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8长沙中考作文权威解析、名师范文及初中作文学习策略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一群同学在讨论“写作要不要说真话,抒真情”的问题,一位同学说:“写作应该说真话,抒真情,因为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真正打动人。”另一位同学说:“可我们的经历太简单,从学校到家庭,两点一线,如果总是说真话抒真情,就有可能千篇一律,写不出新意。”还有一位同学说:“我写作的时候就经常虚构,虚构出来的文章,有时候得分也蛮高的。”

对这个问题,你有怎样的体会或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②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④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600字。

李卓:深度解析

相信大家看到题目时,第一眼有点慌。

实话实说,我觉得,今年长沙中考作文,有可能拉开分差了。

对于有准备,平常训练较多的考生而言,这是一个简单的题目。但是对于训练较少的考生而言,可能会面临困局。

今年的作文,从题面上来看,上升到了考生对于“写作”本身的理解。今年,我前后开了近十场讲座,每次都会从写作的四个关键方面着手,来谈对写作的理解,相信听过的同学一定不会陌生——主题、素材、技法、语言。并且,在素材方面,关于“如何写出真情实感”,我做了两个专场讲座,一个线下,一个线上。而今年的中考作文的考点,就落在对“素材”的理解上。

(点击图片查看课程)

关于作文的“真”,我做了详细的阐释。

一、 尽量写亲身经历的事情。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可以进行艺术加工,但一定要有生活原型。

二、 热爱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

三、以小见大。

四、 写出“画面感”。

相信,大家在看完我讲述的这几点后,基本的观点就能够形成了。建议大家看完本篇解析后,再点进去看看这次免费的公开课,一定能有所收获。

好,回到作文我们来谈几点。

说说立意

有人说,作文要真,有人说,我没东西写,虚构也能得高分。

材料作文本身是暗含观点的,而且,材料作文有多向性和倾向性的原则。这句话我在之前的文章里都反复提及过。

那么,本段材料,依据“多向性”原则,我们能提炼出什么样的观点呢?

无外乎——

1. 作文要真,要尽量写亲身经历,写出真情实感;

2. 作文可以虚构

那么,依据“倾向性”原则呢?

同学们,我们定然要倾向于“作文要真”,而对于能得高分的虚构的作文,我们就得体现我们的思辨能力了——虚构如果不是基于生活的,如果是没有生活原型的,我们是要反对的;反之,我们可以赞同。

基于此,我们的立意可以是——

1、文章要真。只要我们有一双留心生活的眼睛,就能发现美,发现感动。

2、文章可以跳出生活之上,但是要基于生活。

3、真与假,虚与实,从来都是辩证的,但是,从心出发,平静自然,不功利,才是生命最美的形态。

 

说说选材

围绕“生活中从来不缺少能打动人心的素材,缺少的只是发现美和感动的眼睛”来组织素材,其实就非常简单了。

●当你行走在夕阳余晖里,穿梭在繁华的都市中时,你可曾有片刻的驻足,看看身边行色匆匆的人们,有人在为生计奔波,有人在悠闲地享受慢时光,有人在悲伤,有人在欢喜,当我们看到汗流浃背的光着膀子的向工棚走去的民工时,当我们看到高大的建筑外墙悬在一根绳上擦拭玻璃的“蜘蛛人”,我们可曾想过他们的内心,他们是否在思念远方的故乡,他们是否在牵挂自己的父母或妻儿?

●当天刚蒙蒙亮时,你有没有注意过大街小巷里那一抹橘红色的身影?一夜的觥筹交错,一夜的谈笑风生过后,城市的街巷总是落满不和谐的垃圾,是他们,在阳光还未覆满整座城市之前,在人们还未推开窗户,看见第一眼风景之前,静静地默默地让这座城市焕然一新。

●当你去到乡村,你有没有看见过屋顶上的袅袅炊烟,你可知道那便是乡愁,你有没有看见过泥泞的弯弯山路,那就是通往希望的道路,你有没有看见田间劳作的老人,荷锄而归的伯伯,他们用汗水耕耘着自己的人生,春种秋收,生生不息。

●这纷纭繁华的世界,无论是两眼凄凉的乞丐,还是歌声苍凉的流浪歌手,无论是走出考场时脸上洋溢着笑容的考生,还是焦急期盼着孩子归来的父母,无论是夕阳里互相搀扶的老人,还是哼着小曲一路小跑的孩童……

