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分钟数学——塞瓦定理及其逆定理
塞瓦定理
1
定理内容

上次介绍了(建议先阅读一下,链接→→) 梅涅劳斯定理及其逆定理,文末说过它和塞瓦定理互为对偶定理,那塞瓦定理到底是什么呢?

有一个点 S,不在 △ABC 的任何一条边或边的延长线上,根据 S 点相对于 △ABC 的位置,可以分为下图的两种情况。连接 AS、BS 和 CS,分别交 BC、AC 和 AB(或其延长线)于 P、Q 和 R。那么必然有:

原来塞瓦定理和梅涅劳斯定理这么相像啊,同样是 P、Q 和 R,两个定理一个三点共线,一个三线共点(分别与三角形顶点的连线),果真是对偶定理,看似机缘巧合,那如何证明塞瓦定理呢?

2
两种证明方法

两种情况下的图有点类似,可能会让你想到 “ 燕尾定理 ” 吧,就是 S△ABS / S△ASC = BP / PC(比较好记哦),取这个名字应该是因为比较像燕子的尾巴。证明方法比较简单,不细说了,主要就是:两个三角形的底(高)相同,面积之比为高(底)之比。如果换下方向,那么一共(包括之前的)可以得到三个类似的式子,再将它们相乘,就(简单地)得证了:

还有另外一种利用梅涅劳斯定理的证明方法,我们可以认为直线 RSC “ 切割 ” 了 △ABC,根据梅涅劳斯定理,得到:

换一个方向,可以认为直线 BSQ “ 切割 ” 了 △ABC,同理可得:

再将两式相乘,就(愉快地)得证了:

3
逆定理

塞瓦定理的逆定理就是把原定理的结论和条件等的顺序交换一下,仍成立(还是原来那张图)。设 P、Q 和 R 为 △ABC三边 BC、AC 和 BA(或其延长线)上的点,且 P、Q、R 均在边(线段)上,或者其中只有一个在边上(其余两个均在延长线上)。这时,如果:

那么三条直线 AP、BQ 和 CR 交于同一点,或者互相平行。 

这种情况限制下,P、Q 和 R 中至少有一个点在边上,不妨设 P 在 BC 上。若 BQ 与 CR 相交(不平行),设它们的交点为 S,又设 AS 与 BC 的交点为 P'(如上图所示)。根据塞瓦定理,可得:

再与假设中成立的算式相比较,可以得到 BP/PC=BP'/P'C,由于 P 和 P' 都在 BC 上,所以 P 和 P' 重合。也就是说,AP、CR 和 BQ 三线共点,交点为 S。

接下来考虑 BQ 与 CR 平行的情况(如上图所示),则 AR/RB = AC/QC,再代入假设中的式子:

这就说明,BQ 平行于 PA,即三条直线相互平行,得证。

4
后记

塞瓦定理可以用于计算线段长度的比值关系,逆定理可以用来证明三点共线、三线共点。当然,塞瓦定理的推导过程也比较简单吧,只需要知道燕尾定理就可以了。是不是连用途都和梅涅劳斯定理十分类似呢?不愧是对偶定理啊。

不过,这两个的定理的出现时间可是大有不同。梅涅劳斯是大约公元 1 世纪古希腊数学家,也就是中国的东汉时期,三国以前;赛瓦则是 17 世纪的意大利数学家,中国的清代初期。两者相差了 1500 多年,那为什么它们这么神奇地成为了对偶定理呢?因为赛瓦找到了很久前的梅涅劳斯定理,仔细钻研后自己证明了塞瓦定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中数学几何定理
初中数学——梅涅劳斯定理与塞瓦定理(某思...
初中数学竞赛必备——梅涅劳斯定理与塞瓦定理
梅涅劳斯定理和塞瓦定理的证明及简单应用
初中数学专题——梅涅劳斯定理和塞瓦定理
塞瓦定理 与 梅涅劳斯定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