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面对困境,怎么样才能一直开心快乐?
 
《我们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见的花名。》

以下为朗读小姐姐全文音频

怎么样才能一直开心快乐.mp3 来自酷炫脑 00:00 14:27

者 | Debbie Hampton
翻译 | 吴湘蓉
审校 | 酷炫脑主创 & 伊利
读 | 胡恩
美工 | 过气羊驼
编辑 | 吴湘蓉

心理弹性高的人有3个共同特征:接受现实,有使命感,适应性强。


面对挫折,有些人选择逃避,深陷其中;有些人选择面对,涅槃重生。如果是你,会选择哪种应对方式?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后者。心理学家将人们面对困境时的应对能力定义为“心理弹性”,又称抗逆力。

心理弹性强的人意味着其能够更好地处理生活中面对的困境。而这部分人往往有三个共同特质。幸运的是,我们作为普通人通过学习也能掌握这些特质。

在一篇关于“心理弹性”的文章开头,或许写一个面对绝境逆风翻盘的英雄人物会十分应景。

但在这篇文章中,我只想谈谈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弹性”。

如果足够幸运,我们或许这一生都不会经历大灾大难,但我们依然需要学会提升自己的“心理弹性”,以便更好地面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困境。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提升“心理弹性”意味着我们:

 · 善于接受批评,而不是采取自我防御或者发脾气; 

· 以健康的方式面对悲伤和痛苦的情绪,而不是选择逃避或者深陷其中;

· 在和配偶吵架的时候选择克制自己,而不是诉诸讽刺或更糟的方式。

接下来,我将和大家分享“心理弹性”高的人拥有的这三个特质,然后,我会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帮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这些特质,以便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

◆ ◆ ◆  ◆ ◆

特质一:接受现实

心理弹性并不意味生性乐观。事实上,心理弹性高的人的一个核心特质是,他们对自己面临的挑战有着清晰的认识。这种对事物本质持接受的态度让他们能够更有效地采取策略应对挑战。

举个例子,假设你刚给你的老板做了一次项目展示。你认为你的项目很好,而且感觉自己的展示也很完美。但是你听到老板的第一句话就是在批评你项目中的一个关键部分。

你感觉自己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你会想:为什么她对我的评价那么消极?她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毕竟我才是真正的工程师。

此时你好像来到了一个岔路口:

1. 你可以继续保持这种“心理防御”态度,质疑你的老板。虽然你觉得这样做是合理的,但你担心最终的结果可能不是那么好。例如,你的老板可能会完全否决你的项目方案,或者你会因为生气而说出一些不该说的话冒犯老板。

2. 你可以承认自己心理受到了打击,但试着更好地理解老板的批评是什么意思,以及从长远来看,是否有助于你提出更好的项目方案。这可能一开始很难让你接受,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似乎是更明智的做法。

《楚门的世界》

虽然说在面对批评的时候感到愤怒和不安,并将这种批评解读为不公平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但是这种机体默认的反应并不总是和事实相符。你的老板指出你提交的方案中她认为的错误,这样做有错吗?她总是这么消极吗?她真的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事实上可能并不是这样的。

对这件事情更为客观的一个评估应该是:你的老板对你的批评过于直接,让你一下子有点接受不了,但并代表她批评你这个行为本身有错。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她在这方面的专业知识确实没有我多,但是一个局外人的视角可能对这个项目的开展也很有帮助。

当我们习惯于回顾我们一开始对事件的判断,将更为客观的想法与事实对应起来,我们不仅会感觉到轻松,而且还能发现处理类似事情的更好方式。

心理学家将这种面对新信息时对现实的接受称为“顺应”,即为了适应外部环境提供的新信息,我们灵活地调整自己的认知。这与更为原始的“同化反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同化反应中”,我们尝试歪曲新出现的现实状况,使之与我们现有的认知结构相符合。

我们该如何练习利用认知重组来养成回顾过往的认知习惯,并用更加灵活,更加现实的想法取代它们?