有太多触动我们的心灵的人和事,当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善于感悟的心时,文章往往就有了更多的人文气息,更厚重而能打动人心的真情实感。

如果提到“虚构”,也能点到文学艺术其实源于生活,但可以高于生活,就更有深度了。

 

 说说体裁

体裁非常灵活,写议论文表达观点是较为容易的。

写记叙文,写生活中遇见的美和感动,比如父母之爱,凡人小事,人性中的美,甚至生活中不经意的一份感悟,都是可以的。

写议论性散文,以议论文的框架,散文的笔法,组织多个素材,化整为零,来表述自己的观点,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黄其:示范作文

做一朵春天里盛开的花

作者系麦田格教研总监,毕业于北京大学

有一个美丽的故事,说到每年冬天,当初雪落下的那一天,人们便坐在自家庭院里,穆然不言地凝望那一片片轻柔的白色。雪一片一片,落在屋顶,落在篱笆,落在衣肩,轻轻地覆上睫毛。

在街角的那棵榕树下,总见那个老人淡淡地坐在一片淡淡的阳光里,低着头,很专心地用一个小刀在割橘子皮,画下四刀弧形,依着刀痕撕开,橘子皮在他手上盛开如花。把橘肉一瓣瓣取下,仔细摘掉筋络,慢慢地一瓣瓣地吃。那天下午,他就那样认真地吃着一瓣一瓣的橘子,凝止在参禅般的安静里。

烟花盛放的橘洲江畔,那个拾荒的老人小心翼翼地穿过人潮,在垃圾桶里翻捡着心仪的宝贝。热闹是旁人的,他什么也没有。只是,烟花砰然升空,他也随即停下手中的活,星光、火光映照着他的眼眸,那一刻,花只为他一人绽放。

这样的虔敬常使我在静穆中有哭泣的冲动。若有对生命这样的惊服和热爱,我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我还要虚构什么动人心魄的情节?

你看附近的那片建筑工地,三三两两的工人聚在一起,光着的膀子被夕阳照着显出古铜色,喝点啤酒,来点小菜,高大摩登的楼也不及他们的笑容壮阔。

你看饺子端上来的时候透明饱满的模样,一张薄茧,包覆着一个完美的世界。捏合饺子边皮留下的漂亮指纹,和精美陶器、雕塑上留下的印记到底又有什么不同?

你看夜空中闪烁的星,它在黑暗中忍受了多久,努力奔跑了多少光年,才抵达,出现你的眼前,与你相遇?你真应该好好看看它。

我喜欢雨,从天坠七万米,碾落成泥。我喜欢风,缠绕在耳畔低语,心动不已。我喜欢西边的经幡,东边的大海。我喜欢寒来暑往,绿了芭蕉,红了樱桃。喜欢旧时月色花满地,喜欢扫雪烹茶香,喜欢捧书立黄昏,喜欢对弈把酒分……

我不愿意是神仙故事里驻足观棋的樵夫,一恍惚便柯烂斧锈,沧桑几度。我愿意学那稼轩老翁去“管竹管山管水”。 我愿意做旷野里生长的一朵花,听风沐雨,经冬历春。这摇摇晃晃的人间,这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我一刻都不想错过。

所有的这一切,难道不值得?不值得变成文字,种在我们的稿田里?像一位作家所言,去种植真与善,收割美与圣。

这稿田里的文字被你的真心浇灌,会肆意生长,生生不息。有一天,会有人与你的文章偶遇,那便是“金风玉露一相逢”。

那些用生命写作的人,他们的文字不是始终充满芳香,至今仍芬芳着我们的心灵吗?

你一定记得,楚泽边畔,那个身着白衣,且行且吟的身影。他问天叩地,声嘶力竭。喑哑了喉咙,汩汩的江水,至今温柔安放着他如皎月一般的灵魂。

你一定记得,那道握着沉甸甸的铁笔走来的身影。非人酷刑可以伤害他,但不能控制他,他从苦难中汲取的是万丈豪气,千里雄风,以一颗真心书写沧海桑田。从此,历史的背后始终悬挂着他的如椽大笔。

