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一书】0541. 《我们内心的冲突》
关于作者

卡伦·霍妮,传奇的美国德裔女心理学家,20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代表人物,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由于她把自我实现看作人生的主要目标,因此又被看作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霍妮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出发,对弗洛伊德的学说作出了重大的修正和批判,被心理学界公认为20世纪最重要的精神分析思想家之一。   

关于本书

《我们内心的冲突》,成书于1945年,是霍妮的代表作,也是她影响最大的一本心理学专著,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文字,光是中文版,就有不下十来个译本了。这本书中,霍妮提出:我们的很多心理问题,是源自于我们内心的冲突。而应对冲突我们通常会采用的几种策略,也会导致我们发展出不同的人格特征。这一理论在当时是具有开创性的,达到了心理学著作中鲜有的哲学高度。即便在七十多年后的今天看来,仍然很有价值。   

核心内容

书名里的“冲突”,不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而是指我们的内在、我们内心中的种种矛盾,“内心冲突”就是,两种或多种,不同方向的、甚至是互相排斥的动机、目标、欲望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个体的意识中。霍妮认为,这种冲突会引起人内心的焦虑和困惑,并且是造成心理或精神问题的主要根源。我们应对冲突的惯用策略,会导致屈从型、攻击性、孤立型这三种人格的形成,而如果对冲突应对不善,则可能产生畏惧、人格衰竭、绝望,以及施虐倾向等不良后果。同时,霍妮提出了解决冲突的几种方法。   


一、内心冲突产生的原因

卡伦·霍妮认为人际关系的混乱和缺失,是造成内心冲突的原因。霍妮认为,存在着一个基本的冲突,可以作为一切矛盾的根源。而这个基本冲突,表现于人们对待他人的矛盾态度中。霍妮说:“在社会中求生存,人们难免会拥有多重身份,它们对人的欲望有不同程度的压抑,只有遵守这个规则才能和其他的人建立起关系。”

二、应对冲突的三种常见反应,以及由此形成的三种人格

霍妮将内心的冲突追本溯源到一个人的童年时期,孩子应对冲突的策略,大体可以分为三种:亲近人、对抗人、回避人。这三种策略,本质上都是人在不利的环境面前所实施的自我保护的方式。

选择亲近人的孩子,其实是通过依附强者而获得安全。对抗人的孩子,则是通过反抗,让自己成为强者,从而无所畏惧。而选择回避人的孩子,则是选择逃离纷争,他们构建了一个只有书本、梦想,而没有战争和危机的避难所。这三种策略分别对应屈从型人格、攻击性人格和孤立型人格。

1. 屈从型人格:对安全感有贪得无厌的渴求,十分在意外界的看法,而往往无视、或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心底的欲望,他们大多数行为都是为了满足对安全感的需求,其它欲望退居其后,他们对所有人表现出友好与温情,为达到这样无私付出的境地,他们会放大自己与他人的相同点,而有意忽略彼此的差异。

2. 攻击性人格:怀有攻击性人格的人是外露的利己主义者,他们要做的就是高效,得到能力范围内的一切资源。恐惧和软弱都是被他们深深鄙视的。如果他们害怕某事,会选择直面与克服,比如,一个害怕马的人会强迫自己待在马背上,一直到不再有畏惧为止。而充沛的情感,对别人的依赖、对弱者的同情,这些对他们来说往往是软弱和浪费时间的表现。

3. 孤立型人格:他们既不反抗,也不屈从,而是选择了逃离、背对这个麻烦不断的世界。他们冷眼旁观一切,决定“不以任何方式与其他人发生关联,无论是爱情、争斗、合作,还是竞争”。

三、冲突得不到解决产生的四种后果

1. 畏惧。神经症患者投入大量精力,运用各种手段建立起来的防御体系,由于并没有真正解决冲突,其实是脆弱的。由此滋生出的新的恐惧:害怕平衡被打破;害怕精神失常;害怕问题暴露于自己或者他人;对任何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改变的恐惧。

2. 人格衰竭。未解决的冲突会导致患者精力分散,还会造成患者价值观的分裂,包括道德准则、行为、情感和态度方面的分裂。

3. 绝望。由于做不到理想化形象中的自己,神经症患者丧失了生活的原动力,失去了自信和作为健全人理应有的信念,他们放弃了希望,任由自己的人格继续分裂下去。

4. 施虐倾向。被绝望所支配的神经症患者,他们觉得自己被抛弃,无法从厄运中挣脱,生活毫无意义,为了在心理上获得补偿,为了缓解自己的痛苦,于是倒行逆施,盲目地将愤怒和不幸强加到别人身上。

四、应对冲突的方法

1. 创建一个理想化形象,他喜欢什么,他所创造的形象就能够提供什么,并无限放大。而其实,这有别于真正的理想,是一种永远无法达成的目标。理想化形象事实上是自我疏离的孵化基地,脆弱不堪,它会让患者丧失真实的自我,遗忘了自己的真实感受、爱好、厌恶和信念,会在患者的人格中造成新的裂隙,且危险性更胜从前。

2. 外化行为意味着患者彻底抛弃了自我,他不仅把过失当作是别人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当成是别人的,把自己的快乐、苦恼、成就等全部归结为外部因素造成的。然而,诱发神经症的冲突原本就是患者与外界的冲突,在外化作用下,这一冲突被无限扩大了。

3. 患者采取一些其他策略来进行防御,例如主观制造盲区、将冲突区隔化、将冲突合理化、超限自控、绝对正确、左右摇摆、玩世不恭等。

患者采取的这些策略以组合的方式构成了应对冲突的防御系统。 
 
金句

1. 在社会中求生存,人们难免会拥有多重身份,它们对人的欲望有不同程度的压抑,只有遵守这个规则才能和其他的人建立起关系。

2. 屈从型人格的人,潜意识里他们是出于自保的目的而选择依附强者,但他们不会正视这种倾向,而把这种依附与讨好视作为他人服务的无私与博爱。

3. 攻击性人格的人是外露的利己主义者,看待一件事物或人时,关注的是从中能够获得的好处,对于毫无目的的享乐行为,他们是深恶痛绝的。

4. 孤立型人格的人,他们的原则是“绝不和任何人或事表示亲近,以防那个人或事变得不可或缺”。因为一旦不可或缺,就变成了羁绊,会限制自由,而责任、义务等具有强迫性质的一切事物,令他们深恶痛绝。

5. 精力分散,会导致人在三个方面紊乱失调:一、犹豫,大事小情都要犹豫,并且自身察觉不到,或者下意识掩盖自己的犹豫不决;二、低效,无法发挥最大潜能,好比开车的时候总是踩着刹车;三、有意无意地对任何努力产生排斥、怠惰的情绪。

6. 绝望者由于做不到理想化形象中的自己,他们丧失了生活的原动力,失去了自信和作为健全人理应有的信念,转向外部寻找虚幻的重心。

7. 经常有虐待他人的病态需求的施虐狂,他们是自私的,以玩弄他人感情为乐,他们有奴役他人的心理需求,有挫败他人、贬损和羞辱他人、报复他人的倾向。

撰稿:星宿
脑图:摩西
转述:杰克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理学家指出,神经症患者最常见的是这三种表现
我们内心的三种冲突: 讨好他人、对抗他人和疏远他人
如何直面内心的冲突,找到完整的自我
你 是 什 么 样 的 人 格——霍 妮
凯伦.霍妮作品——《我们内心的冲突》[
治愈:成为你自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