你选择前者,还是后者?

2 . 看不懂、记不住

读了那么多书,懂了那么多道理,有多少知识被我们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因此提高了工作效率或提升了生活品质呢?

实际上,没有跟生活产生链接,没有应用到生活的知识并不是「真知」。

更关键的是,学习主体到底是「书」还是「我」。

  • 以「书」为主体的学习:看书要看懂,要记住,这是知识学习的思路,是应付考试的思路,是学院教育的思路。

  • 以「我」为主体的学习:能否通过阅读提升能力,带来行为改变,这才是是成人学习的思路。


读书的一个基本原则: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著名教育家克里缇克斯说过:“经验本身并没有价值,真正有价值的是在对经验反思之后的成长,有效的学习来自于有效的反思,而非积极的经验。”

同样,阅读本身不能创造价值,理解和记忆知识都不能创造价值。

真正有价值的学习是——结合经验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看懂一点,记住一点马上用比完全看懂但完全不用要强一百倍。

  • 宁可把一书读透吃透,而不是囫囵吞枣;

  • 宁可把一件事情做透,而不是面面俱到;

  • 宁可与一人推心置腹,而不是泛泛之交。

我们只有逼自己在「质」上进取,不是在「量」上贪婪,我们的人生就是在走上坡了,否则就是在平面踱步。

所以,每当我们看完一个知识,问一问自己然后呢 ?

3 . 看不下去

有多少次拿起一本书,却半途而废?
看到书柜上的一排排书,有多少次为此而心怀愧疚?

到底怎么样才算是读完一本书?
是不是一定要“读”完整本书?

每个人读书的目的不尽相同,大体分为两种:

  • 前者是连接型。为了获得身心的愉悦,比如读一本小说,读一篇散文,享受的是这个与生活产生链接的过程。

  • 后者是应用型。为了获取某些知识,掌握技能,以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质,或者是为自己提供某些帮助的工具。

然而,可能有人会认为带有目的性的阅读过于世俗和功利,同时有更可能会破坏阅读的乐趣。但是:

  • 在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本书都有很多你并不需要学习的知识。

  • 读的越多,不见得用得越多

  • 只要能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能用上一点,图书给你的价值就已经超过书本身。

事实上,越明确的目标,对你的阅读越有帮助。

在功利性阅读中,「目标」为阅读提供了「方向」和「动力」,而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也可以随时调整自己的目标,不断地完善它。

比如:「读完这本书后,我要做什么?」

最近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输出倒逼输入」,但这同时也是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行动——「输出」。

那么,输出为什么这么重要?

  • 促进思考。目标性阅读促进更多的思考;

  • 有效反馈。检验是否掌握了书中的内容;

  • 达成目标。合理化地输出达成你的目标。

最后,在「输出」与「目标」之间还差一个合理的——SMART原则

  • 具体的(S)

  • 可以衡量的(M)

  • 可以达到的(A)

  • 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

  • 有明确的截止期限(T)

因此,规划一个清晰而且可量化的行动其实很有必要。

如果你的目标是输出一篇读书笔记,那么就要考虑,这篇读书笔记的核心内容是否具体,对多少人有价值,能否达到预期,是否跟读者相关,最后定一个截止日期。

一旦把目标细分量化,在输出的时候会更有针对性。

而且在输入时,思考层面就会截然不同,不是仅仅停留在「记住」这个层面上 ,而是伴随着「深度思考」和「联想记忆。

反过来当你阅读时,会变得有动力,更能在学习中获得正反馈。

从「量」到「质」

在这个知识焦虑充盈的时代,花点小钱,花点时间,花点精力,就可以直接把世界上拥有超强大脑的人花费毕生力气研究出的成果占为己用。

这个收益足够让你赚得盆满钵满,所以阅读可以说是最好的投资了。

从追求「量」转变为追求「质」:

  • 宁可把一书读透吃透,而不是囫囵吞枣;

  • 宁可把一件事情做透,而不是面面俱到;

  • 宁可与一人推心置腹,而不是泛泛之交。

当我们逼自己在「质」上进取,而不是在「量」上贪婪,我们就是在走上坡路,否则就是在平面踱步。

最后,读书,不仅仅是把书读进脑中,更应该读入你的血液里,成为你精神的一部分,成为你思想的一部分,也自然会成为你气质与谈吐的一部分。

这是读书的「结果」,而非「目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这样读书就够了》:提升你学习力的1个方法,直达最高学习境界
一个简单的公式告诉你如何应对你不喜欢的生活
《认知觉醒》:“脱胎换骨”之术,成长解惑之书
便签学习法:培养全新的思维模式
读书很难吗?不难!
RIA阅读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