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终于成功地变成了自己和孩子讨厌的人


爱贝睿编辑推荐

做了爸妈的人,相信没几个是没和孩子「开战」过的。

  • 你说「赶紧回家!孩子说「不嘛我还要玩!

  • 你说「把刚才弹错的地方再弹几遍!孩子说「我已经弹了三遍琴了我不弹了!

  • 你说「怎么这么简单你都不会?孩子气得把铅笔一摔,小本一撕……

等到孩子不经意长大,某天他就像《少年说》中的少年突然对你爆发:「为什么总把我和别人比?!」

你怎么就不理解我呢?


《少年说》中令人心疼的女孩小袁

究竟为什么会这样?曾经有妈妈困惑地问:我是不是应该研究一下儿童心理学,才能明白孩子的想法?

其实你不一定需要修习过儿童心理学,才能理解孩子的心。来看看今天这篇文章,跟着这位妈妈一起体验,如何通过换位思考更好地明白孩子的心理需求

希望你可以跟孩子之间能有更少冲撞,更多理解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苏菲的成长课

01

一个朋友的孩子是小诗人,热爱写诗,写得相当好。

前两天,他分享了孩子的新作,其中一部分内容是孩子对家长唠叨的吐槽,朋友由此感叹:

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终于成功地变成了自己和孩子讨厌的人

这句话越琢磨,越回味无穷。我想起另一个朋友跟我分享的她在一个亲子工作坊中的经历。

首先,她请父母们写出现在对孩子的期望,接着再请他们回想自己小时候对家长的期望。另一边,也请青春期的孩子写出对父母的期望

公布答案时,发现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大多是:学习好、听话等等。而孩子对父母的期望却是:通情达理、理解和支持自己、不唠叨、给自己多一些空间等等。

两者完全不对等。更有意思的是,当公布父母们回想小时候对家长的期望,却和孩子的清单找到了更多的共同点。

02

我们明明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的想法和心情,但当自己成为了父母,却换了一幅心肠。

在我接触众多父母的过程中,我发现其中的一部分问题,根本不需要任何教育学知识,而父母们却钻入了牛角尖百般困惑,因为他们不仅忘记了孩子是孩子,也忘记了孩子是人

从孩子的角度体察孩子,需要父母回忆自己儿时的情景,或者学习一些儿童心理学。而从人的角度体察孩子,什么知识都不需要,只需要使用同理心,换位思考。这,并不难;有时候,却又很难。

以下是我实际接触到的一些案例,我不引用任何教育心理学,纯粹用同理心的方法来质疑。

03

案例 1:认为应该严厉管教孩子,觉得鼓励和认可无益。到了社会上,谁给你说好话,谁那么温柔对你?严厉一些,有助于孩子适应社会。

换位思考:假设你在一个严厉的公司工作,领导可以任意叱责员工,公司内部实行每个季度末位淘汰。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回到家中,希望配偶给自己温柔的肯定和鼓励,还是指出你的各种过失,警告你在这样下去就要被淘汰?

质疑:家是社会吗?家人是社会上的人吗?

家的作用是充满爱的港湾,还是一个训练你适应社会的培训机构?

一个从来没有机会感受到关爱,被肯定自身价值的人,有力量去应对竞争吗?

案例 2孩子满满的兴趣班不意味着他没时间玩啊,有些兴趣班就不是学习类的,那些兴趣班本身就是玩。没必要再给他专门留出时间玩,那些瞎玩没有意义。

换位思考:假设你进入一个 997 的公司,早上 9 点上班,晚上 9 点下班,一周七天工作。

但是公司是非常人性化的,每天在三个时间段都会带领全体员工进行统一的放松和休息。

比如做广播操、打乒乓球、喝咖啡。你觉得怎么样?是不是周末和晚上的个人时间没有存在的必要?

质疑:非学习类的兴趣班也是上课,也是有教师指导、要遵从一定的规则和要求的。

这和自由的玩耍能一样吗?公司带领的放松活动能代替你自主的娱乐活动和休息吗?

案例 3上了小学,可是要抓紧。一年级了,不能再玩了,赶紧把数学、英语课外班都报上吧。

换位思考:你搬家到一个新的城市,进入一个新的公司,而且新公司进行严格的业绩考核。你是打算在进入公司的时候操办婚礼,还是等适应一年后再筹备婚礼?

