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不理解你的苦心?这样才能让孩子学会感恩



 引 子 


今天是西方的感恩节,美国人和加拿大人借这个节日,来感谢上天赐予的好收成、感谢印第安人在历史上给予他们的帮助。

近年来我们国家也越来越多地过起西方的节日,在感恩节这一天,我们则是发扬它字面的意义,在这一天感恩他人。

感恩是一个好品质,我们都希望孩子可以懂得真正的感恩。但现实是,孩子常常不能体会父母的苦心,这让我们很烦恼。

比如你一管孩子,「别光想着去玩,吃完饭先把碗拿到厨房去!」——孩子可能就撇嘴不高兴了。

又或者是你周末加班回到家,看到孩子的玩具丢了一地,还坐在一边看动画片,你可能就很来气——和你说了多少次了,玩新玩具之前把其他的玩具先收拾好!

……例子先举这么多,实在是都挺扎心的。今天借着感恩节,我们趁机来说说,应该如何培养孩子内心的感恩品质

首先,内疚不是感恩


在思考怎样培养孩子学会感恩之前,我们可能需要先想想什么是感恩。因为有一种情绪,可能会让我们误以为孩子学会感恩了。

这种情绪就是内疚。内疚就像一道不易察觉的影子,总是跟着感恩,有时我们明明想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却可能会不小心激发了孩子的内疚而不自知。

记得我小时候,我妈想让我帮她做家务扫地,就会说:「你能不能帮我干点活?你看我每天做饭、洗碗、收拾卫生,还得给你洗袜子、洗内裤,你吃完饭帮我扫个地都不行?」

小时候的我听了这话,就觉得特惭愧特内疚,赶紧低着头去厨房拿扫把开始扫地。

但是说心里话,我越来越不喜欢扫地,即使那时我才刚上小学,我也能感受到这话是让我不舒服的,我带着这份不舒服的心情扫了每一次地。

我当时不知道这种心情叫什么,后来学了心理学专业,慢慢地知道这份情绪叫「内疚」。到现在,我家的地都是老公和扫地机器人扫的。

所以说,单纯地罗列你为孩子所做的付出,去责怪孩子回报太少,只会让孩子心里滋生内疚,而非感恩。

感恩是一种积极的情感


我相信家长们不是故意说出这种言语。我们的目的肯定是希望孩子发自内心地愿意为家里做点贡献,而不是让他带着愧疚去执行一个义务。

内疚和感恩的差别其实是很微妙的,但我们可以学会区分它们。

首先,感恩是一种积极的、正面的情绪情感,而内疚是消极的、负性的情绪情感。

想想那些真正心怀感恩的孩子,当看到他们脸上的表情,你也会跟着感动。


图片来源:giphy

而负有内疚之心的孩子,他的内疚、胆怯总是写在脸上,会你觉得很心疼想上去抱抱他

图片来源:tenor

所以我们也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不要只看行为结果。

当我们想培养孩子感恩,孩子却出现了内疚的表现时,我们可能需要反思一下,是不是我们的话语中一味强调了自己,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如何培养真正的感恩之心 


那么,如何能让孩子内心产生真正的感恩呢?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让孩子学会感恩,有以下几个方式去培养。

1
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第一个方向是,让无条件的爱成为孩子感恩的前提。

为什么呢?孩子是否会对父母产生感恩之心,与他如何理解我们的意图有关

父母必须是不求回报的,如果(我们让孩子觉得)我们付出是为了让他回报,那只会引发孩子的负债感,因为孩子根本不可能给父母等价的回报,那他始终都会觉得欠父母的,又会引发内疚。

所以,父母一定不要让孩子觉得,我对你好,是希望你能学习好,给我们争一口气,将来回报我们什么的。

毕竟,我们给孩子的付出和爱,并不是交易

我相信大家不是真的要孩子给自己回报,但我们的言语、行为却很容易不小心传递这种交易性质的信息,像前面提到的会让孩子产生内疚感的话,都是我们应该避免的。

我们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让他知道,我对你的付出并不求回报。(孩子当然可以回报,但这不应是在家长的要求之下的行为)

2
让孩子感受你的善意

我们还能做的是,让孩子感受到你的付出背后的善意

这与感恩的第二个条件有关,那就是:父母是带着善意去为孩子付出、去帮助孩子的。

想想看,如果一个人本身不是必须要帮你但是他选择了帮你,你一定会感恩他的帮助,对吧?

比如说我们的爸爸妈妈自己的生活都挺精彩的,他们没有义务必须来帮我们带孩子,但我们工作太忙请他们来帮忙,他们真的来帮带孩子了,分担了很多工作,我们都对爸妈感到很感激。

所以对孩子也是一样的,我们要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付出了这些,是我们出于爱你的心情选择为你、为这个家庭付出

现在有些孩子之所以不感恩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照顾和帮助,就是因为,孩子把父母的付出看成是理所当然,觉得爸爸妈妈就应该这样做。

我们不能让孩子觉得,全心全意为你服务是爸爸妈妈的使命义务,相反,爸爸妈妈也是人,我们也和你一样有各种需求,我们也会想玩、也会感到累,但我们选择照顾你、为你付出。

那在具体的言语、行为上,我们也要做到与这个思想一致。

第一,孩子的不合理需求,我们是要拒绝的

比如,他看见路边卖棉花糖说要吃,但明明他今天吃的糖已经到约定的数量了,或者说,明明不累,却还要爸爸妈妈背着回家。

我们要告诉孩子:这是不行的,宝贝,你不能毫无节制地看见一个新的糖果就买来吃;不行宝贝,你现在还能自己走。

图片来源:giphy

第二,哪怕是那些合理的要求,如果我们做父母的自己不方便,也可以拒绝

比如回家路上,娃确实累了求抱,可是爸爸妈妈也很累了,怎么办?如果是大一点的宝宝,那我们可以直接告诉他,我也很想背你,可是爸爸妈妈也都很累了,我们一起再坚持一下好不好?

如果孩子年龄还比较小,跟孩子表达自己也会累之后,我们还可以提供备选方案,比如,我们一起休息 5 分钟再走,或者叫辆车回家好不好?

很多父母(以及祖辈)可能错误地以为,当孩子提出要求,你越满足他他越感恩,但事实恰恰相反,这份溺爱不会让孩子觉得感恩,反而让他觉得他的需求是最优先的你必须对他有求必应,等到将来他长大了,你稍微不满足他,他就会哭闹或者崩溃。

当然,无论我们拒绝还是满足孩子的需求,一定要注意跟无条件的爱的原则一致。不要说是因为孩子你这次考试考得好,我就满足你的要求,考不好,你就别想要那个游戏机了。

我们需要根据生活规则,大家的需求和努力,以及当时的情境做出合理的选择。

3
父母是孩子感恩的榜样

最后一点也同样重要,我们对他人的感恩孩子会看在眼里,以此为榜样。

如果父母本身都对他人的帮助没表示过感恩,那么孩子也很难学会感恩。

图片来源:giphy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5句话,宁愿烂肚子里也别对孩子说!
已长大的儿子和正在学着长大的妈妈
《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孩子感受到的爱才是爱,让他明了你的爱
装可怜的父母 是一剂摧毁孩子心灵的毒药
健康的亲子关系,从不说这五句话开始,孩子会感谢你
天黑了,爸爸妈妈就回来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