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玉龙老师解读杜甫诗歌:杜甫是地理学渣吗?

初一年级古诗词鉴赏




《晴》

1.选取典型的景物,发挥想象,动静结合(视觉听觉相结合、远近结合、虚实结合)(任写两点即可),写出了雨后初晴的巫山绚丽多彩、生机勃勃景象。

2.“急纷纷”写出对野花纷纷凋零的怜惜(无奈、伤感),以及自己漂泊无依的忧伤(悲哀、抑郁)。



陈老师讲解文稿


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在这一期的“逐鹿·期中语文复习课程”中与大家相见。听到这里,许多老同学内心一定又会冒出一个疑问,今天这个陌生的声音又是来自于哪个老师呢?那,首先,请允许我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叫陈玉龙,大家以后可以叫我陈老师。在今后的学习中,陈老师希望能和大家成为好朋友,一起去探究语文学习的奥秘。现在同学们一定都在为备战期中考试忙得焦头烂额了,尤其是面对知识量庞大的阅读版块,更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今天就由陈老师为大家带来阅读版块的第一道题——古诗文阅读的讲解。

 

对很多同学来说,一提到古诗词鉴赏就会谈虎色变,认为这是难度最大的语文题目之一,经常会读不懂,题也写不对。然而,诗歌鉴赏是初一期中考试的必考内容,占到了8分。考试题目一般会在诗歌的语言、形象、表达技巧、诗歌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这5个方面做文章。这次的期中考试,大部分学校会设置两个问题,一道是五选二的选择题,一道是问答题。这就要求同学们对诗歌的意象、意境、情感、精彩语句和字词有一定的赏析能力。好了,我们来看看今天的古诗:“诗圣”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晴》。

 

杜甫

久雨巫峡暗,新晴锦绣文。

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

竟日莺相和,摩霄鹤数群。

野花干更落,风处急纷纷。

 

在赏析之前,我们先来梳理一下如何去把握一首诗的内容。

 

首先,总是孤零零出现的标题是同学们首先需要去关注的。有时候标题也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信息。比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仅仅7个字,我们就可以得知诗人写诗时的地点、时间以及想要表达的情感。这首诗以一个“晴”字命题,我们大概就可以知道,诗人应该是在描写雨过天晴后的景象了。

 

然后,我们也不能让作者一人孤独地躺在标题下面。因为通过读作者,我们可以了解诗歌的大致风格。本首诗的作者杜甫已经是大家的“老朋友”了,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大多沉郁顿挫,描写现实,尤其在他后期的创作中,诗歌往往会包含他对国家存亡的担忧和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无奈和伤感。

 

那么诗人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情感呢?这就不得不得联系到诗歌的创作背景,而诗歌的注解里面往往会有对诗歌背景的介绍。在这里,陈老师要提醒同学们,一定要重视注解的作用,这对我们把握诗歌的整体情感很有帮助。

 

最后,我们就要进入诗歌主题部分了。通过对诗词的时间、地点、意象、意境、事件、情感、手法等进行归纳,梳理诗歌的内容。

 

我们先来看诗歌的首联。——久雨巫峡暗,新晴锦绣文。

 

意思是长时间地下雨使巫峡一直阴暗着,现在天气放晴后的景色美丽得就像布满花纹和图案的锦绣一般。这句诗出现了一个地名——巫峡,巫峡位于重庆,是长江三峡的一部分,那里层峦叠嶂,云腾雾绕,陈老师早有所耳闻,那里即使不下雨也会给人一种“巫山巫峡气萧森”的感觉,何况又是“久雨”呢。一个“暗”字,就形象地描绘了巫峡不见光日,阴暗的特点。当然,总会有雨过天晴的一天,气象员杜甫就通过第二句诗的前两个字“新晴”,为我们预报了当时的天气——久雨过后刚刚放晴。诗人老杜在这么一个阴雨连绵地方,忽然看到天气放晴,他内心的那种欢快喜悦,就可想而知了!至少他晾洗的衣服,这回终于可以干了。哈哈,开个玩笑。

 

所以说通过“新晴”二字,我们可以得知诗人的内心是很高兴的,不仅是因为自己的衣服可以干了,更是因为他看到了别样的风景。“锦绣”是本义是指精美的丝织品,“文”注释中写到时花纹、图案的意思。这里,诗人其实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雨过天晴后的大好河山比做了一个精美的布满花纹的丝绸。所以诗人首联以“锦绣文”三字落笔,是对放晴之后他满目所见景色的一种描述。那杜甫究竟看到了什么样的美景,竟让他给出如此高的评价。诗歌的颔联和颈联给出了答案。