质疑:入学对孩子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不仅意味着生活节奏、活动内容都有着很大的变化,还意味着要进入一个陌生的集体,面对陌生的同学和老师。

而且,这还是孩子第一次面临「量化的评价」 ,把人分成 100 个等级,90 分就是比 98 分低 8 个等级。在他还没有充分适应的情况下,还要百上加斤,给他报额外的学习班?

案例 4孩子在班上学习成绩出类拔萃,完成课内任务很轻松。让他多学点,多做点题也不愿意。怎么就这么不知道谦虚,这么容易骄傲自满呢?

换位思考:作为公司的金牌销售,这个季度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130%,你得到了领导的高度认可,获得了各项奖状和荣誉,也拿到了销售奖金。

这时候你会不会想把节奏放缓一些?

质疑人的衡量标准和心态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当在可见的环境中,自己已经是最好的了,认为自己很出色,那可能不是「骄傲自满」,而是「自信」。如果这时候还认为自己不行,那可能不是「谦虚」,而是「自卑」。

案例 5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练琴半小时、阅读半小时、练字半小时、听英语半小时,为什么这么简单他却做不到呢?

换位思考:让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早起半小时、吃健康餐、运动半小时、早睡半小时,这样的改变是不是很容易做到?

质疑:习惯的养成一点儿也不容易。

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在过去的三年中,主动养成了哪些积极的新习惯?你在新年许的愿是不是经常落空?一下子养成若干个新习惯的可行性怎么样?

案例 6作业的过程中,说他这几个字没写好,需要重写;这些单词记得不牢,应该再听写一次;数学计算不过关,要再练练。一点儿都不虚心接受,一脸的不高兴……

换位思考:在公司做报表时,领导坐在你的旁边看着。

Excel 有自带的函数你不知道吗?居然用这样的笨方法计算。

你上次不是做过图表吗?这里的参数怎么填又忘了吗?这个地方用饼图显然不是最理想的表现形式,想想看用什么样的图比较好?

你对 Excel 还不太熟悉,一会儿再多练三个表单吧。

你怎么想?充满了工作和自我提升的动力?

质疑:一方面要求对方独立完成,一方面又在旁边指手划脚,对过程中各种做法严苛要求,这样恐怕只能让对方停止尝试吧。

案例 7去小朋友家玩,孩子玩的很高兴,想多玩一会儿,但是因为后面还安排了事情,必须离开。离开后一脸不高兴,怎么才能让他高高兴兴离开啊?

换位思考:去国外度假,突然接到公司电话,有急事必须要你立刻回去处理,你心里知道这件事情确实很紧急,影响重大,你能高高兴兴地结束度假吗?

质疑:孩子理解他没有办法多玩一会儿,必须马上离开,于是他服从了这样的安排。

但是他想多玩一会儿的愿望和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不开心也是再正常不过的反应。

当请求被拒绝,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还开开心心,是不是有悖人性?

案例 8孩子学琴,跟他说过好多次这个地方要怎么演奏,却总是拉错。说也说了,打也打了,这是怎么回事儿啊?

换位思考:很多家长都发过好几次誓不再暴力吼孩子了,也进行过很多这方面的学习,为什么事到临头又忍不住吼了呢?

质疑知易行难。知道了就能做到了吗?

结 语

家长和孩子都是人,具有共通的人性

七情六欲,喜怒哀惧,喜欢表扬,厌恶批评,事情不顺意时想发脾气,达不成目标时会沮丧,超出预期时会欣喜,受到不公平待遇时会愤怒,压力太大会焦虑,工作太多会疲倦……

这些难道不都是最正常的部分吗?

想起一个哈佛大学心理学老师说的一句话:要允许自己全然为人。

我想,对于家长,还要允许孩子全然为人。◈

小 爱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读完本文,你是否也重新思考了你对孩子的期望,以及孩子对你会有哪些期望呢?

其实,期望再多,我们的终极目标依然是让孩子能够感受足够多的快乐和幸福。那么何不从现在开始,多一些理解和换位思考呢?聪明的爸爸妈妈,相信你一定能够做到~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苏菲的成长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第一部分
不会换位思考的家长对孩子而言有多可怕
班主任教育案例---用心去关爱学生
《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箴言摘录
换位思考——高手家长十大修炼之二
家长帮帮忙:4个问题“换位思考”,孩子学习更进一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