《靛蓝色的心情》

具体是这么操作的:

1. 暂停。每当你发现自己非常沮丧时,停下来问自己:“好吧,到底发生啥事了?”

2. 找到诱发因素。问问自己:“最初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我变得心烦意乱?是别人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吗?是一种想法还是一种记忆在我的脑海中随机出现?”

3. 注意你的无意识想法。你对触发事件的想法和解释是什么?你是怎么告诉自己发生了什么事的?

4. 别并评估你的情绪。体会你现在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最强烈的情绪是什么?1 代表情绪很弱,10 代表情绪很强,1-10,你给自己的情绪打多少?

5. 想想其他的可能性。关于这件事情是不是还有别的解读?你是不是陷入了认知错误或者夸大事实?为你先前的每个自动想法列出至少两个备选的想法。

6. 重新评估你的情绪。在产生了一些新的,可能更为客观的想法后,再回头看看你的感受。按照第四步再次评价你的情绪。

认知重组过程最好是写在纸上,至少一开始要这样。如果你练习地足够多,你就会开始改变你在面对困境时的本能解释方式,变得更加灵活和客观。这是更好地面对困境的重要一步。

◆ ◆ ◆  ◆ ◆

特质二:使命感

使命感并不是说你要有多么宏伟的目标。有使命感意味着你的生活中有值得你去追求的事情,它会挑动你的好奇心,会让你兴奋,让你有所期待。这样的事情越多,你的使命感就会越强,同时你也会有更多的动力去克服当下面临的困难。

以下这个例子就是告诉我们:适度的使命感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逆境时保持心理弹性。

我之前遇到一位向我寻求心理支持的客户。她的母亲在她还年轻的时候因为癌症突然去世,我的客户十分崩溃。在她母亲去世后的最初几个星期,她几乎不出门,也不怎么吃东西,也不与家人和朋友说话。她对此感到十分难过,但是正如她跟我描述的那样,她“完全被悲伤击垮了,不知道怎么才能恢复过来。”

作为她的心理咨询师,我尝试了一些方法希望能让她重新振作起来,但都失败了。后来我通过询问她的人生目标偶然发现了一些她最为珍视的东西。

我的客户最难过的一件事情就是她的小女儿再也无法和祖母亲密了。我意识到这对她来说是件很重要的事情,同时也可能是帮助她走出悲伤的突破口。

虽然她的女儿再也见不到已经去世的祖母了,但是我的客户可以把祖母的过往经历讲述给孩子听,让孩子对祖母有一定的印象。

《樱桃小丸子》

我的客户开始和我分享她最看重母亲的哪些品质以及有哪些品质她希望女儿也能养成。她回忆起和母亲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包括她母亲做给她最喜欢的一些饭菜。我的客户在谈论到这些事情时,脸上明显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之后,我建议,即使她的女儿不能像她一样有和祖母相处的经历,但是她仍然可以把有关祖母的事情告诉女儿,让女儿也能对祖母有一定的了解。在那一刻,我的客户恍然大悟。

她通过思考自己所珍视的事情(她的女儿能够了解祖母)而获得一种使命感(告诉她的女儿有关祖母的故事),从而以一种更健康的方式来处理自己的悲伤。

如何练习

通过“自我价值审视”获得一种独一无二的使命感,帮助你度过困难的情形。

“自我价值审视”听起来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它是指花一些时间有意识地反思你的价值观,那些对你来说很重要的事情。

价值观可以是很大的一个事情,上升到精神和哲学的本质;但它同时也可以是很小的一件事情,比如和好朋友共度美好时光,学习新的技能,或者和配偶出现分歧的时候主动让一步。

我经常建议我的朋友每个月抽出 20-30 分钟的固定时间来反思自己(我比较喜欢周五下午)。拿一张白纸或者笔记本,写下当你提到自己价值观时想到的所有事情以所有对你很重要的事情。

