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解析“讨好型人格”以及自助、应对的办法

   心理学家萨提亚女士把人们沟通、互动的模式分成了五种类型,分别是讨好型、指责型、打岔型、超理智型、表里一致型,以上的五种类型既是沟通的模式也是人格的特征,我更愿意把这些作为人格分类,前面我讲过了“指责型人格”   心理解析“指责型人格”及应对的四个建议 下面我们来谈一谈“讨好型人格”的特征及应对和自助的办法。

   【讨好型人格的成因】

    母亲在孩子0~3岁的时期没有给予孩子充分地温柔以待,孩子不能得到安全感的满足,这在成年后容易出现“口欲期”固结的情况。

    父母有长期把孩子托管于隔代长辈,孩子心中有被抛弃的恐惧,失去安全感、甚至质疑自己不够好所以被抛弃。

    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过于粗暴,孩子被训练为“乖孩子”,成长史中没有得到足够的肯定和支持导致在成年后依赖于客体因素。

    原生家庭过度溺爱,但是在成长史中没有机会接触现实社会及学习正确的社交方式,也没有建立基于自己能力的自信和安全感,所以在成年后依赖于外部的客体因素。

    原生家庭中的父母属于超理智型包办一切又忽略孩子内心世界和情绪,因此孩子渴望在原生家庭之外获得他人的肯定、过度敏感地在意客体因素。

【讨好型人格的特征】

    忽略自己的情绪感受及内心体验,焦点集中于外部世界的人、事、物、环境。

    过分重视他人的眼光和意见,很难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过分太高他人的地位及权威性,不敢或者很难去表达自己(情绪、感受、观点)。

    自我评价低,自信不足,依赖他人的肯定、过分重视他人的评价,生命的尊严和更好生存的资格感、安全感依赖于外部世界,忽略了本自具足的生命力量。

    内心敏感、脆弱,当在亲密关系甚至普通的社交关系中与对方发生矛盾时都忐忑不安,有自我责难的倾向。

    因自我意识差、自信不足,对环境和社交的适应能力弱,缺乏探索和开拓的精神,也不敢于去控制局面、主动担责,但容易成为替罪羔羊。

    亲和力强、温和,真实情感、情绪经常被压抑、控制,自我完型为“情商高”

    讨好型人格往往容易成为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或对应情绪的寄居对象。

【讨好型人格的社交特点】

    容易被“欺凌”,因其性格及心理特征容易被人针对其弱点而操控。

    难以拒绝他人不合理请求和指令。

    很少去求助和“麻烦”别人。

    容易被琐事缠身,一些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常常占用了自己的时间。

    容易被“能者多劳”、“大爱”、“乐于助人”、“善良”这类的话捧杀或者绑架。

【假如您不是“割韭菜”的“镰刀”,如何与讨好型人格相处?建议如下】

    支持对方去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对其加以肯定,增强自信。

    帮助对方对自体和客体的情绪、边界加强认知,强化自体意识。

    在其没有获得心理成长之前,对方不能被放到主导系统或局面的位置。

【假如您是“被割韭菜“的讨好型人格,给您的建议是】

    静下心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看看“内在小孩”的委屈和无助。

    慢慢尝试或一次突破地在关系中去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

    学会区分“你、我、他”,强化边界意识,我不侵略他人的心理边界,也不容他人侵略,学会说“不”,他人的选择与自己没关系,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

    “讨好与示弱”也是对关系方的一种控制,在讨好型人格的心理世界中认为这样做才能够维持关系地稳定性、自己才更安全,也期待通过这样的行为来获得什么,即使是针对性的小恩小惠也能有习得性快乐的成就感。重复旧的做法只会得到旧的结果,学会说“不”、独立起来也可以对社交关系进行有效化的“减法”。

    积极参加竞技性的运动,每天持续30分钟以上,有助于增强自信、快感,培养攻击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海音:分离焦虑障碍的精神动力学解析
又爱又恨,阴晴不定 | 6个tips缓解照料者支持边缘型人格者的耗竭
6岁被亲妈开水浇头、钳掉牙齿:对原生家庭的恨,还有消解的可能吗?
“有时觉得自己很爱ta,有时又真的讨厌ta”:研究:热爱拉黑和绝交的“边缘型”人
关于“自恋”的对话 B
人格障碍都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