他们就像一棵棵藤蔓植物,用一支“笔直的”笔支撑,开出一树繁花,一树芬芳。那支笔,用生命的真心浇灌,如铅重,写下的字,注解的是一个一个真实、厚重而美丽的灵魂。

一朵花瓶里的塑料花,即便从不凋零,但她活着的意义,不是为了春天。

一朵春天里盛开的花,即使她会逐流水而逝,但她的美,生生不息,永不衰败。


李卓:初中作文学习策略

结合我多年的写作经验,以及写作教学经验,给尚未经历中考大关的初中生们提一些学习上的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小学生同样适用)

强化阅读

1、阅读是必不可少的。无论学习任务多重,时间安排多么紧凑,阅读是必须坚持的。试想,初中阶段都完全没时间阅读,高中你就有时间了?不可否认的是,读书的黄金期在中小学阶段,记忆力最好,语感最容易形成,大家不要“痴心妄想”以后有时间读书,越长大,越难以安静地沉浸在书本的世界里。

2、一个几乎所有家长、学生正在走的阅读误区。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种听书、阅读打卡等新颖的形式充斥在大家的手机里。平心而论,相比不读书,没时间读书,这种“碎片化阅读”从一定程度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并不算真正的阅读!声音、图像的吸收,与文本的吸收,有着本质的区别!正如看一部电影,看完后,我们能记住的,仅仅是部分情节,而我们沉下心去读书,才能真正沉淀语感,才能真正触动灵魂!

这个节奏太快的时代,“碎片化”的知识吸收不可或缺,但它决不能替代完整的阅读!

3、阅读效率如果要最大化,我给大家几个小建议。

一是进入中学阶段后,可以不用“博览群书”,而是可以选择一些最对自己“胃口”的作家的书去深读,你喜欢余秋雨的文化大散文,就读透他的《文化苦旅》《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你喜欢三毛的温婉从容,就读她的《温柔的夜》《雨季不再来》《梦里花落知多少》《万水千山走遍》,反复读,一遍一边读。

二是读书要养成好习惯,比如摘抄,比如写读书笔记,摘抄和写读书笔记不是为了应付家长和老师,是写给自己看。有感觉,就多抄一点,多写一点,关键是有感而发,且能在文章里运用。记得很多年前,我读《茶花女》,读到特别悲伤的时候,我就合上书,冥想一会,写一些自己的感悟,读《活着》时,数次掩卷而泣,就感觉拿笔记下当下的痛楚。

三是有空就多逛书店。买什么都可以看价格,买书不必。我不信这个社会还有人买书能买穷的。在那样的氤氲着书香的环境里,有时候逛着逛着,你就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情节能打动你,说不定你一眼就相中了《俗世奇人》,好好读完,写好几个人对你来说就不算难事了;唐诗宋词能打动你,湖南作家曾冬的《唐诗素描》《宋词素描》或许会让你觉得意境真美,文字真美;红楼梦看得懵懵懂懂,《蒋勋说红楼梦》或许你就会买回家;喜欢读历史,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幽默风趣的风格或许能让你耳目一新……

四是别看电子书,远离网络文学。别怪我一棍子打死,网络文学中糟粕太多,你没时间去甄选。玄幻、校园爱情、穿越这些题材的小说看是好看,毫无营养,真的。还不如读金庸,读梁羽生。

勤练笔

没什么巧的,多写。

当今中小学生,不缺知识积累,最缺的是写作动机。所以,写作教学中,其实最难,最核心的是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去拓展学生的文学思维,去培养学生的表达兴趣,只要保持写作状态,学生的逻辑思维、表达能力都会提高,并且,回过头来又能影响及加深学生在阅读中的吸收。正如习武——经常实战,才能理解招式的作用,反过来才能更好地练习招式。

精修改

我建议,同学们要养成修改文章的好习惯。经历一个学习阶段后,就要学会回过头去,好好地修改之前的文章,常读以前的文章,并思考一下如何修改,久而久之,在不断的修正中提升。我在第一大点中详细讲了阅读,在这里补充一句,除了读名家的作品,同龄人的优秀习作也要多读,各类竞赛作文集,中高考满分作文,都要读一读,读这些作品,对自己如何去修改可能更有参考价值,毕竟篇幅相似,而且立意选材都比较贴近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454 作文写作素材:描写学生开学的作文段落
初中作文素材
中学生怕写作文,到底怕的是什么?
10篇初中英语满分作文,英语写作的好素材!赶紧为孩子收藏!
初中作文写作技巧和素材积累,掌握就能拿高分,赶紧收藏起来!离了个
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技巧:积累身边实用写作素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