 

先来看颔联——“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

 

通过诗句描绘的意象,我们就可以初步得知杜甫看到了湖边碧绿的青草、大海东边红艳的云霞。但是,同学们一定会很好奇,这地势崎岖的三峡会有湖泊吗?在重庆那个地方莫非还能看到大海不成?莫非我们的大诗人杜甫语文很拔尖,却是一个地理盲不可?其实不然,这里诗人是发挥了自己的想象。把他看到的绿色的场景想象成了一望无际的湖边的绿草,看到的红色想象成了铺满天地的海天一线的云霞。一看到“碧”和“红”两个字,仿佛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象映入我们眼帘,所以这两个字调动了我们什么感官呢?对,就是视觉感官。这句诗,诗人通过想象巧妙地进行了虚实结合,又将近景和远景柔和和在了一起,为我们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绚丽的雨后江山图。

然而,在这种气象中,诗人只看到了这些花花草草吗?那些鱼虫鸟兽有没有出来活动活动筋骨呢?

 

答案是肯定的,诗歌的颈联,诗人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动态的画面。——竟日莺相和,摩霄鹤数群。

 

那黄莺整日地啼叫,极其欢跃。而那仙鹤们也在晴空万里中冲入云霄,飘逸而超俗脱尘,自由自在。和在这里读第四声,意思是此呼彼应,有共鸣共语的意思。这里声音“相和”和动作“摩霄”也是调动了我们的听觉和视觉。写到这里,诗人为静谧的江山美景又添上了灵动的一笔。

 

诗歌的颔联和颈联,远近交替,动静结合,使我们的眼睛和耳朵已经应接不暇了。面对如此美景,诗人杜甫呢却又表现出了不同的心情。


我们来看诗歌尾联——野花干更落,风处急纷纷。

 

大概意思是野花干枯了将要落下,大风吹过,枝头的野花纷纷落下。

 

诗人在前面描绘了他所看到的海阔天空之后,为什么又把目光集中在了那些最不惹人重视的微小的野花上。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杜甫写作本诗的背景了。这首诗写在他西南飘泊时期,也就是杜甫四十八岁至五十八岁之间。安史之乱以后,杜甫带着家人弃官一路漂泊,流落到蜀中,也就是今天的四川重庆一带。想到自己悲惨的身世,面对如此的美景,却也难以排遣他内心的苦闷和无奈。最后两句,杜甫拿干枯的野花自比,又以“急纷纷”收尾,写出了对野花纷纷凋零的怜惜,同样也是对自己漂泊无依无靠的一种无奈和感慨。

 

好了,这首杜甫的《晴》,陈老师带领大家已经赏析完了。那这首诗歌运用到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以及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相信同学们已经可以总结出来了。现在我们来看一下题目。

 

第一题: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是如何描写景物的,有何作用。

 

这道题考查的其实是景物描写的手法及其表达的作用。所以,一共有两问。诗句中“湖”“海”“草”“云”是静态的,“莺相合”“鹤摩霄”是动态的,这里是动静结合。“碧”“红”二字,调动了人的视觉感官,“莺相合”“鹤摩霄”,则分别抓住了它们的声音和动作,有实写有虚写。从空间上看,有远有近。通过描写这些典型的景物,写出了雨后初晴的巫山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景象。这,就是作用了。

 

第二题:尾联的“急纷纷”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又是考查诗人情感的题型,同学们都知道,诗人在诗歌中常用的到的抒情手法就是借景抒情。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诗歌中描绘的景物特点,大体上分析出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比如,诗人张籍在诗歌《秋思》中写道: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诗句中描绘的景色就是萧瑟的秋风,那么身处异乡的诗人见到如此萧条破败的景色,难免会引起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但是《晴》这首诗,我们则需要结合诗人的身世和写作背景,才能分析出诗人的情感来。“急纷纷”写出了干枯的野花随风漂泊的那种凄凉和无助,此时野花的状态不正是诗人现实情况的写照吗,所以“急纷纷”写出诗人了对野花纷纷凋零的怜惜,同样也是对自己漂泊无依无靠的一种无奈和感慨。

 

好了,今天的古诗文就讲解到这里了。感谢同学们的聆听。我是陈老师,这里是“逐鹿·期中语文复习课程”。同学们,再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
祝允明草书《杜甫秋兴八首》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十年前我曾这样上《唐诗》研究性学习课
八年安史之乱,杜甫到底经历了什么?网友:你看他诗歌里写了啥
诗人生前没啥名气,去世后却能与李白并称,一首诗作道出人生落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