当我们开始有意识地花时间去探索自己的价值观,了解那些对自己至关重要的事情,我们就给自己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去克服面临的困难。

◆ ◆ ◆  ◆ ◆

特征三:适应性

那些在生活中可以很好应对压力的人有一种不可思议的能力,那就是当环境改变时,他们能够灵活应对。他们没有崩溃,也没有诉诸于不实际的幻想和对事件发生的抱怨,而是开始在自己能够控制的范围内做出改变积极应对。

换句话说,适应能力强的人在面对压力时有很强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帮助他们想到更好的一些解决方案来应对挑战,而不是就此崩溃或试图逃避。

我的一位客户(暂且称为小A)就很好地体现了日常生活中良好的适应能力。

小A的行为处事十分果断和直接。一旦她发现有什么事情不对劲儿,她就会立即提出来并及时处理。这帮助她在事业中取得很大的成就。

但这种处事风格却让她在婚姻中遇到很大的困惑。当她发现问题时,总是希望她的丈夫立即和她谈论,但丈夫对此很抗拒,觉得很难。从小A的角度来看,她会怨恨他在婚姻中没有像她一样努力。

后来,小A发现,她的丈夫不是不愿意讨论,只是喜欢在一起讨论之前,自己一个人先想想。这也是他处理事情的个人方式。但从他的角度来看,他从没有这样独自思考的空间,因为她总是“强迫”他当场处理事情。

当我的客户(在进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夫妻咨询之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时,她开始有意识地保持耐心,不再想着立即“把问题指出来”,而是给她的丈夫一些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如何处理。

因为这种适应性,ta们最终找到了一种更好的方式来处理彼此的问题。

《四重奏》


如何练习

创造力是适应能力中关键的一个因素,所以我们有必要提高自己的创造力。而提高创造力的最好方式就是锻炼自己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针对一个问题提出多种假设或解决方案的心理过程。它和我们另一种常见的思维模式——趋同思维恰好相反。后者是从诸多选择中选出最佳的答案。

练习发散思维和提高创造力的一个好方法就是尝试 “ 10 个新想法练习” ,这个练习最初是由 James Altucher 提出来的。

基本的思路如下:

选择一段时间(最好是一周),每天尝试在一个特定的主题范围内

想出 10 个新想法。

例如,周一想 10 个新的菜品,周二想 10 个关于工作的新点子,周三想10个给女朋友的惊喜。

以下是一些关于练习的建议和指导:

1. 选择一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来做这个练习。我喜欢在运动完之后开启练习,那个时段是我需要放松的时候,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这好像很适合我。
2. 把你的想法写下来,用纸和笔最好,记在手机或电脑上也不错。就是不要想着只记在脑海里。
3. 记住一点:想出好点子并不是你练习的真正目的,重要是你努力产生这个新点子的思维过程
4. 还有一点就是,你不需要编辑你想出的新点子,把它们记录下来就好了

总结及要点

心理弹性高的人有3个共同特征:接受现实,有使命感,适应性强。

心理弹性不仅对那些遭受重大创伤的人来说十分重要,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也能在日常生活帮助我们面对一些挫折和困境。

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心理弹性的3个实用策略包括:

1. 用认知重组的方式让你对面对压力事件时有更清晰和客观的认识。

2. 运用自我价值观审视的方式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发掘自己的使命感,激励我们在困难的环境中坚持下去。

3. 运用发散思维来培养创造力和灵活性,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加容易适应新的挑战和困难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坏习惯不是你的敌人(三) >>心灵鸡汤>>心理健康>>景德镇一中校园网站
将价值变现: 从作品思维到产品思维
认识你自己:自我认识的哲学- 康涅狄格大学哲学家
认知、行为、情感的关系
当我们因受挫而悲观和抑郁时,该如何与自己对话?
长期不合群的人会有5大心理特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